吊挂式钢梁钢柱翼板调直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033136阅读:970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吊挂式钢梁钢柱翼板调直机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工件的矫直设备,特别是建筑施工现场钢粱钢柱翼板的调直设备。
大中型钢结构工业厂房在建筑施工中,有大量的钢梁、钢柱需制作加工,而钢梁、钢柱在现场的制作加工过程中,由于焊接应力的影响,会产生一定的塑性变形,尤其是翼板变形较大,产生“弓”形弯曲,必须经调直后才能应用。目前普遍采用人力调直、火焰调直和普通调直机进行调直。人力调直工作量大,速度慢,对工件的损伤也较大,工效低;火焰调直利用火焰加热工件,使之产生反向变形,达到调直的目的,但往往由于加热不均匀和现场条件及气候的影响,调直效果差;而普通调直机普遍采用的是调直机固定不动,工件通过调直机而被调直,显然,对于大型的钢梁,钢柱则需要很长的托架和较大的施工现场,并且设备成本较高。
针对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新型调直机。这种调直机在工作时沿着需调直工件钢梁钢柱行进,边行走边调直,而工件固定不动。
本实用新型是用如下方式完成的它位于千斤顶之下,特征是压轮同千斤顶在同一线上,压轮位于千斤顶之下;具有支座,在支座上以压轮千斤顶所在同一线为对称,两边都各自安装有皮带轮与小齿轮、大齿轮和电动机及减速箱成为动力传递系统,大齿轮通过联接轴与校正辊连接,在校正辊的下部有起导向并防止调直机左右倾倒的导轮;压轮位于千斤顶之下校正辊之上,在压轮前后两端还有防止调直机前后倾倒的撑轮。
本实用新型有如下优点1、非常适用于建筑施工现场钢梁 钢柱翼板调直,不受现场场地和工件长短的限制,不需普通固定式调直机工作时必备托架、托辊等附加设施,调直效果好,调直速度快,效率高;2、整机结构简单,零部件易于加工,成本低,只有普通产品价格的一半左右。
附图是吊挂式钢梁钢柱翼板调直机结构示意图


图1是主视图;图2是左视图。
现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参照附
图1、图2,调直机位于千斤顶(11)之下,本机的关键部件是压轮(6)和校正辊(4),压轮(6)同千斤顶(11)在同一线上,压轮(6)位于千斤顶(11)之下。以压轮(6)千斤顶(11)所在同一线为中心线,支座(10)两边对称各自安装有皮带轮(1)与小齿轮(2)、大齿轮(3)和电动机(9)及减速箱成为动力传递系统,校正辊(4)以中心线对称两边各一,在其下部装有导轮(7),起导向并防止调直机左右倾倒作用。校正辊(4)与大齿轮(3)之间有联接轴联接。工件(5)在压轮(6)与校正辊(4)之间进行校直,工件(5)是钢梁钢柱翼板,即附图中所示黑色部分。在压轮(6)前后两端还装有撑轮(8),以防止调直机前后倾倒。工作原理如下建筑施工中大量钢梁钢柱翼板即工件(5)置于校正辊(4)和压轮(6)之间,导轮(7)左右各一起支撑与导向作用,防止调直机向两边倾倒,引导调直机向前、向后运动,撑轮(8)前后各一防止调直机前后倾倒,这样调直机就非常平稳地安置在钢梁、钢柱上,千斤顶(11)加压,压轮(6)随之下移,压紧工件(5),当工件(5)压下达到所需要求量即卸载后能使其平直时,启动电机(9),经减速箱减速带动小齿轮(2)转动,经与小齿轮(2)啮合后的大齿轮(3)再次减速,大齿轮(3)将转动矩传递给校正辊(4),校正辊(4)与大齿轮(3)有相同的角速度,由于左右两边为对称结构,并且电机(9)启动是同步的,左右两个校正辊(4)作同步转动,此时工件(5)已被千斤顶(11)压紧在校正辊(4)上,当校正辊(4)转动的同时,调直机也就沿工件(5)向前移动,边调直边行走。调直机所经之处,工件(5)也就被调直矫正。
权利要求1.一种吊挂式钢梁钢柱翼板调直机,位于千斤顶(11)之下,其特征在于压轮(6)同千斤顶(11)在同一线上,压轮(6)位于千斤顶(11)之下;具有支座(10),在支座(10)上以压轮(6)千斤顶(11)所在同一线为对称,两边都各自安装有皮带轮(1)与小齿轮(2)、大齿轮(3)和电动机(9)及减速箱成为动力传递系统,大齿轮(3)通过联接轴与校正辊(4)连接,在校正辊(4)的下部有起导向并防止调直机左右倾倒的导轮(7);压轮(6)位于千斤顶(11)之下校正辊(4)之上,在压轮(6)前后两端还有防止调直机前后倾倒的撑轮(8)。
专利摘要吊挂式钢梁钢柱翼板调直机是建筑施工现场钢梁钢柱翼板的调直设备。这种新型调直机在工作时沿着需调直工件钢梁钢柱行进,边行走边调直,而工件固定不动。非常适用于建筑施工现场钢梁钢柱翼板调直。不受现场场地和工件长短的限制,不需普通固定式调直机工作时必备托架、托辊等附加设施,调直效果好,调直速度快、效率高、整机结构简单,成本低。特征是由校正辊、压轮、导轮、撑轮及动力传递系统构成。
文档编号B21D3/02GK2102169SQ9122073
公开日1992年4月22日 申请日期1991年8月23日 优先权日1991年8月23日
发明者欧阳崇安 申请人:中国有色金属工业总公司第三建设公司第一工程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