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边模具的制作方法
【专利摘要】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翻边模具,包括:上模座、下模座、固定在上模座上的翻边凹模和固定在下模座上的翻边凸模,所述翻边凸模的中部通过导柱转动的固定在所述上模座上;在所述下模座上还垂直固定有一顶起器,所述顶起器的顶起端正对所述翻边凸模的底部远离翻边的一侧设置;所述顶起器的顶起端向上推动所述翻边凸模,使所述翻边凸模绕所述导柱向远离翻边的一侧转动。本发明通过采用顶起器配合可翻转的翻边凸模,使得在没有工作或者工作结束的时候,顶起器顶着翻边凸模转动,使得翻边凸模与板件脱离,让整形后板件的取出不受到干涉,满足自动化生产的要求。
【专利说明】
翻边模具
技术领域
[0001 ]本发明涉及汽车模具技术领域,更具体地,是涉及汽车板件模具中的一种翻边模具。
【背景技术】
[0002]现在,汽车工业蓬勃发展,模具工业是汽车工业的一部分。模具是生产汽车白车身板件的重要工具。为满足人们对于汽车外观的需求,超越人们的审美疲劳,汽车的造型日益多样化、艺术化,由此对应的汽车外板件日益多样复杂化。因此,对于模具的设计尤其关键。
[0003]负角度翻边如图1示,把板料10a从未整形状态1la状态整形到负角状态102a。在早期的汽车板件对有负角度翻边整形的模具当中,对于负角度翻边整形机构的设计能够满足整形过程的完成。但是在实际的生产中存在一些问题:
[0004]1.因为是负角度翻边整形,板件的边翻完之后,附着在侧整形凸模里面,从而导致取件困难,无法满足自动化生产。
[0005]2.由于整形的力很大,侧整形凹模对侧整形凸模施与了向上的很大的力,随着工作次数的增加,会导致侧整形凸模的松脱,从而导致生产的不稳定,影响产品的质量,影响模具的寿命。
[0006]现有技术方案如图1一图6所示:包括下模座la、滑块3a、压料芯5a、上模座8a、平导板10a、凸V型导板20a、侧成型凸模2 la、2号氮气缸22a、凹V型导板30a、侧成型凹模31a、压板40a、回程块41a、回程导板80a、工作螺钉90a。
[0007]侧成型凸模21a安装在下模座Ia上面。侧成型凹模31a安装在滑块3a上面。滑块3两侧安装有平导板1a,通过安装在上模座8a的压板40a接触平导板1a,把滑块3a限定在上模座8a上面,不让滑块3a脱落。滑块3a上面加工有导滑面50a,用于与安装在上模座8a的平导板1a导向。上模座8a安装有若干2号氮气缸22,用于滑块3工作之后的回程。
[0008]滑块3a上面安装有回程块41a,用于与安装在下模座Ia上面的回程导板80a配合,避免在2号氮气缸22a失效的情况下还能起到强制回程滑块3a的作用。滑块3a安装有工作螺钉90a,用于防止在压板40a失效的情况下滑块3a的脱落。滑块3a安装有凹V型导板30a,用于与安装在下模座Ia上面的凸V型导板20a导向,保证导向精度。
[0009]现有技术方案工作原理如下:
[0010]第一阶段:滑块3a随着上模座8a的下行而下行,压料芯5a压住板料100a,当滑块3a上面的导滑面50a和凹V型导板30a分别接触到下模座Ia上面的平导板I Oa和凸V型导板20a的时候,滑块3a开始带动侧成型凹模31a运动,与侧成型凸模21a共同完成侧成型工作。
[0011]第二阶段:工作完成之后,滑块3a随着上模座8a的上行,在2号氮气缸22a的作用下回到原位,整个工作过程结束。
[0012]因为是负角度翻边整形,板料10a的边由未整形状态1la变成负角状态102a后,负角状态102a的边包在翻边凸模21a里面,从而导致取件困难,无法满足自动化生产。
[0013]还有,在工作的过程中,侧成型凹模31a对侧成型凸模21施以向上很大的力,造成工作不稳定,影响板件的质量和模具的寿命。
【发明内容】
[0014]本发明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的整形机构整形完毕后,负角度边在凸模内不易取出,无法满足自动化生产的问题。
[0015]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一种翻边模具,包括:上模座、下模座、固定在上模座上的翻边凹模和固定在下模座上的翻边凸模,所述翻边凸模的中部通过导柱转动的固定在所述上模座上;在所述下模座上还垂直固定有一顶起器,所述顶起器的顶起端正对所述翻边凸模的底部远离翻边的一侧设置;所述顶起器的顶起端向上推动所述翻边凸模,使所述翻边凸模绕所述导柱向远离翻边的一侧转动。
[0016]优选地,所述翻边凸模的底部靠近所述翻边的一侧设有定位凸起,所述下模座上正对所述定位凸起设有一限位块。
[0017]优选地,所述限位块的顶端开设有安装槽,所述定位凸起与所述安装槽相配。
[0018]优选地,所述顶起器为两个,两所述顶起器分别设在所述翻边凸模的两侧,在所述翻边凸模的中部,设有用于使翻边凸模反向翻转的回位装置。
[0019]优选地,所述回位装置包括:底板,其安装在下模座上且正对所述翻边凸模设置,所述底板可沿所述下模座向靠近或远离所述翻边凸模的一侧滑动;在所述底板的前端向上设有前端斜导板,在所述底板的后端向上设有后端斜导板;第一斜导板,其安装在所述翻边凸模的底部靠近翻边的一侧设置;第二斜导板,其安装在上模座上远离翻边的一侧设置;所述第二斜导板与后端斜导板配合推动所述底板向靠近翻边凸模的一侧运动,使第一斜导板与前端斜导板配合,并推动所述翻边凸模绕所述导柱反向翻转。
[0020]优选地,所述回位机构还包括气缸,所述气缸沿所述底板滑动方向设置,所述气缸固定在所述下模座上,该气缸的顶杆与底板接触并推动所述底板向远离所述翻边的一侧滑动。
[0021]优选地,在所述翻边凸模与所述下模座间还设有第一导板和第二导板,所述第一导板固定在所述翻边凸模的底部,所述第二导板固定在所述下模座上,所述底板安装在第一导板与第二导板间,且可沿所述第一导板和所述第二导板滑动。
[0022]优选地,所述翻边凹模顶部与滑块相连,所述滑块通过顶部的上导板固定在上模座上;在所述翻边凹模和所述滑块的底部与所述翻边凸模接触部位分别设有一导板,所述导板固定在所述翻边凸模上。
[0023]本发明的效果在于:通过采用顶起器配合可翻转的翻边凸模,使得在没有工作或者工作结束的时候,顶起器顶着翻边凸模转动,使得翻边凸模与板件脱离,让整形后板件的取出不受到干涉,满足自动化生产的要求。
【附图说明】
[0024]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申请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中记载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0025]图1为现有技术中板料侧成型示意图。
[0026]图2为现有技术中侧成型机构中滑块的剖视图。
[0027]图3为现有技术侧成型机构中滑块的轴测图。
[0028]图4为现有技术侧成型机构中滑块的平面视图。
[0029]图5为现有技术侧成型机构中下模座的轴测图。
[0030]图6为现有技术侧成型机构中上模座的轴测图。
[0031]图7为本发明实施例中翻边模具两侧的Y向剖视图。
[0032]图8为本发明实施例中翻边模具中部的Y向剖视图。
[0033]图9为本发明实施例中翻遍模具X向的剖视图。
[0034]现有技术图中:1a-下模座3a_滑块5a_压料芯8a_上模座1a-平导板20a_凸V型导板21a_侧形成凸模22a_2号氮气缸30a_凹V形导板31a_侧成型凹模40a_压板41a_回程块80a_回程导板90a_工作螺钉10a-板料1la-未整形状态102a_负角状态
[0035]本实施例图中:10-上模座20-下模座21-顶起器23-限位块24-定位凸起22-气缸25-前端斜导板26-后端斜导板27-第一斜导板28-第二斜导板30-滑块31-翻边凸模32-上导板33-导板50-翻边凸模51-导柱
【具体实施方式】
[0036]为了使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更好地理解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发明作进一步的详细介绍。
[0037]如图7—图9所示,为本发明提供的一种翻边模具,其包括:上模座10、下模座20、压料芯150、滑块30、底板40、固定在上模座1上的翻边凹模31、固定在下模座20上的翻边凸模50 ο
[0038]本发明中,翻边凸模50的中部通过导柱51转动固定在上模座上,在下模座20上还垂直的固定有顶起器21,顶起器21可为液压或机械式,顶起器21的顶起端正对翻边凸模50底部远离翻边的一侧设置;这样,在没有工作或者工作结束的时候,顶起器21的顶起端顶着翻边凸模50以装在翻边凸模50上面的导柱51圆心为轴向远离翻边的一侧转动,目的在于翻边凸模50脱离工作部位,让板件取出不受到干涉,且可通过定期器21实现自动化脱料。
[0039]如图7所示,在翻边凸模50的底部靠近翻边的一侧设有一定位凸起24,在下模座20上正对翻边凸模50的定位凸起24设有一限位块23,定位凸起24可根据具体定位要求进行尺寸改良,当顶起器21推动翻边凸模50转动到一定位置时,限位凸起24与限位块24碰到一起,此时翻边凸模50停止转动。优选地,本方案可在限位块23的顶端开设一安装槽,定位凸起24与安装槽相匹配,当定位凸起24插入安装槽内时,翻边凸模停止转动,此时,翻边后的板件可顺利取出。安装槽的采用,强化了限位效果,更加确保了整形后的板件从翻边凸模50取出时,翻边凸模50不与板件产生干涉。
[0040]结合图7和图9所示,本实施例中的顶起器为两个,分别设在翻边凸模50底部的两侧,确保翻边凸模50翻转时平稳,在翻边凸模的中部,设有用于使翻边凸模50反向旋转的回位装置,通过回位装置的采用,使得本方案提供的模具实现了板料取出以及翻边凸模回位,全自动化设计。
[0041 ]如图8所示,具体来说,上述实施例中的回位机构具体包括:底板40,其安装在下模座20上且正对翻边凸模50设置,底板40可沿所述下模座20向靠近或远离所述翻边凸模50的一侧滑动,从而驱动设在底板上的斜面机构配合,提供给翻边凸模50—方向作用力;其中,底板的驱动力也为斜面机构配合,即,本方案通过在底板40上同时设置两斜面机构,完成对底板的驱动,以及提供给翻边凸模的反向转动力。
[0042]其中,参见图8所示,在底板40的前端向上设有前端斜导板25,在底板40的后端向上设有后端斜导板26。
[0043]第一斜导板27,其安装在所述翻边凸模50的底部靠近翻边的一侧设置。
[0044]第二斜导板28,其安装在上模座10上远离翻边的一侧设置。
[0045]第二斜导板28与后端斜导板26配合推动所述底板40向靠近翻边凸模50的一侧运动,从而使第一斜导板27与前端斜导板28配合,并推动所述翻边凸模50绕所述导柱51反向翻转,直至第一斜导板27与第二斜导板的顶面互相配合,此时,翻边凸模50重新回到工作位置,完成翻边凸模的50的自动回位。
[0046]更进一步来说,上述回位机构还可包括一气缸22,以使得底板40也可自动回位,其中,气缸22沿底板40的滑动方向固定在下模座20上,气缸22的顶杆与底板40接触,并推动底板向远离翻边的一侧滑动,从而实现底板40的自动回位。
[0047]本方案中,参见图7所示,翻边凹模顶部与滑块相连,并通过顶部的上导板固定在上模座上,上导板还用于驱动滑块30上面的翻边凹模31对板件进行翻边工作;在翻边凹模31与滑块30的与翻边凸模50的底部与翻边凸模50接触部位,还分别设有一导板33,导板固定在翻边凸模50上。其有两个作用,其一为支撑翻边凹模31和滑块在工作部分施加于翻边凸模50的力,使得工作更稳定;其二为提供一定导向作用,使得工作更顺畅。
[0048]同样地,参照图8所示,为了确保底板的运动轨迹,在翻边凸模与下模座20间还设有第一导板34和第二导板35,其中,第一导板34固定在翻边凸模50的底部,第二导板35固定在下模座20上,底板40安装在第一导板34与第二导板35间,且可沿所述第一导板34和所述第二导板35滑动。通过两导板的采用,确保了底板40的运动。
[0049]工作原理如下:
[0050]第一阶段:在没有工作前,顶起器21顶着翻边凸模50以装在翻边凸模50上面的导柱51圆心为轴转动,直至翻边凸模50碰到安装在下模座20的限位块23停止转动。
[0051]第二阶段:工作开始的时候,伴随着上模座10的下行,上模座10上面的第二斜导板28与底板40上面的后端斜导板26开始接触,开始推动底板40平行移动,进而底板40上面的第一斜导板27与翻边凸模50上面的前端斜导板25接触,此时,翻边凸模50以装在翻边凸模50上面的导柱51圆心为轴转动,直至翻边凸模50来到工作部位。这个过程中,氮气缸22受到压缩。上模座10继续下行,带动滑块30下行,滑块30接触翻边凸模50上的导板33,导板33驱动滑块30带动翻边凹模31完成翻边工作。
[0052]第三阶段:工作结束的时候,上模座10上行,带动滑块30和翻边凹模31离开翻边凸模50;上模座10继续上行,上模座10的斜导板11离开底板40的斜导板11,氮气缸22推动底板40回到原位;底板40回到原位的过程中,带动斜导板41脱离翻边凸模50的斜导板41;此时,顶起器21顶着翻边凸模50以装在翻边凸模50上面的导柱51圆心为轴转动,直至翻边凸模50碰到安装在下模座20的限位块23停止转动。
[0053]翻边凸模50回到原位之后,脱离了板料,这样,板料就可以顺利的取出模具而不受到干涉。
[0054]以上只通过说明的方式描述了本发明的某些示范性实施例,毋庸置疑,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在不偏离本发明的精神和范围的情况下,可以用各种不同的方式对所描述的实施例进行修正。因此,上述附图和描述在本质上是说明性的,不应理解为对本发明权利要求保护范围的限制。
【主权项】
1.一种翻边模具,包括:上模座、下模座、固定在上模座上的翻边凹模和固定在下模座上的翻边凸模,其特征在于:所述翻边凸模的中部通过导柱转动的固定在所述上模座上; 在所述下模座上还垂直固定有一顶起器,所述顶起器的顶起端正对所述翻边凸模的底部远离翻边的一侧设置; 所述顶起器的顶起端向上推动所述翻边凸模,使所述翻边凸模绕所述导柱向远离翻边的一侧转动。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翻边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翻边凸模的底部靠近所述翻边的一侧设有定位凸起,所述下模座上正对所述定位凸起设有一限位块。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翻边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块的顶端开设有安装槽,所述定位凸起与所述安装槽相配。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翻边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顶起器为两个,两所述顶起器分别设在所述翻边凸模的两侧,在所述翻边凸模的中部,设有用于使翻边凸模反向翻转的回位目.ο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翻边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回位装置包括: 底板,其安装在下模座上且正对所述翻边凸模设置,所述底板可沿所述下模座向靠近或远离所述翻边凸模的一侧滑动;在所述底板的前端向上设有前端斜导板,在所述底板的后端向上设有后端斜导板; 第一斜导板,其安装在所述翻边凸模的底部靠近翻边的一侧设置; 第二斜导板,其安装在上模座上远离翻边的一侧设置; 所述第二斜导板与后端斜导板配合推动所述底板向靠近翻边凸模的一侧运动,使第一斜导板与前端斜导板配合,并推动所述翻边凸模绕所述导柱反向翻转。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翻边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回位机构还包括气缸,所述气缸沿所述底板滑动方向设置,所述气缸固定在所述下模座上,该气缸的顶杆与底板接触并推动所述底板向远离所述翻边的一侧滑动。7.如权利要求5或6所述的翻边模具,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翻边凸模与所述下模座间还设有第一导板和第二导板,所述第一导板固定在所述翻边凸模的底部,所述第二导板固定在所述下模座上,所述底板安装在第一导板与第二导板间,且可沿所述第一导板和所述第二导板滑动。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翻边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翻边凹模顶部与滑块相连,所述滑块通过顶部的上导板固定在上模座上;在所述翻边凹模和所述滑块的底部与所述翻边凸模接触部位分别设有一导板,所述导板固定在所述翻边凸模上。
【文档编号】B21D19/08GK106064204SQ201610534793
【公开日】2016年11月2日
【申请日】2016年7月7日
【发明人】赖荣胜, 井芊, 徐肖, 高双明
【申请人】安徽江淮汽车股份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