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新型冷壳钻头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属于钻头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新型冷壳钻头。
【背景技术】
[0002]钻、钻床、钻探机上的刀具,可在工件或岩石上造成孔洞。徐迟《哥德巴赫猜想?石油头》:“一九五六年吧,我国钻井材料有点紧张,钻头不够用。”工作过程挖坑作业时,钻头随立轴旋转,同时作轴向移动。土壤在钻头的扭矩和轴向力作用下被切削,在工作叶片的挤压和离心力作用下被松碎,形成土流压向坑壁,同时沿页面升运到地表。当土流运动到无坑壁阻挡处时,由于离心力作用碎土被抛到坑的周围,完成挖坑过程。
[0003]现有的钻头为了增加冷却效果,在刀柄内设置了冷却液通道,增加冷却液的冷却面积。由于在钻肩过程中,钻头前端部会产生大量的碎肩,而这些碎肩很容易进入到冷却液通道内,堵塞冷却液通道,使得冷却液无法流通,致使冷却失效,造成钻头高温作业,带来严重的事故。因此,需要一种新的技术方案来解决上述技术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0004]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解决冷壳钻头碎削堆积,堵塞冷却液通孔。
[0005]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以下技术方案:一种新型冷壳钻头,由钻柄、钻体两部分连接构成,其特征在于:所述钻体的结构由钻尖和钻体本体两部分整体成形构成;所述钻体本体由两端为直端面的⑴字形体的钻体前端部和两端为直端面的⑴字形体的钻体后端部在同一轴线上整体成形构成;所述钻尖前端部设有前切削刀;所述钻体前端部上沿⑴字形部位设有水平设置的S形切削刀,所述S形切削刀与钻体前端部为整体成形,所述S形切削刀刀片与所述钻体前端部水平角度为30?45° ;所述钻体后端部上沿⑴字形部位设有水平设置的S形副切削刀,所述S形副切削刀与钻体后端部为整体成形,所述S形副切削与所述钻体后端部水平角度为15?30° ;所述钻柄的结构为细长圆柱体结构,在钻柄的一端,靠近端部位置,设置有定位沟槽。
[0006]进一步的,所述钻体前端部与钻体后端部最大直径比为1:3。
[0007]进一步的,所述钻尖的结构为表面有螺旋结构的圆锥体,圆锥体的锥度为15?30°,圆锥体的锥高为5?10cm。
[0008]进一步的,所述钻头内开设有贯穿横向中心线的冷却液通孔,
[0009]所述冷却液通孔直径为0.5?1mm,所述钻尖前端设有过滤网。
[0010]进一步的,所述钻体本体上还包括有两个排肩凹槽,所述排肩凹槽以螺旋的方式从钻体本体前端部的起始部分延伸到底端,在钻体本体的任一截面上,排肩凹槽在钻体平面上都位于彼此径向相对的位置,所述两个排肩凹槽将钻体本体均匀的分为四个部分。
[0011]进一步的,所述定位沟槽为沿着圆柱体钻柄外围开设两个半圆条状的凹槽。
[0012]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如下:
[0013]1,本实用新型的钻头将冷却液通孔与过滤网相结合,即实现了钻头的冷却,又避免了碎削堵塞冷却液通孔;
[0014]2,本实用新型的钻体前端部与钻体后端部最大直径的比值的设定,利于钻孔过程中结构的稳定,不易出现断裂的现象;
[0015]3,本实用新型的钻头在钻体本体上设有两个排肩凹槽,所述两个排肩凹槽以螺旋的方式从前端延伸到底端,在沿钻体本体的任一截面上,排肩凹槽在钻体本体平面上都位于彼此径向相对的位置,这种对称形的排肩凹槽,排削面积大,排削速度快,不易造成碎削的堆积;
[0016]4,本实用新型的钻柄外有沿着圆柱体钻柄外围开设的两个半圆条状的凹槽,这样的凹槽设计起到了紧固的作用,嵌入式的钻柄,能有效的防止钻头从安装机器中滑落;
[0017]5,本实用新型的钻头采用表面有螺旋结构的圆锥形的结构,这样在钻取孔过程中,减小受力面,增大钻孔强度,有利于切削过程中的自动进退,切削效率将大大提高。
【附图说明】
[0018]如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0019]如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前切削刀刀头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20]附图标号:1、前切削刀,2、钻体前端部,3、S形切削刀,4、钻体后端部,5、S形副切削刀,6、排削凹槽,7、钻柄,8、定位沟槽,9、冷却液通孔,1、过滤网
[0021]为使本实用新型的实用新型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作进一步地详细描述。
[0022]本实用新型的冷壳钻头的结构如图1所示,一种新型冷壳钻头,由钻柄7、钻体两部分连接构成,其特征在于:钻体的结构由钻尖和钻体本体两部分整体成形构成;钻体本体由两端为直端面的⑴字形体的钻体前端部2和两端为直端面的⑴字形体的钻体后端部4在同一轴线上整体成形构成;钻尖前端部设有前切削刀I ;钻体前端部2上沿⑴字形部位设有水平设置的S形切削刀3,S形切削刀3与钻体前端部2为整体成形,S形切削刀3刀片与钻体前端部2水平角度为30?45° ;钻体后端部4上沿⑴字形部位设有水平设置的S形副切削刀5,S形副切削刀5与钻体后端部4为整体成形,S形副切削刀5与钻体后端部4水平角度为15?30° ;钻柄7的结构为细长圆柱体结构,在钻柄7的一端,靠近端部位置,设置有定位沟槽8。这样的凹槽设计起到了紧固的作用,嵌入式的钻柄7,能有效的防止钻头从安装机器中滑落。
[0023]钻体前端部2与钻体后端部4最大直径比为1:3。钻体前端部2与钻体后端部4最大直径的比值的设定,利于钻孔过程中结构的稳定,不易出现断裂的现象。
[0024]钻尖的结构为表面有螺旋结构的圆锥体,圆锥体的锥度为15?30°,圆锥体的锥高为5?10cm。这样在钻取孔过程中,减小受力面,增大钻孔强度,有利于切削过程中的自动进退,切削效率将大大提高。
[0025]如图2所示,钻头内开设有贯穿横向中心线的冷却液通孔9,冷却液通孔9直径为0.5?1mm,所述钻尖前端设有过滤网10。将冷却液通孔9与过滤网10相结合,即实现了钻头的冷却,又避免了碎削堵塞冷却液通孔。
[0026]钻体本体上还包括有两个排肩凹槽6,排肩凹槽6以螺旋的方式从钻体本体前端部的起始部分延伸到底端,在钻体本体的任一截面上,排肩凹槽在钻体平面上都位于彼此径向相对的位置,两个排肩凹槽6将钻体本体均匀的分为四个部分。这种对称形的排肩凹槽6,排削面积大,排削速度快,不易造成碎削的堆积。
[0027]上述实施例只是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并不是对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限制,只要是不经过创造性劳动即可在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上实现的技术方案,均应视为落入本实用新型专利的权利保护范围内。
【主权项】
1.一种新型冷壳钻头,由钻柄、钻体两部分连接构成,其特征在于: 所述钻体的结构由钻尖和钻体本体两部分整体成形构成;所述钻体本体由两端为直端面的m字形体的钻体前端部和两端为直端面的m字形体的钻体后端部在同一轴线上整体成形构成; 所述钻尖前端部设有前切削刀; 所述钻体前端部上沿m字形部位设有水平设置的S形切削刀,所述S形切削刀与钻体前端部为整体成形,所述S形切削刀刀片与所述钻体前端部水平角度为30?45° ; 所述钻体后端部上沿⑴字形部位设有水平设置的S形副切削刀,所述S形副切削刀与钻体后端部为整体成形,所述S形副切削与所述钻体后端部水平角度为15?30° ; 所述钻柄的结构为细长圆柱体结构,在钻柄的一端,靠近端部位置,设置有定位沟槽。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冷壳钻头,其特征在于:所述 钻体如端部与钻体后端部最大直径比为1:3。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冷壳钻头,其特征在于:所述钻尖的结构为表面有螺旋结构的圆锥体,圆锥体的锥度为15?30°,圆锥体的锥高为5?10cm。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冷壳钻头,其特征在于:所述钻头内开设有贯穿横向中心线的冷却液通孔,所述冷却液通孔直径为0.5?1mm,所述钻尖前端设有过滤网。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冷壳钻头,其特征在于:所述钻体本体上还包括有两个排肩凹槽,所述排肩凹槽以螺旋的方式从钻体本体前端部的起始部分延伸到底端,在钻体本体的任一截面上,排肩凹槽在钻体平面上都位于彼此径向相对的位置,所述两个排肩凹槽将钻体本体均匀的分为四个部分。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冷壳钻头,其特征在于:所述定位沟槽为沿着圆柱体钻柄外围开设两个半圆条状的凹槽。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新型冷壳钻头,由钻柄、钻体两部分连接构成,其创新点在于:所述钻体的结构由钻尖和钻体本体两部分整体成形构成;所述钻头内开设有贯穿横向中心线的冷却液通孔,所述冷却液通孔直径为0.5~1mm,所述钻尖前端设有过滤网。所述钻体本体由两端为直端面的∞字形体的钻体前端部和两端为直端面的∞字形体的钻体后端部在同一轴线上整体成形构成;所述钻柄的结构为细长圆柱体结构,在钻柄的一端,靠近端部位置,设置有定位沟槽。本实用新型的钻头将冷却液通孔与过滤网相结合,即实现了钻头的冷却,又避免了碎削堵塞冷却液通孔。
【IPC分类】B23B51/06, E21B10/43, B23B31/00, B23B51/00
【公开号】CN204867560
【申请号】CN201520348174
【发明人】陈永兵
【申请人】启东市吕四科技创业中心有限公司
【公开日】2015年12月16日
【申请日】2015年5月27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