定位稳定的车床轴用工装夹具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定位夹具,更具体地说,它涉及一种定位稳定的车床轴用工装夹具。
【背景技术】
[0002]普通车床加工对象广,主轴转速和进给量的调整范围大,能加工工件的内外表面、端面和内外螺纹。但是,这种车床主要由工人手工操作,生产效率低,适用于单件、小批生产和修配车间。
[0003]因此,申请号为201520206902.0的中国专利公开了一种车床快速定位工装夹具,由夹具主体、螺母、弹簧、定位块、尾座活动顶针和弹性前顶尖组成,所述弹簧位于弹性前顶尖的一端,所述定位块有两个,分别位于弹性前顶尖的上下两侧,且通过螺母与夹具主体相连接,所述尾座活动顶针通过工件与弹性前顶尖进行连接,所述弹簧为碟形弹簧,具有外径小、压缩量小特点,并且可以通过增减弹簧片数来装夹不同类型中心孔的工件,用途广泛,所述夹具主体上一侧设置为凹槽结构,可以精确的与车床主轴颈进行配合,所述定位块的上下两端分别设置定位垫圈,所述定位垫圈上设置有螺丝孔,定位块与定位垫圈之间通过螺丝进行连接,定位垫圈不仅可以保护定位块而且能够锁紧定位块。
[0004]这种车床快速定位工装夹具虽然实现了快速定位,但是,缺少自动的上料结构,还是需要人工来为代加工零件上料,而且,两边均采用顶尖夹持、定位待加工零件,需要增加一道工序,事先对零件的两个端面打中心孔,严重影响加工效率。
【实用新型内容】
[0005]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定位稳定、装夹快速的车床轴用工装夹具。
[0006]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定位稳定的车床轴用工装夹具,包括夹具主体以及沿机床主轴作轴向往复运动的活动尾座,所述夹具主体上设有与轴的一端配合的主定位套,活动尾座的套筒上套设有与轴的另一端配合的活动尾套;
[0007]所述活动尾套相对夹具主体的一端开设有定位孔,所述定位孔分为依次连通的锥孔段与定位段,所述锥孔段位于定位段靠近夹具主体的一侧并呈开口状;
[0008]所述夹具主体的一侧设有用于将待加工的转轴输送至夹具主体与活动尾座之间的自动上料装置。
[0009]进一步的,所述自动上料装置包括送料组件以及用于将转轴落入送料组件上的落料组件;
[0010]所述送料组件包括输送板与驱动件,所述输送板位于落料组件的下方,输送板的边缘设有供转轴放置的置物槽,所述置物槽的一侧这有限位板,所述限位板铰接于输送板并通过弹性件固定;
[0011 ] 所述驱动件驱动输送板工作。
[0012]进一步的,所述落料组件包括支架以及设于支架上落料通道,所述落料通道的出料端位于置物槽的正上方。
[0013]进一步的,所述输送板相对落料组件的一面与落料组件的出料端间隙配合。
[0014]进一步的,所述输送板沿夹具主体至活动尾座方向的长度小于转轴的长度。
[0015]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加工时,转轴的两端分别穿入活动尾套与主定位套的孔内实现固定,相比对比文件中通过顶针的方式,不仅定位更加稳定,而且不需要预先钻定位孔,提高加工效率,装夹快速,而且自动上料装置还能够实现自动上料功能。
【附图说明】
[0016]图1为本实用新型定位稳定的车床轴用工装夹具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0017]图2为本实用新型定位稳定的车床轴用工装夹具实施例的示意图;
[0018]图3为本实用新型中的活动尾套的结构示意图。
[0019]图中:1、夹具主体;2、活动尾座;21、活动尾套;22、锥孔段;23、定位段;3、落料组件;31、落料通道;32、出料端;4、输送板;41、置物槽;42、限位板;43、弹性件。
【具体实施方式】
[0020]参照图1至图3对本实用新型定位稳定的车床轴用工装夹具实施例做进一步说明。
[0021]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仅局限于上述实施例,凡属于本实用新型思路下的技术方案均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0022]本实施例中的活动尾座2、自动上料装置等设备均有控制系统以及相应的传感器配合、控制,属于现有技术范畴,为本领域技术人员的公知常识,本实施例不再赘述。
[0023]—种定位稳定的车床轴用工装夹具,包括夹具主体I以及沿机床主轴作轴向往复运动的活动尾座2,所述夹具主体I上设有与轴的一端配合的主定位套,活动尾座2的套筒上套设有与轴的另一端配合的活动尾套21 ;
[0024]所述活动尾套21相对夹具主体I的一端开设有定位孔,所述定位孔分为依次连通的锥孔段22与定位段23,所述锥孔段22位于定位段23靠近夹具主体I的一侧并呈开口状;
[0025]所述夹具主体I的一侧设有用于将待加工的转轴输送至夹具主体I与活动尾座2之间的自动上料装置。
[0026]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加工时,转轴的两端分别穿入活动尾套21与主定位套的孔内实现固定,相比对比文件中通过顶针的方式,不仅定位更加稳定,而且不需要预先钻定位孔,提高加工效率,装夹快速,而且自动上料装置还能够实现自动上料功能;
[0027]此外,将定位孔分为依次连通的锥孔段22与定位段23,利用锥孔开口端口径大的特点,减少自动上料装置在送料时对精度的要求,方便转轴嵌入,嵌入后,便通过定位段23实现配合、定位,进一步提高定位效果。
[0028]进一步的,所述自动上料装置包括送料组件以及用于将转轴落入送料组件上的落料组件3 ;
[0029]所述送料组件包括输送板4与驱动件,所述输送板4位于落料组件3的下方,输送板4的边缘设有供转轴放置的置物槽41,所述置物槽41的一侧这有限位板42,所述限位板42铰接于输送板4并通过弹性件43固定;
[0030]所述驱动件驱动输送板4工作。
[0031]通过送料组件与落料组件3的配合,实现转轴的自动上料功能;送料时,转轴通过落料组件3的出料端32落入置物槽41,驱动件将置物槽41推送到准确的工位,此时,活动尾座2便朝向夹具主体I方向移动,将转轴的两端分别穿入夹具主体I与活动尾套21实现定位,此时驱动件驱动输送板4回位,在回位时,限位板42被转轴抵触便翻转,翻转的同时输送板4继续回位,在离开转轴后,利用弹性件43 (弹簧)复位,最后,输送板4回到原位,落料组件3上的转轴便从出料端32落入置物槽41,进行下一次上料;
[0032]而活动尾座2在转轴车削完成后,便后退,转轴掉落至车床下方的料斗,同时,夹具主体I中间还设有可以伸缩的推杆,辅助转轴掉落,避免转轴卡在夹具主体I的定位孔中,整个自动上料装置结构简单、加工效率高,后期维护也方便。
[0033]进一步的,所述落料组件3包括支架以及设于支架上落料通道31,所述落料通道31的出料端32位于置物槽41的正上方。
[0034]转轴依次置于落料通道31中,利用重力自主下落,在输送板4复位时,下一个转轴可以精确地落入置物槽41中,节约资源,提高加工效率,同时,也减轻了工人的工作量。
[0035]进一步的,所述输送板4相对落料组件3的一面与落料组件3的出料端32间隙配入口 ο
[0036]在输送板4送料时,不仅能够防止落料组件3上转轴随意掉落,同时能够避免输送板4的表面与落料组件3发生摩擦、影响正常工作。
[0037]本实施例可以在落料组件3的出料端32增加相应的传感器与限位结构,在输送板4复位的时候,打开,转轴落下,不需要落料的时候便关闭。
[0038]进一步的,所述输送板4沿夹具主体I至活动尾座2方向的长度小于转轴的长度。
[0039]这样设置,防止活动尾座2在运动、定位转轴时,因转轴的位置有轻微的偏差,使得自身与输送板4发生碰撞,导致设备损坏,提高工作中的安全性。
[0040]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原理前提下的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应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主权项】
1.一种定位稳定的车床轴用工装夹具,包括夹具主体以及沿机床主轴作轴向往复运动的活动尾座,其特征在于:所述夹具主体上设有与轴的一端配合的主定位套,活动尾座的套筒上套设有与轴的另一端配合的活动尾套; 所述活动尾套相对夹具主体的一端开设有定位孔,所述定位孔分为依次连通的锥孔段与定位段,所述锥孔段位于定位段靠近夹具主体的一侧并呈开口状; 所述夹具主体的一侧设有用于将待加工的转轴输送至夹具主体与活动尾座之间的自动上料装置。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定位稳定的车床轴用工装夹具,其特征在于:所述自动上料装置包括送料组件以及用于将转轴落入送料组件上的落料组件; 所述送料组件包括输送板与驱动件,所述输送板位于落料组件的下方,输送板的边缘设有供转轴放置的置物槽,所述置物槽的一侧这有限位板,所述限位板铰接于输送板并通过弹性件固定; 所述驱动件驱动输送板工作。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定位稳定的车床轴用工装夹具,其特征在于:所述落料组件包括支架以及设于支架上落料通道,所述落料通道的出料端位于置物槽的正上方。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定位稳定的车床轴用工装夹具,其特征在于:所述输送板相对落料组件的一面与落料组件的出料端间隙配合。5.根据权利要求2或3或4所述的定位稳定的车床轴用工装夹具,其特征在于:所述输送板沿夹具主体至活动尾座方向的长度小于转轴的长度。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定位稳定的车床轴用工装夹具,定位稳定、装夹快速,而且还能够实现自动上料功能,包括夹具主体以及沿机床主轴作轴向往复运动的活动尾座,其特征在于:所述夹具主体上设有与轴的一端配合的主定位套,活动尾座的套筒上套设有与轴的另一端配合的活动尾套;所述活动尾套相对夹具主体的一端开设有定位孔,所述定位孔分为依次连通的锥孔段与定位段,所述锥孔段位于定位段靠近夹具主体的一侧并呈开口状;所述夹具主体的一侧设有用于将待加工的转轴输送至夹具主体与活动尾座之间的自动上料装置,本实用新型适用于定位稳定的车床轴用工装夹具。
【IPC分类】B23Q3/00, B23B15/00
【公开号】CN204913327
【申请号】CN201520713524
【发明人】周树勋
【申请人】宁波艾德轴业有限公司
【公开日】2015年12月30日
【申请日】2015年9月15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