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热模锻压力机齿轮模具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0912953阅读:622来源:国知局
一种热模锻压力机齿轮模具的制作方法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热模锻压力机齿轮模具。包括模架、上模和下模,上模和下模分别对应安装在模架上,在下模上设有齿轮型腔的整体部分,齿轮型腔的外部两侧设有过渡部,过渡部围绕齿轮型腔形成半闭式模锻;所述的上模工作时沿过渡部与下模结合,上模、下模、过渡部工作时围成封闭式结构,防止齿轮产生飞边;所述的齿轮型腔包括有上表面、侧面和下表面,压紧时其下表面和侧面均在下模内成型,上表面在上模内成型。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能够减少齿轮锻压时候的飞边现象,减少材料的浪费,提高生产效率。
【专利说明】
一种热模锻压力机齿轮模具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属于锻压加工设备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热模锻压力机齿轮模具。
【背景技术】
[0002]闭式模锻在有些国家又叫做无飞边锻造,其主要目的在于减少或完全消除损耗在飞边上的金属,以减少锻件的金属消耗量。目前齿轮锻件应用最广泛的是有飞边模锻,这种工艺的飞边损失约占材料消耗的20%?30%,有的甚至飞边损失达到35%;而采用闭式模锻工艺,齿轮锻件材料利用率达到99%以上,锻件材料利用率大幅度提高。
[0003]基于这种情况,需要涉及一种新型的热模锻压力机齿轮模具,减少齿轮飞边的形成,减少材料的浪费。

【发明内容】

[0004]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对上述存在的技术不足,提供一种结构简单,能够减少齿轮锻压时候的飞边现象,减少材料的浪费,提高生产效率的热模锻压力机齿轮模具。
[0005]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0006]—种热模锻压力机齿轮模具,包括模架、上模和下模,上模和下模分别对应安装在模架上,其特征在于:在下模上设有齿轮型腔的整体部分,齿轮型腔的外部两侧设有过渡部,过渡部围绕齿轮型腔形成半闭式模锻;所述的上模工作时沿过渡部与下模结合,上模、下模、过渡部工作时围成封闭式结构,防止齿轮产生飞边;所述的齿轮型腔包括有上表面、侧面和下表面,压紧时其下表面和侧面均在下模内成型,上表面在上模内成型。
[0007]在上述方案中,所述的过渡部的高度高于齿轮型腔的上表面,过渡部的上表面为平面,并采用螺栓与上模的模架紧固。
[0008]在上述方案中,所述的齿轮型腔中间设有可升降的顶块,工作结束后顶块可将成型件顶出。
[0009]本实用新型的主要有益效果是:
[0010]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能够减少齿轮锻压时候的飞边现象,减少材料的浪费,提高生产效率。
【附图说明】
[0011]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结构整体图;
[0012]图中:I模架,2上模,3下模,4过渡部,5齿轮型腔,6顶块。
【具体实施方式】
[0013]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作进一步的说明:
[0014]如图1所示的热模锻压力机齿轮模具,包括模架1、上模2和下模3,上模2和下模3分别对应安装在模架1上,在下模3上设有齿轮型腔5的整体部分,齿轮型腔5的外部两侧设有过渡部4,过渡部4围绕齿轮型腔5形成半闭式模锻;所述的上模2工作时沿过渡部4与下模3 结合,上模2、下模3、过渡部4工作时围成封闭式结构,防止齿轮产生飞边;所述的齿轮型腔5 包括有上表面、侧面和下表面,压紧时其下表面和侧面均在下模3内成型,上表面在上模2内成型。
[0015]在本实施例中,所述的过渡部4的高度高于齿轮型腔5的上表面,过渡部4的上表面为平面,并采用螺栓与上模2的模架紧固。
[0016]在本实施例中,所述的齿轮型腔5中间设有可升降的顶块6,工作结束后顶块6可将成型件顶出。
[0017]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限于上述的实施例,显然,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对本实用新型进行各种改动和变形而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范围和精神。倘若这些改动和变形属于本实用新型权利要求及其等同技术的范围内,则本实用新型的意图也包含这些改动和变形在内。
【主权项】
1.一种热模锻压力机齿轮模具,包括模架、上模和下模,上模和下模分别对应安装在模架上,其特征在于:在下模上设有齿轮型腔的整体部分,齿轮型腔的外部两侧设有过渡部,过渡部围绕齿轮型腔形成半闭式模锻;所述的上模工作时沿过渡部与下模结合,上模、下模、过渡部工作时围成封闭式结构,防止齿轮产生飞边;所述的齿轮型腔包括有上表面、侧面和下表面,压紧时其下表面和侧面均在下模内成型,上表面在上模内成型。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热模锻压力机齿轮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过渡部的高度高于齿轮型腔的上表面,过渡部的上表面为平面,并采用螺栓与上模的模架紧固。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热模锻压力机齿轮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齿轮型腔中间设有可升降的顶块,工作结束后顶块可将成型件顶出。
【文档编号】B21J13/02GK205599843SQ201620381599
【公开日】2016年9月28日
【申请日】2016年5月3日
【发明人】代冬临, 苏东华, 李勇斌
【申请人】湖北淮川汽车科技有限责任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