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超低碳钢连铸用保护渣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389132阅读:646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超低碳钢连铸用保护渣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融铁类合金的处理及金属的连续铸造领域,特别适宜用于连铸结晶器、浇铸含碳量[%(m/m)]在5×10-3以下的超低碳钢。
通常连铸用保护渣中都配有碳素材料,适当的碳素材料可以控制渣的熔化速度,使结晶器上方保持合理的粉渣层、半熔层、熔渣层厚度,并提高保护渣的铺展性能,使保护渣不板结等,从而获得良好的铸坯表面。可以说碳在保护渣使用过程中起着极为重要、难以替代的作用。但是保护渣配有的碳常常引起钢液增碳,其增碳量对于浇铸一般的含碳钢来说影响不大,但是对于浇铸含碳量为5×10-3%以下的超低碳钢来说,常常引起钢液1.5~3×10-3%的增碳,不能满足超低碳钢连铸坯性能要求。
在现有技术中,通常采用以下几种方法,解决保护渣的增碳问题(1)降低保护渣中游离碳的含量。超低碳钢连铸用保护渣的原始配碳量大都控制在2%以下。但是,由于碳的含量减少,碳对基料的分隔作用减弱,加快了保护渣的熔化速度,使熔渣层过厚,容易造成铸坯表面夹渣和纵裂缺陷等,另外,由于碳量的减少,结晶器上方的保护渣容易发生板结。
(2)采用改变碳质材料的方法,例如使用燃烧温度低、燃烧速度快的碳黑类碳质材料或活性炭。但是,采用碳黑仍不能避免形成富集碳层,采用活性炭燃烧速度太快,几乎没有半熔层和粉渣层,起不到保护渣应起的作用。
(3)采用在原始配碳量为1%的同时,加入Ca-Si、Fe-Mn、Al等强还原物质(特开昭52-57028、特开昭55-128526)。由于强还原物质在熔融过程中优先与氧发生反应,这样保护了保护渣中的碳,避免因渣中含碳量很低、保护渣的过快熔化造成的铸坯缺陷,而且不导致增碳。但是,这些强还原物质若不能全部氧化,易产生钢的杂质。
(4)采用与石墨有相似结晶结构的氮化物,如BN、SiN3、Cr3N等代替碳质材料(特开昭51-147432、特开昭52-57030),制成无碳保护渣。通常使用BN,但是,BN成本比较高,由于生成B2O3,放出N2,渣面常常发生鼓泡膨胀现象,而且,因不含碳,保护渣易板结,至今难以推广。
(5)采用在保护渣中添加氧化剂,如MnO2(特开平6-198403)或轧钢铁皮粉(ZL97121944.3)。但MnO2很容易与熔融石英质伸入长水口生成熔点低的MnSiO3(蔷薇辉石)或Mn2SiO4(锰橄榄石)而影响长水口的使用寿命。另外,上述轧钢铁皮粉的加入量仅控制在1~3%,不足以使富集碳层的碳充分氧化,铸坯的增碳量[%(m/m)]仍为6×10-4。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既配有不可缺少的碳,又不引起钢液增碳、而且制造工艺简单的超低碳钢连铸用保护渣。
首先,分析结晶器中使用的保护渣引起钢液增碳的主要原因有两个。其一是配入保护渣中、在成渣过程中被液珠包裹、因缺氧而未完全燃烧的碳,随着液渣的增多和聚合,因其比重比液渣小而不断上浮,聚集在熔渣层与半熔层的界面上方,从而形成了0.3~0.5mm厚、含碳量高于原始配碳量1.5~10倍、甚至更高的富集碳层。如果熔渣层厚度不足,只要连铸结晶器的液面稍有波动,钢液就极易与富集碳层接触,碳是高温下极易溶于钢液的元素,因而必然引起铸坯增碳。其二是碳在熔渣层中有一定的溶解度,在保护渣熔化过程中,随着液渣的出现和不断增加,渣中很少一部分碳将被熔渣吸收,通常熔渣含碳量达0.06~0.13%,甚至于更高,熔渣层的碳是通过熔渣层及熔渣钢液的界面扩散进入钢液中的,其扩散系数与熔渣的性能、特别是熔渣的粘度有关,如果熔渣的粘度较低,则直接与1500℃左右的钢液接触,含碳量比超低碳钢液高出一个数量级的熔渣层,无疑是引起铸坯增碳的另一主要原因之一。
针对上述保护渣引起铸坯增碳的原因,本发明保护渣以CaO、SiO2为基料,以Na2O、F-、Al2O3、MgO为助熔剂,以氧化铁为供氧剂,以C为熔速调节剂。其具体的化学成分是[%(m/m)]Na2O为6~10,F-为7~10,Al2O3为2~8,MgO为2~5,FeO、Fe3O4、Fe2O3中任一种或任两种之和为3.1~15,C为1.0~1.5,其余为CaO和SiO2,CaO/SiO2为0.70~0.89。
本发明保护渣以CaO、SiO2为基料,控制保护渣的碱度CaO/SiO2为0.70~0.89,以使保护渣在1300℃的粘度为0.2~0.5Pa.S。其主要目的在于,超低碳钢因导热性能较差,一般拉坯速度比较慢,熔渣层厚度易减薄,如前所述,一旦操作不稳,钢液易与富集碳层接触而增碳。适当提高保护渣的粘度,渣耗降低,液渣层将增厚。同时,因熔渣层粘度增加,熔渣层中的碳向钢液的扩散速度将大大降低。如果CaO/SiO2<0.70,则保护渣在1300℃的粘度将大于0.5Pa.S,熔渣层过粘,影响保护渣的润滑、充填性,造成铸坯表面纵裂缺陷。如果CaO/SiO2>0.89,则保护渣在1300℃的粘度将小于0.2Pa.S,熔渣过稀,熔渣层的碳向钢液的扩散系数增加。
在本发明保护渣中,Na2O和F-主要起降低熔融温度的作用,过高或过低不仅起不到调节熔融温度的作用,反而引起铸坯出现表面缺陷。因此,Na2O应控制在6~10%,F-应控制在7~10%。在本发明保护渣中,Al2O3也可起到调节保护渣熔融温度的作用,但提高Al2O3的含量会使熔渣粘度升高,而且Al2O3含量太高,对保护渣吸收钢液中Al2O3夹杂能力不利,因此,应控制在2~8%。在本发明保护渣中MgO可以起到降低保护渣熔融温度并使保护渣熔化均匀的作用,但MgO含量不能太高,否则易生成难溶的方镁石等,所以控制在2~5%。满足并调节上述各助熔剂含量条件,其综合效果是使保护渣熔化温度在1080±15℃。
在本发明保护渣中,单独添加一定数量的氧化剂,例如FeO、Fe3O4、Fe2O3,其主要目的在于,这些氧化剂能起到促进保护渣中未燃烧的碳氧化,降低富集碳层碳含量的作用。以Fe2O3为例,有如下反应
另外,由于这些氧化剂被碳还原时放出气体,可起到减轻结晶器上方半熔层和粉渣层板结的问题。加FeO、Fe3O4有同样的效果。
FeO、Fe3O4、Fe2O3任一种或两种之和的含量应当控制在3.1~15%,低于3.1%,富集碳层碳含量降低不明显,高于15%,将过多降低保护渣熔化温度,超出1080±15℃的范围。
虽然保护渣中的氧化铁含量超过3%,但是不用担心氧化铁会向钢中传递氧。因为只有当渣中Fe2O3与CaO结合成CaO·Fe2O3(铁酸钙)时,在熔渣和钢液界面上才有传氧发生
而铁酸钙只有当熔渣碱度较高时才容易形成,本发明保护渣碱度<0.89,为酸性渣,生成铁酸钙的机会很少,上述反应不能进行。
在满足以上所述各条件的情况下,本发明保护渣选用了碳黑作为熔速调节剂,因为碳黑类碳质材料粒径很小,对基料的分隔能力和对熔体的流动、汇聚的阻滞作用都很强,当原始配碳量很低时,这有利于延缓保护渣的熔化速率,避免熔渣层过厚。另外,采用碳黑类碳质材料时,熔渣层和富集碳层的含碳量降低。本发明中原始配碳量控制在1.0~1.5%,尽管碳的含量较低,也不发生前述各种问题。
本发明保护渣为空心颗粒渣,将原料在涡流搅拌装置中搅拌,在喷雾干燥洗涤塔中雾化成形并干燥,制成粒度为0.7~1.08mm的空心颗粒渣。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具有如下优点(1)渣的熔化温度较低,粘度较大,既能形成适当的熔渣层厚度,又降低了熔渣层中的碳向钢液扩散的系数,使钢液增碳甚微。
(2)渣中含有一定量的氧化剂,以使富集碳层中的碳充分氧化,降低了富集碳层向钢液增碳的可能性,而且不会引起钢液增氧,使钢液增碳甚微。
(3)虽然渣中碳含量低,但不发生熔渣层过厚、渣板结等问题,保护渣在结晶器中铺展性好,渣面活跃。
(4)该保护渣在浇铸过程中不侵蚀熔融石英水口。


附图1为保护渣中Fe2O3含量对富集碳层含碳量的影响附图2为获得熔化模型、测定保护渣中Fe2O3含量对富集碳层含碳量的影响而使用的单向加热炉的结构示意图。
在图1中,纵坐标为渣中Fe2O3含量[%(m/m)],横坐标为熔化模型中富集碳层的含碳量[%(m/m)]。
在图2中,1为粉渣层,2为半熔层,3为富集碳层,4为熔渣层,5为耐火材料,6为发热体,7为坩埚,8为热电偶。坩埚7处于加热炉发热体6之上,热电偶8处于坩埚7底部。
实施例实施例1在附图2所示的单向加热炉内,进行了熔化模型实验,测定了Fe2O3含量对富集碳层中碳含量的影响。首先配制实验基渣,实验基渣的成分[%(m/m)]为Na2O为9、F-为8.5、Al2O3为4.5、MgO为3.5、CaO为34.17、SiO2为38.83、C为1.5,然后在基渣中分别添加3、5、8、10、15%含量不同的Fe2O3,并与基渣混匀,配成五种实验渣。将刚玉坩埚放入单向加热炉内随炉升温,当坩埚底部温度达到1450℃时恒温,然后,将含3%Fe2O3的实验渣倒入坩埚内,10分钟后提出坩埚,获得熔化模型,分离出富集碳层,并分析其碳的含量。采用同样的方法测定其它四种实验渣,并绘出Fe2O3含量与富集碳层碳含量的关系曲线,结果如图1所示。由图1可知,随着渣中加入Fe2O3量的增加,富集碳层中碳的含量明显降低,当渣中加入Fe2O3低于3%,富集碳层碳含量下降不明显,当渣中Fe2O3加入15%时,富集碳层消失。因此,本发明所述的保护渣能够控制超低碳钢在连铸中不增碳。
实施例2在常规的碳管炉中进行了超低碳钢保护渣钢渣接触实验。将500g工业纯铁(含碳量为0.005%),放入刚玉坩埚中,再放入碳管炉中,升温至1550℃(通氩气),钢熔化后,加入50g实施例2渣(成分见表1),3分钟后从炉内提出坩埚,冷却后分析钢样上、中、下三部分碳含量。比较例1渣(成分见表1)采用同样的方法进行测定。实施例与比较例渣主要性能和钢液接触分别增碳结果如表2所示。由表2可知,含有3%Fe2O3和1.2%FeO、粘度比较大、而含碳量高的实施例2渣,比不含氧化铁、粘度较小、而含碳量低的比较例1渣,其钢液增碳量低一个数量级。
实施例3
在板坯连铸机的结晶器中,进行了实施例3、比较例2、比较例3保护渣的浇铸实验。实施例3、比较例2、比较例3保护渣的成分均见表1,浇铸钢种为碳含量小于5×10-3%的超低碳钢,浇铸时取中间包钢样,浇铸完毕后在与取中间包钢样相应时间所拉铸坯处取铸坯样,分别分析其碳含量,二者之差视为浇铸过程中保护渣引起的铸坯的增碳量。表3列出了实施例3、比较例2、比较例3保护渣主要性能和浇铸实验中保护渣引起铸坯增碳的结果。由结果可知,使用本发明保护渣,钢液增碳量≤3×10-4%,能够满足连铸坯质量要求,而比较例铸坯增碳量为(6~10)×10-4%。另外,实施例3保护渣在结晶器中铺展性好,渣面活跃,不板结,无渣条、渣块形成,不侵蚀水口,铸坯表面光洁,无裂纹、夹渣等缺陷。
表1实施例和比较例保护渣的化学成分[%(m/m)]

表2实施例2和比较例1渣的主要性能及钢渣接触实验增碳结果

表3实施例3和比较例2、比较例3渣的主要性能及保护渣引起铸坯增碳结果

权利要求
1.一种超低碳钢连铸用保护渣,其特征在于化学成分[%(m/m)]为Na2O为6~10,F-为7~10,Al2O3为2~8,MgO为2~5,FeO、Fe3O4、Fe2O3中任一种或任两种之和为3.1~15,C为1.0~1.5,其余为CaO和SiO2,CaO/SiO2为0.70~0.89。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保护渣,其特征在于该保护渣为空心颗粒渣,其粒度为0.7~1.08mm。
全文摘要
本发明涉及熔融铁类合金的处理及金属的连续铸造领域,主要适用于超低碳钢的连续铸造。本发明所述连铸保护渣的化学成分[%(m/m)]是:Na
文档编号B22D11/11GK1270862SQ00107260
公开日2000年10月25日 申请日期2000年4月30日 优先权日2000年4月30日
发明者林功文, 石文光, 李正邦, 肖敬魁, 吴杰, 徐润玉, 杨海森, 李永芳, 骆忠汉, 李国保, 邱同榜, 刘良田, 张琼予, 谢旭东, 陈宝庆 申请人:钢铁研究总院, 武汉钢铁(集团)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