离心管道浇铸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376834阅读:769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离心管道浇铸机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浇铸机,特别是涉及一种离心管道浇铸机。
现有的离心浇铸机是由管模通过转动轴与转动轮连接在一起再由电动机带动转动轮转动而实现的,如中国专利局公开的申请号为95220037.6,名称为“离心浇注机”的实用新型专利,该专利公开的离心浇注机是通过两对对称安装的主动轮和被动轮,主动轮的转轴通过两个轴承固定,主动轮的转轴与电动机相连,两个主动轮的转轴是同一转轴,被动轮的轴固定在轴承上,管模放在主动轮与被动轮之间,该实用新型结构简单,成本低,但操作危险,且不适宜于浇铸需要温度控制的离心管道。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安全性能高,可进行温度调控的离心管道浇铸机。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主要包括电动机、主轴承座、主动轴、管模、恒温腔、支腿、电热管、被动轴和副轴承座,其中恒温腔为两端封闭的圆筒体且封闭端各开有一轴孔,轴孔分别用于管模与主动轴、被动轴的连接,管模通过主动轴及被动轴悬挂在恒温腔内部并通过主动轴和被动轴能与电动机作同步转动,电热管均匀分布在管模与恒温腔壁间的空腔,电热管的电极穿过恒温腔的封闭端与外部电源相连接,被动轴呈空心状并与进料口相连;本实用新型各部件间是这样连接的,将恒温腔水平放置并通过支腿固定在地面上,将主动轴固定在轴承座上,一端与电动机相连,另一端通过恒温腔上的轴孔与管模一端相连接,被动轴固定在副轴承座上,并通过恒温腔上的轴孔与管模的另一端相连接,被动轴另一端与进料口相连。
采用上述结构后,通过控制均匀分布在恒温腔与管模间空腔的电热管的温度,可随意调整恒温腔内部的温度,同时由于管模只是在恒温腔内部作高速运转,操作安全。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沿轴截面的剖面图。
图2为
图1沿A—A’的剖面图。

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包括电动机1、主动轴3、主轴承座2、支腿10、管模5、恒温腔4、被动轴8、副轴承座7及电热管9,其中恒温腔4为两端封闭的圆筒体且封闭端各开有一轴孔6,轴孔分别用于管模5与主动轴3、被动轴8的连接,恒温腔4水平放置时沿水平截面可打开,管模5通过主动轴3及被动轴8悬挂在恒温腔4内部并通过主动轴3和被动轴8能与电动机1作同步转动,电热管9呈直线型平行分布在管模5与恒温腔4壁间的空腔,电热管9的电极穿过恒温腔4的封闭端与外部电源相连接,主轴承座2及副轴承座7分别由两并排的轴承固定在轴承座上组合而成,被动轴8呈空心状;本实用新型各部件间是这样连接的,将恒温腔4水平放置并通过支腿10固定在地面上,将主动轴3穿过轴承固定在主轴承座2上,一端与电动机1相接,另一端通过恒温腔4上的轴孔6与管模5一端相连接,被动轴8穿过轴承固定在副轴承座7上,一端并通过恒温腔4上的轴孔6与管模5的另一端相连接,另一端与进料口相连。
如图2所示,该恒温腔由两半圆筒组成,下半圆筒12通过支腿10固定在地面上,上半圆筒11可打开,管模5悬挂在恒温腔内部,直线型电热管9均匀布在下半圆筒与管模5间的空腔。
应用本实用新型,可先将恒温腔4上半圆筒11打开,按需要放入管模5,连接并固定,再盖上上半圆筒11,将电热管9通电使恒温腔4保持一定温度后,将原料从进料口通过被动轴8注入管模5,启动电动机1,则管模5在电动机1的带动下作高速转动,原料在高速离心力的作用凝固制成空心管道,本实用新型在使用过程中,可根据需要调整电热管9的温度,使用灵活、方便、安全。
权利要求1.一种离心管道浇铸机,主要包括电动机、主动轴、主轴承座、管模、被动轴、副轴承座,其中主动轴固定在主轴承座上,所述主动轴一端与电动机相接,另一端与管模一端相接,被动轴固定在副轴承座上,所述被动轴一端与管模相接,另一端与进料口相接,其特征在于该离心管道浇铸机还有一恒温腔用于悬空包裹住所述管模,所述恒温腔与所述管模间的空腔均匀分布有电热管。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离心管道浇铸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恒温腔为一两端封闭的圆筒体,封闭端各开有一轴孔,恒温腔沿水平截面可打开。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离心管道浇铸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电热管呈直线状并均匀分布在所述恒温腔与管模间的空腔。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离心管道浇铸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电热管穿过恒温腔两封闭端并通过电子线路与外部电源连接。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离心管道浇铸机,主要包括电动机、主轴承座、主动轴、管模、恒温腔、支腿、电热管、被动轴和副轴承座,其中管模悬挂在恒温腔内部并通过主动轴和被动轴能与电动机作同步转动,管模与恒温腔壁间的空腔均匀分布有电热管,电热管通过电子线路与外部电源相连,通过控制电热管的温度调作恒温腔内部的温度,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灵活性高,操作安全,可广泛应用于离心管道浇铸行业。
文档编号B22D13/10GK2413821SQ0022706
公开日2001年1月10日 申请日期2000年1月11日 优先权日2000年1月11日
发明者邱玉珮 申请人:邱玉珮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