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利名称:连铸板坯终浇防冒涨装置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板坯连铸铸造技术,尤其是指一种连铸板坯终浇防冒 涨的装置。
背景技术:
板坯连铸是钢铁生产工艺技术上的一个飞跃,其优点已被冶金界所公认。 板坯连铸具有金属收得率高,能源消耗低,铸坯质量好,机械化、自动化程度 高,板坯连铸已成为现在钢铁企业必不可少的生产工艺。连铸是一个高温液态 金属转变为固态板坯的过程,尤其是当浇铸结束阶段(终浇),容易出现异常事 故,如冒涨, 一旦冒涨事故出现,小则在线处理结晶器、扇形段,大则必须更 换结晶器和扇形段,既影响时间,更对设备造成伤害。
如图1所示,图1为板坯连铸设备的示意图,在连铸浇铸过程中,钢水经
过钢包1、中间包2进入结晶器3冷却,生成一定形状并内部含有钢液的初期 坯壳,并从结晶器下口 31不断拉出到扇形段4,继续进行二次冷却,直至钢液 在坯壳内全部凝固,形成连铸板坯。
连铸终浇时,由于结晶器3内停止了钢水的补充,形成一个向上的开口, 同时坯壳内钢水的冷却凝固收缩仍在继续。对于板坯连铸来说,这种收缩会在 铸坯的开口内形成逐渐加深的凹陷,使显露的坯壳失去钢水静压力的支撑而向 中心内收,同时结晶器3和二次冷却对坯壳表面产生的冷却收缩又加剧坯壳尾 段向内收缩,造成宽面的对应坯壳逐渐向宽度方向中心线接近,形成"夹壳,, 形态。"夹壳"随宽厚比、液相域长度、冷却强度的变化而发生变化,当"夹壳" 收缩量超过钢水凝固收缩量时,液态钢水被两面坯壳挤压上涨,此时,仅靠置 于结晶器3冷却水是不能及时将挤压上涨的液态钢水冷却,液态钢水就从坯尾 开口处(结晶器下口 31)溢出,形成冒涨事故。板坯的宽度和厚度比例越高, 冒涨事故发生的概率也越高。
溢出的钢水不断粘附在尾坯引拔经过的铸机扇形段4内,使扇形段4上的支撑导辊列(未图示)和冷却系统受损害而无法正常生产。冒涨对于连铸机的
伤害是巨大的,钢水从铸坯尾部渗出,粘结在结晶器3的下口 31处,并且进入 到扇形段4里面,造成扇形段4的支撑导辊列无法正常使用。
目前,业内对此类的防冒涨事故主要是釆取"封堵"的方式-"冷却材封 顶法",即,每次终浇后,在结晶器3内铸坯尾部(即结晶器下口 31处)插入 铁块,堵住坯壳的尾部,在铁板周围缝隙处还必须加入适量的钉屑,如果还存 在冒涨风险,就必须适当停车打水,加速坯壳冷却,但是,即使这样做,冒涨 事故还是经常发生,尤其是对于板坯宽厚比大的连铸机。
上述封堵型铁板的宽度和长度是冲艮据浇注的板坯大小进行制作的,每次终 浇后根据浇注板坯的端面选择合适的铁板进行插入,插入时在水口左右各插入 一块,在铁板周围空隙处再撒入适量的钉屑。此法的成功率不高,尤其在浇注 宽度大的板坯。这种封顶方法存在封顶时间长、成功率低、作业难度大、成本 较高、劳动强度大和安全程度低等缺陷,并且无法根本解决坯壳"夹壳"问题, 冒涨仍然存在。
上述"冷却材封顶法,,就是当钢水上涨溢出前在尾坯开口处形成凝固盖来 "堵,,住可能冒涨的钢水,用"堵,,来防止钢水冒涨是目前普遍使用的方法, 但是用"堵"的方法存在明显的不足,尤其插入铁板后钢水继续凝固收缩,在 封堵的铸坯内部会生成高温的缩孔腔,引拔时的冷却水很容易进入腔体并迅速 汽化膨胀,同时夹带液态钢水喷射而出,危及人身和设备安全,非常危险。另 外采用宽度可调结晶器的连铸机,必须备有适应各种宽度的铁板,适应性低, 作业不方便。宝钢曾投产了一台浇铸宽度2300mm的连铸机,发现当宽厚比超过 7.0时,特别当厚度为220mm时,在终浇时段里坯壳内收量明显大于凝固收缩 量,使用传统的封顶方法,终浇冒涨率超过50%,反复的钢水冒喷威胁生产和 设备的安全,钢水冒涨又使大量设备损坏,大大超过更换维修速度,使连铸机 处于停产和半停产状态.。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克服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缺陷,提供一种操作结 构简单,操作方便,使用安全、可靠、有效,能适应各种铸坯宽度、厚度,适应辊列轻压下状态下应用的连铸板坯终浇防冒涨的装置。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
一种连铸板坯终浇防冒涨装置,其特征在于由以下部件组成 主外反,由钢^1制成;
在所述主板的上面固定设置一连接柄,连接柄采用钢材制成; 所述主板的两端分别向下置有插脚,每个插脚与所述主板之间的夹角为a, 形成门字形插件,所述插脚由钢板制成。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的防冒涨装置结构简单,成本低,实用性大,使用安全、可靠 和简易。
将本实用新型的防冒涨装置插入坯壳后能与坯壳迅速凝固粘连,对尾坯内 钢液的冷却影响最小,此外,也不影响原有引拔作业工序(操作过程不用铸机停 止运行),克服了现有的"封顶法"必须在连铸机停车状态作业的弊端,提高了 作业率。本装置有可靠的防止冒涨效果,安全环保,对连铸设备无伤害。
本装置对于采用轻压下工艺连铸板坯同样适用,使用效果同样可靠。也可 以在需要进行坯壳支撑的其他工艺过程中使用,有很强的适应性。
为进一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上述目的、结构特点和效果,以下将结合附图 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详细说明。
图1为板坯连铸设备的示意图2A为本实用新型的连铸板坯终浇防冒涨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B为图2A的防冒涨装置的侧视图; 图2C为图2A的防冒涨装置的俯视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连铸板坯终浇防冒涨装置的使用状态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连铸板坯终浇防冒涨的装置的具体实施方 式进4于详细il明。参见图2A、 2B、 2C,图2A为本实用新型的连铸4反坯终浇防冒涨装置的结 构示意图;图2B为图2A的防冒涨装置的侧视图;图2C为图2A的防冒涨装置 的俯视图。如图所示,本实用新型的连铸板坯终浇防冒涨装置10的结构为
主板ll,由钢板制成;
主板11的上面固定设置一连接柄12,以便采用专用工具提放整个防冒涨 装置10,为更方便提放防冒涨装置10,在连接柄12的顶部固定设置一连接头 121,连接柄12及连接头121均采用钢材,主板ll、连接柄12及连接头之间 焊接固定。
主板11的两端分别向下置有插脚13,每个插脚与所述主板之间的有一夹 角ot,形成门字形插件,形成门字形插件中的两个插脚13与主板11可以分别 采用钢板并相互焊接固定,也可以用 一块钢板弯曲而成。
本实用新型中的防冒涨装置IO是一种疏导型的门字形插件,参见图3,图 3为本实用新型的连铸板坯终浇防冒涨装置的使用状态示意图,使用时,将数 个防冒涨装置IO在水口 30两侧的相应位置沿着连铸终洗时的尾坯坯壳20内侧 插入钢水内,通过吸热实现与坯壳20相连。插入防冒涨装置10的数量小尺 寸板坯插入2个,大尺寸板坯插入4个或更多。插脚13插入钢水的深度使门 字形插件进入钢水2/3 ~ 3/4处。
本实用新型采用全新的"撑开法"装置替代现有的"封顶法"装置,与现 有技术的区别在于改变了用冷却材进行尾部"封堵"的传统方法,本装置在终 浇结束后的适当时间,用专用的工具将防冒涨装置10的疏导型的门字形插件插 入到铸坯坯壳20内,将坯壳20撑开,从而最大限度地防止坯壳20凝固收缩的 自然特性,使终浇尾端开口部完全向上敞开(底部封闭),从根本上控制冒涨的 发生,大大减少事故的发生率。
由于铸坯的钢种不同,浇注速度不同和冷却程度不同,终浇时在如图l所 示的结晶器3内形成的坯壳20的厚度会有差异,为适应这种变化,防冒涨装置 10的两个插脚13与主板11之间应有一个夹角a,同时要求对坯壳20的支撑 有一定的深度,理论上插脚13的长度H越大越好,并且夹角cc的角度越小越好, 但插脚13太长会增加吸热量,不利于尾坯的自然收缩冷却。兼顾两方面的要求, 插脚13与主板11之间的夹角a在80° ~85° ,插脚13的长度H在140mm~180mm范围内比较合适。疏导型的门字形插件通过插脚13实现对坯壳20的支 撑,虽然终浇初始铸坯端部坯壳很薄,收缩力不大,但必须考虑在插入钢水吸 热后在热态下的强度,试验表明主板11、插脚13采用的钢板厚度在7mm 8mm 为宜,阔度D在50鹏 60ram能满足强度要求。
在每次钢水终浇后立即在结晶器3内的水口 30两侧各插入数个防冒涨装置 10,随即进行板坯引拔,该方法成功率高,操作简单、作业难度低、降低成本 等优点。
主板11的宽度L必须做到各种终浇(包括异常终浇)都能顺利地使之插入 坯壳钢液内,调整主板11的宽度L,即能适应不同厚度的板坯连铸使用需要。
防冒涨装置IO插入坯壳20后能与坯壳20迅速凝固粘连,对尾坯内钢液的 冷却影响最小,此外,也不影响原有引拔作业工序(操作过程不用铸机停止运 行),克服了 "封顶法,,必须在连铸机停车状态作业的弊端,提高了作业率。试 验证明本装置有可靠的防止冒涨效果,安全环保,对连铸设备无伤害。
本装置对于采用轻压下工艺连铸板坯同样适用,使用效果同样可靠。也可 以在需要进行坯壳支撑的其他工艺过程中使用,有很强的适应性。
本技术领域中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认识到,以上的实施例仅是用来说明本 实用新型的目的,而并非用作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定,只要在本实用新型的实质 范围内,对以上所述实施例的变化、变型都将落在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的范 围内。
权利要求1、一种连铸板坯终浇防冒涨装置,其特征在于由以下部件组成主板,由钢板制成;在所述主板的上面固定设置一连接柄,连接柄采用钢材制成;所述主板的两端分别向下置有插脚,每个插脚与所述主板之间有一夹角α,形成门字形插件,所述插脚由钢板制成。
2、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连铸板坯终浇防冒涨装置,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连接柄的顶部固定设置一连接头。
3、 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连铸板坯终淺防冒涨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连接头采用钢材制成并与所述连接柄焊接固定。
4、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连铸板坯终浇防冒涨装置,其特征在于形成所述门字形插件中的两个插脚与主板分别采用钢4反并相互焊接固定。
5、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连铸板坯终浇防冒涨装置,其特征在于 形成所述门字形插件中的两个插脚与主板用 一块钢板弯曲而成。
6、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连铸板坯终浇防冒涨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插脚与所述主板之间的夹角oc为80° ~85° 。
7、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连铸板坯终浇防冒涨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插脚的长度H为140mm~ 180mm。
8、 如权利要求l所述的连铸板坯终浇防冒涨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主^反与插脚采用的钢+反厚度为7mm~ 8mm。
9、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连铸板坯终浇防冒涨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主板与插脚采用的钢板阔度D为50ram 60mm。
专利摘要一种连铸板坯终浇防冒涨装置,解决连铸板坯终浇防冒涨装置使用的成功率低、作业难度大、成本高和不安全的问题,本装置包括主板,由钢板制成;在主板的上面固定设置一连接柄,连接柄采用钢材制成;主板的两端分别向下置有插脚,每个插脚与主板之间有一夹角α,形成门字形插件,所述插脚由钢板制成。将本防冒涨装置插入板坯尾部后能与坯壳迅速凝固粘连,对坯壳起到支撑作用,使尾坯内钢液的冷却影响最小,此外,也不影响原有引拔作业工序,克服了现有的“封顶法”必须在连铸机停车状态作业的弊端,提高了作业率。本装置有可靠的防止冒涨效果,安全环保,对连铸设备无伤害,可以在需要进行坯壳支撑的其他工艺过程中使用,有很强的适应性。
文档编号B22D11/18GK201249265SQ200820058449
公开日2009年6月3日 申请日期2008年5月15日 优先权日2008年5月15日
发明者任以平, 冯长宝, 杰 吴, 姜立新, 孔利明, 施春月, 杨克良, 威 袁 申请人:宝山钢铁股份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