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用箱体铸件芯模的铸造方法

文档序号:3352366阅读:241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专用箱体铸件芯模的铸造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铸造工艺方法,特别涉及一种专用箱体铸件芯模的铸造方法。
背景技术
芯模是专用箱体的重要组成部件,其尺寸较大,壁厚较厚,结构复杂,承受静载荷 和冲击载荷都较大,要求毛坯铸造质量高,尺寸精确,内部组织和性能均勻可靠,无缩松、针 孔、夹渣等铸造缺陷,铸件整体力学性能要求高。现有技术中的问题芯模的上平面在浇注过程中,位于型腔上部,在浇注工艺上采 用了明浇的方式,由于上平面所处的位置处于型腔上部并暴露在空气中,使得上平面在浇 注过程中产生了夹渣、缩松和针孔等铸造缺陷,机加工以后造成了漏气现象。芯模长度尺寸 较长,在浇注和冷却过程中,芯模两端变形,向上翘起。原因分析1浇铸工艺上上平面位置处于型腔上部,并采用了明冒口方式。采用这种浇注工艺 为我们解决了造型上的困难,使得工作效率大大提高,减少了工人工作强度。但明冒口浇注 时,合金液浇入量高度不够高,造成补缩压力较小,因此容易产生缩松缺陷。2由于浇注工艺采用了明冒口方式,上平面的合金液大面积直接接触空气,冷却速 度极快,没能达到补缩需要的温度,并且使得该平面产生夹渣几率大大提高。3泥芯采用了树脂砂泥芯,树脂砂泥芯强度高,易满足生产要求,为生产造型提供 了便利。采用树脂砂泥芯的缺点是发气量大,泥芯产生大量气体来不及排出,在泥芯与泥芯 之间的间隙处泄漏,以致上平面造成气孔和氧化夹渣。4该铸件长度尺寸较长,在浇注和冷却收缩过程中,因收缩速度的差异和收缩应力 的作用,芯模两端发生局部变形。目前没有发现同本发明类似技术的说明或报道,也尚未收集到国内外类似解决上 述问题的资料。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上平面夹渣、缩松和针孔等铸造缺陷,机加工以后造成 了漏气现象及芯模两端变形等问题,发明了此新型铸造方法。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 专用箱体铸件芯模的铸造方法。利用本发明,解决芯模铸造过程中夹渣、缩松、针孔和变形 等铸造缺陷。为了达到上述发明目的,本发明为解决现有技术中的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提 供一种专用箱体铸件芯模的铸造方法,包括如下步骤步骤一、浇注系统以及浇注前的准备芯模四周设横浇道1,上平面分型面16处增加横浇道2,当金属液升到上平面时, 由横浇道2注入合金液,沿芯模长度方向两侧每条筋板处设置缝隙浇道3,横浇道1和横浇 道2与缝隙浇道3之间靠内浇道4连接。
步骤二、浇注1.将熔炼好的铝合金液倒入两个容量2吨的浇包中,用精炼除气机进行二次精炼 除气,并在5分钟-10分钟时间内完成;2.将两个浇包分别用两部行车吊至直浇道5处进行浇注,待铝合金液面升至分型 面16处时,在直浇道6处用容量100公斤的浇包同时进行浇注,此处直浇道6的浇注由多 个浇包轮流进行,直至浇注结束;3.浇注结束后的5分钟-10分钟内将准备好的“工”字型钢板结构件11放置在上 砂箱上,并通过钢筋12连接到地面,以此起到减小铸件两端变形量的作用。上述冒口 10为暗冒口,高度为200mm-250mm,确保冒口有一定的压力对铸件进行 补缩。本发明专用箱体铸件芯模的铸造方法,采用以上技术解决方案后,解决了上平面 在铸造浇注过程中产生的夹渣、缩松和针孔等铸造缺陷问题,并保证缺陷数量及面积在标 准允许范围之内,芯模两端变形量减小到通过简单的常规矫正能恢复到正常状态,达到能 够不影响铸件加工和使用的效果。因此,本发明取得了芯模两端变形量极小及上平面夹渣、 缩松和针孔等铸造缺陷较少的有益效果。


图1是芯模结构及工艺简图;图2是图1的侧视具体实施例方式我们采用铝硅合金ZLlOlA砂型铸造整体铸造成形,ZLlOlA是目前应用最为广泛 的铝合金之一。其综合性能良好,特别是熔铸工艺性能优良,常用于薄壁、复杂的结构件,具 有充型平稳,减少氧化夹杂,提高凝固速度和铸件致密性的作用,如将其与熔体的精炼除气 结合起来,则效果会更好。但是当ZLlOlA用于铸造芯模这样大型的复杂铸件时,在铸件的 厚壁大平面处易产生针孔、缩松、氧化夹渣等铸造缺陷。因此对铸造工艺要求高,要强化激 冷、加强补缩并在浇注工艺上采取必要的措施,创造较大温度梯度,形成较好的顺序凝固条 件,才能获得致密的组织和优质铸件,充分发挥ZLlOlA合金的铸造特性。本发明主要应用于一种专用箱体芯模的铸造,该芯模具有如下的结构特点(1)尺寸较长,结构复杂,外形尺寸大(5200mmX520mmX530mm),内腔中筋板多, 不易观察及测量。(2)热节集中,壁厚较厚(55mm)。(3)底面无窗口,不易于下泥芯。(4)铸件较长,容易变形。为解决上述问题,加工出符合要求的芯模,本发明提供一种专用箱体芯模铸件的 铸造方法,下面结合

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附图为本发明专用箱体芯模铸件的铸造方法的工艺简图,其中图1是芯模结构 及工艺简图;图2是图1的侧视图;如附图的实施例所示,本发明的方法包括如下的步骤步骤一、浇注系统以及浇注前的准备
芯模四周设横浇道1,分型面16处增加横浇道2,当金属液升到上平面时,由横浇 道2注入合金液,确保冒口对铸件补缩所需要的温度及压力。沿芯模长度方向两侧每条筋 板处设置缝隙浇道3,横浇道1和横浇道2与缝隙浇道3之间靠内浇道4连接,芯模两端横 浇道1中间设置直浇道5,芯模长度方向两侧横浇道2中间设置直浇道6。在芯模底部至分 型面15处放置冷铁7,在芯模长度方向两层分型面之间设置冷铁8,在芯模长度方向两端放 置冷铁9。芯模上平面径向每条筋板上放置冒口 10。在芯模长度方向两端的上砂箱上采用 “工”字型钢板结构件11通过钢筋12连接到地面作为反变形工装,减小铸件因冷却收缩的 变形量。在泥芯13中心位置放置Φ150πιπι的钢管14作为出气管,并在冷铁9中间留出方 形孔作为出气管通往外面的通道。步骤二、浇注,包括如下步骤2. 1将熔炼好的铝合金液倒入两个容量2吨的浇包中,用精炼除气机进行二次精 炼除气(第一次精炼除气在炉内熔炼时已完成),精炼除气时间根据合金液重量确定,在5 分钟-10分钟之间;2. 2将两个浇包分别用两部行车吊至直浇道5上方处进行浇注,待铝合金液面升 至分型面16处时,在直浇道6处用容量100公斤的浇包同时进行浇注,此处直浇道6的浇 注由多个浇包轮流进行,直至浇注结束;2. 3浇注结束后的5分钟-10分钟内将准备好的“工”字型钢板结构件11放置在 上砂箱上,并通过钢筋12连接到地面,以此起到减小铸件两端变形量的作用。上述冒口 10为暗冒口,高度为200mm-250mm,确保冒口有一定的压力对铸件进行 补缩。上述冷铁均为铸铁冷铁,以增加冷铁的热容量。上述步骤一,浇注系统设置的依据如下由图1所示,该铸件浇注状态为卧式。在芯模使用过程中,会受到较大的冲击载 荷,因此要求芯模各部位受力均勻,组织致密。为达到此项要求,采用卧式浇注方式,可保证 铸件各面在结晶时成分、组织一致,从而使芯模整体性能很高、成分均勻合理,充分满足使 用要求。由于铸件壁厚较厚,必须加强激冷,才能保证组织细小致密和强化顺序凝固,从而 使壁厚较厚部位得到良好的补缩。该铸件尺寸较长,壁厚相对较厚,采用底面、侧面区域全 部放置冷铁的半金属型结构式激冷方式,使整个铸件外表面除顶部以外及缝隙浇口处都包 围在冷铁之中,这样可强化顺序凝固趋势,有助于凝固时自下而上的顺序凝固,在结晶凝固 时充分得到激冷,保证铸件组织致密,减少缩松的产生,从而起到细化组织、提高性能的作 用。冷铁采用铸铁冷铁,冷铁的平均厚度取被激冷处壁厚的1-1. 2倍,有集中热节处的冷铁 厚度加厚,可增加到热节圆直径的1. 5倍,以保证被激冷处的组织致密。激冷要与冒口补缩相配合,才能达到最理想的效果,在铸件顶部设置冒口 10,冒口 的高取200mm-250mm,以增加补缩压力,保证铸件组织致密,性能优良。铸件结构复杂,尺寸较长,内腔筋板多,铸件内腔内泥芯设计成四段。上述砂芯13利用放置在冷铁7上的芯撑17支撑并保证壁厚,每段泥芯用四件芯 撑17支撑,在泥芯中间放置Φ 150mm的钢管14并将四块泥芯连通,以保证泥芯和型腔在浇 注过程中放出的气体顺利排出。铸件结构复杂,尺寸较长,铸件内腔泥芯分成四段砂芯便于操作,并易于调整和测量壁厚。铸件两端的“工”字型钢板结构件11采用钢筋12连接到地 面作为反变形工装,减小了铸件因冷却收缩的变形量。 上述浇注系统由横浇道1、横浇道2、缝隙浇道3、内浇道4、直浇道5和直浇道6组 成。其中,横浇道1和横浇道2设计成平行于两侧面的梯形截面形式,使金属液通过内浇道4 和缝隙浇道3均勻的引入整个型腔。芯模铸件长度较长,采用缝隙浇道引入金属,以减少金 属液进入型腔时的垂直下落高度,使流动平稳,减少二次氧化夹渣在型腔中生成,从而减少 铸造缺陷的产生,同时有利于自下而上的顺序凝固,随金属液在缝隙和型腔中的逐渐上升, 合理的分配了热量,创造良好的顺序凝固条件,此外,缝隙浇道能够有效的对引入部位的厚 壁部位及筋板进行补缩,并可增加冒口的补缩效果。合理分配缝隙浇道,保证各缝隙浇道间 距,可使型腔中的金属液流动平稳,热量分布均勻合理,减少缩松的产生。
权利要求
1.一种专用箱体铸件芯模的铸造方法,其特征在于,该方法包括如下步骤步骤一、浇注系统以及浇注前的准备芯模四周设横浇道1,上平面分型面16处增加横浇道2,当金属液升到上平面时,由横 浇道2注入合金液。沿芯模长度方向两侧每条筋板处设置缝隙浇道3,横浇道1和横浇道2 与缝隙浇道3之间靠内浇道4连接;在芯模底部至分型面15处放置冷铁7,在芯模长度方 向两层分型面之间设置冷铁8,在芯模长度方向两端放置冷铁9,芯模上平面径向每条筋板 上放置冒口 10 ;在芯模长度方向两端的上砂箱上采用“工”字型钢板结构件11通过钢筋12 连接到地面作为反变形工装;在泥芯13中心位置放置Φ 150mm的钢管14作为出气管,并在 冷铁9中间留出方形孔作为出气管通往外面的通道。步骤二、浇注a.将熔炼好的铝合金液倒入两个容量2吨的浇包中,用精炼除气机进行二次精炼,在5 分钟-10分钟时间内完成精炼除气;b.将两个浇包分别用两部行车吊至直浇道5处进行浇注,待铝合金液面升至分型面16 处时,在直浇道6处用容量100公斤的浇包同时进行浇注,此处直浇道6的浇注由多个浇包 轮流进行,直至浇注结束;c.浇注结束后的5分钟-10分钟内将准备好的“工”字型钢板结构件11放置在上砂箱 上,并通过钢筋12连接到地面,以此起到减小铸件两端变形量的作用。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芯模铸件的铸造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步骤一,包括两 层横浇道;铸件底面和两侧面全由冷铁包围;上述冒口 10为暗冒口,高度为200mm-250mm; “工”字型钢板结构件11及钢筋12 ;泥芯13中心位置放置Φ 150mm的钢管14作为出气管。
全文摘要
本发明涉及芯模的铸造方法,公开了一种专用箱体铸件芯模的铸造方法,包括浇注系统以及浇注前的制备步骤;例如,在芯模四周设横浇道1,上平面分型面16处增加横浇道2,当金属液升到上平面时,由横浇道2注入合金液,横浇道1和横浇道2与缝隙浇道3之间靠内浇道4连接,浇注结束后的5分钟-10分钟内将准备好的“工”字型钢板结构件11放置在上砂箱上,并通过钢筋12连接到地面,以此起到减小铸件两端变形量的作用,本发明取得了芯模两端变形量极小,及其上平面夹渣、缩松和针孔等铸造缺陷较少的有益效果。
文档编号B22D21/04GK102049472SQ200910198178
公开日2011年5月11日 申请日期2009年11月3日 优先权日2009年11月3日
发明者崔恩强, 王小冬, 罗建, 迟秀梅, 陈斌 申请人:上海航天精密机械研究所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