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于热处理u形管的支撑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373271阅读:247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用于热处理u形管的支撑装置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压力容器,尤其涉及一种用于热处理U形管的支撑装置。
背景技术
在石油化工领域,换热器的U形管在弯管后需要进行热处理,以提高U形管的 机械性能。然而,根据应用领域和设备型号的不同,U形管可能采用不同的材料,具有 不同弯管半径,或者具有不同的长度。另外,所进行的热处理种类也不尽相同,例如不 锈钢固溶,低合金钢和碳钢的正火和回火等。目前,在U形管弯管段的热处理领域至今没有通用的、有效的支撑装置,以满 足U形管的不同弯管半径,不同的长度、不同热处理种类以及同时处理多根U形管的需 要。举例来说,不锈钢换热管的弯管段的固溶热处理一般使用焊机和焊钳固定其弯管段 两端,通电后进行热处理,此种方法只能逐根操作、工序步骤多、工作效率低,成本消 耗高。对于其它材料的U形管的弯管段的热处理通常是采用将U形管平铺在台车上,将 弯管段伸入高温炉内进行热处理。然而,此种方法处理管子数量有限,工作效率低,热 处理成本高。因此,需要提供一种用于热处理U形管的支撑装置以解决上述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在实用新型内容部分中引入了一系列简化形式的概念,这将在具体实施方式
部 分中进一步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实用新型内容部分并不意味着要试图限定出所要求 保护的技术方案的关键特征和必要技术特征,更不意味着试图确定所要求保护的技术方 案的保护范围。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用于热处理U形管的支撑装置,包 括彼此间隔的前支撑单元和后支撑单元,所述前支撑单元包含第一支撑件,所述后支 撑单元包含第二支撑件;活动连接件,所述活动连接件连接在所述前支撑单元和所述后 支撑单元之间,用于调节所述前支撑单元和所述后支撑单元之间的距离;以及至少一层 隔层件,所述至少一层隔层件包括设置在所述前支撑单元上的前隔层件以及设置在所述 后支撑单元上的后隔层件,以在所述至少一层隔层件上放置所述U形管。优选地,所述前支撑单元还包含框架结构,所述框架结构连接至所述第一支撑 件,并且所述前隔层件设置在所述框架结构上。优选地,所述框架结构为圆环形。优选地,所述第一支撑件包括立柱、横梁和底座,所述立柱垂直于所述横梁并 连接至所述横梁一端,所述底座连接至所述横梁的另一端。优选地,所述立柱和所述横梁由熔点大于等于300°C的材料制成。优选地,所述立柱和所述横梁由不锈钢制成。优选地,所述第二支撑件包括立柱和底座,所述立柱竖直地连接至所述底座。[0013]优选地,所述第一支撑件的底座和所述第二支撑件的底座分别包括底座立柱、底座护套以及滚轮,其中,所述滚轮可滚动地连接在所述底座立柱的底端,所述底座护 套呈锥形,并设置在所述底座立柱的下端且可沿着所述底座立柱上下移动,以在上部位 置露出所述滚轮和在下部位置包围所述滚轮。优选地,所述底座立柱的下部设置有外螺纹,所述底座护套的顶部设置有与所 述底座立柱的外螺纹相匹配的内螺纹,以通过旋转所述底座护套使所述底座护套沿所述 底座立柱在所述上部位置和所述下部位置之间上下移动。优选地,所述底座立柱上设置有上限位件和下限位件,所述底座护套内设置有 卡位件,通过所述卡位件与所述上限位件或所述下限位件卡合来使所述底座护套定位在 所述上部位置或所述下部位置。优选地,所述活动连接件包括第一部分和第二部分,所述第一部分与所述前支 撑单元相连,所述第二部分与所述后支撑单元相连,所述第一部分和所述第二部分之间 的连接为活动连接。优选地,所述第一部分和所述第二部分分别通过螺栓连接至所述前支撑单元和 所述后支撑单元。优选地,所述第一部分和所述第二部分之间的连接为可枢转连接。优选地,所述第一部分和所述第二部分通过活动插销彼此可枢转连接。优选地,所述活动连接件的所述第一部分和所述第二部分之间的夹角可以在 30° -180°范围内调节。优选地,所述活动连接件包括位于上部的第一活动连接件和位于下部的第二活 动连接件,其中,位于所述支撑装置同侧的所述第一活动连接件和所述第二活动连接件 分别位于所述第一支撑件和所述第二支撑件的两侧。优选地,所述第一部分和所述第二部分之间的连接为插接连接。优选地,所述第一部分和所述第二部分上设置有相对应的定位孔,所述第一部 分和所述第二部分通过将定位件插入所述第一部分与所述第二部分的相对应的定位孔来 连接。优选地,所述支撑装置还包含至少一个中间支撑单元,所述中间支撑单元位于 所述前支撑单元和所述后支撑单元之间,并通过所述活动连接件与所述前支撑单元和所 述后支撑单元连接,所述中间支撑单元上设置有中间隔层件。通过本实用新型的支撑装置,可以处理不同弯管半径,不同长度的U形管,并 且对于所要进行的各种热处理都可以采用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支撑装置。此外,根据本实 用新型的支撑装置,通过拆卸活动连接件的第一部分和第二部分即可拆卸支撑装置,人 工便可搬运移动,不需要机械运输,因此节省资源,并易于存放。而且,该支撑装置结 构简单,制造成本低,操作便捷高效。

图1是根据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例的支撑装置的侧面透视图;图2A和图2B分别是根据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例的支撑装置的第一支撑件和第 二支撑件的示意图;[0028]图3是根据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例的支撑装置的活动连接件的示意图;图4是根据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例的支撑装置处于折叠状态的示意图;图5是根据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例的支撑装置的正面透视图;图6是根据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例的支撑装置的后面透视图;图7A和图7B是根据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例的支撑装置的底座的示意图;图8是根据本实用新型另一个实施例的支撑装置的侧面透视图;图9是根据本实用新型另一个实施例的支撑装置的使用状态参考图。
具体实施方式
在下文的描述中,给出了大量具体的细节以便提供对本实用新型更为彻底的理解。然而,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说显而易见的是,本实用新型可以无需一个或多个这 些细节而得以实施。在其他的例子中,为了避免与本实用新型发生混淆,对于本领域公 知的一些技术特征未进行描述。为了彻底了解本实用新型,将在下列的描述中提出详细的结构。显然,本实用 新型的施行并不限定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所熟习的特殊细节。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 详细描述如下,然而除了这些详细描述外,本实用新型还可以具有其他实施方式。参考图1,是根据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例的支撑装置的侧面透视图。图1中示出 的是支撑装置组装后的状态。支撑装置包括前支撑单元110、后支撑单元120、活动连接 件130以及至少一层隔层件150。前支撑单元110和后支撑单元120彼此间隔,活动连接件130连接在前支撑单元 110和后支撑单元120之间。前支撑单元110可以包含多个第一支撑件,后支撑单元120 可以包含多个第二支撑件。根据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方式,支撑装置包含位于矩形四角 的两个第一支撑件和两个第二支撑件,以支撑其它部件及U形管。由于视图的原因,其 中位于支撑装置另一侧的第一支撑件、第二支撑件以及活动连接件未示出。图中示出两 个活动连接件130,其分别大致水平地连接在前支撑单元110和后支撑单元120之间,用 于调节前支撑单元110和后支撑单元120之间的距离。活动连接件130与前支撑单元110 和后支撑单元120通过螺栓、螺钉连接,或者其它方式可拆卸连接。隔层件150包括设置在前支撑单元110上的前隔层件151以及设置在后支撑单元 120上的后隔层件152。前支撑单元110上的前隔层件151和后支撑单元120上的后隔层 件152的数量相同和位置相对应。使用过程中将待处理的U形管放置在一层隔层件150 上,这样可以水平层叠放置多个U形管,以使多个U形管的弯管段被均勻加热,从而提 高热处理效率和热处理质量。可以理解的是,前隔层件151和后隔层件152的数量与支 撑装置的尺寸和待处理的U形管的直径有关,因此并不限于本实施例示出的数量。图1 仅示出了至少一层隔层件150的侧面,后面将结合支撑装置的正面透视图(图5)和后面 透视图(图6)分别对前隔层件151和后隔层件152进行详细描述。应当理解,上述对第一支撑件、第二支撑件和活动连接件130数量的描述不构 成对本实用新型的支撑装置的限制,对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说显而易见的是,可以设置多 于两个第一支撑件和第二支撑件,例如三个第一支撑件和三个第二支撑件,以及多个活 动连接件,例如,六个。只要上述三种部件搭建的主体结构能够支撑其它部件和待处理的U形管,都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范围内。此外,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前支撑单元110还包括框架结构140。这里以前支撑单元110和后支撑单元120分别包含两个第一支撑件和两个第二支撑件为例,来说明框架结 构140的位置。框架结构140位于第一支撑件的前端,并连接至两个第一支撑件。优选 地,框架结构140可拆卸地连接至两个第一支撑件。在热处理过程中,框架结构140将 靠近或伸入高温炉内,因此当框架结构140在高温环境下反复使用会出现变形,所述可 拆卸地连接可以保证更换方便。优选地,前隔层件151设置在框架结构140上,以便于 随框架结构140—起更换。框架结构140的形状可以为环形、多边形等,优选地为圆环 形。将框架结构140制作成圆环形不但可以节省材料,而且与待处理的换热器的结构相 匹配。换热器由多个U形管连接而成,换热器为上下多层、内外多层的结构,U形管的 弯曲半径自中间层向上、下层依次减小,并且中间层的U形管内还包围多个弯曲半径依 次减小的U形管。因此,圆环形的框架结构140可以与换热器相匹配。以下对支撑装置的各个部件进行详细描述。参考图2A和图2B,是分别根据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例的支撑装置的第一支撑 件210和第二支撑件220的示意图。如上所述,前支撑单元包括多个相同或相似的第一 支撑件210,后支撑单元包含多个相同或相似的第二支撑件220,因此这里只对其中一个 第一支撑件和一个第二支撑件进行详细描述。第一支撑件210包括立柱211、横梁212和底座213,其中,立柱211垂直于横 梁212并连接至横梁212的一端,底座213连接至横梁212的另一端。优选地,立柱211 和横梁212为一体结构。当第一支撑件210与活动连接件通过螺钉或螺栓连接时,第一 支撑件210还包括螺孔214a和214b。第一支撑件210的弯曲结构可以使支撑装置的前端 伸入高温炉内,以提高加热效率。第二支撑件220包括立柱221和底座222,立柱221竖直地连接至底座222。当 第二支撑件220与活动连接件通过螺钉或螺栓连接时,第二支撑件220还包括螺孔223a 和 223b ο可以理解的是,第一支撑件210也可以不采用上述弯曲结构,而是采用与第二 支撑件220相同或相似的结构,以及其它等同结构。另外,如活动连接件与第一支撑件 210和第二支撑件220采用其它方式连接,则第一支撑件210和第二支撑件220上不包含 螺孔。此外,由于第一支撑件210靠近或伸入高温炉内,因此第一支撑件210的立柱 211和横梁212应该选用熔点大于等于300°C材料,例如不锈钢等。而底座213和第二支 撑件220可以选用碳钢等强度较大的材料。接着参考图3,是根据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例的支撑装置的活动连接件的示意 图。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支撑装置包括多个相同或相似的活动连接件,这里只对其中一个 活动连接件进行详细描述。活动连接件300包括第一部分301和第二部分302,第一部分301和第二部分302 之间的连接为活动连接。根据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方式,第一部分301和第二部分302之 间的连接为可枢转连接,例如,通过活动插销303彼此可枢转连接。图3为活动连接件 300处于折叠状态的示意图。第一部分301的另一端与前支撑单元(未示出)相连,第二部分302的另一端与后支撑单元(未示出)相连,其连接方式可以采用螺栓连接。在此 种情况下,活动连接件300还包括螺孔304,以便于通过松开和紧固该螺栓来实现第一部 分301和第二部分302的枢转和定位。第一部分301和第二部分302之间的可枢转连接方式可以改变前支撑单元和后支 撑单元之间的距离(如图4所示),以配合各种长度的U形管来使用,并且通过折叠支撑 装置还可以在存放时节省空间。具体地,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支撑装置可以在30° -180° 范围内调节第一部分301和第二部分302之间的夹角,在使用过程中,通过调整第一部分 301和第二部分302之间的夹角来改变前支撑单元和后支撑单元之间的距离。另外,通过 活动插销303连接第一部分301和第二部分302,还可以在长时间不使用该设备时,通过 拆卸活动插销303来拆卸支撑装置,这样便可人工搬运移动,不需要机械运输,因此节 省资源,并易于存放。可替换地,第一部分和第二部分之间的连接为插接连接(未示出)。第一部分和 第二部分采用插接的方式,即第一部分可以插入第二部分内部,或者第二部分可以插入 第一部分内部,以实现活动连接件的伸缩。进一步,还可以在第一部分和第二部分上设 置相对应的定位孔,并将定位件插入第一部分和第二部分的相对应的定位孔内,以对第 一部分和第二部分进行固定。参照图4,是根据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例的支撑装置处于折叠状态的示意图。活 动连接件包括位于顶部的第一活动连接件431和位于底部的第二活动连接件432。为了 使位于支撑装置同侧的第一活动连接件431和第二活动连接件432在枢转过程中不相互干 扰,优选地,第一活动连接件431和第二活动连接件432分别位于第一支撑件和第二支撑 件的两侧,并与第一支撑件和第二支撑件连接。也就是说,位于支撑装置同侧的第一活 动连接件431和第二活动连接件432中的一个在支撑装置的内侧连接至第一支撑件和第二 支撑件,另一个在支撑装置的外侧连接至第一支撑件和第二支撑件。图4示出了第一活 动连接件431位于外侧,第二活动连接件432位于内侧的情况。当支撑装置较大,用于同时处理数目较多的U形管时,为了稳固地连接,支撑 装置的每个侧面可以包含多于两个活动连接件,位于支撑装置同侧的活动连接件可以在 第一支撑件和第二支撑件的两侧交替排列。参照图5,是根据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例的支撑装置的正面透视图。从后面透 视图可以看出,位于支撑装置同侧的第一活动连接件531和第二活动连接件532分别位于 第一支撑件510的两侧。框架结构540位于支撑装置的正面,并连接在第一支撑件510 上。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框架结构540为圆环形,并通过螺栓连接在第一支撑件 510上。前隔层件551水平地、等间隔地连接在框架结构540上。框架结构540和前隔 层件551可以为一体结构,或者是通过焊接等方式固定在一起的结构。框架结构540与 其上的隔层件551可以选用熔点大于等于300°C的材料,例如,不锈钢。此外,框架结构 540上还包括设置在框架结构540顶部的吊耳541,以便于框架结构540的更换。参照图6,是根据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例的支撑装置的后面透视图。从后面透视 图可以看出,位于支撑装置同侧的第一活动连接件631和第二活动连接件632分别位于第 二支撑件620的两侧。后隔层件652水平地、等间隔地连接在第二支撑件620之间,后 隔层件652可以通过焊接、铆接等方式固定在第二支撑件620上。[0056]图7A和图7B是根据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例的支撑装置的底座的示意图。为了避免安装和拆卸过程中多人搬运设备,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对底座的结构进行改 进。图7A示出了设备搬运过程中底座所处状态的示意图,如图7A所示,底座700主要 由底座立柱701、底座护套702以及滚轮703组成。滚轮703可滚动低连接至底座立柱 701的底端。底座护套702可以呈锥形,并设置在底座立柱701的下端且可沿着底座立 柱701上下移动,以在上部位置露出滚轮703和在下部位置包围滚轮703。当需要搬运 支撑装置时,将底座护套702移至上部位置,以露出滚轮703,这样只需简单的推动就可 以移动该热处理设备。当将该支撑装置移动至预定位置,需要将其固定时,将底座护套 702沿底座立柱701移至下部位置(如图7B所示)。此时,底座护套702的下表面与滚 轮703的最低点相齐或略低于滚轮的最低点,将该支撑装置固定在预定位置。具体地,可以在底座立柱701的下部设置外螺纹,在底座护套702的顶部设置与 底座立柱701的外螺纹相匹配的内螺纹。通过旋转底座护套702,使底座护套702沿底座 立柱701在在上部位置和下部位置之间上下移动。可替换地,还可以在底座立柱701上设置上限位件和下限位件,底座护套702内 也设置有卡位件。需要移动或定位支撑装置时,通过底座护套702内的卡位件分别与上 限位件或下限位件卡合,来使底座护套702定位在上部位置或下部位置。应当理解的是,底座护套702的上下移动和定位可以不限于上面提到的方式, 还可以采用其它方式来实现。在石油化工领域通常会存在大型换热器,其中的U形管较长,因此根据本实用 新型的支撑装置还可以包含至少一个中间支撑单元,以便满足U形管的直管段较长的需 要。中间支撑单元位于前支撑单元和后支撑单元之间,并通过活动连接件与前支撑单元 和后支撑单元连接。下面仅以包含一个中间支撑单元为例,来解释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图8是根据本实用新型另一个实施例的支撑装置的侧面透视图。如图8所示, 在图1所示的支撑装置上增加一个中间支撑单元800,以延长支撑装置。中间支撑单元 800主要由第三支撑件801和中间隔层件802组成。中间支撑单元800通过活动连接件 803与前支撑单元和后支撑单元连接。中间支撑单元800可以包括多个第三支撑件801, 优选地,每个第三支撑件801可以实施为与第二支撑件具有相同或相似的结构,也可以 具有其它结构。中间隔层件802水平地设置在中间支撑单元800上,并具有与前支撑单 元和后支撑单元的隔层件相同的数量和相对应的位置,以保证多个U形管被水平放置在 支撑装置上。图9是根据本实用新型另一个实施例的支撑装置的使用状态参考图。各种长度 和弯曲半径的U形管902放置在支撑装置901中。U形管902位于各个支撑件单元的同 一层隔层件上。支撑装置901的前端伸入高温炉903内,以提高加热效率。通过本实用新型的支撑装置,通过调整活动连接件可以改变支撑单元之间的距 离,来处理不同长度、不同弯曲半径的U形管;通过调整隔层件的层数实现了U形管的 多层叠放,可以同时处理多个U形管,因此具有较高的工作效率。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支 撑装置,通过拆卸活动连接件的第一部分和第二部分即可拆卸支撑装置,人工便可搬运 移动,不需要机械运输,因此节省资源,并易于存放。进一步地,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支 撑装置还包括至少一个中间支撑单元,因此可以处理大型换热器的U形管。而且,该支撑装置结构简单,制造成本低,操作便捷高效。 本实用新型已经通过上述实施例进行了说明,但应当理解的是,上述实施例只是用于举例和说明的目的,而非意在将本实用新型限制于所描述的实施例范围内。此外 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的是,本实用新型并不局限于上述实施例,根据本实用新型的 教导还可以做出更多种的变型和修改,这些变型和修改均落在本实用新型所要求保护的 范围以内。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由附属的权利要求书及其等效范围所界定。
权利要求1.一种用于热处理U形管的支撑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彼此间隔的前支撑单元和后支撑单元,所述前支撑单元包含第一支撑件,所述后支 撑单元包含第二支撑件;活动连接件,所述活动连接件连接在所述前支撑单元和所述后支撑单元之间,用于 调节所述前支撑单元和所述后支撑单元之间的距离;以及至少一层隔层件,所述至少一层隔层件包括设置在所述前支撑单元上的前隔层件以 及设置在所述后支撑单元上的后隔层件,以在所述至少一层隔层件上放置所述U形管。
2.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支撑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前支撑单元还包含框架结构, 所述框架结构连接至所述第一支撑件,并且所述前隔层件设置在所述框架结构上。
3.按照权利要求2所述的支撑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框架结构为圆环形。
4.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支撑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支撑件包括立柱、横梁和 底座,所述立柱垂直于所述横梁并连接至所述横梁一端,所述底座连接至所述横梁的另 一端。
5.按照权利要求4所述的支撑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立柱和所述横梁的材料的熔点 大于等于300°C。
6.按照权利要求5所述的支撑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立柱和所述横梁的材料为不锈钢。
7.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支撑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支撑件包括立柱和底座, 所述立柱竖直地连接至所述底座。
8.按照权利要求4或7所述的支撑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支撑件的底座和所述 第二支撑件的底座分别包括底座立柱、底座护套以及滚轮,其中,所述滚轮可滚动地连 接在所述底座立柱的底端,所述底座护套呈锥形,并设置在所述底座立柱的下端且可沿 着所述底座立柱上下移动,以在上部位置露出所述滚轮和在下部位置包围所述滚轮。
9.按照权利要求8所述的支撑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立柱的下部设置有外螺 纹,所述底座护套的顶部设置有与所述底座立柱的外螺纹相匹配的内螺纹,以通过旋转 所述底座护套使所述底座护套沿所述底座立柱在所述上部位置和所述下部位置之间上下 移动。
10.按照权利要求8所述的支撑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立柱上设置有上限位件 和下限位件,所述底座护套内设置有卡位件,通过所述卡位件与所述上限位件或所述下 限位件卡合来使所述底座护套定位在所述上部位置或所述下部位置。
11.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支撑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活动连接件包括第一部分 和第二部分,所述第一部分与所述前支撑单元相连,所述第二部分与所述后支撑单元相 连,所述第一部分和所述第二部分之间的连接为活动连接。
12.按照权利要求11所述的支撑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部分和所述第二部分分 别通过螺栓连接至所述前支撑单元和所述后支撑单元。
13.按照权利要求11所述的支撑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部分和所述第二部分之 间的连接为可枢转连接。
14.按照权利要求13所述的支撑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部分和所述第二部分通 过活动插销彼此可枢转连接。
15.按照权利要求13所述的支撑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活动连接件的所述第一部分 和所述第二部分之间的夹角可以为30° -180°。
16.按照权利要求13所述的支撑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活动连接件包括位于上部 的第一活动连接件和位于下部的第二活动连接件,其中,位于所述支撑装置同侧的所述 第一活动连接件和所述第二活动连接件分别位于所述第一支撑件和所述第二支撑件的两 侧。
17.按照权利要求11所述的支撑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部分和所述第二部分之 间的连接为插接连接。
18.按照权利要求17所述的支撑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部分和所述第二部分上 设置有相对应的定位孔,所述第一部分和所述第二部分是通过将定位件插入所述第一部 分与所述第二部分的相对应的定位孔来连接的。
19.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支撑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装置还包含至少一个中 间支撑单元,所述中间支撑单元位于所述前支撑单元和所述后支撑单元之间,并通过所 述活动连接件与所述前支撑单元和所述后支撑单元连接,所述中间支撑单元上设置有中 间隔层件。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用于热处理U形管的支撑装置,包括彼此间隔的前支撑单元和后支撑单元,前支撑单元包含第一支撑件,后支撑单元包含第二支撑件;活动连接件,活动连接件连接在前支撑单元和后支撑单元之间,用于调节前支撑单元和后支撑单元之间的距离;以及至少一层隔层件,至少一层隔层件包括设置在前支撑单元上的前隔层件以及设置在后支撑单元上的后隔层件,以在至少一层隔层件上放置U形管。通过本实用新型的支撑装置,可以处理不同弯管半径,不同长度的U形管,并且可以支撑U形管以进行各种热处理。
文档编号C21D9/08GK201793655SQ20102050759
公开日2011年4月13日 申请日期2010年8月27日 优先权日2010年8月27日
发明者丛轶, 曲萍, 王永斌, 葛树涛 申请人:中国国际海运集装箱(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大连中集重化装备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