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多元合金强韧化、耐磨中锰钢及制备工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344599阅读:577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多元合金强韧化、耐磨中锰钢及制备工艺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耐磨金属材料领域,尤其是一种多元合金强韧化、耐磨中锰钢及其制备工艺,适用于中高冲击载荷下,工程机械和矿山机械中的电铲斗齿、铲刃板、破碎机齿板、 半自磨机衬板、输送机刮板等制造。
背景技术
1882年英国人Hadfield发明了奥氏体高锰钢后,这种钢作为金属耐磨材料已广泛用于矿石破碎、选煤、水泥生产与电力等行业。在强烈冲击载荷及高挤压应力下(通常冲击功大于5J/cm2),高锰钢工件表面可实现α马氏体相变而得到充分强化,显微硬度由 HV250提高到约HV700,而工件内部仍保持优良韧性,其耐磨性与HRC50的马氏体相当。高锰钢的加工硬化机理有位错堆积与形变诱发相变两种理论,近年来的研究更多支持了位错堆积理论,比较符合实际的解释是由冲击造成位错-堆垛层错-ε马氏体_α 马氏体的强化作用或位错、形变马氏体、形变挛晶和弥散出的微碳化物等综合作用所致。矿山机械磨损件通常使用时的冲击功小于3. 5J/cm2,其实际服役条件提供的冲击能量满足不了高锰钢的加工硬化要求,这时高锰钢的耐磨性不如其它类耐磨钢好。例如球磨机衬板在磨损失效时,测定表面的硬度仅为HB300左右,与它未使用时的硬度(HB200)相比,其强化系数只有1.5。另外,即使在较高的冲击载荷下,如果破碎的矿石较软,其耐磨性也较差。如锤式破碎机的锤头,破碎含有泥沙的较软矿石时,锤头表层加工硬化只有240 300HB,锤头寿命较短。为了提高锰钢在中等冲击载荷下的加工硬化能力,研究通过微合金化以提高其强韧性和耐磨性能。如加入多元微量元素Cr、V、B、Cu、Ni、Al等,进一步提高奥氏体的固溶强化效果,以提高其强韧性。加入碳化物形成元素Mo、W、V、Nb、Ti等,使其在奥氏体基体上弥散析出类球状碳化物,以实现第二相硬质粒子。经应用考核,微合金化的高锰钢机械性能有较大幅度提高,但耐磨寿命却没有显著改善,原因在于微合金化虽然提高了高锰钢的常规力学性能,但并没有改变高锰钢的强化机制,致使其加工硬化力度没有显著提高。发明主要内容针对现有高锰钢在应用领域存在的问题,本发明涉及一种多元合金强韧化、耐磨中锰钢及制备工艺,该材料在中高冲击载荷下实现应变诱发α马氏体相变和位错堆积的强化机制,其表层的强化系数高。以先进的消失模负压工艺进行生产,同时实现对熔炼温度、浇注温度、负压度、水韧温度、回火温度等工艺参数控制,获得强韧性、高耐磨的抗冲击疲劳钢件。技术方案多元合金强韧化、耐磨中锰钢及制备工艺,其化学成分和组成质量百分比为C 0. 9 1. 3 Mn 8 10 Si 0. 2 0. 6 Cr 1. 0 2. 5 W 0. 5 2. 0 V 0. 1 0. 5 Ti 0. 1 0. 3 Re彡0. 15 B彡0. 01 S彡0. 04 P彡0. 07,其余为Fe。复合变质剂为稀土硅铁合金、钒铁合金、钛铁合金,其组成百分比为Re 5 10 Si 10 15 Ti 10 20 V 10 20,其余为狗。在多元合金强韧化、耐磨中锰钢中碳和锰固溶于Y-Fe中,是影响耐磨钢奥氏体稳定性并获得所需力学性能最显著元素。通过碳和锰的匹配关系,降低奥氏体的稳定性,提高中等冲击载荷作用下的加工硬化速率和比例。加入Cr、W、B等合金元素,在晶体结构中形成弥散分布的第二相粒子,减少碳化物的析出,改变碳化物的形态和分布,提高了加工硬化效果和屈服强度。以V、Ti、稀土同时对锰钢变质处理,可细化晶粒,消除柱状晶,在不降低塑性条件下提高其屈服强度。同时能有效地减少夹杂物,净化奥氏体晶界,并能使夹杂物分散均勻和球化。
具体实施例方式1半自磨机衬板等对冲击韧性要求较高,衬板使用中主要以疲劳磨损、疲劳断裂、 磨粒磨损失效为主,对材料表面硬度及材料强化速率要求较高,材料组成质量百分比为 C 1. 05Mn 9. 5 Si 0. 3 Cr 1. 5 W 1. 2V 0. 15 Ti 0. 15 Re ^ 0. 10 B 彡 0. 005 S 彡 0. 04 P^O. 05,其余为狗。熔炼在500Kg中频感应电炉中进行,碱性炉衬,分步加入铬铁、钨铁、 锰铁、硅铁及各种合金元素,熔炼温度为1560 1600°C。复合变质剂分断成IOX IOmm左右的小块并需烘烤至300°C,置入浇包底部,用包内冲入法对钢水进行复合变质处理。出炉温度约为1450 1530°C。熔化金属出完炉后立即搅拌,快速扒净熔渣,然后用珍珠岩覆盖表面。镇静3 5分钟后,以1400°C 1430°C将熔化金属浇注到抽真空状态下EPS模具中,并充满EPS模具热解消失后的空间而获得钢件,浇注后维持负压真空度为 0. 03MPa,并保持 5 IOmin。浇铸的基尔试样空冷至室温开箱,钢件经清理和打磨后将进入水韧处理工序。用高温电炉加热到1130士 10°C,在40秒以内,进入50 70°C循环水槽内进行水韧处理。随后加热到290°C保温2小时,出炉空冷。加工成拉伸试样、不带缺口的冲击试样、冲击磨粒磨损试样各5块。其性能测试结果为σ b = 615MPa, δ = 8. 5%, Ψ = 19. 0%,Ak = 130J/cm2,HB = 295。耐磨钢在 1. 0 4. OJ/cm2冲击疲劳磨料磨损4000次的条件下,产生应变诱发马氏体相变比例大于32%,同时还形成高密度位错,得到较高程度的强化性能。在半自磨机衬板上使用寿命比铸钢锰13 提高约2. 6倍。
权利要求
1.多元合金强韧化、耐磨中锰钢,其特征在于该合金钢组成质量百分比为c0.9 1. 3Mn8 11 Si 0· 2 0· 6 Cr 1· 0 2· 5 W 0· 5 2· OV 0· 1 0· 5 Ti 0· 1 0· 3 Re ^ 0. 15 B^ 0. 01 S 彡 0. 04P 彡 0. 07,其余为 Fe。
2.多元合金强韧化、耐磨中锰钢,其特征在于采用复合变质剂处理,复合变质剂为稀土硅铁、钛铁合金、钒铁合金,其组成百分比为Re 5 10 Si 10 15 Ti 10 20 V 10 20,其余为狗。
3.根据权利1、2的要求,分步加入铬铁、钨铁、锰铁、硅铁及各种合金元素,熔炼温度为 1560 1600°C,出炉温度为1450 1530°C,将复合变质剂采用包底冲入法加入,以1400 1430温度浇注成型。
4.根据权利1、2的要求,其热处理工艺包括用高温电炉加热到1130士10°C,在40秒以内,进入50 70°C循环水槽内进行水韧处理,随后加热至250 300°C,保温2小时,出炉空冷。
全文摘要
本发明涉及多元合金强韧化、耐磨中锰钢及制备工艺,其组成质量百分比为C 0.9~1.3Mn8~10 Si 0.2~0.6 Cr 1.0~2.5 W 0.5~2.0 V 0.1~0.5 Ti 0.1~0.3 Re≤0.15 B≤0.01 S≤0.04P≤0.07,其余为Fe,采用稀土硅铁合金、钛铁合金和钒铁合金的复合变质剂进行处理,通过对熔炼、消失模负压成型、水韧处理、回火等工艺过程和参数控制,制备的电铲斗齿、半自磨机衬板、输送机刮板等耐磨钢件,使用寿命比高锰钢提高2倍以上。
文档编号C22C38/28GK102242314SQ20111000829
公开日2011年11月16日 申请日期2011年1月17日 优先权日2011年1月17日
发明者王军祥 申请人:王军祥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