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改善400mm特厚板坯中心偏析的方法

文档序号:3375879阅读:465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改善400mm特厚板坯中心偏析的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炼钢连铸技术领域,特别是提供了一种改善400mm特厚板坯中心偏析的方法。
背景技术
中厚板坯中心偏析的形成原因及危害,许多文献已做了详细的阐述认为柱状晶 “凝固搭桥”与板坯鼓肚是形成中心偏析的主要原因,使用动态轻压下技术可以有效控制铸还的中心偏析;但有关400mm以上特厚板还动态轻压下技术的研究却很少。在400mm特厚板坯生产中,中心部位仍存在明显的偏析带,有必要采用动态轻压下技术减轻其偏析程度, 而目前国内针对此厚度规格的高品质特厚板坯无可供参考的经验。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改善400mm特厚板坯中心偏析的方法,通过动态轻压下技术改善400mm特厚板还的中心偏析程度,使得中心偏析评级杜绝出现C2. O以上等级, 从而提高特厚板坯的内部质量。具体工艺步骤为(I)确定最优的压下位置对于压下位置,一般用两相区某点的固相率fs表示, fs = (T1-TV(T1-Ts),其中T1为液相线温度,V ;TS为固相线温度,V ;τ为两相区某点温度,°C。针对400mm特厚板坯,在相同的工况条件下,采用相同的压下量,设定不同的压下位置fs = O. 2-0. 92、fs = O. 05-1. 0,分别取铸坯试样进行酸浸低倍评级,并钻孔取样进行
C、S化学分析,计算出相应的偏析比,结合低倍评级与C、S偏析比,确定最优的压下位置。(2)确定最优的压下量最优的压下位置确定后,在此压下区间内,试验不同的压下量5-6mm、6-8mm,并在固相区施加一定的压下量0-0. 5mm,结合低倍评级与C、S偏析比, 确定最优的压下量。本发明所述的钻孔取样方法(见图I)是用直径8mm的钻头在板坯宽度1/4、1/2 和3/4处的厚度1/2和1/4处分别取5个、10个、5个钢屑,进行C、S化学分析,分别得到两种轻压下方案的C、S偏析比。


图I为钻孔取屑示意图。钻孔取样方法是用直径8mm的钻头在板坯宽度1/4、1/2 和3/4处的厚度1/2和1/4处分别取5个、10个、5个钢屑,进行C、S化学分析,分别得到两种轻压下方案的C、S偏析比。图2为方案号I的特厚板坯酸浸低倍照片。图3为方案号2的特厚板坯酸浸低倍照片。图4为不同轻压下方案C、S分布情况。
具体实施方式
图I为钻孔取屑示意图。钻孔取样方法是用直径8mm的钻头在板坯宽度1/4、1/2 和3/4处的厚度1/2和1/4处分别取5个、10个、5个钢屑,进行C、S化学分析,分别得到两种轻压下方案的C、S偏析比。(I)针对400mm厚度规格的中碳钢,以Q34OTH为例,设计两组轻压下试验方案,板坯断面规格400X 2400mm,表I为不同方案的轻压下参数,表2为试验炉次的平均成分。图
2、图3为采用不同轻压下方案时,特厚板坯的酸浸低倍照片,通过肉眼观察,发现方案2的偏析情况要好些,板坯的中心部位不存在明显的偏析带。(2)通过钻孔取样,计算两组轻压下试验的C、S偏析比,如图4所示,轻压下方案2 的C、s偏析比均小于方案1,结合试验板坯的酸浸低倍结果表明,采用方案2的轻压下模式更有利于改善400mm厚度中碳钢的中心偏析。 (3)因此,断面规格为400X2400mm的Q345DH钢,最优的轻压下参数为两相区压下位置fs = O. 05-1. O ;两相区压下量7mm、固相区压下量O. 5mm。
表I轻压下参数
权利要求
1.一种改善400mm特厚板坯中心偏析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工艺步骤为(1)确定最优的压下位置对于压下位置用两相区某点的固相率fs表示,fs=(T1-T)/ (T1-Ts),其中T1为液相线温度,°C;TsS固相线温度,°C ;T为两相区某点温度,°C ;针对400mm特厚板还,在相同的工况条件下,采用相同的压下量,设定不同的压下位置fs =O.2-0. 92、fs = O. 05-1. O,分别取铸坯试样进行酸浸低倍评级,并钻孔取样进行C、S化学分析,计算出相应的偏析比,结合低倍评级与C、S偏析比,确定最优的压下位置;(2)确定最优的压下量最优的压下位置确定后,在此压下区间内,试验不同的压下量5-6mm、6-8mm,并在固相区施加一定的压下量0-0. 5mm,结合低倍评级与C、S偏析比,确定最优的压下量。
2.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改善400mm特厚板坯中心偏析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钻孔取样方法是用直径8mm的钻头在板坯宽度1/4、1/2和3/4处的厚度1/2和1/4处分别取 5个、10个、5个钢屑,进行C、S化学分析,分别得到两种轻压下方案的C、S偏析比。
全文摘要
一种改善400mm特厚板坯中心偏析的方法,属于炼钢连铸技术领域。通过动态轻压下技术改善400mm特厚板坯的中心偏析程度,使得中心偏析评级杜绝出现C2.0以上等级,从而提高特厚板坯的内部质量。具体工艺步骤为确定最优的压下位置,确定最优的压下量最优的压下位置确定后,在此压下区间内,试验不同的压下量5-6mm、6-8mm,并在固相区施加一定的压下量0-0.5mm,结合低倍评级与C、S偏析比,确定最优的压下量。
文档编号B22D11/12GK102601331SQ201110408098
公开日2012年7月25日 申请日期2011年12月9日 优先权日2011年12月9日
发明者孙博, 宋征, 朱志远, 李景光, 王玉龙, 甄新刚, 白占禄, 蒋海涛, 赵晶 申请人:秦皇岛首秦金属材料有限公司, 首钢总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