柔性引锭杆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378683阅读:339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柔性引锭杆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冶金领域,尤其是一种用于在连铸生产中的柔性弓I锭杆。
背景技术
引锭杆是连铸机系统中的一个重要设备,其用于引导铸坯由结晶器到扇形段最后运行到拉矫机的工作。矩形坯圆坯铸机引锭杆一般分为刚性引锭杆与柔性引锭杆,本实用新型所涉及的引锭杆为柔性引锭杆。柔性引锭杆在工作时,要求其能够向上做一定的弯曲, 向下则尽可能保持水平,此外,在铸机上引锭杆拉下过程中,引锭杆要承受拉矫机很大的压下力,因而要求各链节具有一定的强度。图1和图2为现有技术的一种柔性引锭杆的结构,图3至图6进一步示出了其主要结构,这种柔性引锭杆的由多个链1通过连接钢板2、销轴3、抗剪套4及螺栓5、螺母6和弹性挡圈7连接形成。如图3至图6所示,该引锭杆用连接钢板2、抗剪套4及销轴3将各链节连接起来, 其中,引锭杆链节由首尾相连并交替排布的前链节11和后链节13形成,两个相邻的链节1 包括前链节11和后链节13,前链节11的尾部和后链节13的首部通过销轴3连接,前链节 11的首部与上一个链节单元的后链节13通过销轴3连接,后链节13的尾部又与下一个链节单元的前链节11的首部通过销轴3连接,该柔性引锭杆的各链节结构相同,即前链节11 和后链节13结构相同。该柔性引锭杆由多个首尾相连并交替排布的前链节11和后链节13 形成。另外,连接钢板2覆盖在前链节11和后链节13上,并通过螺栓与前链节11和后链节13连接,在引锭杆工作时,由于所牵引的铸坯的温度较高,而且受拉矫机很大的压下力, 连接钢板2在引锭杆的行进过程中,也要随之发生一定的弹性变形,以配合各链节的相对运动,使引锭杆整体能够向上弯曲。其中,后链节13的尾部与前链节11的首部可错动的相互铰接,如图6所示,后链节13的首部与前链节11的尾部可错动的相互铰接,即后链节13的首部在穿销位置的孔为腰孔(长形孔),前链节11的尾部在穿销位置的孔为腰孔(图中未示出),销轴3安装在腰孔8中,腰孔8限制了销轴3的上下错动,但允许销轴3在腰孔8的长度方向上水平错动, 销轴3在腰孔8的长度方向上水平错动量可以为4-12mm,例如为5mm,6mm,7mm,8mm,9mm, IOmm等,即此连接方式限制了相邻链节的上下错动,同时能够补偿引锭杆上弯时前后链节的相对错动,并且连接钢板2也要随之发生一定的弹性变形,以配合销轴3在腰孔8的长度方向上水平错动。引锭杆送引锭过程中要承受拉矫机很大的压力,如图5所示,腰孔8所在的部位为后链节的承重部,即腰孔8设置在后链节13的承重耳131上,结合图1和图2可知,前链节 11的承重耳111、后链节13的承重耳131要承受拉矫机辊子9的巨大压力,而腰孔8与销轴3配合时存在的活动空间大幅度削弱了后链节13的承重耳131的强度,由于前链节11 与后链节13的结构相同,所以每一个链节的首部都容易变形,以致影响引锭杆的使用。图7为现有技术的另一种柔性引锭杆的主视图,图8为图7的俯视图,现有的第二种链节连接结构主要结构包括引锭杆前链节21、后链节23、连接钢板22、抗剪套M、螺栓 25、螺母沈及关节元件27。如图4所示,该引锭杆仅使用连接钢板22、抗剪套M将各链节 22连接起来,前后链节用关节元件27来约束相对的上下错动,但允许前后链节21相对旋转。此引锭杆不存在前述第一种柔性引锭杆的腰孔缺陷,但这种引锭杆各链节21仅靠连接钢板22将各链节21连接起来,如连接钢板22断裂,则整个引锭杆就断了,这种结构也不结实耐用。

实用新型内容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柔性引锭杆,以解决现有的柔性引锭杆存在的前述问题。为此,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柔性引锭杆,其中,所述引锭杆包括多个链节和连接钢板,相邻链节之间沿所述柔性引锭杆行进方向可错动地相互铰接,所述连接钢板覆盖在所述链节上并与所述链节连接;承受拉矫机辊子压力的承重部和与所述承重部连接的连接部设置在两个相邻链节中,所述承重部从所述连接部沿支撑所述拉矫机辊子的方向伸出并与所述拉矫机辊子接触,所述连接部连接所述相邻链节,所述连接部中设有腰孔,所述腰孔的长度方向与所述柔性引锭杆行进方向一致,相邻两个链节在所述腰孔处可错动地相互铰接。进一步地,所述相邻两个链节包括相铰接的第一链节和第二链节;所述连接部包括第一连接部,所述第一连接部设置在所述第一链节中;第二连接部,所述第二连接部设置在所述第二链节中,所述第一连接部、所述第二连接部均与所述连接钢板相连接;所述承重部包括第一承重部,所述第一承重部设置在所述第一链节中;第二承重部,所述第二承重部设置在所述第二链节中,所述第一承重部从所述第一连接部沿支撑所述拉矫机辊子的方向伸出并与所述拉矫机辊子接触,所述第二承重部从所述第二连接部沿支撑所述拉矫机辊子的方向伸出并与所述拉矫机辊子接触;所述腰孔设置在所述第一连接部和所述第二连接部中,在所述腰孔处,所述第一连接部与所述第二连接部通过所述销轴可错动地相互铰接,所述销轴设置在所述连接钢板的一侧。进一步地,所述承重部为承重耳,所述承重耳包括第一承重耳和第二承重耳;所述第一链节包括与所述连接钢板相连接的所述第一连接部以及从所述第一连接部伸出的第一承重耳,沿拉矫机辊子的压下方向,所述第一承重耳突出所述第一连接部设置,所述销轴穿过所述第一连接部和所述第一承重耳;所述第二链节包括所述第二连接部以及所述第二承重耳,沿拉矫机辊子的压下方向,所述第二承重耳突出第二连接部设置。进一步地,所述第一连接部包括第一连接部的首部、第一连接部的中间部和第一连接部的尾部,所述第一承重耳包括第一承重耳的首部和第一承重耳的尾部,所述第一连接部的首部和所述第一连接部的尾部通过所述第一连接部的中间部连接所述第一承重耳; 所述第二连接部包括第二连接部的首部、第二连接部的中间部和第二连接部的尾部,所述第二承重耳包括第二承重耳的首部和第二承重耳的尾部,所述第二连接部的首部和所述第二连接部的尾部通过所述第二连接部的中间部连接所述第二承重耳;所述第一连接部的首部具有夹设在所述第二连接部的尾部与所述第二承重耳的尾部之间的结构;所述第一连接部的尾部具有夹设在所述第二连接部的首部与所述第二承重耳的首部之间的结构;所述第二连接部的首部具有夹设在所述第一连接部的尾部与第一承重耳的尾部之间的结构;所述第二连接部的尾部具有夹设在所述第一承重耳的首部与第一连接部的首部之间的结构。进一步地,所述腰孔设置在所述第一连接部的首部和第二连接部的首部;在所述第一链节的首部,所述销轴穿过所述第一连接部的首部的腰孔及所述前一第二链节的第二连接部的尾部及第二承重部的配合孔,所述销轴与所述第一链节可错动的连接,所述销轴与所述前一第二连接部的尾部和所述第二承重耳的尾部配合连接;在所述第二链节的首部,所述销轴穿过所述第二连接部的首部的腰孔及所述第一链节的连接部尾部及第一承重耳的尾部的配合孔,所述销轴与所述第二链节可错动的连接,所述销轴与所述的第一链节的第一连接部的尾部和所述的第一承重耳的尾部配合连接。进一步地,所述腰孔设置在所述连接部的尾部;在所述第一链节的尾部,所述销轴穿过所述第一连接部的尾部的腰孔及所述第二链节的第二承重耳的首部和第二连接部的首部的配合孔,所述销轴与所述第一链节可错动的连接,所述销轴与所述第二链节的第二连接部的首部和所述第二承重耳的首部配合连接;在所述第二链节的尾部,所述销轴穿过所述第二连接部尾部的腰孔和及所述后一个第一链节的第一连接部的首部及第一承重耳的首部的配合孔,所述销轴与所述的第二链节可错动的连接,所述销轴与所述的后一个第一链节的第一连接部的首部和所述的第一承重耳的首部配合连接。进一步地,所述第一连接部的中间部和所述第二连接部的中间部分别与所述连接钢板连接,并且所述第一连接部的中间部和所述第二连接部的中间部均位于所述连接钢板的同一侧;沿拉矫机辊子的压下方向,所述连接钢板与所述第一承重耳的顶端和底端距离相等,所述连接钢板与所述第二承重耳的顶端和底端距离相等。进一步地,所述第一连接部的中间部和所述第二连接部的中间部分别与所述连接钢板连接,并且所述第一连接部的中间部和所述第二连接部的中间部均位于所述连接钢板的同一侧;沿拉矫机辊子的压下方向,所述连接钢板与所述第一承重耳的顶端和底端距离不相等,所述连接钢板与所述第二承重耳的顶端和底端距离不相等。进一步地,所述第一连接部的中间部和所述第二连接部的中间部分别通过螺栓与所述连接钢板连接,所述螺栓与所述连接钢板之间还设有抗剪套。进一步地,所述销轴的两端还设有防止所述销轴轴向窜动的弹性挡圈。进一步地,所述第一承重耳的首部和第二承重耳的首部设有退出所述销轴的退销孔。进一步地,所述腰孔的深度大于所述第二连接部的尾部或所述第一连接部的尾部的厚度。进一步地,所述腰孔的深度大于所述第二连接部的尾部或所述第一连接部的尾部
的厚度一倍以上。进一步地,在所述连接钢板上方,所述第一承重耳的端部与第二承重耳的端部之间形成折弯间隙,在所述连接钢板下方,所述第一承重耳的端部与第二承重耳的端部之间没有折弯间隙。进一步地,所述折弯间隙为由下至上逐渐增大的空间。进一步地,在所述连接钢板上方,所述折弯间隙为所述第一承重耳的端面与第二承重耳的端面之间形成的夹角。进一步地,在所述连接钢板上方,所述第一承重耳的端面与水平面垂直,所述第二承重耳的端面为与水平面成一定角度的坡面,在所述连接钢板下方,所述第一承重耳的端面与水平面垂直,所述第二承重耳的端面与水平面垂直。由于本实用新型的引锭杆中,承受拉矫机辊子压力的承重部不设有腰孔,拉矫机辊子的压力直接作用于承重部上,由于承重部不设置腰孔,所以,承重部能够承受较大的压力,同时,连接部中的腰孔并不直接承受拉矫机辊子的压力,大部分拉矫机辊子的压力由承重部承担,因而连接部中的腰孔所受的压力较小,连接部所受的压力也较小,连接部不会轻易变形。同时由于该销轴的存在,在连接钢板断裂的情况下,仍可借助销轴的帮助将引锭杆从铸机上拉出,从而避免更大的损失。在保证销轴在连接部中的腰孔中能够水平错动的情况下,本实用新型的柔性引锭杆结实牢固,不易变形,使用寿命长。

图1为现有的第一种引锭杆的主视结构示意图;图2为图Ia的俯视结构示意图,其中去除了拉矫机辊子;图3为现有的第一种引锭杆的相邻链节的主视方向剖视结构示意图;图4为图3的俯视结构示意图;图5为图3的A-A处剖视结构示意图;图6为现有的第一种引锭杆的单个链节与销轴连接的俯视结构示意图;图7为现有的第二种引锭杆的链节的主视结构示意图;图8为现有的第二种引锭杆的链节的俯视结构示意图;图9为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第一种引锭杆的主视结构示意图;图10为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第一种引锭杆的俯视结构示意图;图11为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第一种引锭杆的相邻链节的侧视结构示意图;图12为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第一种引锭杆的相邻链节的俯视结构示意图;图13为图12中的第一链节的结构示意图;图14为图12中的第二链节的结构示意图;图15为图11的B-B处剖视结构示意图;图16为图12的C-C处剖视结构示意图;图17为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第二种引锭杆的链节的侧视结构示意图;图18为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第二种引锭杆的链节的俯视结构示意图;图19为图18中的第一链节的结构示意图;图20为图18中的第二链节的结构示意图;图21为图17的D-D处剖视结构示意图;图22为图18的E-E处剖视结构示意图。附图标号说明1、链节2、连接钢板 3、销轴4、抗剪套5、螺栓6、螺母7、弹性挡圈8、腰孔9、拉矫机辊子11、前链节13、后链节111、前链节的承重耳131、后链节的承重耳21、前链节23、后链节22、连接钢板24、抗剪套、25、螺栓26、螺母27、关节元件30、折弯间隙31、第一链节32、连接钢板 33、销轴 34、抗剪套、35、螺栓36、螺母[0054]37、弹性挡圈38、螺孔39、第二链节311、第一承重耳的首部315、第一承重耳的尾部313、第一连接部的首部316、第一连接部的中间部317、第一连接部的尾部319、第一承重耳的第二侧3191、第一承重耳的第二侧的端面3193第一承重耳的第二侧的下端390、退销孔391、第二承重耳的首部393、第二连接部的首部395、第二承重耳的尾部396、第二连接部的中间部397、第二连接部的尾部399、第二承重耳的第二侧3991、第二承重耳的第二侧的端面3993第二承重耳的第二侧的下端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特征、目的和效果有更加清楚的理解,现对照附图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
。图9至图16示出了本实用新型的第一种柔性引锭杆及其内部结构,其中,如图9 至图10所示,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柔性引锭杆,其中,所述引锭杆包括多个链节和连接钢板32,相邻链节之间沿所述柔性引锭杆行进方向可错动地相互铰接,所述连接钢板覆盖在所述链节上并与所述链节连接;承受拉矫机辊子压力的承重部和与所述承重部连接的连接部设置在两个相邻链节中,所述承重部从所述连接部沿支撑所述拉矫机辊子的方向伸出并与所述拉矫机辊子接触,所述连接部连接所述相邻链节,所述连接部中设有腰孔,所述腰孔的长度方向与所述柔性引锭杆行进方向一致,相邻两个链节在所述腰孔处可错动地相互铰接。如图11至图12所示,多个链节由一个或多个相邻的两个链节,分别是第一链节31 和第二链节39,依次衔接形成。例如,第一链节31的尾部和第二链节39的首部连接,第二链节39的尾部又和下一个第一链节31的首部连接,如此交替连接。相邻链节之间沿所述柔性引锭杆行进方向可错动地相互铰接,例如,第二链节39与第一链节31通过腰孔8可以相对错动的铰接,整个引锭杆由多个第一链节31和第二链节39依次交替连接形成。由于至少相邻链节单元之间形成相对错动的铰接,连接钢板在链节相对错动时,发生弹性变形, 引锭杆因而可以形成柔性连接,能够按照设计要求向上形成适当地弯曲。下面描述第一链节31和第二链节39的连接关系。第一链节31和第二链节39均通过连接钢板32和销轴33连接,连接钢板32覆盖在第一链节31和第二链节39之上,在引锭杆工作中,由于拉矫机辊子的压力的作用,连接钢板32可以发生弹性变形,连接钢板32与第一链节31和第二链节39可以为螺接,具体连接可以参考现有技术。第一链节31和第二链节39通过销轴33实现铰接,在连接钢板32 的弹性变形范围之内可以相对转动,以便引锭杆整体能够向上弯曲。第一链节31和第二链节39要具有相互配合连接的结构,以交替连接形成引锭杆,其中,第一链节31和第二链节 39的称谓是相对而言。所述销轴33设置在所述连接钢板32之外,如图15和图16所示,所述销轴33设置在所述连接钢板32的下侧,可以平行连接钢板32设置,连接钢板32覆盖在第一链节31 和第二链节39之上。如图14和图15所示,其中第二链节39包括与所述连接钢板32相连接的第二连接部(包括第二连接部的尾部397、第二连接部的首部393、和第二连接部的中间部396 等)以及从所述第二连接部伸出的承受所述拉矫机辊子压力的第二承重部(包括第二承重耳的首部391),如图16所示,所述第二连接部中设有腰孔8,例如,第二连接部的首部393 中设有腰孔8,在图16中,腰孔8(即长形孔)的上下为水平直线段,左右为圆弧,例如左右为半圆,水平直线段与半圆相切连接;所述销轴33穿过设在第二连接部的腰孔8中,使得销轴33能够在腰孔8中水平错动但不会产生上下错动,即销轴33与所述第二链节39连接为沿所述柔性引锭杆行进方向可错动地相互铰接(水平错动的铰接),同时所述销轴33穿过第一链节31,销轴33与第一链节31的连接为普通的配合连接,即销轴33与第一链节31 的连接为沿所述柔性引锭杆行进方向不可错动的铰接,例如可以为固定连接(例如为过盈配合或小幅度的间隙配合,相对于水平错动的铰接(例如为5mm、6mm或7mm的错动量),这种配合的间隙可以忽略不计,例如配合的间隙为Imm或Imm以内,下文的配合连接都是指这样的连接方式),销轴33与第一链节31的连接可以固定连接(例如为过盈配合)或小幅度的间隙配合(销轴33与第一链节31为沿所述柔性引锭杆行进方向不错动的铰接),使得第一链节31和第二链节39之间只能通过腰孔8水平错动且不会产生上下错动。只要销轴33与第一链节31的连接处的缝隙不会影响连接处的强度,合适的缝隙是允许的,这样, 也有利于第一链节31相对于第二链节39的转动,增加引锭杆的灵活性。由于本实用新型中,相邻两个链节中设有连接部,连接部(第二连接部)中设有腰孔8,并且本实用新型的链节连接结构中,承受拉矫机辊子压力的承重部不设有腰孔,拉矫机辊子的压力直接作用于承重部上,连接部中的腰孔8并不直接承受拉矫机辊子的压力, 拉矫机辊子的压力由承重部承担,因而连接部中的腰孔所受的力较小,连接部所受的力也较小,连接部不会轻易变形。同时由于该销轴33的存在,在连接钢板32断裂的情况下,仍可借助销轴33的帮助将引锭杆从铸机上拉出,从而避免更大的损失。在保证销轴在连接部中的腰孔中能够水平错动的情况下,本实用新型的链节连接结构及柔性引锭杆结实牢固, 不易变形,使用寿命长。鉴于第一链节31和第二链节39的称谓是相对而言,链节连接结构具有承受拉矫机辊子压力的承重部和与所述承重部连接的连接部,所述承重部从所述连接部伸出,所述连接部中设有适合销轴穿过的腰孔。进一步地,如图15所示,承重部(包括第一承重耳的尾部315、第二承重耳的首部 391)要突出连接板32设置,在图15中,承重部高于连接钢板32设置,以便拉矫机辊子9的压下时,由承重部直接支撑拉矫机辊子9从而使连接钢板32和连接部等其他部件不再直接承受拉矫机辊子的巨大压力,因此,承重部可以为各种突出连接板32设置合适的形状,例如为凸块。连接部可以为板状,便于通过螺栓35连接各链节。如图13和图14所示,承重部可以位于连接部的一侧并且可以从上下两个方向突出连接部设置。承重部与连接部的上述形状便于制作和加工。优选地,如图16所示,连接部(例如,第二连接部的首部393)为边缘处具有突出的结构,以便于加强连接处的强度。进一步地,各链节均有连接部和承重部,这样,可以使各链节受力均勻稳定。如图 13所示,所述第一链节31包括与所述连接钢板32相连接的第一连接部以及从所述第一连接部伸出的第一承重耳,沿拉矫机辊子9的压下方向,所述第一承重耳突出第一连接部设置,所述销轴穿过所述第一连接部和所述第一承重耳;第二链节39包括与所述连接钢板相连接的第二连接部以及从所述第二连接部伸出的第二承重耳,沿拉矫机辊子的压下方向,所述第二承重耳突出第二连接部设置;所述腰孔设置在所述第二连接部中。优选地,所述承重部为承重耳,即所述承重部为凸耳,为了减轻链节连接结构的重量,在保证强度的情况下,承重部上可以挖出一些凹槽。上述各承重部或各连接部分别具有适合承重和连接的形状和结构,例如,上述各承重部或各连接部可以为块状或板状或者其结合,但不限于这些形状。进一步地,如图13所示,所述第一连接部包括第一连接部的首部313、第一连接部的中间部316和第一连接部的尾部317,所述第一承重耳包括相互连接的第一承重耳的首部311和第一承重耳的尾部315,所述第一连接部的首部313和所述第一连接部的尾部 317通过所述第一连接部的中间部316连接,所述第一连接部的首部313和所述第一连接部的尾部317通过所述第一连接部的中间部316连接所述第一承重耳。第一承重耳的首部 311和第一承重耳的尾部315可以连为一体式结构,第一承重耳的首部311的顶部和第一承重耳的尾部315的顶部可以连成水平平面以承担拉矫机辊子的压力,另外,第一承重耳还可以为双侧结构,即第一承重耳的首部311和第一承重耳的尾部315的对侧(第一承重耳的第二侧319)也为承重耳结构,也承担拉矫机辊子的压力,这样,可以均担拉矫机辊子的压力。如图14所示,所述第二连接部包括第二连接部的首部393、第二连接部的中间部 396和第二连接部的尾部397,所述第二承重耳包括相互连接的第二承重耳的首部391和第二承重耳的尾部395,所述第二连接部的首部393和所述第二连接部的尾部397通过所述第二连接部的中间部396连接所述第二承重耳。第二承重耳的首部391和第二承重耳的尾部395可以连为一体式结构,第二承重耳的首部391的顶部和第二承重耳的尾部395的顶部可以连成水平平面以承担拉矫机辊子的压力,另外,第二承重耳还可以为双侧结构,即第二承重耳的首部391和第二承重耳的尾部395的对侧(第二承重耳的第二侧399)也为承重耳结构,也承担拉矫机辊子的压力,这样,可以均担拉矫机辊子的压力。上述各承重部或各连接部的各部分分别具有适合承重和连接的形状和结构,例如,上述各承重部或各连接部的各部分可以为块状或板状或者其结合,但不限于这些形状。如图13、图14和图15所示,所述第一连接部的首部313具有夹设在所述第二连接部的尾部397与所述第二承重耳的尾部395之间的结构;所述第一连接部的尾部317具有夹设在所述第二连接部的首部311与所述第二承重耳的首部391之间的结构;所述第二连接部的首部393具有夹设在所述第一连接部的尾部317与第一承重耳的尾部315之间的结构;所述第二连接部的尾部397具有夹设在所述第一承重耳的首部311与第一连接部的首部313之间的结构。这样的结构使得第一链节31的首部能够与第二链节39的尾部连接, 第一链节31的尾部能够与第二链节39的首部连接,第一链节31与第二链节39交替连接形成引锭杆。另外,上述结构使得第一链节31与第二链节39在沿引锭杆长度方向上相互咬合、配合紧凑、连接强度高,同时也便于拆卸、安装以及更换。如图13和图14所示,所述腰孔8设置在连接部的首部,例如,腰孔8设置在所述第二连接部的首部393和第一连接部的首部313。在所述第一链节31的第一连接部首部 313,所述销轴33穿过所述第二承重耳的尾部395和第二连接部的尾部397 (第二承重耳的尾部395和第二连接部的尾部397设有与销轴33形成不可错动的铰接的配合孔)并与所述第二承重耳的尾部395和第二连接部的尾部397配合连接(例如,通过过盈连接的方式或沿引锭杆长度方向上不错动的铰接),所述销轴33穿过所述第一连接部的首部313中的腰孔8并与所述第一连接部的首部313可错动的铰接,使得所述销轴与所述第一链节31可错动的连接(即可错动的铰接)。在所述第一链节31的尾部,即第二链节39的首部,如图13至图16所示,所述销轴33穿过所述第二连接部的首部393中的所述腰孔8 ;所述销轴33与所述第一链节31的第一连接部尾部317为配合连接(例如,通过过盈连接的方式或沿引锭杆长度方向上不错动的铰接),例如,所述销轴33穿过所述第一连接部的尾部317和第一承重耳的尾部315并形成相互不错动的铰接(第一连接部的尾部317和第一承重耳的尾部315设有与销轴33 形成不可错动的铰接的配合孔),此外,所述销轴33穿过所述第二连接部的首部393中的所述腰孔8,所述销轴33与第二连接部的首部393可错动的连接(铰接),使得所述销轴与所述的第二链节39可错动的连接。这样,在所述第一链节31的尾部,所述第一链节31和所述第二链节39可以相互错动,形成柔性连接,在所述第一链节31的首部,所述第一链节31 和所述第二链节39也能相互错动,即在相邻两个链节的连接处,相邻两个链节之间都是可错动的铰接。这样,能够既保证引锭杆的柔性。图17至图22示出了第二种引锭杆及其链节连接结构。第二种引锭杆及其链节连接结构与前面所述的第一种引锭杆及其链节连接结构的主要区别在于,腰孔8设置在各链节的尾部,例如,腰孔8设置在第一链节31和第二链节39的尾部,第一链节31和第二链节 39的相关连接处进行了适应性的配合连接,此外的其他方面这两种引锭杆结构类似。如图19和图20所示,所述腰孔8设置在所述第二连接部的尾部397中和第一连接部的尾部317中;在所述第一链节的首部,所述销轴33穿过第二连接部的尾部397中的所述腰孔8形成可错动地相互铰接,同时,所述销轴33穿过所述第一承重耳的首部311和第一连接部的首部313,形成不错动地相互铰接,使得所述销轴与所述第二链节39可错动的连接。销轴33如图21和图22所示,在所述第一链节的尾部,所述销轴与所述第二链节 39配合连接(沿所述柔性引锭杆行进方向不错动地相互铰接),例如,所述销轴穿过所述第二承重耳的首部391和所述第二连接部的首部393,形成不错动地相互铰接,所述销轴穿过所述第一连接部的尾部317中的腰孔8,形成可错动地相互铰接,使得所述销轴与所述的第一链节31可错动的连接。其中,所述第一链节31和所述第二链节39也采取类似于第一种引锭杆及其链节连接结构的形式相互咬合,效果与第一种引锭杆及其链节连接结构相同。这样,在所述第一链节31的首部,所述第一链节31和所述第二链节39可以相互错动,形成柔性连接,在所述第一链节31的尾部,所述第一链节31和所述第二链节39也能相互错动,形成柔性连接。同样,上述结构在能够既保证引锭杆的柔性的这一基本条件下, 也能够尽量保证引锭杆的强度。进一步地,如图16和图22所示,所述第一连接部的中间部316和所述第二连接部的中间部396分别与所述连接钢板32连接,并且所述第一连接部的中间部316和所述第二连接部的中间部396均位于所述连接钢板32的同一侧,例如位于如图16和图22中连接钢板32的下侧;沿拉矫机辊子的压下方向,所述连接钢板32与所述第一承重耳的顶端和底端距离相等,所述连接钢板与所述第二承重耳的顶端和底端距离相等,即连接钢板32位于各链节的直接位置,这样能够使腰孔8承受合理的受力,增加连接处的强度。根据结构需要连接钢板32也可以向上或向下调整。进一步地,如图15和图21所示,所述第一连接部的中间部316和所述第二连接部的中间部396分别通过螺栓35、螺母36与所述连接钢板32连接。由于所述第一连接部的中间部316和所述第二连接部的中间部396不穿设销轴33,所以能保证各链节与所述连接钢板32之间的连接处有足够的连接强度。所述螺栓35与所述连接钢板32之间还设有抗剪套34。所述销轴33的两端还设有防止所述销轴33轴向窜动的弹性挡圈37。这样,能够保证各链节的连接稳定。进一步地,如图15和图21所示,所述第二承重耳的尾部395或所述第二承重耳的首部391设有退出所述销轴的退销孔390。由于销轴在与处腰孔8之外的第一链节31和第二链节39连接通常为过盈连接,为了方便地进行装卸销轴33,所以设置了退销孔390,此外,如图15所示,还可以设置用于装卸销轴33的螺孔38。进一步地,第一种引锭杆及其链节连接结构中,如图14所示,所述腰孔8的深度大于第二连接部的尾部397,这样,符合等强度设计。如图15所示,所述腰孔8的深度dl大于所述第一连接部的尾部317的厚度d2,这样,在腰孔8处,第二链节39在减小承受拉矫机辊子压力的设计的基础上,又在保持第一链节31和第二链节39整体厚度不变的基础上,通过在深度上增加腰孔8的比例来增强腰孔8处的第二链节39强度,同时,还均衡了第一连接部的尾部317与第二连接部的首部393之间的受力,使得整个链节连接结构受力均勻。进一步地,所述腰孔8的深度大于所述第一连接部的尾部317的厚度一倍以上,所述腰孔8的深度大于第二连接部的尾部397的厚度一倍以上,这样,整个链节连接结构受力更均勻。优选地,所述腰孔8的深度dl与所述第一连接部的尾部317的厚度d2的比例为 7 3,整个链节连接结构受力较为合理,各链节受力均勻稳定,能够控制应力集中的受力情况。同理,第二种柔性引锭杆及其链节连接结构,也可以使腰孔8处的深度(即第二连接部的尾部397的宽度)与所述第一连接部的首部313的比例关系与第一种柔性引锭杆及其链节连接结构的比例关系相同。进一步地,如图22所示,第二连接部的尾部397的厚度为hhh2,大于第二连接部的中间部396的厚度hl,也就是第二连接部的尾部397处有了突出于第二连接部的中间部 396的折弯,以保证腰孔8处的第二连接部的尾部397的厚度,从而保证腰孔8处的连接强度。同理,第一种柔性引锭杆及其链节连接结构也具有类似结构。这样,本实用新型在减少腰孔8处所受拉矫机辊子压力的设计的基础上,通过增强腰孔8处连接部的宽度和厚度进一步增强腰孔8处的连接强度。进一步地,如图16和图22所示,在所述连接钢板32上方,所述第一承重耳的端部(例如,第一承重耳的第二侧319的端部)与第二承重耳的端部(例如,第二承重耳的第二侧399的端部)之间形成折弯间隙30,在所述连接钢板32下方,所述第一承重耳的端部 (第一承重耳的第二侧319的下端319 与第二承重耳的端部(第一承重耳的第二侧399 的下端399 之间没有折弯间隙,例如,二者相互贴合或基本上贴合。在工作中,引锭杆适当的向上弯曲是允许的,引锭杆向上弯曲时,连接钢板32发生一定的变形,由于在所述连接钢板32上方存在折弯间隙30,前后两个链节的承重耳能够沿着折弯间隙30向上弯曲达到一定幅度;在所述连接钢板32下方,前后两个链节的承重耳之间没有折弯间隙,所述连接钢板32下方的前后两个链节通过在腰孔中的错动拉开一定距离,以配合前后两个链节向上弯曲,这个拉开的距离受限于两个链节在腰孔中的错动量如果前后两个链节有向下弯曲的趋势,那么,由于连接钢板32下方不存在折弯间隙,因而阻止前后两个链节进一步相互靠近,从而阻止前后两个链节有向下弯曲。另外,通常销轴33 在开始安装时(即销轴在腰孔中的安装位置),紧靠第二连接部的首部393的右方(即位于腰孔中远离第一链节31的一端),已经位于腰孔的极限位置,销轴33只能往左移动,不能再向右移动,即销轴33只能配合前后两个链节只能向上弯曲而限制向下弯曲,在所述连接钢板32下方,前后两个链节(包括承重耳)不能再向右错动,如果前后两个链节有向下弯曲的趋势,那么,销轴33也不会允许前后两个链节相互错动。这样,能够使得前后两个链节只能向上弯曲而不能向下弯曲,保证引锭杆的性能。图16和图22描述了前后两个链节承重耳的第二侧的结构,前后两个链节承重耳的另一侧的结构与第二侧的结构类似,效果相同。另外,图16中,销轴33在开始安装时,紧靠第二连接部的首部393的右方,也具有限位作用,防止前后两个链节向下弯曲。前后两个链节向上弯曲时,销轴33可以在腰孔8中错动,弥补弯曲的幅度。同理,图22的销轴的作用与此类似。因此,本实用新型通过前后两个链节的承重耳的形状配合实现对弯曲方向的控制,结构比较简单,无需另设部件进行控制,简化引锭杆整体结构,降低成本。进一步地,如图16和图22所示,所述折弯间隙30为由下至上逐渐增大的空间。这样,有利于前后两个链节顺利向上弯曲。进一步地,在所述连接钢板32上方,所述折弯间隙30为所述第一承重耳的端面 3191与第二承重耳的端面3991之间形成的夹角。该夹角为由下至上逐渐增大的空间。这样,制作方便。进一步地,在所述连接钢板32上方,所述第一承重耳的端面3191与水平面垂直, 所述第二承重耳的端面3991为与水平面成一定角度的坡面,所述折弯间隙30为所述第一承重耳的端面3191与第二承重耳的端面3991之间形成的夹角。在所述连接钢板32下方, 所述第一承重耳的端面与水平面垂直,所述第二承重耳的端面与水平面垂直,前后两个链节的承重耳相互贴合或基本上贴合。这样,制作更为方便,效果更好。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为以第一种柔性引锭杆为例,如图9和图10所示,整个引锭杆在工作时,沿图中的左右方向运动,各链节通过连接钢板和销轴连接,当经过拉矫机辊子时,各承重耳承受拉矫机辊子的压力,由于承重耳中不设置腰孔,所以,承重耳能够承受较大的压力,而设置腰孔的连接部并不直接承受拉矫机辊子的压力,拉矫机辊子的压力由承重耳承担,因而连接部中的腰孔所受的力较小,连接部所受的压力也较小,连接部不会轻易变形。同时由于该销轴的存在,在连接钢板断裂的情况下,仍可借助销轴的帮助将引锭杆从铸机上拉出。本实用新型解决了销轴连接处强度削弱问题,同时也防止连接钢板断裂时整个引锭杆断裂的情况。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示意性的具体实施方式
,并非用以限定本实用新型的范围。为本实用新型的各组成部分在不冲突的条件下可以相互组合,任何本领域的技术人员, 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构思和原则的前提下所作出的等同变化与修改,均应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权利要求1.一种柔性引锭杆,其特征在于,所述引锭杆包括多个链节和连接钢板,相邻链节之间沿所述柔性引锭杆行进方向可错动地相互铰接,所述连接钢板覆盖在所述链节上并与所述链节连接;承受拉矫机辊子压力的承重部和与所述承重部连接的连接部设置在两个所述相邻链节中,所述承重部从所述连接部沿支撑所述拉矫机辊子的方向伸出并与所述拉矫机辊子接触,所述连接部连接所述相邻链节,所述连接部中设有腰孔,所述腰孔的长度方向与所述柔性引锭杆行进方向一致,两个相邻链节在所述腰孔处可错动地相互铰接。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柔性引锭杆,其特征在于,所述相邻两个链节包括相铰接的第一链节和第二链节;所述连接部包括第一连接部,所述第一连接部设置在所述第一链节中;第二连接部, 所述第二连接部设置在所述第二链节中,所述第一连接部、所述第二连接部均与所述连接钢板相连接;所述承重部包括第一承重部,所述第一承重部设置在所述第一链节中;第二承重部, 所述第二承重部设置在所述第二链节中,所述第一承重部从所述第一连接部沿支撑所述拉矫机辊子的方向伸出并与所述拉矫机辊子接触,所述第二承重部从所述第二连接部沿支撑所述拉矫机辊子的方向伸出并与所述拉矫机辊子接触;所述腰孔设置在所述第一连接部和所述第二连接部中,在所述腰孔处,所述第一连接部与所述第二连接部通过所述销轴可错动地相互铰接,所述销轴设置在所述连接钢板的一侧。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柔性引锭杆,其特征在于,所述承重部为承重耳,所述承重耳包括第一承重耳和第二承重耳;所述第一链节包括与所述连接钢板相连接的所述第一连接部以及从所述第一连接部伸出的第一承重耳,沿拉矫机辊子的压下方向,所述第一承重耳突出所述第一连接部设置, 所述销轴穿过所述第一连接部和所述第一承重耳;所述第二链节包括所述第二连接部以及所述第二承重耳,沿拉矫机辊子的压下方向, 所述第二承重耳突出第二连接部设置。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柔性引锭杆,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连接部包括第一连接部的首部、第一连接部的中间部和第一连接部的尾部, 所述第一承重耳包括相互连接的第一承重耳的首部和第一承重耳的尾部,所述第一连接部的首部和所述第一连接部的尾部通过所述第一连接部的中间部连接所述第一承重耳;所述第二连接部包括第二连接部的首部、第二连接部的中间部和第二连接部的尾部, 所述第二承重耳包括相互连接的第二承重耳的首部和第二承重耳的尾部,所述第二连接部的首部和所述第二连接部的尾部通过所述第二连接部的中间部连接所述第二承重耳;所述第一连接部的首部具有夹设在所述第二连接部的尾部与所述第二承重耳的尾部之间的结构;所述第一连接部的尾部具有夹设在所述第二连接部的首部与所述第二承重耳的首部之间的结构;所述第二连接部的首部具有夹设在所述第一连接部的尾部与第一承重耳的尾部之间的结构;所述第二连接部的尾部具有夹设在所述第一承重耳的首部与第一连接部的首部之间的结构。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柔性引锭杆,其特征在于,所述腰孔设置在所述第一连接部的首部和第二连接部的首部;在所述第一链节的首部,所述销轴穿过所述第一连接部的首部的腰孔及所述第二链节的第二连接部的尾部及第二承重部尾部的配合孔,所述销轴与所述第一链节可错动的连接,所述销轴与所述第二链节的第二连接部的尾部和所述第二承重耳的尾部配合连接;在所述第二链节的首部,所述销轴穿过所述第二连接部的首部的腰孔及所述第一链节的第一连接部尾部及第一承重耳的尾部的配合孔,所述销轴与所述第二链节可错动的连接,所述销轴与所述的第一链节的第一连接部的尾部和所述的第一承重耳的尾部配合连接。
6.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柔性引锭杆,其特征在于,所述腰孔设置在所述连接部的尾部;在所述第一链节的尾部,所述销轴穿过所述第一连接部的尾部的腰孔及所述第二链节的第二承重耳的首部和第二连接部的首部的配合孔,所述销轴与所述第一链节可错动的连接,所述销轴与所述第二链节的第二连接部的首部和所述第二承重耳的首部配合连接;在所述第二链节的尾部,所述销轴穿过所述第二连接部尾部的腰孔和及所述后一个第一链节的第一连接部的首部及第一承重耳的首部的配合孔,所述销轴与所述的第二链节可错动的连接,所述销轴与所述的后一个第一链节的第一连接部的首部和所述的第一承重耳的首部配合连接。
7.如权利要求5或6所述的柔性引锭杆,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连接部的中间部和所述第二连接部的中间部分别与所述连接钢板连接,并且所述第一连接部的中间部和所述第二连接部的中间部均位于所述连接钢板的同一侧;沿拉矫机辊子的压下方向,所述连接钢板与所述第一承重耳的顶端和底端距离相等, 所述连接钢板与所述第二承重耳的顶端和底端距离相等。
8.如权利要求5或6所述的柔性引锭杆,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连接部的中间部和所述第二连接部的中间部分别与所述连接钢板连接,并且所述第一连接部的中间部和所述第二连接部的中间部均位于所述连接钢板的同一侧;沿拉矫机辊子的压下方向,所述连接钢板与所述第一承重耳的顶端和底端距离不相等,所述连接钢板与所述第二承重耳的顶端和底端距离不相等。
9.如权利要求5或6所述的柔性引锭杆,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连接部的中间部和所述第二连接部的中间部分别通过螺栓与所述连接钢板连接,所述螺栓与所述连接钢板之间还设有抗剪套。
10.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柔性引锭杆,其特征在于,所述销轴的两端还设有防止所述销轴轴向窜动的弹性挡圈。
11.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柔性引锭杆,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承重耳的首部和第二承重耳的首部设有退出所述销轴的退销孔。
12.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柔性引锭杆,其特征在于,所述腰孔的深度大于所述第二连接部的尾部或所述第一连接部的尾部的厚度。
13.如权利要求12所述的柔性引锭杆,其特征在于,所述腰孔的深度大于所述第二连接部的尾部或所述第一连接部的尾部的厚度一倍以上。
14.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柔性引锭杆,其特征在于,在所述连接钢板上方,所述第一承重耳的端部与第二承重耳的端部之间形成折弯间隙,在所述连接钢板下方,所述第一承重耳的端部与第二承重耳的端部之间没有折弯间隙。
15.如权利要求14所述的柔性引锭杆,其特征在于,所述折弯间隙为由下至上逐渐增大的空间。
16.如权利要求15所述的柔性引锭杆,其特征在于,在所述连接钢板上方,所述折弯间隙为所述第一承重耳的端面与第二承重耳的端面之间形成的夹角。
17.如权利要求16所述的柔性引锭杆,其特征在于,在所述连接钢板上方,所述第一承重耳的端面与水平面垂直,所述第二承重耳的端面为与水平面成一定角度的坡面,在所述连接钢板下方,所述第一承重耳的端面与水平面垂直,所述第二承重耳的端面与水平面垂直。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柔性引锭杆,其中,所述引锭杆包括多个链节和连接钢板,相邻链节之间沿所述柔性引锭杆行进方向可错动地相互铰接,所述连接钢板覆盖在所述链节上并与所述链节连接;承受拉矫机辊子压力的承重部和与所述承重部连接的连接部设置在两个相邻链节中,所述承重部从所述连接部沿支撑所述拉矫机辊子的方向伸出并与所述拉矫机辊子接触,所述连接部连接所述相邻链节,所述连接部中设有腰孔,所述腰孔的长度方向与所述柔性引锭杆行进方向一致,相邻两个链节在所述腰孔处可错动地相互铰接。本实用新型解决了销轴连接处强度削弱问题,同时也防止连接钢板断裂时整个引锭杆断裂的情况。
文档编号B22D11/14GK201988698SQ201120080590
公开日2011年9月28日 申请日期2011年3月24日 优先权日2011年3月24日
发明者代宗岭, 刘水池, 王军, 郑利, 郑永华 申请人:中冶京诚工程技术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