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利名称:钕铁硼材料矩形模具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模具,具体涉及一种用于钕铁硼材料成型的矩形模具。
背景技术:
目前,我国钕铁硼材料的矩形成品主要通过模具的单向压制进行成型,模具一般包括由左侧板、右侧板、前挡板、后挡板及下底板构成的模体和上压板,左侧板、右侧板、前挡板、后挡板相接且围成矩形框,下底板与矩形框底端相接形成一个顶部敞开的模体,将钕铁硼材料细粉装入模体,进行取向后,将上压板盖于模体并进行压实,制成矩形成品。但该钕铁硼材料的矩形模具在实际的生产过程中存在以下缺陷该现有模具在一个加工周期内只能生产一个矩形成品,因此该矩形模具的生产效率低。
实用新型内容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对以上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在一个加工周期内能生产两个矩形成品的钕铁硼材料矩形模具。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钕铁硼材料矩形模具包括由左侧板、右侧板、前挡板、后挡板及下底板构成的模体和上压板,左侧板、前挡板、右侧板、后挡板依次连接围成矩形框,下底板与矩形框底端连接,所述模体还包括一块隔板,所述隔板与左侧板、 右侧板平行并分别与前挡板、后挡板连接,将模体平分成两个腔体,所述上压板中间有一道凹槽,凹槽大小尺寸与隔板匹配。采用以上结构后,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优点该钕铁硼材料矩形模具由左侧板、前挡板、右侧板、后挡板及下底板组装成一个顶部敞开的模体,隔板的设置将模体的内腔平分为两个腔体,而上压板中间有一道凹槽,当上压板压入模体的时候,隔板卡入凹槽内,使压实过程顺利进行,这样在一个加工周期内能生产出两个规格相同的矩形成品,因此本实用新型钕铁硼材料矩形模具的使用不仅省时省力,而且生产效率高。
图1所示的是本实用新型钕铁硼材料矩形模具的模体的结构示意图;图2所示的是本实用新型钕铁硼材料矩形模具的模体的俯视图;图3所示的是本实用新型钕铁硼材料矩形模具的上压板的结构示意图;图4所示的是本实用新型钕铁硼材料矩形模具的上压板的仰视图。其中1、左侧板;2、右侧板;3、前挡板;4、后挡板;5、下底板;6、上压板;7、隔板; 8、腔体;9、凹槽;10、卡槽。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述。如图1、图2、图3、图4所示,本实用新型钕铁硼材料矩形模具包括由左侧板1、右侧板2、前挡板3、后挡板4及下底板5构成的模体和上压板6,左侧板1、前挡板3、右侧板
2、后挡板4依次连接围成矩形框,具体为前挡板3、后挡板4插入左侧板1、右侧板2内侧预置的卡槽10,下底板与矩形框底端连接形成一个顶部敞开的模体。所述模体还包括一块隔板7,所述隔板7与左侧板1、右侧板2平行并分别与前挡板3、后挡板4连接,将模体平分成两个腔体8。具体连接方式为隔板7的两端插入前挡板
3、后挡板4内侧中间预置的卡槽10。所述上压板6是一块厚矩形板,矩形截面的尺寸(长和宽)与模体的矩形框形成的内空腔的截面尺寸(长和宽)相同。上压板6中间即厚矩形板下表面的中间有一道凹槽 9,凹槽9的大小尺寸(凹槽9的长度、宽度、高度)与隔板7 (隔板7的长度、厚度、深度) 匹配。凹槽9与隔板7是平行的,当上压板6盖在模体上时,隔板7卡入凹槽9内,使上压板6可以继续往下压,直到将钕铁硼材料细粉压实。以上实施例是对本实用新型的说明和进一步解释,而不是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在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范围内所作的任何修改,都落入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权利要求1. 一种钕铁硼材料矩形模具,包括由左侧板(1)、右侧板O)、前挡板(3)、后挡板(4) 及下底板( 构成的模体和上压板(6),左侧板(1)、前挡板(3)、右侧板O)、后挡板(4) 依次连接围成矩形框,下底板与矩形框底端连接,其特征在于所述模体还包括一块隔板 (7),所述隔板(7)与左侧板(1)、右侧板(2)平行并分别与前挡板(3)、后挡板(4)连接,将模体平分成两个腔体(8),所述上压板(6)中间有一道凹槽(9),凹槽(9)大小尺寸与隔板 (7)匹配。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钕铁硼材料矩形模具,包括由左侧板(1)、右侧板(2)、前挡板(3)、后挡板(4)及下底板(5)构成的模体和上压板(6),左侧板(1)、前挡板(3)、右侧板(2)、后挡板(4)依次连接围成矩形框,下底板与矩形框底端连接,模体还包括一块隔板(7),隔板(7)与左侧板(1)、右侧板(2)平行并分别与前挡板(3)、后挡板(4)连接,将模体平分成两个腔体(8),上压板(6)中间有一道凹槽(9),凹槽(9)大小尺寸与隔板(7)匹配。该钕铁硼材料矩形模具在一个加工周期内能生产两个矩形成品。
文档编号B22F3/03GK202079281SQ20112014351
公开日2011年12月21日 申请日期2011年5月3日 优先权日2011年5月3日
发明者孙全英, 虞建芳 申请人:宁波市展发磁业科技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