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伏玻璃自动加工系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381274阅读:199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光伏玻璃自动加工系统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光伏玻璃自动加工系统,尤其是一种用于为光伏玻璃磨边的光伏玻璃自动加工系统。
背景技术
光伏玻璃是太阳能电池上的重要组成部件。在将光伏玻璃用于太阳能电池之前, 要经过多道加工工序对光伏玻璃进行加工。光伏玻璃磨边工序是其中的一个重要工序。对于长方体形的板状光伏玻璃,传统方法都是采用双圆边直线生产线对光伏玻璃的四个侧面进行加工。双圆边直线生产线设有一前一后两个相同的加工单元,每个加工单元用于加工光伏玻璃的两个相互平行的侧面。在前后两个加工单元之间,设置有一组作为传送装置的辊道。在前一个加工单元将光伏玻璃其中两个相互平行的侧面进行磨边加工以后,由前一个加工单元将光伏玻璃输送至辊道上,由工作人员手动将光伏玻璃转动90°,然后启动辊道,将光伏玻璃输送至后一个加工单元上,进行另外两个相互平行的侧面的加工。在现有技术中,辊道由40根传送辊并排排列而成,整个辊道的总重量高达1. 5吨。辊道由4台3 千瓦的交流电动机驱动,每小时耗电量12千瓦·时。这种传统的加工系统,存在有传送装置庞大且造价高、能耗大、运行速度慢效率低等问题,同时由于采用手动旋转光伏玻璃的方式,使得整个加工系统的自动化程度较低,工作人员的劳动强度高;一旦工作人员旋转光伏玻璃的角度有误,就可能出现生产事故。

实用新型内容本实用新型是为避免上述已有技术中存在的不足之处,提供一种光伏玻璃自动加工系统,以提高加工系统的智能化程度和安全性、降低加工系统的成本并节约能源。本实用新型为解决技术问题采用以下技术方案。光伏玻璃自动加工系统,包括传送单元和用于加工光伏玻璃的加工单元;所述加工单元包括第一加工单元和第二加工单元;所述传送单元设于第一加工单元和第二加工单元之间,用于将第一加工单元加工后的光伏玻璃输送给第二加工单元;其结构特点是,所述传送单元包括传送平台、用于在第一加工单元向第二加工单元传送光伏玻璃时检测光伏玻璃的检测装置、用于移动光伏玻璃的输送装置、用于使得光伏玻璃转动预设角度的旋转装置和用于控制所述输送装置和旋转装置的控制装置。本实用新型的光伏玻璃自动加工系统的结构特点也在于所述传送平台包括四个支撑腿和用于将四个支撑腿固定连接在一起的矩形固定框,所述矩形固定框设于支撑腿的中部。所述检测装置为设于所述传送平台上靠近所述第一加工单元的一端的光电传感器;所述光电传感器通过支架设置于所述传送平台上。所述输送装置包括辊道和两个传送带;所述辊道由多个轴线相互平行且轴线位于同一水平面上的传送辊构成,所述传送辊通过固定杆固定于所述传送平台的顶端;套设于
3辊道上的两条传送带分别设置于辊道的两侧,所述旋转装置设于两条传送带之间;所述控制装置包括伺服电机和单片机;所述单片机用于接收检测装置发送的检测信号并根据检测信号控制伺服电机;所述传送辊包括第一传送辊,伺服电机通过传动带与第一传送辊相连接,用于带动该传送辊以驱动两条传送带同步运动。所述旋转装置包括有吸盘,所述吸盘设置于旋转装置的顶端。所述第一加工单元和第二加工单元均为直线双圆边磨边机。与已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有益效果体现在1、由于设有旋转装置,并由控制装置来控制旋转装置实现光伏玻璃的自动旋转, 提高了加工系统的自动化程度,降低了工作人员的劳动强度,提高了加工系统的可靠性和安全性。2、本实用新型采用了同步带和辊道相互配合,使相同长度的转换台减少了辊道的使用数量,减轻了设备的重量,从而使设备制造成本有所降低,减少了辊道的使用数量,从而减小了系统的功耗,更节能。3、本实用新型采用伺服电机驱动和同步带传动,其精度高。4、本实用新型中单片机为megal6单片机,工作速度可以通过megal6单片机调节, 可操作性好。本实用新型的光伏玻璃自动加工系统,具有自动化程度高、可靠性和安全性好、设备重量小和功耗低等优点。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光伏玻璃自动加工系统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光伏玻璃自动加工系统的控制原理框图。附图1、附图2中标号1检测装置,2旋转装置,21吸盘,3矩形固定框,4支撑腿, 5支架,6辊道,61第一传送辊,7传送带,8固定杆,9伺服电机,10单片机,11传动带,12第一加工单元,13第二加工单元。以下通过具体实施方式
,并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具体实施方式
参见图1、图2,光伏玻璃自动加工系统,包括传送单元和用于加工光伏玻璃的加工单元;所述加工单元包括第一加工单元12和第二加工单元13 ;所述传送单元设于第一加工单元12和第二加工单元13之间,用于将第一加工单元12加工后的光伏玻璃输送给第二加工单元13。所述传送单元包括传送平台、用于在第一加工单元12向第二加工单元13传送光伏玻璃时检测光伏玻璃的检测装置1、用于移动光伏玻璃的输送装置、用于使得光伏玻璃转动预设角度的旋转装置2和用于控制所述输送装置和旋转装置2的控制装置。由于设有旋转装置2,并由控制装置来控制旋转装置2实现光伏玻璃的自动旋转,提高了加工系统的自动化程度,降低了工作人员的劳动强度,提高了加工系统的可靠性和安全性。所述传送平台包括四个支撑腿4和用于将四个支撑腿4固定连接在一起的矩形固定框3,所述矩形固定框3设于支撑腿4的中部。四个支撑腿4分别设于所述矩形固定框3 的四个角上,构成一个框架式的传送平台。[0024]所述检测装置1为设于所述传送平台上靠近所述第一加工单元12的一端的光电传感器;所述光电传感器通过支架5设置于所述传送平台上。所述光电传感器优选红外传感器。由第一加工单元12将经过第一次加工的光伏玻璃向传送单元移送。当光伏玻璃的一端从光电传感器上方经过时,光电传感器就发出一个检测信号给控制装置,控制装置然后就启动输送装置并计算时间;经过预定的时间T后,光伏玻璃会到达旋转装置2处,此时控制装置使输送装置停止运动,并控制旋转装置2将光伏玻璃向上顶起一定的高度后转动光伏玻璃,一般是将光伏玻璃转动90°,然后旋转装置2再将光伏玻璃放下,放置于输送装置之上,然后控制装置再次启动输送装置,由输送装置将旋转90°后的光伏玻璃传送给第二加工单元13,进行第二次加工。所述第一次加工和第二次加工,是由两个加工单元分别加工矩形光伏玻璃的四个侧面,每个加工单元分别加工两个相互平行的侧面。所述输送装置包括辊道6和两个传送带7 ;所述辊道6由多个轴线相互平行且轴线位于同一水平面上的传送辊构成,所述传送辊通过固定杆8固定于所述传送平台的顶端;套设于辊道6上的两条传送带7分别设置于辊道6的两侧,所述旋转装置2设于两条传送带7之间;所述控制装置包括伺服电机9和单片机10 ;所述单片机用于接收检测装置1发送的检测信号并根据检测信号控制伺服电机9 ;所述传送辊包括第一传送辊61,伺服电机9 通过传动带11与第一传送辊61相连接,用于带动该传送辊以驱动两条传送带7同步运动。 与伺服电机9相连接的第一传送辊61作为主动辊,主动辊带动两条传送带7同步运动;其他的传送辊作为从动辊并由传送带7带动,并起到支撑传送带7的作用。由单片机10实现检测信号的接收、处理和计算功能,伺服电机9作为驱动装置带动主动辊,进而驱动传送带7和从动辊,实现光伏玻璃的传送。由于采用辊道6和传送带7相结合的传输方式,辊道 6的多个传送辊之间的间隙可以设置的较大,大大减少了传送辊的数量,减轻了传输装置的重量,只需一台电机即可,降低了加工系统的能耗,节约了能源。采用伺服电机驱动传送辊, 提高了加工系统的传送精度。所述旋转装置2包括有吸盘21,所述吸盘21设置于旋转装置2的顶端。通过吸盘21将光伏玻璃吸引住,然后才转动光伏玻璃,可确保光伏玻璃在旋转过程中只旋转而不会发生位置变化,同时可防止光伏玻璃在旋转过程中滑落,提高了加工系统的控制精度和系统的可靠性。所述第一加工单元12和第二加工单元13优选直线双圆边磨边机。如图1所示,吸盘21置于旋转装置2的顶端;旋转装置2置于传送平台的中心部位。光电传感器置于传送平台靠近第一加工单元12 —端,高度低于传送带7的水平顶面10 毫米。megal6单片机10是本实用新型的核心控制部件。系统工作时,被加工工件(即矩形光伏玻璃)从传送平台左侧从光电传感器上方运动至传送带7上,通过伺服电机9带动辊道6和传送带7运动。当被加工工件中心点和吸盘21中心点重合时,伺服电机9停止转动, 旋转装置2上升顶起被加工工件高出传送带7的顶面,并旋转到设定的角度(如90° ),然后旋转装置2自动下降回位,伺服电机9继续带动传送带7传动,将被加工工件送离传送平台,送至第二加工单元13上进行工件的另外两个侧面的加工。参见图2,控制装置的核心部件为megal6单片机10。假设被加工工件的长度L、 已知光电传感器到吸盘21中心的距离S、传送带7的速度V,由megal6单片机10计算出工件离开光电传感器的时间T,可知T = OS-L)/2V,从而在被加工工件中心点到达吸盘21中心点时,megal6单片机10发送信号给伺服电机9使之停止,同时发送信号给旋转装置2,使之上升并转动被加工工件,然后下降回位,伺服电机9继续工作,把工件送入下一工序。
权利要求1.光伏玻璃自动加工系统,包括传送单元和用于加工光伏玻璃的加工单元;所述加工单元包括第一加工单元(1 和第二加工单元(1 ;所述传送单元设于第一加工单元(12) 和第二加工单元(1 之间,用于将第一加工单元(1 加工后的光伏玻璃输送给第二加工单元(1 ;其特征是,所述传送单元包括传送平台、用于在第一加工单元(1 向第二加工单元(1 传送光伏玻璃时检测光伏玻璃的检测装置(1)、用于移动光伏玻璃的输送装置、 用于使得光伏玻璃转动预设角度的旋转装置( 和用于控制所述输送装置和旋转装置(2) 的控制装置。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伏玻璃自动加工系统,其特征是,所述传送平台包括四个支撑腿(4)和用于将四个支撑腿固定连接在一起的矩形固定框(3),所述矩形固定框 (3)设于支撑腿的中部。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伏玻璃自动加工系统,其特征是,所述检测装置(1)为设于所述传送平台上靠近所述第一加工单元(1 的一端的光电传感器;所述光电传感器通过支架( 设置于所述传送平台上。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伏玻璃自动加工系统,其特征是,所述输送装置包括辊道 (6)和两个传送带(7);所述辊道(6)由多个轴线相互平行且轴线位于同一水平面上的传送辊构成,所述传送辊通过固定杆(8)固定于所述传送平台的顶端;套设于辊道(6)上的两条传送带(7)分别设置于辊道(6)的两侧,所述旋转装置( 设于两条传送带(7)之间;所述控制装置包括伺服电机(9)和单片机(10);所述单片机用于接收检测装置(1)发送的检测信号并根据检测信号控制伺服电机(9);所述传送辊包括第一传送辊(61),伺服电机(9)通过传动带(11)与第一传送辊(61)相连接,用于带动该传送辊以驱动两条传送带(7)同步运动。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伏玻璃自动加工系统,其特征是,所述旋转装置( 包括有吸盘(21),所述吸盘设置于旋转装置O)的顶端。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伏玻璃自动加工系统,其特征是,所述第一加工单元(12) 和第二加工单元(13)均为直线双圆边磨边机。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光伏玻璃自动加工系统,包括传送单元和用于加工光伏玻璃的两个平行侧面的加工单元;加工单元包括第一加工单元和第二加工单元;传送单元设于第一加工单元和第二加工单元之间,用于将第一加工单元加工后的光伏玻璃输送给第二加工单元;其特征是,传送单元包括传送平台、用于在第一加工单元向第二加工单元传送光伏玻璃时检测光伏玻璃的检测装置、用于移动光伏玻璃的输送装置、用于使得光伏玻璃转动预设角度的旋转装置和用于控制输送装置和旋转装置的控制装置。本实用新型的光伏玻璃自动加工系统,具有自动化程度高、可靠性和安全性好、设备重量小和功耗低等优点。
文档编号B24B9/08GK202097632SQ20112020456
公开日2012年1月4日 申请日期2011年6月17日 优先权日2011年6月17日
发明者严兵, 代晓磊, 李峰, 郏如贵 申请人:安徽风日光电科技有限责任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