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新式还原炉出铜装置制造方法

文档序号:3304413阅读:332来源:国知局
一种新式还原炉出铜装置制造方法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新式还原炉出铜装置,它包括浇包(3)和出铜流槽(4),其特征在于,所述出铜流槽(4)和浇包(3)设置在还原炉炉缸(5)与圆盘浇铸机(2)之间,出铜流槽(4)沿着还原炉炉缸(5)向浇包(3)方向有一斜向下走的坡度,出铜流槽(4)设置为拐弯的两个分支,各分支出口对应一浇包(3)。本实用新型加工的铜块能得到比较好的计算,因浇包内耐火泥放置较多,干燥需要较长时间,在干燥其中一个浇包时,另一个可以使用。提高了浇铸生产效率,降低生产成本。
【专利说明】一种新式还原炉出铜装置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属于有色金属冶炼【技术领域】,涉及一种新式还原炉出铜装置。
【背景技术】
[0002]目前国内的还原炉的出铜装置,都采用铸模,一般放上3块以上的铸模沿钢轨,每出完一块铜,拉动平板小车,用下一个铸模来装铜水。此方法出来的铜块一般都较大,一般都在500?IOOOkg左右。而这样的大块铜还要送至阳极炉精炼。由于铜块太大、太厚将导致阳极炉精炼时油耗过高。因此,在还原炉的出铜时,通过对出铜装置的改进,尽量使得浇铸的铜块大小厚度相适应。

【发明内容】

[0003]本实用新型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新式还原炉出铜装置,使得出铜铜块大小、厚度便于掌握,同时提高出铜的浇铸生产效率。
[0004]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
[0005]一种新式还原炉出铜装置,它包括浇包和出铜流槽,所述出铜流槽和浇包设置在还原炉炉缸与圆盘浇铸机之间,出铜流槽沿着还原炉炉缸向浇包方向有一斜向下走的坡度,出铜流槽设置为拐弯的两个分支,各分支出口对应一浇包。
[0006]所述出铜流槽一端与还原炉炉缸连接,另一端两个分支对着两个浇包的浇口并高于各浇包的上沿,各浇包的出铜口深入到圆盘浇铸机的铸模内且出铜口底部高于铸模。
[0007]本实用新型还原炉出铜口流槽流出后,铜水先流至一浇包,再用浇包将铜水倒至圆盘浇铸模内,浇满一个铸模或铸模内铜水浇至一定量后,转动圆盘,将铜水浇至下一个铸模内,如此循环,计算好一次出铜量,使圆盘内的铸模可以浇足一次出铜量,将还原炉出来的铜水铸成薄片的铜块。
[0008]本实用新型加工的铜块能得到比较好的计算,因浇包内耐火泥放置较多,干燥需要较长时间,在干燥其中一个浇包时,另一个可以使用。提高了浇铸生产效率,降低生产成本。
【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
[0009]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结构示意图。
[0010]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主视结构示意图。
[0011]图中:铸模I,圆盘浇铸机2,浇包3,出铜流槽4,还原炉炉缸5,耐火砖6,出渣流槽7,炉缸下耐火砖8,地基9。
【具体实施方式】
[0012]本实用新型可以通过
【发明内容】
中的技术方案具体实施,通过下面的实施例可以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描述。[0013]实施例1:
[0014]一种新式还原炉出铜装置:还原炉炉缸5放出的铜水流入出铜流槽4,出铜流槽4应设置拐弯,以使出铜口正对面可以供工人操作铜口时使用。出铜流槽4必须以一定的坡度往斜向下走。
[0015]出铜流槽4到浇包3前,需分两个分支,分别进入各自的浇包,这样便于浇包在出完铜后及时处理。处理一个浇包时,因浇包内耐火泥放置较多,干燥需要较长时间,在干燥其中一个浇包时,另一个可以使用。出铜流槽4出口必须高于浇包3上沿一定高度,便于浇包3自由活动。浇包3的出口必须深入到圆盘浇铸机的铸模I内,防止浇铜时浇到铸模外。同时,浇包3出口底部必须比铸模高出一定的高度,便于浇铸时浇包自由活动。
[0016]浇包3出来的铜水流到圆盘浇铸机2浇铸,将铜水浇成薄片。应用时,圆盘浇铸机2上的铜模I内装有的铜水是采用自然冷却,而不是采用冲水急冷。进一步:圆盘浇铸机2上的铜模I还可以根据需要换成阳极模,浇铸成阳极板供铜电解系统使用。
[0017]本实施例还原炉炉缸5设有耐火砖6,出渣流槽7,炉缸下耐火砖8,圆盘浇铸机2、浇包3和还原炉设在地基9上。
【权利要求】
1.一种新式还原炉出铜装置,它包括浇包(3)和出铜流槽(4),其特征在于,所述出铜流槽(4)和浇包(3)设置在还原炉炉缸(5)与圆盘浇铸机(2)之间,出铜流槽(4)沿着还原炉炉缸(5)向浇包(3)方向有一斜向下走的坡度,出铜流槽(4)设置为拐弯的两个分支,各分支出口对应一浇包(3)。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式还原炉出铜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出铜流槽(4)一端与还原炉炉缸(5)连接,另一端两个分支对着两个浇包(3)的浇口并高于各浇包(3)的上沿,各浇包(3)的出铜口深入到圆盘浇铸机(2)的铸模(I)内且出铜口底部高于铸模(I)。
【文档编号】B22D5/02GK203513768SQ201320674353
【公开日】2014年4月2日 申请日期:2013年10月30日 优先权日:2013年10月30日
【发明者】叶标, 黄中亮, 刘光辉 申请人:江西自立资源再生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