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耐海洋气候腐蚀钢筋的制作方法
【专利摘要】一种耐海洋气候腐蚀钢筋,其组分及重量百分比含量为:C:0.2%~0.25%,Si:0.35%~0.55%,Mn:1.0%~1.35%,P:0.01%~0.04%,S:0.005~0.03%,Cu:0.05%~0.3%,Ni:0.04%~0.25%,Cr:0.05~0.3%,余为Fe及不可避免的杂质:满足Ceq不超过0.54%。本发明在能满足屈服强度不低于400MPa,抗拉强度不低于540MPa,延伸率A不低于16%,最大力下总伸长率Agt/%不低于9%,冷弯性能合格的条件下,耐海洋腐蚀性能优良、即由现在的1.00%提高到1.43%,使用中不会产生开裂。
【专利说明】一种耐海洋气候腐蚀钢筋
【技术领域】
[0001] 本发明涉及一种建筑用钢筋,具体地属于一种耐海洋气候腐蚀钢筋。
【背景技术】
[0002] 随着海洋资源被人类的不断认识及开发利用,在海洋上或近海洋处建造建筑物体 则成为必然。但是由于海洋气候问题,建筑物体的使用周期,则是人们所关注的。这主要涉 及到耐海水腐蚀或海洋气候腐蚀问题。因此,生产研究耐海水腐蚀及海洋气候腐蚀的建筑 用钢材则是人们必须考虑的问题。
[0003] 经检索,中国专利申请号为CN200910243828. 9的专利文献,其C :0. 08?0. 25、 Si :0· 35 ?1. 1、Μη :0· 7 ?2. 0、Cu :0· 20 ?0· 80、Cr :0· 30 ?1. 6、Ni :0· 20 ?1. 0、P : 0. 05?0. 10、S :<0. 010,余量为Fe和不可避免的杂质元素;或者,同时另加微合金元素 V、 Nb、Ti、B中的微量添加一种或几种;微合金兀素总量控制在0. 01?0. 5%范围。开乳温 度900?950°C,控轧温度在820°C?880°C,乳后控冷温度在600°C?750°C范围。其存在 化学成分中P的上限太高,即P > 〇. 050%,且没有约束Ceq,不能保证热轧带肋钢筋要求的 焊接性能,在使用中易断裂;并且由于将S作为控制元素看待,认为越低越好,但S含量过低 会使钢液产生吸N现象,使钢筋变脆,且会使屈服强度时效性能降低。其工艺采用的红土镍 矿,既需要专用回转窑烘干,还受到生产条件限制,需要一定的设备改造,不易普及生产。
[0004] 中国专利申请号为CN201210017724的专利文献,公开了一种400MPa的钢筋,其 组分及含量为:c :0· 1% ?0· 25%,Si :0· 5% ?0· 90%,Μη :0· 7% ?L 5%,P :0· 04% ?0· 09%, S 彡 0· 015%,Cu :0· 3% ?0· 6%,Ni :0· 1% ?0· 4%,Cr 彡 0· 1%,V :0· 03% ?0· 08%,余为 Fe 及 不可避免的杂质。其由于同样将S作为控制元素看待,认为越低越好,但S含量过低会使钢 液产生吸N现象,使钢筋变脆,且会使屈服强度时效性能降低。当P > 0. 040%时,钢筋易产 生冷弯开裂现象,不能保证钢筋的使用性能。
【发明内容】
[0005] 本发明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在能满足屈服强度不低于400MPa,抗拉强 度不低于540MPa,延伸率A不低于16%,最大力下总伸长率Agt/%不低于9%,冷弯性能合格 的条件下,耐海洋腐蚀性能优良、即由现在的1. 〇〇%提高到1. 43%,使用中不会产生开裂问 题的耐海洋气候腐蚀钢筋。
[0006] 实现上述目的的措施: 一种耐海洋气候腐蚀钢筋,其组分及重量百分比含量为:c :0.2%?0.25%,Si : 0. 35% ?0. 55%,Mn :1. 0% ?1. 35%,P :0. 01% ?0. 04%,S:0. 005 ?0. 03%,Cu :0. 05% ?0. 3%, Ni :0. 04%?0. 25%,Cr :0. 05?0. 3%,余为Fe及不可避免的杂质:满足Ceq不超过0. 54%。
[0007] 优选地:Si的重量百分比含量为0. 37%?0. 46%。
[0008] 优选地:S的重量百分比含量为0· 018%?0· 025%。
[0009] 优选地:Cu的重量百分比含量为0· 05%?0· 18%。
[0010] 优选地:Cr的重量百分比含量为0. 18%?0. 26%。
[0011] 在本领域使用的钢筋中,传统的观念认为,S是作为控制元素予以对待的,因为认 为如不对其进行控制,在钢筋中容易形成腐蚀点。而本发明认为:少量的S可以通过适量的 Μη形成细颗粒夹杂不影响钢筋的耐腐蚀性能;而S脱得低于0. 005%时,钢液容易因脱氧而 吸Ν,使钢筋变脆、时效性能下降;当其含量高于0. 03%时,容易形成大尺寸的MnS夹杂,不 利于腐蚀性能 另虽将P做为有效元素,但其含量必须加以控制在所限定的0. 01%?0. 04%范围内,否 则会对钢筋的焊接及冷弯性能不利。
[0012] 本发明中各元素及主要工序的作用 C :是钢中除铁以外最主要的元素。碳含量增加,使钢材强度提高,但塑性、韧性,特别是 可焊性下降,同时耐腐蚀性、冷弯性能也显著下降。一般建筑用钢筋要求含碳量在〇. 20%? 0. 25%之间。
[0013] Μη :是一种弱脱氧剂。适量的锰可有效提高钢材强度,消除硫、氧对钢材的热脆影 响,改善钢材热加工性能,并改善钢材的冷脆倾向,同时不显著降低钢材的塑性、冲击韧性。 建筑用钢筋中锰的含量约为〇. 8%?1. 35%。含量过高于1. 35%,使钢材变脆变硬,并降低钢 材的抗锈性和可焊性,钢坯加热时易产生过热组织。
[0014] Si :作为脱氧剂加入钢中。适量硅可提高钢材的强度,而对塑性、冲击韧性、冷弯性 能及可焊性无显著的不良影响。一般建筑用钢筋的含硅量为〇. 30%?0. 50%,含量过高于 〇. 5%,会降低钢材塑性、冲击韧性、抗锈性和可焊性。优选地Si 37%?0. 46%。
[0015] P :通常情况下是有害元素。虽然降低塑性、冲击韧性、冷弯性能和可焊性,但可提 高强度、抗锈性,在耐腐蚀钢筋中可合理利用,建筑钢筋中不超过〇. 040%。
[0016] S:现有技术中均将S元素作为控制元素,认为越低越好。而在本发明中,认为S控 制在一定的范围内是无害的,只要有适量的Μη与之形成细颗粒的夹杂物,则不影响钢的耐 腐蚀性能,只是不能高于〇. 03%。当S含量超过0. 030%时,容易形成大尺寸的MnS夹杂,不 利于腐蚀性能,因此需要合理控制S含量。优选地,S 018%?0. 025%。
[0017] Cu:铜在钢中可改善钢的耐腐蚀性能,但超过一定范围时,会产生热加工开裂,且 不利于焊接性能,因此要合理控制其范围。优选地:Cu的重量百分比含量为0. 05%?0. 18%。
[0018] Ni :镍在钢中可提高耐腐蚀性能、低温冲击性能。但含量较高时不利于焊接性能, 因此要合理控制其范围。
[0019] Cr:铬在钢中可提高耐腐蚀性能、淬透性能、屈服强度、抗拉强度。但含量较高时不 利于焊接性能,因此要合理控制其范围。
[0020] 本发明与现有技术相比,在能满足屈服强度不低于400MPa,抗拉强度不低于 540MPa,延伸率A不低于16%,最大力下总伸长率Agt/%不低于9%,冷弯性能合格的条件下, 耐海洋腐蚀性能优良、即由现在的1. 〇〇%提高到1. 43%,使用中不会产生开裂。
【具体实施方式】
[0021] 下面对本发明予以详细描述: 表1为本发明各实施例及对比例的取值列表; 表2为本发明各实施例及对比例的主要工艺参数列表; 表3为本发明各实施例及对比例性能检测情况列表。
[0022] 本发明各实施例按照以下常规步骤生产: I) 冶炼;并控制铁水中的磷重量百分比在设定范围;向转炉中加入占总容积的12. 2~ 15 %的废钢; 3) 常规吹氧; 4) 对钢包进行常规烘烤; 5) 出钢:钢水温度达到1670?1685°C且控制C的重量百分比在0. 08%时开始出钢; 当*束; 6) 进行吹氩搅拌,时间不低于4分钟; 7) 连铸截面尺寸为15厘米*15厘米的方坯; 8) 将厚度为15厘米的方坯加热到:盘条1080?1100°C、直条1180?1250°C;加热时 间为:15厘米*4. 67分钟/厘米,单位为分钟; 9) 钢坯出加热炉后,进行常规的高压水除磷; 10) 进行轧制,控制开轧温度在:盘条980?1020°C、直条1080?1120°C ; II) 轧后进行穿水冷却,冷却后:盘条的吐丝温度、直条上冷床温度控制在900? 950。。; 12) 盘条进行常规辊道冷却及PF线冷却、直条上步进冷床冷却; 13) 进行剪切、精整、包装及检验,待用。
[0023] 表1本发明实施例与比较例的化学成分列表(wt%)
【权利要求】
1. 一种耐海洋气候腐蚀钢筋,其组分及重量百分比含量为:C :0. 2%?0.25%,Si : 0. 35% ?0. 55%,Mn :1. 0% ?1. 35%,P :0. 01% ?0. 04%,S:0. 005 ?0. 03%,Cu :0. 05% ?0. 3%, Ni :0. 04%?0. 25%,Cr :0. 05?0. 3%,余为Fe及不可避免的杂质:满足Ceq不超过0. 54%。
2.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耐海洋气候腐蚀钢筋,其特征在于:Si的重量百分比含量 为 0· 37% ?0· 46%。
3.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耐海洋气候腐蚀钢筋,其特征在于:S的重量百分比含量为 0. 018% ?0. 025%。
4.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耐海洋气候腐蚀钢筋,其特征在于:Cu的重量百分比含量 为 0· 05% ?0· 18%。
5.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耐海洋气候腐蚀钢筋,其特征在于:Cr的重量百分比含量 为 0· 18% ?0· 26%。
【文档编号】C22C38/42GK104109815SQ201410362103
【公开日】2014年10月22日 申请日期:2014年7月28日 优先权日:2014年7月28日
【发明者】朱兆顺, 卜勇, 张渊普, 余爱华, 黄红明, 曹立潮, 吴本胜, 万升, 陈勇 申请人:武汉钢铁(集团)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