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压铸模具浇口套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321083阅读:325来源:国知局
一种压铸模具浇口套的制作方法
【专利摘要】本发明公开一种压铸模具浇口套,包括一浇口套,其外侧套设有一封水圈,所述封水圈包括一冷却本体及设于所述冷却本体上的进口端及出口端,所述进口端及所述出口端分别与设于所述冷却本体内部的冷却管路连通。本发明用铜管或铁管绕圈,作为冷却液流通管道,外面铸铝或铜作为导热材料,口部加工管牙拧快接铜管与外面冷却循环系统连接,可以有效保证冷却系统不发生泄漏,提高压铸产品的良率,同时冷却液不直接作用在浇口套上,减少浇口套材料的冷热激变,减少材料开裂风险,延长浇口套使用寿命。
【专利说明】一种压铸模具浇口套

【技术领域】
[0001 ] 本发明涉及一种浇口套,更确切地说是一种适用于压铸模具的浇口套。

【背景技术】
[0002]压铸模具的浇铸系统由浇口套、流道、浇口组成,在浇注过程中,金属熔液直接经浇口套、流道、浇口进入模具型腔。
[0003]现有技术的压铸模具的浇口套外侧设有一封水圈,在浇口套上设有一冷却液的流动槽,冷却液由封水圈与浇口套紧配密封,在浇口套工作受热时,浇口套发生变形,冷却液易发生泄漏,造成压铸件产品不良率提高。冷却液直接做用的浇口套材料上,浇口套内外温差激变大,造成材料容易开裂,浇口套寿命降底。


【发明内容】

[0004]由于现有技术的上述缺点,本发明提出一种压铸模具浇口套,其可以有效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浇口套易变形,冷却液泄露,并且浇口套的寿命降低的缺点。
本发明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压铸模具浇口套,包括一浇口套,其外侧套设有一封水圈,所述封水圈包括一冷却本体及设于所述冷却本体上的进口端及出口端,所述进口端及所述出口端分别与设于所述冷却本体内部的冷却管路连通。
[0005]所述冷却管路为铜管、铝管、铁管或不锈钢管中的一种。
[0006]所述冷却管路为螺旋形。
[0007]所述冷却管路为等节距螺旋形。
[0008]所述冷却管路为设于所述冷却本体内部若干环形的通道,相邻通道的两端分别通过一连接通道连通,且所述连接通道上设有一进口端及一出口端。
[0009]相邻所述通道的间距相等。
[0010]所述冷却管路为一管道先弯折成S形,再弯折成圆形后形成。
[0011]所述冷却本体为所述冷却管路外侧铸铝材或铜材形成。
[0012]所述出口端及所述进口端螺纹连接一冷凝液循环系统。
[0013]本发明具有以下优点:用铜管或铁管绕圈,作为冷却液流通管道,外面铸铝或铜作为导热材料,口部加工管牙拧快接铜管与外面冷却循环系统连接,可以有效保证冷却系统不发生泄漏,提高压铸产品的良率,同时冷却液不直接作用在浇口套上,减少浇口套材料的冷热激变,减少材料开裂风险,延长浇口套使用寿命,由于冷却液通道开在封水圈内部,相比传浇口套,本发明浇口套截面厚度保持不变,减少浇口套变形,及断裂风险。

【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
[0014]图1是现有技术中浇口套的结构示意图。
[0015]图2是图1的剖面示意图。
[0016]图3是本发明的第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0017]图4是图3的剖面示意图。
[0018]图5是图3中的冷却管路的结构示意图。
[0019]图6是本发明的第二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0020]图7是本发明的第二实施例的正面结构示意图。
[0021]图8是图7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0022]图9是图6中冷却管路的结构示意图。
[0023]图10是本发明的第三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0024]图11是图10中的冷却管路的结构示意图。
[0025]图12是图10中水流方向示意图。
[0026]【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详细描述本发明。应理解,这些实施方式仅用于说明本发明而不用于限制本发明的范围。此外应理解,在阅读了本发明讲授的内容之后,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对本发明作各种改动或修改,这些等价形式同样落于本申请所附权利要求书所限定的范围。
[0027]本发明公开一种压铸模具浇口套,用铜管或铁管绕圈,作为冷却液流通管道,外面铸铝或铜作为导热材料,口部加工管牙拧快接铜管与外面冷却循环系统连接。
[0028]实施例1
如图3、4及5所示,一种压铸模具浇口套,包括一浇口套I,其外侧套设有一封水圈2,所述封水圈包括一冷却本体21及设于所述冷却本体上的进口端22及出口端23,所述进口端及所述出口端分别与设于所述冷却本体内部的冷却管路24连通。冷却管路为铜管、铝管、铁管或不锈钢管中的一种。冷却管路为螺旋形,且为等节距螺旋形。出口端及所述进口端螺纹连接冷凝液循环系统。冷却本体为冷却管路外侧铸铝材或铜材形成。
[0029]本实施例在使用时,将封水圈套设于浇口套的外侧,出口端与进口端通过螺纹连接外部冷凝循环系统,由于冷却管路为铜管、招管、铁管或不锈钢管中的一种,冷却本体为铝材或是铜材形成,因此其导热性能良好,浇口套的热量会很容易通过封水圈传导至冷却管路上,通过冷却管路内部的冷凝液体将浇口套的热量带走,从而给浇口套降温。
[0030]实施例2
如图6、7、8及9所示,一种压铸模具浇口套,包括一浇口套I,其外侧套设有一封水圈2,所述封水圈包括一冷却本体21及设于所述冷却本体上的进口端22及出口端23,所述进口端及所述出口端分别与设于所述冷却本体内部的冷却管路24连通。所述冷却管路为设于所述冷却本体内部若干环形的通道,相邻通道的两端分别通过一连接通道25连通,且所述连接通道上设有一进口端及一出口端。相邻所述通道的间距相等。冷却本体为冷却管路外侧铸铝材或铜材形。。
[0031]本实施例在使用时,将封水圈套设于浇口套的外侧,出口端与进口端通过螺纹连接外部冷凝循环系统,由于冷却管路为铜管、招管、铁管或不锈钢管中的一种,冷却本体为铝材或是铜材形成,因此其导热性能良好,浇口套的热量会很容易通过封水圈传导至冷却管路上,通过冷却管路内部的冷凝液体将浇口套的热量带走,从而给浇口套降温。冷凝液的流动方向如图9所示,冷凝液从开口端进入,进入到底部的冷却管路,从连接通道进入到上一层的冷却管路,直至顶层的冷却管路,从出口端流出,从而对浇口套进行降温。由于冷却路为等间距的冷却管路,浇口套外侧的冷却管路设置更均匀,从而使得浇口套的受热更均匀,不会出现受热不均,从而将浇口套损坏的情况。
[0032]实施例3
如图10、11及12所示,一种压铸模具浇口套,包括一浇口套I,其外侧套设有一封水圈2,所述封水圈包括一冷却本体21及设于所述冷却本体上的进口端22及出口端23,所述进口端及所述出口端分别与设于所述冷却本体内部的冷却管路24连通。冷却管路为一管道先弯折成S形,再弯折成圆形后形成,S形冷却管路相邻两管道的间距相等,且冷却管路的内表面处于一圆柱面上,冷却本体为冷却管路外侧铸铝材或铜材形成。
[0033]本实施例在使用时,将封水圈套设于浇口套的外侧,出口端与进口端通过螺纹连接外部冷凝循环系统,由于冷却管路为铜管、招管、铁管或不锈钢管中的一种,冷却本体为铝材或是铜材形成,因此其导热性能良好,浇口套的热量会很容易通过封水圈传导至冷却管路上,通过冷却管路内部的冷凝液体将浇口套的热量带走,从而给浇口套降温。冷却液前半部分在灌有高温铝液的浇口套底部循环工作,带走多余热量,冷却液在前半部分受铝液加热后,流入后半部分冷却管路,余热给浇口套上壁加热,使浇口套整体受热更平衡,减少烧口套变形,冷凝液的流动方向如图12所示。
[0034]应理解,这些实施方式仅用于说明本发明而不用于限制本发明的范围。此外应理解,在阅读了本发明讲授的内容之后,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对本发明的配方作各种改动或修改,这些等价形式同样落于本申请所附权利要求书所限定的范围。
【权利要求】
1.一种压铸模具浇口套,其特征在于,包括一浇口套,其外侧套设有一封水圈,所述封水圈包括一冷却本体及设于所述冷却本体上的进口端及出口端,所述进口端及所述出口端分别与设于所述冷却本体内部的冷却管路连通。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压铸模具浇口套,其特征在于,所述冷却管路为铜管、铝管、铁管或不锈钢管中的一种。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压铸模具浇口套,其特征在于,所述冷却管路为螺旋形。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压铸模具浇口套,其特征在于,所述冷却管路为等节距螺旋形。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压铸模具浇口套,其特征在于,所述冷却管路为设于所述冷却本体内部若干环形的通道,相邻通道的两端分别通过一连接通道连通,且所述连接通道上设有一进口端及一出口端。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压铸模具浇口套,其特征在于,相邻所述通道的间距相等。
7.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压铸模具浇口套,其特征在于,所述冷却管路为一管道先弯折成S形,再弯折成圆形后形成。
8.根据权利要求1至7中任意一项所述的压铸模具浇口套,其特征在于,所述冷却本体为所述冷却管路外侧铸铝材或铜材形成。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压铸模具浇口套,其特征在于,所述出口端及所述进口端螺纹连接一冷凝液循环系统。
【文档编号】B22D17/22GK104289694SQ201410519825
【公开日】2015年1月21日 申请日期:2014年9月30日 优先权日:2014年9月30日
【发明者】李鹏飞 申请人:李鹏飞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