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上料装置的来料机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338237阅读:164来源:国知局
一种上料装置的来料机构的制作方法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上料装置的来料机构,属于机械【技术领域】。本上料装置的来料机构包括机架、来料通道以及设置在来料通道出口处的顶出组件,所述来料通道设置在机架上方且用于输送水平摆放的工件,所述顶出组件包括用于接收来料通道送出的工件的水平设置的接收板、与接收板固连的至少一个挡板以及设置在接收板下方的第一驱动件,所述第一驱动件能带动接收板和挡板同时沿竖直方向上下滑移,当第一驱动件带动挡板上移时,挡板封堵来料通道出口并阻挡工件继续进入接收板。本上料装置的来料机构具有布局合理、自动化程度高的优点。
【专利说明】一种上料装置的来料机构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属于机械【技术领域】,涉及一种上料装置的来料机构,特别是一种适用于磨床的上料装置的来料机构。

【背景技术】
[0002]磨床是利用磨具对工件表面进行磨削加工的机床。大多数的磨床是使用高速旋转的砂轮进行磨削加工,少数的是使用油石、砂带等其他磨具和游离磨料进行加工。
[0003]磨床一般包括上料装置、夹头、磨具、卸料装置,上料装置用于输送磨床待加工工件,待加工工件一般为轴类毛坯。上料装置包括来料机构,现有的磨床上料装置的来料机构结构设计简单,使得整体车间内磨床的工作效率降低,自动化程度低,不适用于大批量生产。
[0004]综上所述,为解决现有上料装置的来料机构结构上的不足,需要设计一种布局合理、自动化程度高的上料装置的来料机构。


【发明内容】

[0005]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针对现有的技术存在上述问题,提出了一种布局合理、自动化程度高的上料装置的来料机构。
[0006]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可通过下列技术方案来实现:一种上料装置的来料机构,包括机架、来料通道以及设置在来料通道出口处的顶出组件,所述来料通道设置在机架上方且用于输送水平摆放的工件,所述顶出组件包括用于接收来料通道送出的工件的水平设置的接收板、与接收板固连的至少一个挡板以及设置在接收板下方的第一驱动件,所述第一驱动件能带动接收板和挡板同时沿竖直方向上下滑移,当第一驱动件带动挡板上移时,挡板封堵来料通道出口并阻挡工件继续进入接收板。
[0007]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挡板固连在接收板靠近来料通道的一侧,在接收板远离来料通道的一侧固连有一列抵靠板,每个抵靠板上均固连有位于接收板上方且用于接收来料通道送出的工件的水平设置的抵靠座,每个抵靠座中部均设有用于限位工件的限位槽。
[0008]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在每个抵靠板首端均穿设有抵靠螺栓,所述抵靠螺栓位于对应抵靠座上方且与对应抵靠座处于同一平面。
[0009]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在每个抵靠板首端沿竖直方向开设有第一长条形通孔且对应的抵靠螺栓穿过该第一长条形通孔,在每个抵靠板末端沿竖直方向开设有第二长条形通孔,在每个挡板上沿竖直方向开设有第三长条形通孔,在接收板两侧分别开设有第二长条形通孔、第三长条形通孔对应设置的第一条形槽、第二条形槽,每个抵靠板均通过依次穿过第二长条形通孔、第一条形槽的第一固定螺栓与接收板固连,每个挡板均通过依次穿过第三长条形通孔、第二条形槽的第二固定螺栓与接收板固连。
[0010]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来料通道呈倾斜设置且来料通道的出口处仅能容纳单个工件通过,所述接收板仅能接收来料通道送出的单个工件。
[0011]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在机架上方对称设置有两个侧板,所述两个侧板首、尾端分别通过第一导轨、第二导轨相连,在两个侧板之间对称设置有两个中板,在两个中板之间设置有辅助板且所述来料通道由辅助板和两中板合围形成,所述辅助板、各中板的首、尾端分别与第一导轨、第二导轨活动连接,在各中板的尾端均设置有限位板,所述来料通道的出口由各中板和各限位板合围形成且仅能容纳单个工件通过。
[0012]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种改进,所述两个中板之间的距离略大于工件的长度,在每个中板内侧均固设有滑板,所述辅助板的高度略高于滑板的高度。
[0013]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在每个中板上还开设有至少两个第四长条形通孔,在每个滑板上均开设有与对应第四长条形通孔相配合的至少两个固定孔,每个滑板均通过依次穿过对应固定孔、第四长条形通孔的第三固定螺栓与对应的中板固连。
[0014]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该来料机构还包括设置在接收板上方且用于接收接收板送出的工件的抓取组件,所述抓取组件包括固定座、固定在固定座一侧的固定爪、活动安装在固定座另一侧的活动爪、与活动爪相连的第二驱动件,所述第二驱动件能驱动活动爪向着靠拢或者远离固定爪的方向直线滑移。
[0015]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固定爪上固连有滑块,在第二驱动件上开设有与滑块对应设置的滑槽,当第二驱动件带动活动爪直线滑移时,所述滑块位于滑槽内。
[0016]基于上述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至少可以产生如下技术效果:来料通道的作用类似于料斗,原始的水平摆放的工件经由来料通道的入口进入上料装置,再经由来料通道的出口输送至后续工序位置,来料通道可以起到排序、缓冲、调整等作用,保证了整体上料装置的工作效率和可靠性;顶出组件的作用是将来料通道出口卸出的工件输送给后续机构,起到过渡作用,与后续机构的送料机构对接准确,提高了设备的可靠性,使得输送过程更加顺畅。

【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
[0017]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其中:
[0018]图1是本实用新型一较佳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0019]图2是图1另一视角的结构示意图。
[0020]图3是图2另一视角的结构示意图。
[0021]图4是图3另一视角的结构示意图。
[0022]图5是本实用新型一较佳实施例中接收板的结构示意图。
[0023]图6是本实用新型一较佳实施例中挡板的结构示意图。
[0024]图7是本实用新型一较佳实施例中抵靠板的结构示意图。
[0025]图8是本实用新型一较佳实施例中抵靠座的结构示意图。
[0026]图9是本实用新型一较佳实施例中活动爪的结构示意图。
[0027]图中,10、机架;20、来料通道;30、顶出组件;31、接收板;311、第一条形槽;32、挡板;321、第三长条形通孔;33、第一驱动件;34、抵靠板;341、第一长条形通孔;342、第二长条形通孔;35、抵靠座;351、限位槽;36、抵靠螺栓;41、侧板;42、中板;421、第四长条形通孔;43、辅助板;44、限位板;45、滑板;451、固定孔;51、第一导轨;52、第二导轨;60、抓取组件;61、固定座;62、固定爪;63、活动爪;631、V形缺口 ;64、第二驱动件;65、滑块;100、工件。

【具体实施方式】
[0028]以下是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例并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的描述,但本实用新型并不限于这些实施例。
[0029]本实用新型保护一种上料装置的来料机构,不仅能用于输送磨床待加工的工件100,还能用于输送类似轴类加工工件100。
[0030]现有的磨床上料装置的来料机构结构设计简单,使得整体车间内磨床的工作效率降低,自动化程度低,不适用于大批量生产。因此,设计一种比较合理的上料装置的来料机构是很有必要的。
[0031]如图1至图9所示,本上料装置的来料机构包括机架10、来料通道20以及设置在来料通道20出口处的顶出组件30,来料通道20设置在机架10上方且用于输送水平摆放的工件100,顶出组件30包括用于接收来料通道20送出的工件100的水平设置的接收板31、与接收板31固连的至少一个挡板32以及设置在接收板31下方的第一驱动件33,第一驱动件33能带动接收板31和挡板32同时沿竖直方向上下滑移,当第一驱动件33带动挡板32上移时,挡板32封堵来料通道20出口并阻挡工件100继续进入接收板31。
[0032]在本实用新型中,机架10作为支撑主体,起到定位、支撑等作用;来料机构用于输送原始的工件100,来料机构布局合理且工作效率高,全程可以由单人单机操作,整体输送过程流畅,自动化程度高,提高了车间的生产效率。
[0033]本上料装置的来料机构在初始状态下,来料通道20的作用类似于料斗,原始的水平摆放的工件100经由来料通道20的入口进入上料装置,再经由来料通道20的出口输送至后续工序位置,来料通道20可以起到排序、缓冲、调整等作用,保证了整体上料装置的工作效率和可靠性;顶出组件30的作用是将来料通道20出口卸出的工件100输送给后续机构,起到过渡作用,与后续机构的送料机构对接准确,提高了设备的可靠性,使得输送过程更加顺畅。
[0034]具体的讲,本案中接收板31呈水平设置,因而接收板31输送出的工件100也是水平摆放的,使得后续加工时无需再进行校正,提高了工作效率,缩短了生产时间;挡板32设置合理且布局巧妙,当第一驱动件33带动挡板32上移时,挡板32封堵来料通道20出口并阻挡后面的工件100继续进入接收板31,当第一驱动件33带动挡板32下落时,挡板32退离来料通道20出口,此时后面的工件100继续进入接收板31,挡板32的设置使得工件100能有序的送出,而整体顶出组件30布局合理,提高了自动化程度和工作效率。
[0035]此外,上述挡板32还具有其他一些作用,譬如:当工件100长度与来料通道20接近时,工件100通过其出口就容易卡堵而未落入接收板31,此时挡板32上升时划过其出口位置便能及时拨动卡堵的工件100使其落入接收板31内,挡板32布局巧妙,灵活性大,很好的保证了输送过程的流畅性。
[0036]优选本案中的挡板32数量为两个且设置在工件100对应的首尾位置处,两个挡板32的结构设置能很好地保证上述工作,减少了不必要的零部件设置,节约使用面积;而且两个挡板32能实现较佳的阻挡工件100的效果,采用两端式的分布方式使得被阻挡的工件100不会出现一端倾斜的情况。
[0037]本案中的第一驱动件33可以选择为与接收板31中部相连的气缸,优选在第一驱动件33的两侧均设置支撑件,支撑件对第一驱动件33起到导向作用,保证了第一驱动件33工作的平稳性,提高整体设备的工作效率,自动化程度高。当然,其他采用气缸驱动的方案来带动接收板31上下滑移的方式也是可行的,本文不再赘述。
[0038]优选地,挡板32固连在接收板31靠近来料通道20的一侧,在接收板31远离来料通道20的一侧固连有一列抵靠板34,每个抵靠板34上均固连有位于接收板31上方且用于接收来料通道20送出的工件100的水平设置的抵靠座35,每个抵靠座35中部设有用于限位工件100的限位槽351。
[0039]当工件100由来料通道20出口卸出后,工件100顺势进入到抵靠座35上,各个抵靠座35相当于各个支脚,其合在一起形成了用于支撑工件100的支撑平台,工件100的各个部位被限位于对应抵靠座35的限位槽351内,抵靠座35支撑平稳。限位槽351定位准确且能防止工件100脱离抵靠座35,保证了输送过程的可靠性。优选本案中的抵靠板34数量为两个且设置在工件100对应的首尾位置处,两个抵靠板34的结构设置能很好地保证上述工作,减少了不必要的零部件设置,节约使用面积。
[0040]进一步优选地,在每个抵靠板34首端均穿设有抵靠螺栓36,抵靠螺栓36位于对应抵靠座35上方且与对应抵靠座35处于同一平面。上述限位槽351的设置主要限位工件100水平平面的位置,而抵靠螺栓36的设置则能进一步限位工件100的竖直平面的位置,在工件100落在抵靠座35上面后,通过预先调节好的抵靠螺栓36,可以使工件100抵靠在抵靠螺栓36的外端面上,使得工件100的各个部位进一步被限位于对应抵靠座35上,进一步提升了设备的可靠性。
[0041]再进一步的,在每个抵靠板34首端沿竖直方向开设有第一长条形通孔341且对应的抵靠螺栓36穿过该第一长条形通孔341,在每个抵靠板34末端沿竖直方向开设有第二长条形通孔342,在每个挡板32上沿竖直方向开设有第三长条形通孔321,在接收板31两侧分别开设有第二长条形通孔342、第三长条形通孔321对应设置的第一条形槽311、第二条形槽,每个抵靠板34均通过依次穿过第二长条形通孔342、第一条形槽311的第一固定螺栓(图中未示出)与接收板31固连,每个挡板32均通过依次穿过第三长条形通孔321、第二条形槽的第二固定螺栓(图中未示出)与接收板31固连。
[0042]通过调节上述各个长条形通孔的固定位置,进而调节各个零部件的对应水平平面、竖直平面的位置,例如:简单的说,可以通过调节其中两个抵靠板34的位置,使得两个抵靠座35的高度不一,这样就能限位各部位不同直径的工件100。上述的各个通孔和条形槽的设置,使得整体顶出组件30的各个零部件调节起来比较方便,能适用于输送不同尺寸、直径的工件100,灵活性大,通用性广。
[0043]优选地,来料通道20呈倾斜设置且来料通道20的出口处仅能容纳单个工件100通过,接收板31仅能接收来料通道20送出的单个工件100。采用倾斜输送工件100,在自重作用下工件100会自动下落至出口处,减少了设备运行成本,而采用单个通过、单个顶出的方式输送工件100,避免了多工件100输送造成的卡堵现象,提高了设备使用寿命,使得输送过程顺畅,提高了输送效率。
[0044]进一步优选地,在机架10上方对称设置有两个侧板41,两个侧板41首、尾端分别通过第一导轨51、第二导轨52相连,在两个侧板41之间对称设置有两个中板42,在两个中板42之间设置有辅助板43且来料通道20由辅助板43和两中板42合围形成,辅助板43、各中板42的首、尾端分别与第一导轨51、第二导轨52活动连接,在各中板42的尾端均设置有限位板44,来料通道20的出口由各中板42和各限位板44合围形成且仅能容纳单个工件100通过。限位板44结构设计合理,安装和拆卸都比较方便,可以根据工件100实际尺寸等需求来及时调节来料通道20的出口设置,方便实用。
[0045]来料通道20由三个板构成,使得工件100输送稳定且不易滑落,保证了输送过程的平稳性。此外,导轨的设置,使得来料通道20能及时根据实际工件100需求及时作出调整,灵活性大且通用性广,显著提升了工作效率。而侧板41和导轨的设置还具有支撑、导向等作用,使得工作输送更加平稳,使得工件100下落更加有序和顺畅,提高了输送效率,减少了工件100拥堵等情况的出现。
[0046]优选地,两个中板42之间的距离略大于工件100的长度,在每个中板42内侧均固设有滑板45,辅助板43的高度略高于滑板45的高度。实际工作中,工件100的两端分别在对应的滑板45上滑动,采用上述的结构设置,工件100在输送过程中平稳性得到保证,不会由于两边间隙过大而使得工件100单边下落快于另一边,使得工件100能平稳下落;而且采用中间略微凸起的方式输送工件100,能使得工件100更快地输送至出口处,提高了输送效率。
[0047]优选地,在每个中板42上还开设有至少两个第四长条形通孔421,在每个滑板45上均开设有与对应第四长条形通孔421相配合的至少两个固定孔451,每个滑板45均通过依次穿过对应固定孔451、第四长条形通孔421的第三固定螺栓(图中未示出)与对应的中板42固连。
[0048]通过调节上述各个长条形通孔的固定位置,进而调节各个滑板45的对应水平平面、竖直平面的位置,可以方便调节滑板45的倾斜度和高度,通用性广。此外,本案中的辅助板43的水平平面和竖直平面的位置均可调整,以适用不同的生产环境,本文不再赘述。
[0049]优选地,本案中来料机构还包括设置在接收板31上方且用于接收接收板31送出的工件100的抓取组件60,抓取组件60包括固定座61、固定在固定座61 —侧的固定爪62、活动安装在固定座61另一侧的活动爪63、与活动爪63相连的第二驱动件64,第二驱动件64能驱动活动爪63向着靠拢或者远离固定爪62的方向直线滑移。优选本案中固定爪62面朝活动爪63的侧面为平面,活动爪63面朝固定爪62的侧面开设有一个V形缺口 631,采用一面平面、一面有V形缺口 631的方式夹持工件100的方式,能使的工件100—边紧贴平面,另一边被缺口的两边贴合,工件100被牢牢锁住,这样的结构设计使得两个爪夹持的力更大,夹持更牢靠,提高了工作的稳定性。
[0050]现有的大多数夹持用夹爪,其一般两个夹持爪均可活动并固定于对应驱动件上,这样的结构设计使得两个夹持爪展开角度过大,容易碰到外部设备,影响工作效率,而且适用范围较小。优选本实用新型中的第二驱动件64随着活动爪63 —起作直线滑移(一般为水平方向移动),相较于上述现有技术的夹持爪设置,本案中的活动爪63活动范围更广,单边为固定爪62,另一边为活动爪63,使得抓取组件60能适用于夹持更大直径的工件100,通用性广。
[0051]在本案中,可以通过控制第二驱动件64带动活动爪63直线滑移,当活动爪63向固定爪62靠拢时,二者能将接收板31送出的工件100抓起并将工件100送出,然后控制活动爪63向着远离固定爪62方向移动并松开工件100。整体操作过程简单、方便,与接收板31对接准确,提高了设备的可靠性,使得输送过程更加顺畅,操作人员单机单人便可实现操作,自动化程度高。
[0052]此外,本案中采用的单边夹紧方式,活动爪63与固定爪62配合紧密,二者的夹紧力相比两个活动爪63的夹紧力大了许多,夹持效果更佳,灵活性大,提高了实用性。
[0053]本案中的第二驱动件64可以选择为与活动爪63相连的气缸,该处的气缸由于活动爪63仅设置为一个,因此优选气缸数量为四个,保证了第二驱动件64工作的平稳性,提高整体设备的工作效率,自动化程度高。当然,其他采用气缸驱动的方案来驱动活动爪63直线滑移的方式也是可行的,本文不再赘述。
[0054]进一步的,固定爪62上固连有滑块65,在第二驱动件64上开设有与滑块65对应设置的滑槽,当第二驱动件64带动活动爪63直线滑移时,滑块65位于滑槽内。上述滑槽和滑块65的设置为活动爪63的移动提供了导向支持,使得活动爪63和固定爪62对接准确,提高了夹持效果和准确性,提高了设备的生产效率。
[0055]在本实用新型中,抓取组件60可以属于磨床其他局部的一部分,也可以作为本实用新型的来料机构的一部分,或者二者之一及带动其运转所需的各种机构和零部件均作为本实用新型的来料机构的一部分。
[0056]本文中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是对本实用新型精神作举例说明。本实用新型所属【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对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做各种各样的修改或补充或采用类似的方式替代,但并不会偏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或者超越所附权利要求书所定义的范围。
【权利要求】
1.一种上料装置的来料机构,其特征在于:包括机架、来料通道以及设置在来料通道出口处的顶出组件,所述来料通道设置在机架上方且用于输送水平摆放的工件,所述顶出组件包括用于接收来料通道送出的工件的水平设置的接收板、与接收板固连的至少一个挡板以及设置在接收板下方的第一驱动件,所述第一驱动件能带动接收板和挡板同时沿竖直方向上下滑移,当第一驱动件带动挡板上移时,挡板封堵来料通道出口并阻挡工件继续进入接收板。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上料装置的来料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挡板固连在接收板靠近来料通道的一侧,在接收板远离来料通道的一侧固连有一列抵靠板,每个抵靠板上均固连有位于接收板上方且用于接收来料通道送出的工件的水平设置的抵靠座,每个抵靠座中部均设有用于限位工件的限位槽。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上料装置的来料机构,其特征在于:在每个抵靠板首端均穿设有抵靠螺栓,所述抵靠螺栓位于对应抵靠座上方且与对应抵靠座处于同一平面。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上料装置的来料机构,其特征在于:在每个抵靠板首端沿竖直方向开设有第一长条形通孔且对应的抵靠螺栓穿过该第一长条形通孔,在每个抵靠板末端沿竖直方向开设有第二长条形通孔,在每个挡板上沿竖直方向开设有第三长条形通孔,在接收板两侧分别开设有第二长条形通孔、第三长条形通孔对应设置的第一条形槽、第二条形槽,每个抵靠板均通过依次穿过第二长条形通孔、第一条形槽的第一固定螺栓与接收板固连,每个挡板均通过依次穿过第三长条形通孔、第二条形槽的第二固定螺栓与接收板固连。
5.根据权利要求1或2或3或4所述的一种上料装置的来料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来料通道呈倾斜设置且来料通道的出口处仅能容纳单个工件通过,所述接收板仅能接收来料通道送出的单个工件。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上料装置的来料机构,其特征在于:在机架上方对称设置有两个侧板,所述两个侧板首、尾端分别通过第一导轨、第二导轨相连,在两个侧板之间对称设置有两个中板,在两个中板之间设置有辅助板且所述来料通道由辅助板和两中板合围形成,所述辅助板、各中板的首、尾端分别与第一导轨、第二导轨活动连接,在各中板的尾端均设置有限位板,所述来料通道的出口由各中板和各限位板合围形成且仅能容纳单个工件通过。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上料装置的来料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两个中板之间的距离略大于工件的长度,在每个中板内侧均固设有滑板,所述辅助板的高度略高于滑板的高度。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上料装置的来料机构,其特征在于:在每个中板上还开设有至少两个第四长条形通孔,在每个滑板上均开设有与对应第四长条形通孔相配合的至少两个固定孔,每个滑板均通过依次穿过对应固定孔、第四长条形通孔的第三固定螺栓与对应的中板固连。
9.根据权利要求1或2或3或4所述的一种上料装置的来料机构,其特征在于:该来料机构还包括设置在接收板上方且用于接收接收板送出的工件的抓取组件,所述抓取组件包括固定座、固定在固定座一侧的固定爪、活动安装在固定座另一侧的活动爪、与活动爪相连的第二驱动件,所述第二驱动件能驱动活动爪向着靠拢或者远离固定爪的方向直线滑移。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一种上料装置的来料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爪上固连有滑块,在第二驱动件上开设有与滑块对应设置的滑槽,当第二驱动件带动活动爪直线滑移时,所述滑块位于滑槽内。
【文档编号】B24B41/00GK204235363SQ201420693641
【公开日】2015年4月1日 申请日期:2014年11月18日 优先权日:2014年11月18日
【发明者】翁海明 申请人:宁波美德机器人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