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铸造模具用冒口盖及具有该冒口盖的铸造模具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0926967发布日期:2020-06-02 18:40阅读:307来源:国知局
一种铸造模具用冒口盖及具有该冒口盖的铸造模具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浇铸模具,具体涉及一种铸造模具用冒口盖及具有该冒口盖的铸造模具。



背景技术:

新能源汽车电机壳是新能源汽车发动机中很重要的结构,由于新能源汽车电池续航的限制,要尽可能地减轻零件的重量,由此,现有的电机端盖都是采用铝合金进行铸造制备。

现有的用于端盖铸造的浇铸模具,其一般都会设置多个冒口以避免铸件发生缩孔问题,但现有的冒口盖,其都是一个冒口盖对应一个冒口进行安装,现有的冒口盖结构复杂,缩孔效果不显著,并且在模具开模过程中,很容易阻碍脱模机构的运行。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针对现有技术中的不足,而提供一种铸造模具用冒口盖以及具有该冒口盖的铸造模具。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

本技术:
提供一种铸造模具用冒口盖,包括侧壁和一体成型在侧壁顶端面的顶壁,侧壁内围成有冒口通道,顶壁中部开设有与冒口通道连通的通气孔,冒口通道在水平方向上的横截面的面积从下至上逐渐减小;侧壁的外周侧设置有多个圆角过渡面。

其中,冒口通道在竖直方向上的横截面呈梯形状设置。

其中,侧壁的外表面涂覆有聚乙烯耐高温涂层。

本申请还提供一种铸造模具,包括上述的冒口盖,铸造模具还包括上模和下模,上模和下模之间开设有用于成型端盖的型腔,上模的任一侧面开设有与型腔连通的浇铸口,上模开设有多个明冒口,冒口盖设置有多个且分别与上模固接并对应设置在明冒口的上方;浇铸模具设置有用于脱料的顶针机构。

其中,浇铸口的入口侧固定安装有浇铸组件,浇铸组件包括与上模固接的上浇铸件和与下模固接的下浇铸件,上浇铸件和下浇铸件之间开设有浇铸流道。

其中,顶针机构设置有两个,第一顶针机构安装在上模,第二顶针机构安装在下模;第一顶针机构包括顶针板、多个顶针以及两个竖直安装在上模的顶端面两侧的导向板;导向板朝里的一侧面开设有导向槽,顶针板水平地插入导向槽中,顶针竖直安装在顶针板上且插入至上模的型腔中;顶针板开设有多个供冒口盖穿过的通孔。

其中,第一顶针机构与第二顶针机构结构相同且呈镜面对称设置。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本申请的一种铸造模具用冒口盖,与现有技术相比,通过在冒口盖内设置拔模斜度,即冒口通道在水平方向上的横截面的面积从下至上逐渐减小,提高了冒口的补缩效率;另外,冒口盖的侧壁的外周侧设置有多个圆角过渡面,其更便于配合铸造模具的顶针机构进行脱料。

本申请的一种铸造模具,与现有技术相比,通过采用本申请的冒口盖,提高了冒口的补缩效率,进一步提高了铸件的质量,并且,避免冒口盖阻碍顶针机构脱模的问题。

附图说明

利用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但附图中的实施例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任何限制,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以下附图获得其它的附图。

图1为本实施例冒口盖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施例冒口盖的剖视图。

图3为本实施例铸造模具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施例铸造模具的俯视图。

图5为本实施例铸造模具的剖视图。

图6为本实施例铸造模具的浇铸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上模1、下模2、顶针31、顶针板32、导向板33、通孔34、浇铸流道4、上浇铸件41、下浇铸件42、型腔5、冒口盖7、顶壁71、通气孔711、侧壁72、圆角过渡面711、导向槽9。

具体实施方式

结合以下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描述。

本实用新型的铸造模具用冒口盖7的具体实施方式,如图1和图2所示,包括侧壁72和一体成型在侧壁72顶端面的顶壁71,侧壁72内围成有冒口通道,顶壁71中部开设有与冒口通道连通的通气孔711,冒口通道在水平方向上的横截面的面积从下至上逐渐减小;侧壁72的外周侧设置有多个圆角过渡面711。作为最优选的方案,冒口通道在竖直方向上的横截面呈梯形状设置。与现有技术相比,通过在冒口盖7内设置拔模斜度,即冒口通道在水平方向上的横截面的面积从下至上逐渐减小,提高了冒口的补缩效率;另外,冒口盖7的侧壁72的外周侧设置有多个圆角过渡面711,其更便于配合铸造模具的顶针机构进行脱料。与现有技术相比,通过在冒口盖7内设置拔模斜度,即冒口通道在水平方向上的横截面的面积从下至上逐渐减小,提高了冒口的补缩效率;另外,冒口盖7的侧壁72的外周侧设置有多个圆角过渡面711,其更便于配合铸造模具的顶针机构进行脱料。

为了进一步提高冒口的使用寿命以及冒口的导热性能,侧壁72的外表面涂覆有聚乙烯耐高温涂层。

本实用新型的铸造模具的具体实施方式,如图3至图6,包括上述的冒口盖7,铸造模具还包括上模1和下模2,上模1和下模2之间开设有用于成型端盖的型腔5,上模1的任一侧面开设有与型腔5连通的浇铸口,上模1开设有多个明冒口,冒口盖7设置有多个且分别与上模1固接并对应设置在明冒口的上方。

为了进一步提高对模具进行浇铸的便利以及防止浇铸的时候发生大面积倾撒,浇铸口的入口侧固定安装有浇铸组件,浇铸组件包括与上模1固接的上浇铸件41和与下模2固接的下浇铸件42,上浇铸件41和下浇铸件42之间开设有浇铸流道4。

为了进一步提高对模具进行浇铸的便利以及防止浇铸的时候发生大面积倾撒,浇铸模具设置有用于脱料的顶针机构。具体的,顶针机构设置有两个,第一顶针机构安装在上模1,第二顶针机构安装在下模2;第一顶针机构包括顶针板32、多个顶针31以及两个竖直安装在上模1的顶端面两侧的导向板33;导向板33朝里的一侧面开设有导向槽9,顶针板32水平地插入导向槽9中,顶针31竖直安装在顶针板32上且插入至上模1的型腔5中;顶针板32开设有多个供冒口盖7穿过的通孔34。具体地,顶针板32上方还设置有一块压板,压板是和顶针板32固接的,其目的主要是固定顶针31,顶针31跟螺栓类似,其具备头部,而顶针板32开设有用于容置所述头部的沉头孔,而压板则防止顶针31脱出顶针板32。作为优选的方案,第一顶针机构与第二顶针机构结构相同且呈镜面对称设置。

本实施例的一种铸造模具,与现有技术相比,通过采用本申请的冒口盖7,提高了冒口的补缩效率,进一步提高了铸件的质量,并且,避免冒口盖7阻碍顶针机构脱模的问题。

最后应当说明的是,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对本实用新型保护范围的限制,尽管参照较佳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了详细地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可以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等同替换,而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实质和范围。



技术特征:

1.一种铸造模具用冒口盖,其特征在于,包括侧壁和一体成型在侧壁顶端面的顶壁,侧壁内围成有冒口通道,所述顶壁中部开设有与所述冒口通道连通的通气孔,所述冒口通道在水平方向上的横截面的面积从下至上逐渐减小;所述侧壁的外周侧设置有多个圆角过渡面。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铸造模具用冒口盖,其特征在于:所述冒口通道在竖直方向上的横截面呈梯形状设置。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铸造模具用冒口盖,其特征在于:所述侧壁的外表面涂覆有聚乙烯耐高温涂层。

4.一种铸造模具,其特征在于:包括权利要求1至权利要求2中任一项权利要求所述的冒口盖,铸造模具还包括上模和下模,所述上模和下模之间开设有用于成型端盖的型腔,所述上模的任一侧面开设有与所述型腔连通的浇铸口,所述上模开设有多个明冒口,所述冒口盖设置有多个且分别与上模固接并对应设置在明冒口的上方;所述铸造模具设置有用于脱料的顶针机构。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铸造模具,其特征在于:浇铸口的入口侧固定安装有浇铸组件,浇铸组件包括与上模固接的上浇铸件和与下模固接的下浇铸件,所述上浇铸件和下浇铸件之间开设有浇铸流道。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铸造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顶针机构设置有两个,第一顶针机构安装在上模,第二顶针机构安装在下模;第一顶针机构包括顶针板、多个顶针以及两个竖直安装在上模的顶端面两侧的导向板;导向板朝里的一侧面开设有导向槽,顶针板水平地插入导向槽中,顶针竖直安装在顶针板上且插入至上模的型腔中;所述顶针板开设有多个供所述冒口盖穿过的通孔。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铸造模具,其特征在于:第一顶针机构与第二顶针机构结构相同且呈镜面对称设置。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涉及浇铸模具,具体涉及一种铸造模具用冒口盖,包括侧壁和一体成型在侧壁顶端面的顶壁,侧壁内围成有冒口通道,顶壁中部开设有与冒口通道连通的通气孔,冒口通道在水平方向上的横截面的面积从下至上逐渐减小;侧壁的外周侧设置有多个圆角过渡面;与现有技术相比,通过在冒口盖内设置拔模斜度,即冒口通道在水平方向上的横截面的面积从下至上逐渐减小,提高了冒口的补缩效率;另外,冒口盖的侧壁的外周侧设置有多个圆角过渡面,其更便于配合铸造模具的顶针机构进行脱料,本申请还提供一种铸造模具。

技术研发人员:丁新;陈鹏飞;张继彪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东莞杰舜精密技术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19.07.30
技术公布日:2020.06.0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