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状螺母的内孔清洁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24624047发布日期:2021-04-09 20:30阅读:217来源:国知局
管状螺母的内孔清洁方法与流程

本发明涉及管状类的螺母或套管类零件,需进行表面合金电镀进行防腐的,并对内壁有清洁度要求的技术领域,具体为管状螺母的内孔清洁方法。



背景技术:

对于管状类螺母或套管,有时会对零件有特殊的清洁度要求,会对电镀后的零件表面的杂质颗粒有严格的管控要求,但管状类的零件的内壁由于缺少互相的摩擦,导致容易在电镀过程中产生毛刺,或封闭过程中产生封闭剂堆积等现象,从而影响零件的清洁度要求。

目前采用的生产线前处理工艺:热碱除油,酸洗,电解除油,活化,以及电镀。但实际成品的效果并不理想,有部分零件的内壁存在油污清洗不干净的现象,导致内壁结合力不良,产生内壁镀层脱落现象。由于电镀过程中,不同的零件生产时会带来许多的杂质颗粒物,如锌渣、氧化皮渣、零件边角料等,这时就需要选用合适的吨位的过滤机,在生产时进行连续的过滤。

目前电镀槽内过滤机使用的是10目的滤芯,电镀后依然发现有部分零件内壁附着了颗粒状的脏污(如①所示内壁),抽检的不良比例高达50%左右。对于有封闭要求的零件,封闭前首先需确定封闭药液的清洁,避免药液内的颗粒杂质以及凝聚悬浮物对内壁清洁度的影响。其次应选用适合的离心工艺,如零件内壁中间部位有一直角台阶(如②所示),生产时采用普通的单向离心工艺,离心转速为300r/min,离心方向为单向离心,导致部分零件在此台阶处的封闭剂无法完全甩干净,烘干后形成封闭剂堆积,从而影响了内壁的清洁度,抽检发现封闭剂堆积不良率为30%左右。



技术实现要素:

为了解决以上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管状螺母的内孔清洁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首先,对零件依次进行前处理,热碱除油,热碱除油,电解除油,酸洗,电解除油,活化,以及电镀;

电镀过程中,零件的厚度在保证零件盐雾要求的前提下,控制在零件要求的下限;并对电镀槽内零件用过滤机进行过滤;

然后,将电镀后的零件离心甩干,离心方向为正反双向离心,以及倾斜离心。

进一步的,热碱除油温度为60-70℃,除油浓度为药液要求范围的中上限。

进一步的,电解除油温度为60-70℃,除油浓度为药液要求范围的中上限。

进一步的,电镀采用三价白锌,厚度为8-15um。

本发明有效提高零件内壁的清洁度,大大减少内壁0.1mm以上的颗粒物比例。且有效减少零件内壁或盲孔内封闭剂堆积的比例,改善内壁或盲孔的清洁度,减少80%以上不良品的产生。

附图说明

图1为背景技术图。

具体实施方式

管状螺母的内孔清洁方法,包括如下步骤,首先,对零件依次进行前处理,热碱除油,热碱除油,电解除油,酸洗,电解除油,活化,以及电镀。前处理采用两道热浸除油,热碱除油温度控制在60-70℃,除油浓度控制在药液要求范围的中上限,获得良好的除油效果,保证内壁的油污去除干净。除油后增加一道阳极电解除油,电解除油温度控制在60-70℃,除油浓度为药液要求范围的中上限,电解除油具有比热浸除油更好的除油效果,并且有效去除内孔件、盲孔件的内壁的油污。

电镀过程中,零件的厚度在保证零件盐雾要求的前提下,控制在零件要求的下限;并对电镀槽内零件用过滤机进行过滤。电镀三价白锌,厚度为8-15um,在保证盐雾要求的前提下,控制厚度在中下限生产,避免因边缘电流高区厚度过厚,产生的镀层掉落,影响内壁的清洁度。

然后,将电镀后的零件离心甩干,离心方向为正反双向离心,以及倾斜离心。

后道采用上蜡工艺,上蜡时应保证蜡液的清洁,避免蜡液内的颗粒物或悬浮物附着在零件内壁影响清洁度,蜡液的离心甩干速度为250-330r/min,可采用双向离心或倾斜离心工艺,保证内壁封闭剂甩干净。

实施例:

首先为零件的前处理工艺,热碱除油,热碱除油,电解除油,酸洗,电解除油,活化,以及电镀。在除油方面,增加一道阳极电解除油,从而保证内孔内的油污处理干净,不影响内壁的结合力,避免因镀层脱落影响结合力的风险。

电镀过程中,需注意零件厚度的控制,在保证零件盐雾要求的前提下,尽可能地将厚度控制在零件要求的下限,如该款零件要求厚度:8-15um,盐雾:72h无白锈,由此可以确定厚度对于盐雾地影响不大,故生产时可以将控制厚度在8-12um进行生产,避免因为零件边角电流高区的厚度太厚而导致的锌层脱落,从而减少脱落后的锌渣影响零件内壁的清洁度问题。电镀槽内的过滤机的滤芯为5目的滤芯,抽检不良率下降至1%以下。

然后,将电镀后的零件离心甩干。对于有封闭要求的零件,封闭处理时,离心转速为330r/min,离心方向为正反双向离心,增加一次零件倾斜离心,使零件更好地调转位置,使每个零件内壁台阶处都能甩干净,零件不良比例降低至5%以下。



技术特征:

1.管状螺母的内孔清洁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首先,对零件依次进行前处理,热碱除油,热碱除油,电解除油,酸洗,电解除油,活化,以及电镀;

电镀过程中,零件的厚度在保证零件盐雾要求的前提下,控制在零件要求的下限;并对电镀槽内零件用过滤机进行过滤;

然后,将电镀后的零件离心甩干,离心方向为正反双向离心,以及倾斜离心。

2.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管状螺母的内孔清洁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热碱除油温度为60-70℃,除油浓度为药液要求范围的中上限。

3.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管状螺母的内孔清洁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电解除油温度为60-70℃,除油浓度为药液要求范围的中上限。

4.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管状螺母的内孔清洁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电镀采用三价白锌,厚度为8-15um。


技术总结
本发明公开了管状螺母的内孔清洁方法,包括如下步骤,首先,对零件依次进行前处理,热碱除油,热碱除油,电解除油,酸洗,电解除油,活化,以及电镀;电镀过程中,零件的厚度在保证零件盐雾要求的前提下,控制在零件要求的下限;并对电镀槽内零件用过滤机进行过滤;然后,将电镀后的零件离心甩干,离心方向为正反双向离心,以及倾斜离心。本发明有效提高零件内壁的清洁度,大大减少内壁0.1mm以上的颗粒物比例;且减少零件内壁或盲孔内封闭剂堆积的比例,改善内壁或盲孔的清洁度,减少80%以上不良品的产生。

技术研发人员:徐雪生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南通申海工业科技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0.12.03
技术公布日:2021.04.09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