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风淬火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3369523发布日期:2020-12-22 10:50阅读:71来源:国知局
一种风淬火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工件冷却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风淬火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国内的制造企业普遍采用水冷淬火方式,浪费水资源且涉及污水二次处理排放等问题。

传统水冷淬火方式效率低,仅有一个工位,不能满足工件批量集约化生产的要求,并存在设备前期地基建设的人工成本浪费。



技术实现要素:

(一)解决的技术问题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风淬火装置,以解决背景技术中提到的实际问题。

(二)技术方案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风淬火装置,包括风淬室体,所述风淬室体后侧分别连接有抽风管和送风管,所述抽风管上设有抽风机,所述送风管上设有送风机,所述风淬室体的底部水平铺设有辊棒且所述风淬室体后侧设有用于驱动所述辊棒的辊棒驱动装置,所述风淬室体底部右侧处设有定位装置,所述风淬室体右侧上方设有堆分料驱动装置,所述堆分料驱动装置通过链条与所述风淬室体内部的堆分料机构连接,所述风淬室体前方设有风淬室门且所述风淬室体的两侧设有用于驱动所述风淬室门的室门提升驱动装置。

进一步的,所述堆分料驱动装置为减速电机。

进一步的,所述抽风管上至少设有两个所述抽风机。

进一步的,所述送风管上至少设有两个所述送风机。

进一步的,所述室门提升驱动装置为气缸。

进一步的,所述定位装置为位移传感器。

进一步的,所述堆分料机构下方设有与上下料框配合使用挂钩。

(三)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取代了传统的水冷淬火方式,解决了传统因水冷方式带来的冷却工件的工艺缺陷和难以批量集约化生产的问题,本实用新型大大提高淬火的工作效率、节能环保、降低设备运行成本。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俯视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侧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风淬室体正视图;

附图中,各标号所代表的部件列表如下:

风淬室体1、抽风管2、抽风机3、送风管4、送风机5、室门提升驱动装置6、风淬室门7、辊棒8、堆分料驱动装置9、堆分料机构10、上下料框11、定位装置12、辊棒驱动装置13。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它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请参阅图1-3,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风淬火装置,包括风淬室体1,风淬室体1后侧分别连接有抽风管2和送风管4,抽风管2上设有抽风机3,送风管4上设有送风机5,风淬室体1的底部水平铺设有辊棒8且风淬室体1后侧设有用于驱动辊棒8的辊棒驱动装置13,风淬室体1底部右侧处设有定位装置12,风淬室体1右侧上方设有堆分料驱动装置9,堆分料驱动装置9通过链条与风淬室体1内部的堆分料机构10连接,风淬室体1前方设有风淬室门7且风淬室体1的两侧设有用于驱动风淬室门7的室门提升驱动装置6;堆分料驱动装置9为减速电机;抽风管2上至少设有两个抽风机3;送风管4上至少设有两个送风机5;室门提升驱动装置6为气缸;定位装置12为光电式位移传感器。堆分料机构10下方设有与上下料框11配合使用挂钩,其中上下料框11为上下叠加的两个工件框。

本实用新型具体工作过程如下:风淬室体1底部辊棒8所组成的辊道与外部辊道可衔接,当上下料框11通过外部辊道进入风淬室体1到达定位装置12所在位置,辊棒驱动装置13停止运行,上下料框11停止,堆分料驱动装置9驱动堆分料机构10将上下料框11上层提升至指定高度,辊棒驱动装置13开始工作将未提升的上下料框11下部分传输到达下一工位后,辊棒驱动装置13停止工作,然后堆分料驱动装置9驱动堆分料机构10将上下料框11上部放下至辊棒8上。

此时通过两端的室门提升驱动装置6来驱动风淬室门7下降关闭,送风机5和抽风机3同时工作,快速的将上下料框11内工件所带的热量散去,来达到快速冷却的目的。

在本说明书的描述中,参考术语“一个实施例”、“示例”、“具体示例”等的描述意指结合该实施例或示例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包含于本实用新型的至少一个实施例或示例中。在本说明书中,对上述术语的示意性表述不一定指的是相同的实施例或示例。而且,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可以在任何的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或示例中以合适的方式结合。

以上公开的本实用新型优选实施例只是用于帮助阐述本实用新型。优选实施例并没有详尽叙述所有的细节,也不限制该实用新型仅为的具体实施方式。显然,根据本说明书的内容,可作很多的修改和变化。本说明书选取并具体描述这些实施例,是为了更好地解释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实际应用,从而使所属技术领域技术人员能很好地理解和利用本实用新型。本实用新型仅受权利要求书及其全部范围和等效物的限制。



技术特征:

1.一种风淬火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风淬室体(1),所述风淬室体(1)后侧分别连接有抽风管(2)和送风管(4),所述抽风管(2)上设有抽风机(3),所述送风管(4)上设有送风机(5),所述风淬室体(1)的底部水平铺设有辊棒(8)且所述风淬室体(1)后侧设有用于驱动所述辊棒(8)的辊棒驱动装置(13),所述风淬室体(1)底部右侧处设有定位装置(12),所述风淬室体(1)右侧上方设有堆分料驱动装置(9),所述堆分料驱动装置(9)通过链条与所述风淬室体(1)内部的堆分料机构(10)连接,所述风淬室体(1)前方设有风淬室门(7)且所述风淬室体(1)的两侧设有用于驱动所述风淬室门(7)的室门提升驱动装置(6)。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风淬火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堆分料驱动装置(9)为减速电机。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风淬火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抽风管(2)上至少设有两个所述抽风机(3)。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风淬火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送风管(4)上至少设有两个所述送风机(5)。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风淬火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室门提升驱动装置(6)为气缸。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风淬火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定位装置(12)为位移传感器。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风淬火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堆分料机构(10)下方设有与上下料框(11)配合使用挂钩。


技术总结
一种风淬火装置,包括风淬室体,所述风淬室体后侧分别连接有抽风管和送风管,所述抽风管上设有抽风机,所述送风管上设有送风机,所述风淬室体的底部水平铺设有辊棒且所述风淬室体后侧设有用于驱动所述辊棒的辊棒驱动装置,所述风淬室体底部右侧处设有定位装置,所述风淬室体右侧上方设有堆分料驱动装置,所述堆分料驱动装置通过链条与所述风淬室体内部的堆分料机构连接,本实用新型取代了传统的水冷淬火方式,解决了传统因水冷方式带来的冷却工件的工艺缺陷和难以批量集约化生产的问题,本实用新型大大提高淬火的工作效率、节能环保、降低设备运行成本。

技术研发人员:杜恒标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南京长江工业炉科技集团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0.04.13
技术公布日:2020.12.2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