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加热治具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3451591发布日期:2020-12-29 09:53阅读:60来源:国知局
一种加热治具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ffc加工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加热治具。



背景技术:

ffc内部具有多股并列分布的铜导线,并且有部分位置上的铜导线是扁状的,因此在生产过程中,需要对铜导线进行压扁,铜线在压扁后会产生冷作硬化,需要通过加热处理来消除该冷作硬化效果,以往通常在压扁后经过加热炉对导线进行加热,来消除该效果,虽然可以达到消除冷作硬化的效果,但是由于在该过程中,铜导线容易与氧气发生反应产生变色,从而带来了其他的缺陷,因此还需进行改进。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加热治具以解决背景技术中提及问题。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加热治具,包括下箱体和上箱体;所述下箱体与上箱体的后侧铰接;所述下箱体与上箱体的前侧通过锁扣连接;所述上箱体与下箱体盖合后中间形成左右贯通的导槽;所述导槽的左部为加热区、右部为冷却区;所述下箱体与上箱体的表面对应加热区位置处分别安装有若干个加热块与若干个第一导气块;所述第一导气块上分别设有若干个第一气孔;所述第一导气块上设有分别与第一气孔连通且从对应的下箱体或上箱体底部穿出的第一通气管;所述下箱体与上箱体的表面对应冷却区位置处分别安装有第二导气块;所述第二导气块上设有若干个第二气孔;所述第二导气块上设有与第二气孔连通且从对应的下箱体或上箱体底部穿出的第二通气管;所述第一通气管与第二通气管分别与氮气输入装置连接。

对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描述,所述下箱体的前后两侧分别设有导向轴。

对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描述,所述下箱体表面设有两条前后对称设置的挡条;所述上箱体盖合在下箱体上方后,两个挡条与上箱体表面以及下箱体表面形成所述导槽。

对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描述,所述上箱体与下箱体上分别设有六个加热块与五个第一导气块;所述加热块与第一导气块间隔分布。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

导线经过导线压扁装置加工后进入该加热治具内,从加热治具的导槽内穿过,导线先后经过导槽的加热区与冷却区,在加热区内,通过加热块对导线进行加热,同时氮气输入装置将氮气输入第一通气管,氮气经过第一通气管从第一导气块的第一气孔中排出,使得加热区内充满氮气,防止加热后的导线与氧气发生反应而变色,经过加热区加热后的导线再进入到冷却区,冷却区内同样经过氮气输入装置将氮气输入第二通气管,氮气经过第二通气管从第二导气块的第二气孔中排出,保证导线的冷却过程中也不会与氧气发生反应而产生变色。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整体结构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上箱体与下箱体的打开状态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说明:

如图1-2所示,一种加热治具,包括下箱体41和上箱体42;所述下箱体41与上箱体42的后侧铰接;所述下箱体41与上箱体42的前侧通过锁扣43连接;所述上箱体42与下箱体41盖合后中间形成左右贯通的导槽44;所述导槽44的左部为加热区、右部为冷却区;所述下箱体41与上箱体42的表面对应加热区位置处分别安装有若干个加热块45与若干个第一导气块46;所述第一导气块46上分别设有若干个第一气孔461;所述第一导气块46上设有分别与第一气孔461连通且从对应的下箱体41或上箱体42底部穿出的第一通气管462;所述下箱体41与上箱体42的表面对应冷却区位置处分别安装有第二导气块47;所述第二导气块47上设有若干个第二气孔471;所述第二导气块47上设有与第二气孔471连通且从对应的下箱体41或上箱体42底部穿出的第二通气管472;所述第一通气管462与第二通气管472分别与氮气输入装置连接;上箱体42与下箱体41表面具有安装槽用于安装加热块45、第一导气块46与第二导气块47;导线经过导线压扁装置加工后进入该加热治具内,从加热治具的导槽44内穿过,导线先后经过导槽44的加热区与冷却区,在加热区内,通过加热块45对导线进行加热,同时氮气输入装置将氮气输入第一通气管462,氮气经过第一通气管462从第一导气块46的第一气孔461中排出,使得加热区内充满氮气,防止加热后的导线与氧气发生反应而变色,经过加热区加热后的导线再进入到冷却区,冷却区内同样经过氮气输入装置将氮气输入第二通气管472,氮气经过第二通气管472从第二导气块47的第二气孔471中排出,保证导线的冷却过程中也不会与氧气发生反应。

所述下箱体41的前后两侧分别设有导向轴48;导线经过导向轴48进出导槽44,提高稳定性。

本设计中,所述下箱体41表面设有两条前后对称设置的挡条411;所述上箱体42盖合在下箱体41上方后,两个挡条411与上箱体42表面以及下箱体41表面形成所述导槽44。

本设计中,所述上箱体42与下箱体41上分别设有六个加热块45与五个第一导气块46;所述加热块45与第一导气块46间隔分布,布局合理,加工效果最佳。

本实施例的工作原理:

导线从左侧进入导槽44内,导线先后经过导槽44的加热区与冷却区,在加热区内,通过加热块45对导线进行加热,同时氮气输入装置将氮气输入第一通气管462,氮气经过第一通气管462从第一导气块46的第一气孔461中排出,使得加热区内充满氮气,经过加热区加热后的导线再进入到冷却区,冷却区内同样经过氮气输入装置将氮气输入第二通气管472,氮气经过第二通气管472从第二导气块47的第二气孔471中排出,使得冷却区内导线外周充满氮气,对导线进行保护。

以上所述并非对本新型的技术范围作任何限制,凡依据本实用新型技术实质对以上的实施例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变化与修饰,均仍属于本新型的技术方案的范围内。



技术特征:

1.一种加热治具,其特征在于:包括下箱体和上箱体;所述下箱体与上箱体的后侧铰接;所述下箱体与上箱体的前侧通过锁扣连接;所述上箱体与下箱体盖合后中间形成左右贯通的导槽;所述导槽的左部为加热区、右部为冷却区;所述下箱体与上箱体的表面对应加热区位置处分别安装有若干个加热块与若干个第一导气块;所述第一导气块上分别设有若干个第一气孔;所述第一导气块上设有分别与第一气孔连通且从对应的下箱体或上箱体底部穿出的第一通气管;所述下箱体与上箱体的表面对应冷却区位置处分别安装有第二导气块;所述第二导气块上设有若干个第二气孔;所述第二导气块上设有与第二气孔连通且从对应的下箱体或上箱体底部穿出的第二通气管;所述第一通气管与第二通气管分别与氮气输入装置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加热治具,其特征在于:所述下箱体的前后两侧分别设有导向轴。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加热治具,其特征在于:所述下箱体表面设有两条前后对称设置的挡条;所述上箱体盖合在下箱体上方后,两个挡条与上箱体表面以及下箱体表面形成所述导槽。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加热治具,其特征在于:所述上箱体与下箱体上分别设有六个加热块与五个第一导气块;所述加热块与第一导气块间隔分布。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加热治具,加热治内具有加热区和冷却区,加热区内具有加热块对导线进行加热,还具有第一导气块供入氮气进行保护,冷却区内也具有第二导气块供入氮气对导线进行保护,体现出本实用新型通过灌入氮气对导线进行保护,防止高温状态下导线与氧气发生反应而变色。

技术研发人员:任志鸿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东莞市诚业机械科技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0.05.27
技术公布日:2020.12.29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