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晶状饰品钻孔内的抛光方法

文档序号:3332828阅读:526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晶状饰品钻孔内的抛光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晶状工艺饰品的钻孔内抛光的方法。
现有的用透明晶体(如水晶、玛脑、琥珀、钻石、宝石、玻璃。)制作的工艺品与首饰,当需要在晶体上开孔时,均采用机械或激光打孔技术。这种打孔方法的缺点是所成之孔之表面粗糙,即使用金刚砂细磨,也只能使此孔之表面较光洁而已,从此晶体工艺饰品的外表可看到所开孔的位置呈现白色的沟道,这就破坏了这些工艺饰品的观赏价值。
本发明要求提供一种在晶状体工艺饰品的钻孔中用化学药剂抛光的方法,此方法使经抛光处理的晶体工艺饰品之孔晶荧剔透。
本发明是这样实现的选用的抛光药剂有氢氟酸(浓度为1~20%);
酒精(工业级,95%);
丙烯酸酯类(纯度≥98.5%,常用的如丙烯酸甲酯、甲基丙烯酸甲酯、丙烯酸乙酯、氰基丙烯酸乙酯等。);
荧光染料(如荧光黄、荧光红。)蒸馏水其抛光过程是这样的先将需要抛光的晶体物,用酒精清洗,干燥。然后,将根据晶体材质选用适当浓度的氢氟酸涂于孔内,待干燥后置于蒸馏水中浸泡去污,取出后干燥,再涂上丙烯酸脂和荧光染料,在低于40℃下干燥,干后取出浸于酒精中1~2小时,取出后浸在蒸馏水中,最后捞出的工艺饰品待干燥后,即是整体晶荧剔透,看不出白沟道的完美作品。
下面举两个实施例作为对本发明的详细阐述。
实施例1取一颗42面天然水晶珠,为了穿挂线采用机械打孔,但从珠体外表可清楚地看到整个孔是一白道。现将此珠先在工业酒精中浸泡,作洁净处理;取出干燥后用20%浓度的氢氟酸涂于孔内,待干燥后,用蒸馏水浸泡去污;取出后干燥,用加入微量的荧光黄染料的丙烯酸乙酯溶液注入孔内,在低于40℃下干燥,然后取之在酒精中浸泡1~2小时,捞出后放在蒸馏水中浸泡,最后捞出的水晶珠经干燥后,从珠体外表看中间的线孔已呈透明状。此时整个水晶珠体是一个完全晶荧剔透的42面体,在阳光下闪闪发光,在微光下能发出荧光。
实施例2一颗长柱型的12面玛脑珠,中心开有一挂线孔,此孔也是孔表面较粗糙的,因玛脑体本身是半透明的酱红色,则从珠体外表看,线孔是模糊的沟道。现先用酒精清洗后,用1%浓度的氢氟酸注入孔内,在35℃下烘干,放入蒸馏水中浸泡去污,取出干燥,再在孔中注入加有微量荧光红染料的氰基丙烯酸乙脂溶液,在35℃下干燥,然后取之浸入酒精中2小时,捞出后放入蒸馏水中。最后捞出的玛脑珠体对着阳光可看到线孔呈透明状,在微光下呈荧光。
权利要求
1.一种晶状工艺饰品钻孔内的抛光方法,其特征在于此方法是采用化学药剂来达到抛光目的的,其药剂是氢氟酸、酒精、丙烯酸酯类、荧光染料和蒸馏水,抛光晶体钻孔时先用酒精去污,再在晶体钻孔内涂以氢氟酸,经干燥后用蒸馏水浸泡去污,捞出干燥后再在孔内注上配有微量荧光染料的丙烯酸酯类,并在低于40℃下干燥,取出后在酒精中浸泡1~2小时,再取出后用蒸馏水浸泡,待捞出后经干燥后则成。
全文摘要
一种晶状工艺饰品的钻孔抛光方法。它是采用化学方法使各种晶状体,如水晶、玛瑙、琥珀、钻石、宝石、玻璃等的钻孔经药剂浸泡后达到钻孔表面晶荧剔透,完全在简单的操作条件下进行抛光,不再需要用金刚砂一再研磨,且抛光质量达到天然丽质的程度。
文档编号B24B39/02GK1081949SQ9210762
公开日1994年2月16日 申请日期1992年6月30日 优先权日1992年6月30日
发明者周凤云, 周文洲, 周文卫 申请人:周凤云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