板式离子防垢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391236阅读:333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板式离子防垢器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一种给水防垢装置。
现有的电化学给水防垢装置有永磁防垢器、电磁防垢器、电子防垢器、静电防垢器和高频电场防垢器。这些防垢装置在国内外已应用多年,解决了给水结垢技术难题。但这些装置都还存在着不同程度的缺点,使其应用范围受到一定限制。如永磁防垢器性能不够稳定,用户难以充磁,易吸附水中磁性物质发生磁短路,后四种装置都需要有电源,并且需要进行整流或变压、变频等,所以整套装置结构较复杂,价格昂贵,使用维护也有一定难度。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新型节能的防垢器,不用电,不用充磁,结构简单,寿命长,使用、维护方便,且性能可靠。
本实用新型的板式离子防垢器,由外壳、进水口、出水口、阴极、阳极组成,其特征在于阴极为具有较高电极电位的板状金属或非金属材料,阳极为电极电位较低的板状金属材料,阴极和阳极至少有一对,两极板平行布置,间距为3~20mm,两极之间用导体连接固定并组成半闭合回路,回路中断处由水(或电解质)连通。
阴极材料可为耐酸不锈钢或电工石墨,阳极材料可为防锈铝合金、镁合金或锌合金。
当极板为条状时,沿外壳纵向平行设置,极板的一端用导体连接固定。
当极板为方板、圆板或异形板时,沿外壳横向平行设置,极板的一端用条状导体连接固定,极板上交错开有流水口。
离子式防垢器是电化学防腐蚀中牺牲阳极法的一种应用,它改进了电子防垢器通电后在阴极和阳极之间产生电位差的方法,采用两种电极电位差别较大的材料作阴极和阳极,按照一定的间距、极面积组合成原电池,当有水或其它电解质从两极间通过时,阳极材料就被氧化释放出阳离子,从而产生如下作用1、水中增加大量晶核,使水中的结垢物质以这些晶核为核心,提前结晶析出,悬浮在水中,从而避免在后边的器壁上生成水垢;2、水中单氢或双氢联结的水分子数量增多,自由度增大,因而可阻止水垢晶体的生长增大;
3、使水垢晶体结构由方解石型转变成雯石型,因而使水垢松散,易被水流带走。
本实用新型具有防垢效果明显、持久,结构简单,使用方便,成本低廉的特点。主要用于防止给水因温度、压力、离子浓度的变化而析出水垢,对防止腐蚀也有一定作用。例如可用于水加热器、冷却器、冷凝器等封闭式热交换器,也可用于沸水器、冷却塔、水洗设备等敞开式设备的给水防垢处理。
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详细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板式离子防垢器一个实施例的剖视图。
图2为
图1的横截面图。
如图所示,阴极1用板条状石墨材料制作,阳极2用板条状防锈铝镁合金制作,一对或多对极板沿外壳管长纵向平行设置,两极的一端用防锈铝合金导电片3连接,将一对或多对极板的端部用塑料框架7固定,将极板组装在设有进水口5和出水口6的管壳4内,即构成板式离子防垢器。两极的间距为3~20mm,极板长度可根据石墨阴极产品规格确定,长度约为管内径的20倍,使水在极板间的接触时间不少于1秒。。将该离子防垢器安装在开水炉的进水管上,就可有效防止开水炉水室内形成水垢。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个实施例的示意图。
如图3所示,极板11和12为方板、圆板或异形板,沿外壳14横向平行设置,极板之间用橡胶圈17隔开,极板的一端用条状导体13连接固定,极板上交错开有流水口,如一层开在两边,一层开在中间。进水口15与给水龙头相接,出水口是16。
权利要求1.一种板式离子防垢器,由外壳、进水口、出水口、阴极、阳极组成,其特征在于阴极为具有较高电极电位的板状金属或非金属材料,阳极为电极电位较低的板状金属材料,阴极和阳极至少有一对,两极板平行布置,间距为3~20mm,两极之间用导体连接固定并组成半闭合回路,回路中断处由水(或电解质)连通。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板式离子防垢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阴极材料可为耐酸不锈钢或电工石墨。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板式离子防垢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阳极材料可为防锈铝合金、镁合金或锌合金。
4.根据权利要求1、2和3所述的板式离子防垢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极板为条状,沿外壳纵向平行设置,极板的一端用导体连接固定。
5.根据权利要求1、2和3所述的板式离子防垢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极板为方板、圆板或异形板,沿外壳横向平行设置,极板的一端用条状导体连接固定,极板上交错开有流水口。
专利摘要一种板式离子防垢器,由外壳、进水口、出水口、阴极和阳极组成,阴极为具有较高电极电位的板状金属或非金属材料,阳极为电极电位较低的板状金属材料,阴极和阳极至少有一对,两极平行布置,极间距为3~20mm。它是利用电化学中原电池的原理,使从两极间通过的水不在后边的器壁上形成水垢,具有防垢效果明显、持久,结构简单,使用方便,成本低廉的特点。适用于锅炉、加热器、冷却器、冷凝器、水洗设备等的给水防垢处理。
文档编号C23F13/00GK2117374SQ92208789
公开日1992年9月30日 申请日期1992年5月8日 优先权日1992年5月8日
发明者张延灿, 陆煜康 申请人:张延灿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