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燃煤发电-CO<sub>2</sub>捕获-供热一体化系统及方法

文档序号:3466004阅读:190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燃煤发电-CO<sub>2</sub>捕获-供热一体化系统及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节能减排领域,特别涉及一种燃煤发电-CD2捕获-供热一体化系统及方法;具体说,涉及从燃煤电厂的燃烧后锅炉排烟中捕获CO2、回收汽水供热的发电系统,实现了能量的多级利用,有效地抑制了(X)2排放,同时还能满足供热的需求。
背景技术
现今,以(X)2为代表的温室气体大量排放而引发的全球气候变化,是人类目前面临的最严重和最需要迫切解决的问题之一。(X)2主要来自于化石燃料的燃烧,在我国,电力行业(主要是大量燃煤电厂)的CO2排放量占到全国CO2排放总量的40 50%,因此针对燃煤电厂的(X)2减排技术对我国乃至全世界控制温室气体而言,意义重大。目前,我国火电机组装机总容量已达7亿千瓦,其中绝大部分都是烧煤粉的汽轮机电站,针对这类电厂,考虑到燃煤电厂烟道气流量大、CO2分压低、温度高、杂质成分复杂、 杂质和惰性气体量大、具有腐蚀性等特点,主要采用在燃烧后从尾部烟气中采用化学吸收的方法捕集CO2。化学吸收(X)2分离方法是一种应用广泛、适应性强的烟气脱碳工艺技术,并已有示范电站应用。目前应用较多的是单乙醇胺(MEA)、二乙醇胺(DEA)、四基二乙醇胺(MDEA), 及K2C03/PZ等化学吸收剂。但这种方法需要消耗中温热来供给解析塔,以实现解析塔内的 CO2解析过程。通常这种方法的热耗率约为3 4MJ/kg(X)2(100-13(rC)。在燃煤电厂燃烧后脱碳工艺中,为提供这部分热量,会从中压缸出口抽取全部蒸汽量的50%左右用于加热解析塔再沸器。这不仅仅会使电厂发电效率下降10 15个百分点,而且还会给汽轮机低压缸的正常运行带来严重冲击,从而引发一系列工程技术问题。另一方面,在CO2捕获单元中,由再沸器从电厂汽水系统低压缸抽汽所获得的能量,除了很少一部分用于反应本身外,绝大部分还要以低温热的形式释放到环境中。其中包括解析塔顶部出口的CO2-水蒸气混合物的冷却放热(110 40°C ),贫液进入吸收塔之前的冷却放热(70 40°C );此外,由耗功而产生的(X)2多级压缩间冷放热量(160 35°C )也较大,但由于这些对外释放的热量大但温度太低,很难有效利用,因此关于(X)2吸收捕获流程中低温放热的优化利用的技术几乎是空白,未见报道。综上,燃煤电站的燃烧后(X)2捕获意义重大。适用于燃煤电厂的(X)2化学吸收碳捕获方法虽技术较成熟,但能耗太大、成本太高,由此带来一系列技术经济上的问题,难以接受;同时,现有的CO2化学吸收分离方法还会向环境中排放大量难以利用的低温热,这不仅造成能源的巨大浪费、还会加重电站对环境的热污染。因此,发展新型一体化燃煤电厂脱碳、电力生产及余热利用的系统集成技术,对于燃煤电站乃至全社会碳减排的重要性不言而喻。CN101910568公开了一种具有CO2捕获和压缩的发电厂,该电厂可以通过灵活的操作ω2捕获和压缩设备,在电网供电频率下降的情况下,通过降低(X)2捕获系统的功率消耗, 或者关闭系统来增加发电厂的净输出,从而保证电网的供电需求。但此方法没有涉及捕获系统余热利用,也没有关于电力生产流程与脱碳流程之间的系统集成。CN101230798公开了一种燃气轮机的(X)2分离发电系统和方法,从燃烧室出来的热烟道气,经高压膨胀器(涡轮机)做功后,进入(X)2回收单元,除去(X)2的贫(X)2气供给低压膨胀器继续做功。该方法利用发电用燃气轮机的排气在高压下分离C02,提高了 CO2的浓度和分压,降低了(X)2的分离能耗。其CO2分离系统可以用于各种分离技术。但此技术对CO2的具体回收流程没有介绍,且这种技术不能直接应用于烧煤粉的汽轮机电厂。CN101666248公开了一种二氧化碳回收型蒸汽发电系统,用于从锅炉燃烧燃料生成蒸汽时所形成的排烟中回收CO2,此系统包括锅炉、汽机、CO2吸收单元和再生单元,此外在该系统中还包括再沸器,用以提供CO2再生所需要的热量。该发明在锅炉尾部烟道省煤器与空预器之间加入一个换热器,利用锅炉尾部烟气热加热该换热器,进而提供CO2捕获再沸器的热需求,从而有效的抑制了发电效率的下降。但该发明没有涉及对捕获系统释放的大量低温余热的合理利用。此外,在相关发明专利中,均未见将供热系统与脱碳流程进行集成的报道。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燃煤发电-CD2捕获-供热一体化系统及方法,其特征在于,该系统主要将燃煤电厂蒸汽发电子系统、C02捕获单元和供热子系统三个子系统进行了较好的集成,形成一体化系统并实现能的梯级利用与(X)2的脱除。其中,该系统是燃煤电厂的蒸汽发电子系统、CO2捕获单元和供热子系统三个子系统集成为一体化系统,其中燃煤电厂蒸汽发电子系统、CO2捕获单元和供热子系统之间主要通过面试换热器对、低温加热器40、及第45阀门,第46阀门进行联通,构成燃煤发电-CO2捕获-供热一体化系统;具体而言,蒸汽发电子系统和CO2捕获单元之间由第45阀门经过L2 管道与面式换热器M接通,面式换热器M再经过LlO管道、L9管道连接至低温加热器40 ; 蒸汽发电子系统和供热子系统之间由第46阀门经过L3管道连接至第47阀门、第48阀门的公共口,第48阀门通过L7管道与第二地暖加热器37和第一地暖加热器36联通,第47 阀门通过L6管道与小透平25连接,小透平25和第一地暖加热器36再分别连接凝汽器15 ; CO2捕获单元的增压风机沈的入口连接燃煤电厂蒸汽发电系统的锅炉9的烟气处理装置; CO2捕获单元和供热子系统之间由贫液冷却器观通过第49阀门、第50阀门并行连接至第一地暖加热器36,(X)2冷却器31通过第51阀门、第52阀门并行连接至第二地暖加热器37 ; 燃煤电厂蒸汽发电系统的凝汽器15通过输送泵、低温连通阀M及L8管道与供热系统的低温加热器40连接。所述燃煤电厂蒸汽发电子系统由锅炉9、高压缸10、中压缸11、背压式低压缸12、 凝汽式低压缸13和发电机14串联构成蒸汽发电系统,在凝汽式低压缸13的排汽口连接凝汽器15,在中压缸11的排汽口连接除氧器16,除氧器16再经过小中压缸和凝汽器15的蒸汽入口连通;第一高温回热器17、第二高温回热器18和第三高温回热器19串联后,第一高温回热器17再分别连接到锅炉9和高压缸10的排汽口,第二高温回热器18连接在锅炉9 和高压缸10通道上,第三高温回热器19和除氧器16接通,第20-第23低温回热器串联后, 分别通过第41-第44低温回热阀门连接至背压式低压缸12与凝汽式低压缸13的各排汽口,第20低温回热器的一个出口和除氧器16接通,第23低温回热器的下出口与凝汽器15 接通,背压式低压缸12的排汽口经过Ll管道连接在第45阀门和第46阀门公共接口。
所述(X)2捕获单元包括增压风机沈的出口连接吸收塔27下部气体入口,贫液冷却器观分别连接吸收塔27上部液体入口和贫富液换热器30,贫富液换热器30分别连接解析塔32左边进、出口和吸收塔27底部的富液增压泵四;解析塔32底部连接再沸器35,解析塔32右边进、出口分别连接再沸器35和CO2冷却器31 ;CO2冷却器31通过CO2多级压缩机33和级间换热器34连接。所述供热子系统的第一地暖加热器36、第二地暖加热器37串联在一起;第二地暖加热器37经过L7管道与第48阀门连接后与分散式用户地热采暖系统38联通,第一地暖加热器36通过循环增压泵39与分散式用户地热采暖系统38联通。所述燃煤发电-CO2捕获-供热一体化工艺,所述燃煤电厂由锅炉9产生的主蒸汽进入高压缸10膨胀做功后,回入锅炉进行再热,再热蒸汽进入中压缸11继续膨胀做功, 中压缸11的排汽与背压式低压缸12、凝汽式低压缸13的入口相连,其中凝汽式低压缸13 的出口排汽压力为常规凝汽式机组排汽压力(3 8kpa);背压式低压缸12的出口压力为 1. 5 4. ^ar,当回收(X)2时,背压式低压缸12排汽用于供应化学吸收法回收流程中的再沸器35所需的热量;而当不回收CO2时,其排汽则进入小透平25回收功率,或进入供热系统的第一地暖加热器36和第二地暖加热器37到用户采暖系统38中放热,从而保证用户的采暖需求;放热后的30-40°C低温蒸汽再进入凝汽器15加热;低温加热器40所需热量来自 CO2多级压缩机33的级间换热器34和(X)2冷却器31的放热。所述(X)2捕获单元的(X)2捕获工艺,锅炉的排烟气经前期的净化处理,净化处理后烟气通过增压风机沈增压后,进入吸收塔27的下部,而作为吸收液的贫液从吸收塔27的上部通入。因此,含有(X)2的排烟气与贫液逆流接触,从而CO2通过与贫液反应被吸收下来, 除去(X)2后的净烟气从吸收塔27顶部排入大气。富液(富含(X)2的吸收液)从吸收塔27 底部排出经过增压泵四和贫富液热交换器30后进入再生塔32顶部,同时被再沸器35加热,被加热的富液产生高温再生蒸汽,高温再生蒸汽进入再生塔的下部。因此,CO2富液与再生蒸汽彼此逆流接触,富液被加热后释放CO2,由再生塔底部排出,进入CO2冷却器31,冷却排水后,进入多级压缩冷却系统,通过多级压缩机33压缩和冷却器34冷却排水后,达到工业用(X)2纯度要求或用于(X)2运输封存。解析(X)2后的吸收液(贫液)由再生塔32底部排出,经贫富液换热器30和贫液冷却器观后,重新进入吸收单元。综上,通过吸收剂的循环吸收、解析过程,来实现锅炉排烟气的ω2回收。所述锅炉的排烟气经前期的净化处理采用SCR、WF⑶工艺,脱除NO5^P S0X。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该系统的(X)2捕获-供热一体化集成方案能够有效的降低排碳的能耗和(X)2排放、抑制由于碳减排带来的发电效率下降,同时可实现发电-脱碳-供热过程的一体化,获得较高的综合能源利用效率与技术经济性能。新型燃煤电厂燃烧后0)2捕获运行灵活。首次将电厂汽水流程、CO2捕获流程与供热系统进行了合理的一体化集成,实现了能源的合理高效利用,使得(X)2捕获能耗大幅降低,为热电联产机组碳减排提供重要技术支持。


图1为电厂汽水系统、CO2捕获系统,以及供热系统整合示意图。
具体实施例方式本发明提供一种新型燃煤发电-CD2捕获-供热一体化系统及方法。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予以说明。如图1所示。该系统主要由燃煤电厂蒸汽发电子系统1丄02捕获单元2和供热子系统3三个子系统组成,其中,燃煤电厂蒸汽发电子系统由锅炉9、高压缸10、中压缸11、背压式低压缸12、凝汽式低压缸13和发电机14串联构成蒸汽发电系统,在凝汽式低压缸13的排汽口连接凝汽器 15,在中压缸11的排汽口连接除氧器16,除氧器16再经过小中压缸和凝汽器15的蒸汽入口连通;第一高温回热器17、第二高温回热器18和第三高温回热器19串联后,第一高温回热器17再分别连接到锅炉9和高压缸10的排汽口,第二高温回热器18连接在锅炉9和高压缸10通道上,第三高温回热器19和除氧器16接通,第20-第23低温回热器串联后,分别通过第41-第44低温回热阀门连接至背压式低压缸12与凝汽式低压缸13的各排汽口, 第20低温回热器一个出口和除氧器16接通,第23低温回热器的下出口与凝汽器15接通, 背压式低压缸12的排汽口经过Ll管道连接在第45阀门和第46阀门公共接口 ;CO2捕获单元包括增压风机沈的出口连接吸收塔27下部气体入口,贫液冷却器28 分别连接吸收塔27上部液体入口和贫富液换热器30,贫富液换热器30分别连接解析塔32 左边进、出口和吸收塔27底部的富液增压泵四;解析塔32底部连接再沸器35,解析塔32 右边进、出口分别连接再沸器35和(X)2冷却器31 ;CO2冷却器31通过(X)2多级压缩机33和级间换热器34连接;供热系统的第一地暖加热器36、第二地暖加热器37串联;第二地暖加热器37经过L7管道与第48阀门连接和与分散式用户地热采暖系统38联通,第一地暖加热器36通过循环增压泵39与分散式用户地热采暖系统38联通;所述燃煤电厂蒸汽发电子系统、CO2捕获单元和供热子系统之间主要通过面试换热器对、低温加热器40、及第45阀门、第46阀门等进行联通,从而构成燃煤发电-CO2捕获-供热一体化系统。具体而言,蒸汽发电子系统和CO2捕获单元之间由第45阀门经过L2 管道与面式换热器M接通,面式换热器M再经过LlO管道、L9管道连接至低温加热器40 ; 蒸汽发电子系统和供热子系统之间由第46阀门经过L3管道连接至第47阀门、第48阀门的公共口,第48阀门通过L7管道与第二地暖加热器37和第一地暖加热器36联通,第47 阀门通过L6管道与小透平25连接,小透平25和第一地暖加热器36再分别连接凝汽器15 ; CO2捕获单元的增压风机沈的入口连接燃煤电厂蒸汽发电系统的锅炉9的烟气处理装置; CO2捕获单元和供热子系统之间由贫液冷却器观通过第49阀门、第50阀门并行连接至第一地暖加热器36,(X)2冷却器31通过第51阀门、第52阀门并行连接至第二地暖加热器37 ; 燃煤电厂蒸汽发电系统的凝汽器15通过输送泵、低温连通阀M及L8管道与供热系统的低温加热器40连接。所述燃煤发电-CD2捕获-供热一体化的工艺过程是在汽水侧,由锅炉9产生的主蒸汽进入高压缸10膨胀做功后,回到锅炉进行再热,再热蒸汽进入中压缸11继续膨胀做功,中压缸11的排汽继续进入背压式低压缸12和凝汽式低压缸13,其中凝汽式低压缸13 的出口排汽压力为常规凝汽式机组排汽压力3 8kpa,排汽直接进入凝汽器15 ;背压式低压缸12的出口压力约为1. 5 4. ^ar,其排汽沿线路L1_L2_L4_L5管道,经过面式换热器对,进入再沸器35,提供CO2解析再沸热后,与来自凝汽器15的电厂冷凝水混合,一同回入电厂汽水系统。在烟气CO2捕获侧,锅炉9的排烟经过SCR、WFGD脱除NOx和SOx等污染物后,通过增压风机26增压,然后进入吸收单元,供应至吸收塔27的下部,而吸收液(贫液)供应至吸收塔27的上部。彼此逆流接触,从而CO2被反应吸收下来,除去CO2后的干净烟气从吸收塔27顶部排入大气。从吸收塔27底部排出的富液(富含CO2的吸收液)经过增压泵四和贫富热交换器30后进入再生单元,供应至再生塔32顶部。同时,由再沸器35产生的再生蒸汽被供应至再生塔的下部。因此,CO2富液与再生蒸汽彼此逆流接触,富液被加热后释放CO2,由再生塔底部排出,进入CO2冷却器31,冷却排水后,进入多级压缩冷却系统,通过多级压缩机33压缩和级间冷却器34冷却排水后,达到工业用(X)2纯度要求或用于(X)2永久封存。释放(X)2后的贫液由再生塔32底部排出,经贫富液换热器30和换热器观后,从新回入吸收单元。通过吸收剂的循环吸收、解析过程,来实现锅炉排烟气的(X)2回收。在地热供暖侧,通过第一地暖加热器36、第二地暖加热器37吸收来自捕获系统中 CO2冷却器31和贫液冷却器观所释放的低品位热量,加热地热供暖循环水,此地暖循环水通过循环增压泵39提供的动力,循环地从第一地暖加热器36和第二地暖加热器37中吸热、到用户采暖系统38中放热,从而保证用户的采暖需求。在此系统中,可不断的从外界补充冷水,以弥补供暖输水时的水量损失。以上基本方案的实施过程中,要求打开第45阀门,第49 第52阀门,低温连通阀 54,关闭第41阀门 第44阀门,第46阀门 第48阀门,第53阀门。除基本实施方案外,还可以根据需要,灵活的实施运行只脱碳方案、只供热方案、 以及不供热不脱碳方案。只脱碳方案要求打开45,低温连通阀M阀门,关闭第41 第44 阀门,,第46 第53阀门,实现(X)2捕获不供热效果。只供热方案要求打开第41 第44 阀门,,第46阀门,,第48阀门,,第53阀门,关闭第45阀门,,第47阀门,,第49 第52阀门,低温连通阀54,实现无(X)2捕获但供热效果。不供热不脱碳方案第要求打开第41 第 44阀门,第46阀门,第47阀门,第53阀门,关闭第45阀门,第48 第52,阀门、低温连通阀M,实现无(X)2捕获也不供热效果。实施例1选取中国典型的600丽燃煤电厂作为参比对象,选取单乙醇胺(MEA)作为CO2捕获化学吸收剂;其中表1给出了典型600MW电厂的参数。表1中国典型600MW燃煤电厂参数
__
——
水源-河流
煤的高位热值(HHV)MJ/kg,ar23.92 煤的低温热值(LHV)MJ/kg, ar22.76
汽轮机组毛输出功率MW604.3
电厂内部耗功MW30.22
净输出MW573.8
净效率%40.28
权利要求
1. 一种燃煤发电-ω2捕获-供热一体化系统,其特征在于,该系统是燃煤电厂的蒸汽发电系统(1)、CO2捕获单元(2)和供热系统(3)三个子系统集成为一体化系统,其中燃煤电厂蒸汽发电子系统、(X)2捕获单元和供热子系统之间主要通过面试换热器04)、低温加热器GO)、及第45阀门,第46阀门进行联通,构成燃煤发电-CD2捕获-供热一体化系统;具体而言,蒸汽发电子系统和(X)2捕获单元之间由第45阀门经过L2管道与面式换热器04) 接通,面式换热器04)再经过LlO管道、L9管道连接至低温加热器00);蒸汽发电子系统和供热子系统之间由第46阀门经过L3管道连接至第47阀门、第48阀门的公共口,第48 阀门通过L7管道与第二地暖加热器(37)和第一地暖加热器(36)联通,第47阀门通过L6 管道与小透平0 连接,小透平0 和第一地暖加热器(36)再分别连接凝汽器(1 ;CO2 捕获单元的增压风机06)的入口连接燃煤电厂蒸汽发电系统的锅炉(9)的烟气处理装置; CO2捕获单元和供热子系统之间由贫液冷却器08)通过第49阀门、第50阀门并行连接至第一地暖加热器(36),CO2冷却器(31)通过第51阀门、第52阀门并行连接至第二地暖加热器(37);燃煤电厂蒸汽发电系统的凝汽器(1 通过输送泵、低温连通阀(54)及L8管道与供热系统的低温加热器GO)连接。
2.权利要求1所述燃煤发电-CO2捕获-供热一体化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燃煤电厂蒸汽发电子系统由锅炉(9)、高压缸(10)、中压缸(11)、背压式低压缸(12)、凝汽式低压缸(1 和发电机(14)串联构成蒸汽发电系统,在凝汽式低压缸(1 的排汽口连接凝汽器(15),在中压缸(11)的排汽口连接除氧器(16),除氧器(16)再经过小中压缸和凝汽器(1 的蒸汽入口连通;第一高温回热器(17)、第二高温回热器(18)和第三高温回热器 (19)串联后,第一高温回热器(17)再分别连接到锅炉(9)和高压缸(10的排汽口,第二高温回热器(18)连接在锅炉(9)和高压缸(10)通道上,第三高温回热器(19)和除氧器(16) 接通,第20-第23低温回热器串联后,分别通过第41-第44低温回热阀门连接至背压式低压缸(12)与凝汽式低压缸(13)的各排汽口,第20低温回热器的一个出口和除氧器(16) 接通,第23低温回热器的下出口与凝汽器(1 接通,背压式低压缸(1 的排汽口经过Ll 管道连接在第45阀门和第46阀门公共接口。
3.权利要求1所述燃煤发电-CD2捕获-供热一体化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X)2捕获单元包括增压风机06)的出口连接吸收塔(XT)下部气体入口,贫液冷却器08)分别连接吸收塔(XT)上部液体入口和贫富液换热器(30),贫富液换热器(30)分别连接解析塔(32) 左边进、出口和吸收塔(XT)底部的富液增压泵09);解析塔(3 底部连接再沸器(35),解析塔(32)右边进、出口分别连接再沸器(35)和CO2冷却器(31) ;CO2冷却器(31)通过CO2 多级压缩机(3 和级间换热器(34)连接。
4.权利要求1所述燃煤发电-CD2捕获-供热一体化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供热子系统的第一地暖加热器(36)、第二地暖加热器(37)串联在一起;第二地暖加热器(37)经过 L7管道与第48阀门连接后与分散式用户地热采暖系统(38)联通,第一地暖加热器(36)通过循环增压泵(39)与分散式用户地热采暖系统(38)联通。
5.权利要求1所述燃煤发电-CO2捕获-供热一体化方法,其特征在于燃煤发电-CD2 捕获-供热一体化工艺为燃煤电厂由锅炉(9)产生的主蒸汽进入高压缸(10)膨胀做功后, 回入锅炉进行再热,再热蒸汽进入中压缸(11)继续膨胀做功,中压缸(11)的排汽与背压式低压缸(12)、凝汽式低压缸(1 的入口相连,其中凝汽式低压缸(1 的出口排汽压力为常规凝汽式机组排汽压力3 Skpa ;背压式低压缸(1 的出口压力为1. 5 4. 5bar,当回收(X)2时,背压式低压缸(12)排汽用于供应化学吸收法回收流程中的再沸器(35)所需的热量;而当不回收CO2时,其排汽则进入小透平05)回收功率,或进入供热系统的第一地暖加热器(36)和第二地暖加热器(37)到用户采暖系统(38)中放热,从而保证用户的采暖需求;放热后的30-40°C低温蒸汽再进入凝汽器(1 加热;低温加热器GO)所需热量来自 CO2多级压缩机(33)的级间换热器(34)和CO2冷却器(31)的放热。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燃煤发电-CO2捕获-供热一体化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CO2 捕获单元的(X)2捕获工艺,锅炉的排烟气经前期的净化处理,净化处理后烟气通过增压风机 (26)增压后,进入吸收塔(XT)的下部,而作为吸收液的贫液从吸收塔(XT)的上部通入;因此,含有(X)2的排烟气与贫液逆流接触,从而(X)2通过与贫液反应被吸收下来,除去(X)2后的净烟气从吸收塔(XT)顶部排入大气,富液从吸收塔(XT)底部排出经过增压泵09)和贫富液热交换器(30)后进入再生塔(3 顶部,同时被再沸器(3 加热,被加热的富液产生高温再生蒸汽,高温再生蒸汽进入再生塔的下部;因此,(X)2富液与再生蒸汽彼此逆流接触, 富液被加热后释放CO2,由再生塔底部排出,进入(X)2冷却器(31),冷却排水后,进入多级压缩冷却系统,通过多级压缩机(33)压缩和冷却器(34)冷却排水后,达到工业用CO2纯度要求或用于(X)2运输封存,贫液由再生塔(3 底部排出,经贫富液换热器(30)和贫液冷却器 (28)后,重新进入吸收单元,综上,通过吸收液的循环吸收、解析过程,来实现锅炉排烟气的 CO2回收;其中富液为富含(X)2的吸收液;贫液为解析(X)2后的吸收液。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燃煤发电-CD2捕获-供热一体化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锅炉的排烟气经前期的净化处理采用SCR、WFGD工艺,脱除NOx和S0X。
8.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燃煤发电-CO2捕获-供热一体化方法,其特征在于当回收CO2 但不供热时,通过打开第45,低温连通阀(M),关闭第41 第44阀门,第46 第53阀门, 用外接冷却水代替第一地暖加热器(36)和第二地暖加热器(37)的冷源来实现CO2捕获。
9.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燃煤发电-CD2捕获-供热一体化方法,其特征在于当供热但不回收(X)2时,通过打开第41 第44阀门,第46阀门,第48阀门,第53阀门,关闭第45阀门,第47阀门,第49 第52阀门,低温连通阀(M),背压式汽轮机(12)的排气经L1-L3-L7 路线直接加热第一地暖加热器(36)和第二地暖加热器(37)实现。
10.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燃煤发电-CO2捕获-供热一体化方法,其特征在于当不供热也不回收(X)2时,通过打开41 44阀门,46阀门,47阀门,53阀门,关闭45阀门,48阀门 52阀门,低温连通阀64),背压式汽轮机(12)的排气经L1-L3-L6路线,通过小透平(25) 回收蒸汽功来实现。
全文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属于节能减排领域的一种燃煤发电的CO2捕获-供热一体化系统及方法。该系统主要包括蒸汽发电子系统、CO2捕获单元、及供热子系统三大组成部分。三个子系统之间主要通过面试换热器、低温加热器、及第45阀门,第46阀门进行联通,构成燃煤发电-CO2捕获-供热一体化系统。本发明首次将电厂汽水流程、CO2捕获流程与供热系统进行了合理的一体化集成,使得CO2捕获能耗大幅降低,实现了能量的梯级利用,能够有效的降低排碳的能耗和CO2排放、抑制由于碳减排带来的发电效率下降,同时可实现发电-脱碳-供热过程的一体化,获得较高的综合能源利用效率与技术经济性能。为热电联产机组碳减排提供重要技术支持。
文档编号C01B31/20GK102322301SQ20111014585
公开日2012年1月18日 申请日期2011年6月1日 优先权日2011年6月1日
发明者刘彤, 刘文毅, 徐钢, 李守成, 杨勇平 申请人:华北电力大学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