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有机肥发酵搅拌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9718614发布日期:2022-04-16 19:02阅读:83来源:国知局
生物有机肥发酵搅拌装置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有机肥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生物有机肥发酵搅拌装置。


背景技术:

2.随着畜禽养殖业发展迅速,畜禽养殖产生的畜禽粪便、污水等废弃物也需要进行有效的处理并循环利用。目前一种常用的处理方案是利用生物种群作用和好氧发酵,对废弃物中的有机质进行分解和腐熟,达到废弃物循环利用和杀灭虫菌的目的。由于在处理过程中需要不断的对废弃物进行搅拌和曝气,因此现有的生物有机肥发酵搅拌装置都是在搅拌罐内设置曝气管来实现这一需求。但曝气管的位置不能与搅拌叶的位置冲突,因此只能布置在边缘位置,存在曝气不充分的问题。并且设置曝气管后导致缝隙增多,清理的难度加大。


技术实现要素:

3.为解决现有技术的生物有机肥发酵搅拌装置曝气不充分、清理难度大的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解决上述问题的生物有机肥发酵搅拌装置。
4.一种生物有机肥发酵搅拌装置,包括罐体、贯穿所述罐体设置的主轴、设于所述罐体内并与所述主轴连接的搅拌叶、设于所述罐体外并与所述主轴的一端连接的驱动单元、设于所述罐体外并与所述主轴的另一端连接的旋转接头、与所述旋转接头连接的切换阀、以及与所述切换阀连接的气路管道和水路管道;
5.所述主轴的内部设有主轴通道,所述搅拌叶的内部设有叶片通道,所述主轴通道的末端与所述旋转接头连通,并在靠近每一所述搅拌叶的位置设有支路与每一所述叶片通道连通,每一所述叶片通道均设有多个支路贯穿至所述搅拌叶外。
6.在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生物有机肥发酵搅拌装置的一种较佳实施例中,所述罐体为竖直设置的圆罐,所述主轴沿所述罐体的轴向贯穿其顶部和底部的端面。所述罐体的底部设有主支架,所述驱动单元设于所述主支架内,并于所述罐体的底部与所述主轴传动连接。所述罐体的顶部设有安装支架,所述旋转接头设于所述安装支架,并于所述罐体的顶部与所述主轴活动连接。
7.在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生物有机肥发酵搅拌装置的一种较佳实施例中,所述搅拌叶以与所述罐体的端面平行的角度设置多层,每层包括等夹角设置的四支所述搅拌叶。所述叶片通道以与其轴向垂直的角度设有多层所述支路,每层所述支路包括等夹角设置的四条所述支路;所述叶片通道远离所述主轴通道的末端贯穿至所述搅拌叶外。
8.相较于现有技术,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所述生物有机肥发酵搅拌装置设有所述主轴通道和所述叶片通道,使气流可以均匀的分布至所述罐体内,使物料与空气充分接触,获得较好的曝气效果。并且这一设计省略了额外的曝气管道,使所述罐体的内壁平整无缝隙,清洗十分方便。所述生物有机肥发酵搅拌装置还设有所述旋转接头和所述切换阀等部件,使得所述主轴通道和所述叶片通道可以兼用作供水通道,直接对所述罐体的内壁进行冲洗,
进一步减小了清洗的难度。
附图说明
9.图1是生物有机肥发酵搅拌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10.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
11.请参阅图1,是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生物有机肥发酵搅拌装置1的结构示意图,其中罐体2的部分进行了剖切展示。所述生物有机肥发酵搅拌装置1包括所述罐体2、主轴3、搅拌叶4、减速电机5、旋转接头6、切换阀7、气路管道8和水路管道9。
12.所述罐体2为竖直设置的圆柱形罐,其底部设有主支架21将其托举架空,顶部设有安装支架22。所述主轴3沿所述罐体2的轴向贯穿其顶部和底部的端面。在所述罐体2内以平行于其端面的角度设有八层所述搅拌叶4,从贴近所述罐体2的底端的位置起等间距布置。每层均包括按90
°
夹角布置的四支所述搅拌叶4。
13.所述主轴3内沿其轴向设有主轴通道31,所述主轴通道31的顶部贯穿至所述主轴3外,底部不贯穿,侧面于每一所述搅拌叶4的位置设有一条支路。所述搅拌叶4内也沿其轴向设有叶片通道41,所述叶片通道在靠近所述主轴3的一端贯穿所述搅拌叶4并与所述主轴通道31的支路连通,另一端也贯穿至所述搅拌叶4外,侧面设有多条支路也贯穿至所述搅拌叶4外。
14.所述叶片通道41的支路设置结构与所述主轴通道31类似,包括与所述叶片通道41轴向垂直的角度设置的五层,每层均包括按90
°
夹角布置的四条支路。
15.在所述主支架21的内侧设有基座安装所述减速电机5,其动力输出轴朝上,并与所述主轴3的底端通过联轴器连接。
16.所述安装支架22上设置有所述旋转接头6,所述旋转接头6的顶部设有所述切换阀7。所述旋转接头6的底端为可转动的接口,与所述主轴3的顶端对接,使所述主轴通道31与所述旋转接头6的内部连通;顶端为固定的接口,与所述切换阀7对接。
17.所述切换阀7包括三通接头和阀体。所述三通接头的一个接口与所述旋转接头6顶端的固定接口对接,另二个分别与所述气路管道8和所述水路管道9对接。所述阀体则用于切换所述气路管道8与所述主轴通道31连通,或所述水路管道9与所述主轴通道31连通,或所述气路管道8和所述水路管道9均关闭。
18.所述罐体2还设有进料口、卸料口、检查口等必要结构,由于这部分结构与现有技术的一致,便不再赘述。
19.具体实施时,将待处理的物料于所述进料口投入所述罐体2内。优选采用20%的牛粪、50%的秸秆、5%的酒糟和25%的菜籽饼。
20.启动所述减速电机5驱动所述主轴3及所述搅拌叶4转动,对物料进行搅拌。在需要进行曝气的时候,所述切换阀7切换为所述气路管道8与所述主轴通道31连通,在外部的鼓风机推动下空气依次经过所述所述气路管道8、所述主轴通道31、所述叶片通道41至所述罐
体2内。处理完成后经由所述卸料口排出。
21.在需要对所述罐体2内部进行清洗时,所述切换阀7切换为所述水路管道9与所述主轴通道31连通,在外部的水泵推动下水流依次经过所述所述气路管道8、所述主轴通道31、所述叶片通道41至所述罐体2内,对所述罐体2的内壁进行冲洗。
22.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专利范围,凡是利用本实用新型说明书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或等效流程变换,或直接或间接运用在其它相关的技术领域,均同理包括在本实用新型的专利保护范围之内。


技术特征:
1.一种生物有机肥发酵搅拌装置,包括罐体、贯穿所述罐体设置的主轴、设于所述罐体内并与所述主轴连接的搅拌叶、以及设于所述罐体外并与所述主轴的一端连接的驱动单元,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设于所述罐体外并与所述主轴的另一端连接的旋转接头、与所述旋转接头连接的切换阀、以及与所述切换阀连接的气路管道和水路管道;所述主轴的内部设有主轴通道,所述搅拌叶的内部设有叶片通道,所述主轴通道的末端与所述旋转接头连通,并在靠近每一所述搅拌叶的位置设有支路与每一所述叶片通道连通,每一所述叶片通道均设有多个支路贯穿至所述搅拌叶外。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生物有机肥发酵搅拌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罐体为竖直设置的圆罐,所述主轴沿所述罐体的轴向贯穿其顶部和底部的端面。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生物有机肥发酵搅拌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罐体的底部设有主支架,所述驱动单元设于所述主支架内,并于所述罐体的底部与所述主轴传动连接。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生物有机肥发酵搅拌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罐体的顶部设有安装支架,所述旋转接头设于所述安装支架,并于所述罐体的顶部与所述主轴活动连接。5.根据权利要求2~4任一所述的生物有机肥发酵搅拌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搅拌叶以与所述罐体的端面平行的角度设置多层,每层包括等夹角设置的四支所述搅拌叶。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生物有机肥发酵搅拌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叶片通道以与其轴向垂直的角度设有多层所述支路,每层所述支路包括等夹角设置的四条所述支路;所述叶片通道远离所述主轴通道的末端贯穿至所述搅拌叶外。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生物有机肥发酵搅拌装置。所述生物有机肥发酵搅拌装置包括罐体、贯穿所述罐体设置的主轴、设于所述罐体内并与所述主轴连接的搅拌叶、设于所述罐体外并与所述主轴的一端连接的驱动单元、设于所述罐体外并与所述主轴的另一端连接的旋转接头、与所述旋转接头连接的切换阀、以及与所述切换阀连接的气路管道和水路管道;所述主轴的内部设有主轴通道,所述搅拌叶的内部设有叶片通道。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所述生物有机肥发酵搅拌装置解决了现有技术的生物有机肥发酵搅拌装置曝气不充分、清理难度大的技术问题。清理难度大的技术问题。清理难度大的技术问题。


技术研发人员:梁永进 韦建玉 黄崇峻 徐文兵 罗华 邹军 金亚波 张纪利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广西中烟工业有限责任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1.08.31
技术公布日:2022/4/1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