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利用污泥中蛋白质生产碳酸铵的方法

文档序号:8311228阅读:377来源:国知局
一种利用污泥中蛋白质生产碳酸铵的方法
【技术领域】
[0001] 本发明为一种利用污泥中的蛋白质生产碳酸铵的方法,涉及化工技术领域,尤其 是涉及城镇生活污水压滤污泥无害化及资源化处理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0002] 随着我国城镇化水平及污水处理能力的快速提高,污水处理的副产物一剩余污泥 量也在不断增长。目前城镇污水处理厂的污泥总产量已达到2433万t/a,同时以年均12%的 速度增长;根据预测,2015年全国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泥产生量将达到6000万t。这些数量 巨大的污泥若得不到有效处理与处置,会经过多种途径使污染物再次进入水体,致使污水 处理会因为污泥处理环节造成巨大的经济和环境代价。我国目前主要应用的污泥处理与处 置方法有土地填埋、污泥焚烧、污泥堆肥等,其中土地填埋占63. 0%、污泥堆肥约占13. 5%、 污泥自然干化综合利用占5. 4%、污泥焚烧占1. 8%、污泥露天堆放和外运各占1. 8%和14. 4%。 事实上,土地填埋、露天堆放和外运的污泥绝大部分属于随意处置,真正实现安全处置的比 例不超过20% ;污泥因含水率高需与其它高热值物质混合燃烧,因此污泥焚烧成本较高;污 泥在堆肥过程中会导致氮元素的损失肥效较低,且存在重金属污染的风险。常用污泥处置 方式效果的不乐观使得整个污泥处理形势十分严峻。
[0003] 目前我国污泥处理和处置处于严重滞后状态,用于污泥处置的投资仅占污水处理 厂总投资的20°/『30%,远远低于发达国家的投资比例(50°/『70%)。"十二五"期间,国家开始 重视污泥的处理处置问题,鼓励发展污泥无害化后进行土地综合利用,中央财政投入大量 资金用于污泥处理与处置。"十二五"期间,污泥处理处置市场将得到进一步发展,将成为继 污水处理之后的下一个投资热点。
[0004] 由此可见,我国在污泥处理处置上潜力巨大,污泥处理处置市场已步入快速发展 阶段。因此,寻求一种新的、有效的、安全环保的污泥处理处置方法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来 说是一个迫切而又亟待解决的技术课题。

【发明内容】

[0005] 针对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简单有效的利用污泥中蛋白质 生产碳酸铵的方法,为污水处理厂污泥无害化及资源化处置提供了一条可行性道路。具体 的技术方案为:一种利用污泥中的蛋白质生产碳酸铵的方法,其特殊之处在于是通过如下 的步骤实现的:将污水处理厂产出的污泥中的蛋白质水解成游离的氨基酸;氨基酸在氨基 酸氧化酶作用下脱氨基生成氨气;再经过氨的转换与固定,即氨气与水生成氢氧化铵,氢氧 化铵与污泥中存在的氯化铁、氯化铝反应生成氯化铵;氯化铵与大于300目的碳酸钙粉在 加热条件下合成碳酸铵。
[0006] 为了能够更好的实施本发明,其方案还可以进一步的具体细化为: 进一步在于所述的利用改性剂将蛋白质降解成游离的氨基酸过程为:将含水率80%的 污泥与改性剂于改性沟内充分混合均匀后起堆发酵,堆放高度保持在80cm左右,改性剂添 加比例为待改性污泥总重的千分之一;在改性的前48-96小时内,平均每隔8小时进行翻 垛,以利于污泥水分挥发;在外界气温T多20°C时,发酵24小时后污泥温度可达40°C以上, 在改性剂中的蛋白酶的催化作用下,大分子的蛋白质变为较小分子的多肽,继续发酵,污泥 中的蛋白质在酶的作用下变成短链的肽和部分游离氨基酸,污泥经过48小时的发酵,在羧 肽酶和蛋白酶的协同作用下最终全部转变成游离氨基酸。
[0007] 进一步在于所述的氨基酸在氨基酸氧化酶作用下脱氨基生成氨气的过程为:污泥 和改性剂混合经发酵在蛋白酶的作用下,污泥中的蛋白质发生水解生成氨基酸,在机械翻 垛提供氧气条件下,氨基酸在氨基酸氧化酶的作用下发生氧化脱氨基反应脱掉氨基;在缺 氧条件下,两个氨基酸互相发生氧化-还原反应,生成有机酸、酮酸和氨气。
[0008] 进一步在于所述的氨的转换与固定的过程为:在污泥发酵72-96小时、发酵温度 T ~ 40-50°C、pH ~ 6. 0-6. 5条件下,污泥中经蛋白质水解、氨基酸脱氨基反应生成的氨和 污泥中的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铵,其中大部分氢氧化铵和污泥中的三氯化铁和三氯化铝反应 生成氯化铵,实现氨的固定。
[0009] 进一步在于所述的氯化铵与大于300目的碳酸钙粉在加热条件下合成碳酸铵为: 在污泥中的氮经过系列反应固定为氯化铵后,污泥继续发酵产热,经机械翻垛干化,污泥中 的含水率降到25-30%时,向污泥中添加占污泥总重1-3%的大于300目的碳酸钙粉,经机械 加温至污泥温度达到100°C以上,污泥中的氯化铵和碳酸钙粉反应生成碳酸铵和水的混合 蒸汽,经冷却得到碳酸铵晶体。
[0010]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充分的利用了污泥中的各种资源,通过技术整合提供合理的反 应条件和反应时间,将污泥所含蛋白质中的氮经过系列化学反应最终转化成氨,并加以利 用生成碳酸铵,实现了污泥的资源化处置。污泥中的氮进行了转化、固定,即避免了污泥因 发酵过程中氮氧化物的排放对大气环境造成的环境污染,又可生产碳酸铵商品,实现污泥 资源化处置。
【具体实施方式】
[0011] 一种利用污泥中的蛋白质生产碳酸铵的方法,是通过如下的步骤实现的:将污水 处理厂产出的污泥中的蛋白质水解成游离的氨基酸;氨基酸在氨基酸氧化酶作用下脱氨基 生成氨气;再经过氨的转换与固定,即氨气与水生成氢氧化铵,氢氧化铵与污泥中存在的氯 化铁、氯化铝反应生成氯化铵;氯化铵与大于300目的碳酸钙粉在加热条件下合成碳酸铵。
[0012] 其工艺步骤可以具体如下: A、建污泥改性沟:构建污泥改性沟,主要用于污泥的翻垛、改性,改性沟规格根据待改 性污泥量及生产规模确定。
[0013] B、污泥改性:将污水处理厂产出的含水率80%的污泥与改性剂药品于改性沟内充 分混合后起堆发酵,污泥堆放高度保持在80cm左右。在外界气温T多20°C时,发酵24小时 后温度可达40°C以上,在适宜温度下污泥中的蛋白质开始水解,持续24小时后蛋白质可全 部水解为氨基酸;发酵48小时后水解生成的氨基酸开始脱氨基反应,此过程需用自动翻垛 设备对污泥进行多次翻垛,以保证反应所需的好氧环境;氨基酸在氨基酸氧化酶作用下脱 氨基生成氨气的过程为:污泥和改性剂混合经发酵在蛋白酶的作用下,污泥中的蛋白质发 生水解生成氨基酸,在机械翻垛提供氧气条件下,氨基酸在氨基酸氧化酶的作用下发生氧 化脱氨基反应脱掉氨基,每消耗1分子氧产生2分子α-酮酸和2分子氨。其化学反应式 为:
【主权项】
1. 一种利用污泥中的蛋白质生产碳酸铵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是通过如下的步骤实现 的:将污水处理厂产出的污泥中的蛋白质水解成游离的氨基酸;氨基酸在氨基酸氧化酶作 用下脱氨基生成氨气;再经过氨的转换与固定,即氨气与水生成氢氧化铵,氢氧化铵与污泥 中存在的氯化铁、氯化铝反应生成氯化铵;氯化铵与大于300目的碳酸钙粉在加热条件下 合成碳酸铵。
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利用污泥中的蛋白质生产碳酸铵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 的将污泥中蛋白质水解为游离氨基酸过程为:将污水处理厂产出的含水率80%的污泥与改 性剂在改性沟中均匀混合后起堆发酵,污泥堆放高度保持在80cm左右;在外界温度保持在 20°C以上时,经24小时发酵后污泥温度可达40°C以上,在改性剂中蛋白酶的催化作用下, 污泥中的蛋白质发生水解生成多肽;发酵48小时后,在羧肽酶和蛋白酶的协同作用下蛋白 质最终水解为游离的氨基酸。
3. 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利用污泥中的蛋白质生产碳酸铵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 的氨基酸在氨基酸氧化酶作用下脱氨基生成氨气的过程为:污泥和改性剂混合经发酵在蛋 白酶的作用下,污泥中的蛋白质发生水解生成氨基酸,在机械翻垛提供氧气条件下,氨基酸 在氨基酸氧化酶的作用下发生氧化脱氨基反应脱掉氨基;在缺氧条件下,两个氨基酸互相 发生氧化-还原反应,生成有机酸、酮酸和氨气。
4. 根据权利要求1、2或者3任一权利要求所述的利用污泥中的蛋白质生产碳酸铵 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氨的转换与固定的过程为:在污泥发酵72-96小时、发酵温度 T ~ 40-50°C、pH ~ 6. 0-6. 5条件下,污泥中经蛋白质水解、氨基酸脱氨基反应生成的氨和 污泥中的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铵,其中氢氧化铵和污泥中的三氯化铁和三氯化铝反应生成氯 化铵,实现氨的固定。
5. 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利用污泥中的蛋白质生产碳酸铵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 氯化铵与大于300目的碳酸钙粉在加热条件下合成碳酸铵为:在污泥中的氮经过反应固定 为氯化铵后,污泥继续发酵产热,经机械翻垛干化,污泥中的含水率降到25-30%时,向污泥 中添加占污泥总重1-3%的大于300目的碳酸钙粉,经机械加温至污泥温度达到100°C以上, 污泥中的氯化铵和碳酸钙粉反应生成碳酸铵和水的混合蒸汽,经冷却得到碳酸铵晶体。
【专利摘要】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利用污泥中的蛋白质生产碳酸铵的方法及应用工艺,涉及化工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污泥无害化及资源化处置的技术领域。其具体的技术方案为:一种利用污泥中蛋白质生产碳酸铵的方法,其特征在于通过改性剂作用将污泥中的蛋白质进行水解、氨基酸脱氨基及氨的固定,利用固定后生成的氯化铵与碳酸钙粉反应合成碳酸铵。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污泥无害化及资源化处理的方法,充分利用污泥中所含有的资源,通过技术整合合理控制反应条件从污泥中提取出碳酸铵,为污泥的处置提供了一种切实可行的新方法。
【IPC分类】C01C1-26
【公开号】CN104628013
【申请号】CN201510042672
【发明人】徐明好
【申请人】徐明好
【公开日】2015年5月20日
【申请日】2015年1月28日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