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适于硫化氢气体大幅度变量的制酸系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8423462阅读:459来源:国知局
一种适于硫化氢气体大幅度变量的制酸系统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0001]本发明属于化工生产环保技术领域,涉及一种采用废硫化氢气体为原料制备硫酸的系统。
【背景技术】
[0002]众所周知,硫酸生产装置一般是以原料中的硫含量来确定装置生产规模的大小,原料中硫的含量和硫酸装置的大小是因果关系,一旦确定,两者不可变动。当然短期的少量的变化时可以的,但不能超过装置设计能力的10% - 20%。
[0003]目前我国石油提炼、天然气净化、煤气化生产过程中,会出现硫化氢气体和废硫酸液体,下面以国有大石化炼油系统中处理废硫化氢气体为例:大多数采用国外克劳斯法技术,利用废硫化氢直接生产硫磺,但其投资较大。现中小型石化炼油企业在炼油过程中其硫化氢排放较少,一般选择国外掌握的湿法技术和国内的干法技术,即用废硫化氢气体直接生产硫酸,但对于中小型企业来讲,无论湿法和干法处理硫化氢气体,在生产过程中都难以实现,原因如下:1、现在的中小型石化炼油企业其炼油装置系统都不只一套,有的炼油厂达到3套之多,而且废硫化氢气体的出处也不是同一种装置,受原油供应的影响或产品价格制约,在生产过程每一个企业的炼油装置并不总是全部投入生产的,这样废硫化氢气体的产出量变幅很大。
[0004]2、由于国内每一个中小型炼油企业的原油来源不稳定,这样每个地区原油的中的硫含量不经相同,低的硫含量可达0.2%-0.3%,高的硫含量达到25%以上,这样又造成废硫化氢废气总量变幅的不定性,天然气净化和煤气化同样区别只是所含硫的变幅大小。
[0005]上述原因,正是目前中小型炼油厂和天然气净化、煤气化硫化氢尾气治理的难度关键所在。
[0006]现国内中小型炼油企业为了解决这一难题,基本上都是采用先上一套硫磺制酸装置,在以生产硫酸为主的前提下将硫化氢同时在焚硫炉中燃烧来解决,这种方法单从处理废硫化氢为目的上来看,其一增加了处理废硫化氢的投资,其二,现国内硫酸产量早已过剩,这种方法增加了局部地区硫酸量的负担。

【发明内容】

[0007]本发明的目的是提出一种适于硫化氢气体大幅度变量的制酸系统。
[0008]本发明的主要技术方案:适于硫化氢气体大幅度变量的制酸系统,采用含废硫化氢气体为原料制取硫酸,其特征在于该制酸系统采用两套转化装置,每套转化装置均采用“3+2”两转两吸工艺流程,即A系列和B系列;换热器布置两套,采用III I V IV II流程;所述A系列或B系列的工艺过程:从干燥塔来的炉气经鼓风机升压后,经过第II1、第I换热器升温至420--425°C,进入转化器一段反应,反应后的气体经第I换热器换热降温后进入转化器二段反应,反应后的气体经第II换热器换热降温后进入转化器第三段反应,反应后的气体经第III换热器及省煤器换热降温后进入第一吸收塔,经吸收SO3后的炉气经第V、第IV及第II换热器换热升温后进入转化器第四段反应,反应后的气体经第IV换热器换热降温后进入转化器第五段反应,反应后的气体经第V换热器换热降温后进入第二吸收塔吸收SO3,经吸收收后的炉气再经过尾气处理装置吸收残余的302后,达到国家标准排放;制酸系统设有3台空气风机和3台SO2风机,两开一备,根据原料气中H2S的供应情况,转化装置分两种情况运行:
第一种情况:硫化氢气体量为制酸系统设计总量的30%-50%,将硫化氢通过燃烧后,炉气经干燥,通过一台SO2M机升压后进入A系列按上述工艺过程运行,在进入第一吸收塔前的B系列管线上、在气体从第一吸收塔出来通往B系列的管线上以及在进入第二吸收塔以前的B系列管线上分别加装阀门,以控制气体进入B系列转化装置;或运行B系列,则在进入A系列的相关管线上加装阀门;
第二种情况:硫化氢气体量为制酸系统设计总量全负荷,炉气经干燥后分别进入两台SO2M机升压,升压后分别进入A、B系列转化装置,从两台省煤器出口来的一次转化后炉气汇总进入第一吸收塔,吸收后的炉气分两路分别进入A、B系列进行第二次转化,经第二次转化后的炉气从两台第V换热器出来后汇总进入第二吸收塔,再经尾气处理后排空。
[0009]本发明的制酸系统完全能够应对石化及天然气净化、煤气化等生产企业,不同条件下硫化氢大幅度变量的生产要求,完全灵活的处理其产出的废硫化氢废气并制取硫酸。本发明的制酸系统能够承担硫化氢的变化量为1.34%-125%。
【附图说明】
[0010]图1为本发明的工艺流程示意图。
[0011]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的工艺流程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12]下面结合实施例和附图对本发明加以详细描述。
[0013]实施例:适于硫化氢气体大幅度变量的制酸系统参考附图1和2,采用含废硫化氢气体为原料制取硫酸。
[0014]制酸系统采用两套转化装置,每套转化装置均采用“3+2”两转两吸工艺流程,即A系列和B系列;换热器布置两套,采用III I — V IV II流程;所述A系列或B系列的工艺过程:从干燥塔来的炉气经鼓风机升压后,经过第II1、第I换热器升温至420-425°C,进入转化器一段反应,反应后的气体经第I换热器换热降温后进入转化器二段反应,反应后的气体经第II换热器换热降温后进入转化器第三段反应,反应后的气体经第III换热器及省煤器换热降温后进入第一吸收塔,经吸收SO3后的炉气经第V、第IV及第II换热器换热升温后进入转化器第四段反应,反应后的气体经第IV换热器换热降温后进入转化器第五段反应,反应后的气体经第V换热器换热降温后进入第二吸收塔吸收SO3,经吸收收后的炉气再经过尾气处理装置吸收残余的302后,达到国家标准排放。
[0015]实施例的制酸系统设有3台空气风机和3台SO2风机,两开一备,根据原料气中H2S的供应情况,转化装置分两种情况运行:
第一种情况:硫化氢气体量为制酸系统设计总量的30%-50%,将硫化氢通过燃烧后,炉气经干燥,通过一台SO2M机升压后进入A系列按上述工艺过程运行,在进入第一吸收塔前的B系列管线上、在气体从第一吸收塔出来通往B系列的管线上以及在进入第二吸收塔以前的B系列管线上分别加装阀门,以控制气体进入B系列转化装置;或运行B系列,则在进入A系列的相关管线上加装阀门;
第二种情况:硫化氢气体量为制酸系统设计总量全负荷,炉气经干燥后分别进入两台SO2M机升压,升压后分别进入A、B系列转化装置,从两台省煤器出口来的一次转化后炉气汇总进入第一吸收塔,吸收后的炉气分两路分别进入A、B系列进行第二次转化,经第二次转化后的炉气从两台第V换热器出来后汇总进入第二吸收塔,再经尾气处理后排空。
[0016]从以上实施例可以看出,本发明的制酸系统能够应对石化及天然气净化、煤气化等生产企业,不同条件下硫化氢大幅度变量的生产要求,完全灵活的处理其产出的废硫化氢废气并制取硫酸。
【主权项】
1.一种适于硫化氢气体大幅度变量的制酸系统,采用含废硫化氢气体为原料制取硫酸,其特征在于该制酸系统采用两套转化装置,每套转化装置均采用“3+2”两转两吸工艺流程,即A系列和B系列;换热器布置两套,采用III I —V IV II流程;所述A系列或B系列的工艺过程:从干燥塔来的炉气经鼓风机升压后,经过第II1、第I换热器升温至420--425?,进入转化器一段反应,反应后的气体经第I换热器换热降温后进入转化器二段反应,反应后的气体经第II换热器换热降温后进入转化器第三段反应,反应后的气体经第III换热器及省煤器换热降温后进入第一吸收塔,经吸收SO3后的炉气经第V、第IV及第II换热器换热升温后进入转化器第四段反应,反应后的气体经第IV换热器换热降温后进入转化器第五段反应,反应后的气体经第V换热器换热降温后进入第二吸收塔吸收SO3,经吸收收后的炉气再经过尾气处理装置吸收残余的302后,达到国家标准排放; 制酸系统设有3台空气风机和3台SO2风机,两开一备,根据原料气中H2S的供应情况,转化装置分两种情况运行: 第一种情况:硫化氢气体量为制酸系统设计总量的30%-50%,将硫化氢通过燃烧后,炉气经干燥,通过一台SO2M机升压后进入A系列按上述工艺过程运行,在进入第一吸收塔前的B系列管线上、在气体从第一吸收塔出来通往B系列的管线上以及在进入第二吸收塔以前的B系列管线上分别加装阀门,以控制气体进入B系列转化装置;或运行B系列,则在进入A系列的相关管线上加装阀门; 第二种情况:硫化氢气体量为制酸系统设计总量全负荷,炉气经干燥后分别进入两台SO2M机升压,升压后分别进入A、B系列转化装置,从两台省煤器出口来的一次转化后炉气汇总进入第一吸收塔,吸收后的炉气分两路分别进入A、B系列进行第二次转化,经第二次转化后的炉气从两台第V换热器出来后汇总进入第二吸收塔,再经尾气处理后排空。
【专利摘要】本发明属于化工生产环保技术领域,涉及一种适于硫化氢气体大幅度变量的制酸系统,采用含废硫化氢气体为原料制取硫酸,其特征在于该制酸系统采用两套转化装置,每套转化装置均采用“3+2”两转两吸工艺流程,即A系列和B系列;制酸系统设有3台空气风机和3台SO2风机,两开一备,根据原料气中H2S的供应情况,转化装置分两种情况运行。本发明的制酸系统完全能够应对石化及天然气净化、煤气化等生产企业,不同条件下硫化氢大幅度变量的生产要求,完全灵活的处理其产出的废硫化氢废气并制取硫酸。本发明的制酸系统能够承担硫化氢的变化量为1.34%-125%。
【IPC分类】C01B17-74
【公开号】CN104743524
【申请号】CN201510135112
【发明人】刘继强, 于志军, 吕浩
【申请人】南京瑞恰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公开日】2015年7月1日
【申请日】2015年3月26日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