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稻秧苗培养基质及制备方法

文档序号:10605704阅读:997来源:国知局
水稻秧苗培养基质及制备方法
【专利摘要】本发明的水稻秧苗培养基质及制备方法属于水稻育秧技术,是由下列组份按重量份数制成:草炭土30~80份、稻壳灰40~70份、生根剂0.1~1份、氨基酸原粉15~50份、氮肥2~8份、磷肥1~5份、钾肥0.3~2份、微量元素化合物0.5~2份制成。本发明的水稻秧苗培养基质使用方便,保水性好,能提高秧苗发根能力,使用本配方的培养基质,秧苗壮,可以代替传统育秧时使用的壮秧剂,达到了环保、无污染的效果;且能保持根系完整,秧苗返青快,无缓苗期。栽培时将秧苗连同培养基质同时栽入田中,培养基质在水稻田间随着水稻生长缓慢降解,为水稻生长提供养分,同时增加肥力,防止土地板结。
【专利说明】
水稻狭苗培养基质及制备方法
技术领域
[0001]本发明属于水稻育秧技术,特别是涉及到一种水稻秧苗培养基质及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0002]水稻是我国栽培面积较大的粮食作物之一,而水稻栽培过程中,育秧是不可缺少的一个步骤,秧苗的好坏直接影响着水稻的收成。传统的水稻秧田都是在育秧期,在土壤肥力比较好的田块,与表层土壤一起翻耕后怄制平整,再扒沟晾干理成苗床,水稻种子直接播种在土壤苗床里,表面覆盖地表土、有机肥等混合堆制成的营养土,但土壤是不可再生资源,是地球表面经过千百万年通过生物循环逐渐形成的,由于连年取土不但造成土壤资源锐减、使取土难度越来越大,同时土壤耕作层破坏和表层养分流失、生态环境遭到了严重的破坏。另外由于取土、运土、筛土等工作程序也浪费了大量的人力。特别是我国北方水稻种植区域,生育期短,活动积温少,生育前期长,中期高温时间短,后期降温快,低温冷害多。因此,如何培育出插秧后返青快,适时进入分蘖的健壮秧苗尤为重要,农民为培育出健壮秧苗,插秧后发根能力强、返青快、分蘖早、增产潜力大,大量的使用壮秧剂,但壮秧剂残留多、污染环境。近年,市面也出现了各种水稻育秧基质,但由于其配伍不合理,存在制作过程繁琐,使用不便、重量大、污染环境的缺陷。

【发明内容】

[0003 ]本发明旨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了一种水稻秧苗培养基质及制备方法。
[0004]本发明的水稻秧苗培养基质,是由下列组份按重量份数制成:草炭土30?80份、稻壳灰40?70份、生根剂0.1?I份、氨基酸原粉15?50份、氮肥2?8份、磷肥I?5份、钾肥0.3?2份、微量元素化合物0.5?2份制成;所述的微量元素化合物:是由硫酸镁5?15份、硫酸亚铁20?30份和硫酸锌8?15份混合组成。
[0005]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所述草炭土40?70份、稻壳灰50?60份、生根剂0.2?
0.8份、氨基酸原粉18?30份、氮肥I?5份、磷肥I?3份、钾肥0.2?I份、微量元素化合物0.6?1.5份。其中,微量元素化合物:是由硫酸镁8?10份、硫酸亚铁22?28份和硫酸锌10?13份混合组成;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还包括杀菌剂I?8份。
[0006]本发明的水稻秧苗培养基质的制备方法,包括下列步骤:a、预处理:将草炭土去取杂质,制成50?200目粉末,备用;
c、混合:在经a步骤处理得到的草炭土中加入稻壳灰、生根剂、氨基酸原粉、氮肥、磷肥、钾肥和微量元素化合物,搅拌均匀,即制得水稻秧苗培养基质。
[0007]稻壳灰:即稻壳燃烧后形成的灰。
[0008]草炭土有机质含量在30%以上(国外认为应超过50%),质地松软易于散碎,比重
0.7—1.05,多呈棕色或黑色,具有可燃性和吸气性,pH值一般为5.5?6.5,呈微酸性反应,呈层状分布。
[0009]所用的生根剂选用美国NEB公司(New England B1labs, Inc.)的NEB-26生物生根剂;规格为13毫升/袋*100包*6盒;NEB(恩益碧)是我国农业部认证的美国高科技产品,其是一种包含丛枝泡囊菌根mychorriza的有机物生物高科技产品,亦称作营养强化平衡剂,简称为NEB,NEB缓解或解决重茬病害的原理是,通过其所依赖的丛枝泡囊菌根mychorriza,使作物根系延伸,根系庞大,促进根际有益微生物群落大量繁殖,使作物形成良好的根际微生态环境,提高作物抗病、防病能力,使重茬作物健康生长。
[0010]氨基酸原粉包括:动物毛发水解复合氨基酸粉、豆柏、油渣饼、酵母发酵液、味精发酵液中的一种或几种任意比例混合物;本申请实施中使用的氨基酸原粉是以天然毛发角蛋白或豆饼为主要原料的氨基酸原粉,市场有售,如购自山东省金山生物工程有限公司。
[0011]本发明的水稻秧苗培养基质,配伍合理、养分全面,可以促进秧苗生长。使用方便,保水性好,能提高秧苗发根能力,使用本配方的培养基质,秧苗壮,可以代替传统育秧时使用的壮秧剂,达到了环保、无污染的效果;易于盘根,栽植中秧苗不萎蔫,能保持根系完整,秧苗返青快,无缓苗期。栽培时将秧苗连同培养基质同时栽入田中,培养基质在水稻田间随着水稻生长缓慢降解,为水稻生长提供养分,同时增加肥力,防止土地板结,同时,也实现水稻秸杆还田。本培养基质配方使用稻壳灰为原料成本低,制造方法简单,重量比普通的培养基轻60%以上,运输成本低,有利于大面积推广应用。同时,避免了取土难问题,有效的保护了耕地,维护生态的平衡,利于农业可持续发展。
【具体实施方式】
[0012]实施例1
本发明的水稻秧苗培养基质,是由下列组份按重量份数制成:草炭土30份、稻壳灰70份、生根剂0.1份、氨基酸原粉15份、氮肥8份、磷肥I份、钾肥2份、微量元素化合物0.5份制成;
所述的微量元素化合物:是由硫酸镁5份、硫酸亚铁20份和硫酸锌8份混合组成。
[0013]其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a、预处理:将草炭土去取杂质,粉碎至50?200目粉末,备用;
c、混合:在经a步骤处理得到的草炭土中加入稻壳灰、生根剂、氨基酸原粉、氮肥、磷肥、钾肥和微量元素化合物,搅拌均匀,即制得水稻秧苗培养基质。
[0014]实施例2
本发明的水稻秧苗培养基质,是由下列组份按重量份数制成:草炭土80份、稻壳灰40份、生根剂I份、氨基酸原粉50份、氮肥2份、磷肥5份、钾肥0.3份、微量元素化合物2份制成;所述的微量元素化合物:是由硫酸镁15份、硫酸亚铁30份和硫酸锌15份混合组成。
[0015]其制备方法同实施例1。
[0016]实施例3
本发明的水稻秧苗培养基质,是由下列组份按重量份数制成:草炭土70份、稻壳灰50份、生根剂0.8份、氨基酸原粉30份、氮肥I份、磷肥3份、钾肥0.2份、微量元素化合物1.5份制成;
所述的微量元素化合物:是由硫酸镁8份、硫酸亚铁28份和硫酸锌13份混合组成。
[0017]其制备方法同实施例1。
[0018]实施例4
本发明的水稻秧苗培养基质,是由下列组份按重量份数制成:草炭土40份、稻壳灰60份、生根剂0.8份、氨基酸原粉18份、氮肥5份、磷肥I份、钾肥I份、微量元素化合物0.6份和杀菌剂噁霉灵2份制成;
所述的微量元素化合物:是由硫酸镁10份、硫酸亚铁22份和硫酸锌13份混合组成。
[0019]其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a、预处理:将草炭土去取杂质,粉碎至50?200目粉末,备用;
c、混合:在经a步骤处理得到的草炭土中加入稻壳灰、生根剂、氨基酸原粉、氮肥、磷肥、杀菌剂噁霉灵、钾肥和微量元素化合物,搅拌均匀,即制得水稻秧苗培养基质。
[0020]实施例5
本发明的水稻秧苗培养基质,是由下列组份按重量份数制成:草炭土58份、稻壳灰55份、生根剂0.5份、氨基酸原粉15份、氮肥2份、磷肥2份、钾肥0.7份、微量元素化合物0.9份和杀菌剂甲霜灵5份制成;
所述的微量元素化合物:是由硫酸镁9份、硫酸亚铁25份和硫酸锌11份混合组成。
[0021]其制备方法同实施例4。
[0022]本发明的水稻秧苗培养基质使用方法:在育秧棚内地面铺敷一层塑料薄膜,阻隔地面凉气,然后将水稻育秧盘放置在其上,先在水稻育秧盘内均匀放入I?1.5厚的水稻秧苗培养基质做为底层基质,喷淋浇透水之后撒播发好的水稻种子,再在水稻种子之上均匀覆盖一层0.5?0.8cm厚的水稻秧苗培养基质后,再将浇透水,育秧棚内的温度控制在8?15°C,3?5天后水稻种子即可出苗,插秧期,将秧苗连同培养基质一同栽入稻田内,秧苗发根和分蘖早,无缓苗期,利于实现高产。本方法不受气候条件影响,在适合时期早育苗,不会因为取土难而晚育苗,避免了因插秧期拖后、分蘖少,造成减产的问题。
【主权项】
1.水稻秧苗培养基质,是由下列组份按重量份数制成:草炭土30?80份、稻壳灰40?70份、生根剂0.1?I份、氨基酸原粉15?50份、氮肥2?8份、磷肥I?5份、钾肥0.3?2份、微量元素化合物0.5?2份制成; 所述的微量元素化合物:是由硫酸镁5?15份、硫酸亚铁20?30份和硫酸锌8?15份混合组成。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水稻秧苗培养基质,其特征在于是由下列组份按重量份数制成:草炭土 40?70份、稻壳灰50?60份、生根剂0.2?0.8份、氨基酸原粉18?30份、氮肥I?5份、磷肥I?3份、钾肥0.2?I份、微量元素化合物0.6?1.5份制成; 所述的微量元素化合物:是由硫酸镁8?10份、硫酸亚铁22?28份和硫酸锌10?13份混合组成。3.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水稻秧苗培养基质,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杀菌剂I?8份。4.制备权利要求1所述的水稻秧苗培养基质的制备方法,包括下列步骤: a、预处理:将草炭土去取杂质,制成50?200目粉末,备用; C、混合:在经a步骤处理得到的草炭土中加入稻壳灰、生根剂、氨基酸原粉、氮肥、磷肥、钾肥和微量元素化合物,搅拌均匀,即制得水稻秧苗培养基质。
【文档编号】C05G3/00GK105967915SQ201610570885
【公开日】2016年9月28日
【申请日】2016年7月20日
【发明人】刘墨轩
【申请人】刘墨轩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