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型浓硫酸冷却装置的制造方法

文档序号:8859909阅读:183来源:国知局
新型浓硫酸冷却装置的制造方法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涉及硫酸生产中浓硫酸冷却装置,属于冷却装置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0002]硫酸冷却是硫酸生产必不可少的一环,80年代前国内硫酸企业均采用水淋洒式铸铁排管、F46管束等浓硫酸冷却装置,存在冷却效率低、造价高、事故多、占地面积大、水消耗量大等缺点。
[0003]现有的浓硫酸冷却装置换热管常会穿孔泄露,且多数换热管泄露的部位在进酸口处。通过对损坏部位的分析,原因是浓硫酸经干吸塔循环后,塔内大量棱角尖锐、磨蚀力强的碎瓷环进入循环硫酸中,伴随着温度高(达?120°C )、流速快(冷酸器入口径小)、冲击力大的浓硫酸一并进入冷却器,使冷却器入酸口处磨蚀、腐蚀速率高。
【实用新型内容】
[0004]本实用新型针对上述缺陷,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即能对浓硫酸快速冷却,同时又能保证长周期稳定运行的结构简单的冷却装置。
[0005]为此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本实用新型包括壳体,壳体两端依次设管板、水箱和封头,壳体上设进酸口、出酸口,水箱上设冷却水进口和出口,壳体内设折流板和换热管,所述进酸口路径上设水平旋转的叶轮,所述进酸口存在一部形成同轴设置的内外层双层结构,内层和外层之间形成顶部开口、底部封闭的环形夹层,所述夹层处于叶轮下方。
[0006]所述夹层沿底部至顶部其横向尺寸递减。
[0007]所述夹层两侧面下部设置若干凸出的挡板。
[0008]所述进酸口为渐大的圆锥状。
[0009]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是:1)本实用新型在进酸口路径上设水平旋转的叶轮,通过叶轮的旋转产生离心力,使存在于浓硫酸内的杂质在离心力的作用下被甩向外侧,然后由于夹层的设置,杂质会在重力的作用下掉进夹层内,从而降低了杂质冲击换热管的几率,延长了换热管的使用寿命;2)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夹层的结构,具体的说所述夹层沿底部至顶部其横向尺寸递减,这样掉进夹层内的杂质即使在相关因素的带动下向上浮动,也会因为和夹层两侧面的不断碰撞产生的阻挡力作用下使其不会从夹层中流出,从而进一步降低了杂质和换热管接触的的几率;3)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在夹层两侧面下部设置若干凸出的挡板,同样起到了对杂质向上运动的阻挡,当然所述的挡板不宜设置在上部,以避免起到反作用将掉进夹层内杂质顶出夹层;而设置在下部则不会存在此种问题,因为此时杂质掉进夹层比较深,挡块的阻挡力不足以将杂质顶出,杂质只会向下运动至挡块的下部,因此这样的设置能有效的阻挡杂质的向上流动,从而基本避免了杂质从夹层中流出的情况。
【附图说明】
[0010]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0011]图2为图1中I部放大图。
[0012]图中I为壳体、2为进酸口、3为换热管、4为叶轮、5为夹层、6为挡板。
【具体实施方式】
[0013]本实用新型包括壳体1,壳体I两端依次设管板、水箱和封头,壳体上设进酸口 2、出酸口,水箱上设冷却水进口和出口,壳体I内设折流板和换热管3,所述进酸口 2路径上设水平旋转的叶轮4,所述进酸口 2存在一部形成同轴设置的内外层双层结构,内层和外层之间形成顶部开口、底部封闭的环形夹层5,所述夹层5处于叶轮4下方。
[0014]所述夹层5沿底部至顶部其横向尺寸递减。
[0015]所述夹层5两侧面下部设置若干凸出的挡板6。
[0016]所述进酸口 2为渐大的圆锥状。
[0017]本实用新型根据具体情况需要可设置多组叶轮4,自上而下设置,但应均处于夹层5的上部。
【主权项】
1.新型浓硫酸冷却装置,包括壳体,壳体两端依次设管板、水箱和封头,壳体上设进酸口、出酸口,水箱上设冷却水进口和出口,壳体内设折流板和换热管,其特征在于,所述进酸口路径上设水平旋转的叶轮,所述进酸口存在一部形成同轴设置的内外层双层结构,内层和外层之间形成顶部开口、底部封闭的环形夹层,所述夹层处于叶轮下方。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型浓硫酸冷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夹层沿底部至顶部其横向尺寸递减。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型浓硫酸冷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夹层两侧面下部设置若干凸出的挡板。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型浓硫酸冷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进酸口为渐大的圆锥状。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涉及硫酸生产中浓硫酸冷却装置。包括壳体,壳体两端依次设管板、水箱和封头,壳体上设进酸口、出酸口,水箱上设冷却水进口和出口,壳体内设折流板和换热管,所述进酸口路径上设水平旋转的叶轮,所述进酸口存在一部形成同轴设置的内外层双层结构,内层和外层之间形成顶部开口、底部封闭的环形夹层,所述夹层处于叶轮下方。本实用新型在进酸口路径上设水平旋转的叶轮,通过叶轮的旋转产生离心力,使存在于浓硫酸内的杂质在离心力的作用下被甩向外侧,然后由于夹层的设置,杂质会在重力的作用下掉进夹层内,从而降低了杂质冲击换热管的几率,延长了换热管的使用寿命。
【IPC分类】C01B17-69
【公开号】CN204569422
【申请号】CN201520117861
【发明人】张元松, 潘庆洋, 邱红侠
【申请人】建业庆松集团有限公司
【公开日】2015年8月19日
【申请日】2015年2月27日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