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热线圈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0223041阅读:1071来源:国知局
加热线圈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涉及硅芯的加工设备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加热线圈。
【背景技术】
[0002]目前,硅芯在国内的使用量非常巨大,制造硅芯的主要加工设备为加热线圈。加热线圈包括聚热盘和设置在聚热盘上的环形加热管,聚热盘上设有贯穿两端的拉制孔,该拉制孔置于环形加热管的内环侧。在工作时,将加热线圈置于原料棒上,向环形加热管上通入高频电流,环形加热管在高频电流的作用下产生交变磁场,这个交变的磁场使聚热盘内部产生祸流(eddy current),从而使聚热盘迅速发热。由于原料棒与聚热盘相接触,原料棒吸收聚热盘上的热量后融化,然后将仔晶缓慢放入拉制孔内,仔晶与熔化原料保持2毫米间距,慢慢提升仔晶,熔化后的原料就会跟随仔晶上升,形成一个新的晶体的制成品。
[0003]在实现上述技术方案的过程中,发明人发现现有技术中至少存在如下问题:由于拉制孔在加工完成后,拉制孔两端的开口边沿具有毛刺,这些毛刺在交变磁场内会形成一个个小的发热源,导致聚热盘在拉制孔两端开口处的局部温度过高,使得整个加热线圈上的受热不均匀,特别是当需要拉制较大尺寸的晶体产品时,从拉制孔拉制出的晶体产品的形状发生异变,不能满足加工的形状要求,使得现有技术中的晶体产品的尺寸普遍偏小,不能满足大尺寸晶体产品的需求。
【实用新型内容】
[0004]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加热线圈,主要目的在于提高加热线圈的受热均匀性。
[0005]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主要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0006]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提供一种加热线圈,包括聚热盘和设置在聚热盘上的环形加热管,所述聚热盘上设有贯穿两端的拉制孔;所述拉制孔置于所述环形加热管的内环侧,所述拉制孔的两端开口均具有第一倒角。
[0007]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及解决其技术问题还可采用以下技术措施进一步实现。
[0008]进一步的,前述的加热线圈,其中,所述拉制孔的数量为多个,多个所述拉制孔绕所述环形加热管的中心线均匀设置。
[0009]进一步的,前述的加热线圈,其中,
[0010]所述第一倒角为圆角或斜角。
[0011 ]进一步的,前述的加热线圈,其中,
[0012]所述第一倒角为斜角,所述第一倒角沿所述中心线方向的高度为1.5mm?3mm。
[0013]进一步的,前述的加热线圈,其中,
[0014]所述聚热盘上还设有贯穿两端的引流孔,所述引流孔置于所述环形加热管的内环侧;
[0015]所述引流孔的数量为多个,且与所述拉制孔的数量相等;
[0016]多个所述引流孔绕所述中心线均匀设置,且多个所述引流孔与多个所述拉制孔依次间隔;
[0017]多个所述引流孔基于所述聚热盘沿径向向所述中心线处延伸,且在所述中心线处汇聚形成通孔。
[0018]进一步的,前述的加热线圈,其中,
[0019]所述引流孔的两端开口均具有第二倒角。
[0020]进一步的,前述的加热线圈,其中,
[0021]所述第二倒角为圆角或斜角。
[0022]进一步的,前述的加热线圈,其中,
[0023]所述第二倒角为斜角,所述第二倒角沿所述中心线方向的高度为1.5mm?3_。
[0024]进一步的,前述的加热线圈,其中,
[0025]所述聚热盘为圆盘,所述圆盘的中心线与所述环形加热管的中心线重合。
[0026]进一步的,前述的加热线圈,其中,
[0027]所述圆盘的外径为160mm?175mm。
[0028]借由上述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加热线圈至少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0029]在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技术方案中,因为拉制孔的两端开口均具有第一倒角,从而使拉制孔的两端开口的边沿更加平滑,相对于现有技术中拉制孔的两端开口由于具有毛刺而会使毛刺处的局部温度升高,本实用新型加热线圈的拉制孔在倒角后使毛刺大大减少,从而减小了加热线圈上局部温度升高的现象的发生,使加热线圈上的温度更加均匀。
[0030]上述说明仅是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概述,为了能够更清楚了解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手段,并可依照说明书的内容予以实施,以下以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并配合附图详细说明如后。
【附图说明】
[0031]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加热线圈的结构示意图;
[0032]图2是图1中A向的剖面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33]为更进一步阐述本实用新型为达成预定实用新型目的所采取的技术手段及功效,以下结合附图及较佳实施例,对依据本实用新型申请的【具体实施方式】、结构、特征及其功效,详细说明如后。在下述说明中,不同的“一实施例”或“实施例”指的不一定是同一实施例。此外,一或多个实施例中的特定特征、结构、或特点可由任何合适形式组合。
[0034]如图1和图2所示,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提出的一种加热线圈,包括聚热盘1和设置在聚热盘1上的环形加热管2。聚热盘1上设有贯穿两端的拉制孔3。拉制孔3置于环形加热管2的内环侧,拉制孔3的两端开口均具有第一倒角31,该第一倒角31可以为圆角或斜角等。
[0035]在上述提供的技术方案中,因为拉制孔3的两端开口均具有第一倒角31,从而使拉制孔3的两端开口的边沿更加平滑,相对于现有技术中拉制孔3的两端开口由于具有毛刺而会使毛刺处的局部温度升高,本实用新型加热线圈的拉制孔3在倒角后使毛刺大大减少,从而减小了加热线圈上局部温度升高的现象的发生,使加热线圈上的温度更加均匀。
[0036]上述的环形加热管2可以为空心的铜管,空心铜管的两端分别伸出聚热盘1的外部,用于与外部交流电源连接。空心铜管的内部可以通入不导电的散热液,比如纯净水等,散热液从空心铜管的一端流入,并从空心铜管的另一端流出,以对空心铜管进行散热,防止空心铜管处的局部温度过高,使整个聚热盘1上的温度更加均匀。
[0037]如图1和图2所示,为了提升加热线圈的硅芯产量,前述拉制孔3的数量可以为多个,比如6个等。且该多个拉制孔3绕环形加热管2的中心线均匀设置,带有均匀聚热盘1上的受热的技术效果。
[0038]为了方便加工,优选的,如图2所示,前述的第一倒角31可以为斜角,且作为斜角的该第一倒角31沿中心线方向的高度L1为1.5?3mm,以通过对斜角的高度进行控制,间接地控制拉制孔3两端开口处的温度,使聚热盘1上的温度更加均匀。
[0039]加热管2在对聚热盘1感应加热时,由于聚热盘1的外表面的温度较高,越靠近内部,温度越低,为了使聚热盘1上的温度更加均匀,如图1和图2所示,前述聚热盘1上还设有贯穿两端的引流孔4,引流孔4置于环形加热管2的内环侧。引流孔4的数量也为多个,且与拉制孔3的数量相等。该多个引流孔4绕前述环形加热管2的中心线均匀设置,且多个引流孔4与多个拉制孔3依次间隔。多个引流孔4基于聚热盘1沿径向向环形加热管2的中心线处延伸,且在中心线处汇聚形成通孔5,换句话说:多个引流孔4基于通孔5呈轮辐状向外发散。多个弓I流孔4沿径向将聚热盘1上的热量由外向内传递,使聚热盘1上的热量更加均匀。
[0040]由于引流孔4的两端开口上也具有毛刺,为了消除引流孔4的两端开口由于具有毛刺而导致局部温度升高的现象,如图1和图2所示,引流孔4的两端开口可以均具有第二倒角41,比如圆角或斜角等。
[0041]为了方便加工,优选的,如图2所示,上述的第二倒角41可以为斜角,且作为斜角的该第二倒角41沿中心线方向的高度L2为1.5?3mm,以通过对斜角的高度进行控制,间接地引流孔4孔两端开口处的温度,使聚热盘1上的温度更加均匀。
[0042]具体在实施前述加热线圈的技术方案时,前述的聚热盘1可以为圆盘,该圆盘的中心线与前述环形加热管2的中心线重合,从而向环形加热管2上通入高频交流电后,圆盘上的受热会更加均匀。
[0043]为了拉制出更大的硅芯棒,前述圆盘的外径D可以适当的做的较大,从而使聚热盘1上的拉制孔3也可以相应的做的较大,在一个具体的应用示例中,前述圆盘的外径D可以为160?175mm0
[0044]具体在实施前述加热线圈的技术方案时,前述的聚热盘1的上可以设有接地耳6,以与外界接地系统连接。
[0045]根据以上的实施例,本实用新型的加热线圈至少具有下列优点:
[0046](1)可拉制出大直径的圆柱形晶体,加热时间快,料体受热均匀,柱形晶体的椭圆度更完美;
[0047](2)加热速度快,产品外观均匀、美观,拉制直径变粗,提升产量。
[0048]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非对本实用新型作任何形式上的限制,依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实质对以上实施例所作的任何简单修改、等同变化与修饰,均仍属于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范围内。
【主权项】
1.一种加热线圈,包括聚热盘和设置在聚热盘上的环形加热管,所述聚热盘上设有贯穿两端的拉制孔;所述拉制孔置于所述环形加热管的内环侧,其特征在于, 所述拉制孔的两端开口均具有第一倒角。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加热线圈,其特征在于, 所述拉制孔的数量为多个,多个所述拉制孔绕所述环形加热管的中心线均匀设置。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加热线圈,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倒角为圆角或斜角。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加热线圈,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倒角为斜角,所述第一倒角沿所述中心线方向的高度为1.5mm?3mm。5.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加热线圈,其特征在于, 所述聚热盘上还设有贯穿两端的引流孔,所述引流孔置于所述环形加热管的内环侧; 所述引流孔的数量为多个,且与所述拉制孔的数量相等; 多个所述引流孔绕所述中心线均匀设置,且多个所述引流孔与多个所述拉制孔依次间隔; 多个所述引流孔基于所述聚热盘沿径向向所述中心线处延伸,且在所述中心线处汇聚形成通孔。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加热线圈,其特征在于, 所述引流孔的两端开口均具有第二倒角。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加热线圈,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二倒角为圆角或斜角。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加热线圈,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二倒角为斜角,所述第二倒角沿所述中心线方向的高度为1.5mm?3mm。9.如权利要求1、2、4至8中任一项所述的加热线圈,其特征在于, 所述聚热盘为圆盘,所述圆盘的中心线与所述环形加热管的中心线重合。10.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加热线圈,其特征在于, 所述圆盘的外径为160mm?175mm。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是关于一种加热线圈,涉及硅芯的加工设备领域,主要目的在于提高加热线圈的受热均匀性。主要采用的技术方案为:加热线圈,包括聚热盘和设置在聚热盘上的环形加热管,所述聚热盘上设有贯穿两端的拉制孔;所述拉制孔置于所述环形加热管的内环侧,所述拉制孔的两端开口均具有第一倒角。在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技术方案中,因为拉制孔的两端开口均具有第一倒角,从而使拉制孔的两端开口的边沿更加平滑,相对于现有技术中拉制孔的两端开口由于具有毛刺而会使毛刺处的局部温度升高,本实用新型加热线圈的拉制孔在倒角后使毛刺大大减少,从而减小了加热线圈上局部温度升高的现象的发生,使加热线圈上的温度更加均匀。
【IPC分类】C30B13/20
【公开号】CN205133786
【申请号】CN201520834373
【发明人】阮江海, 付剑, 朱勇
【申请人】新疆大全新能源有限公司
【公开日】2016年4月6日
【申请日】2015年10月26日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