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新抗肿瘤活性物质杆孢菌素p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569349阅读:332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新抗肿瘤活性物质杆孢菌素p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生物医学技术领域,确切地说是从土壤真菌黑粘座孢霉(Myrothecium roridum Tode ex Fr.)的无性世代发酵掖中提取一种新抗肿瘤活性化合物杆孢菌素P(roridin P)。
背景技术
土壤真菌次级代谢产物的研究一直是药物开发的一个热点,并开发出很多抗肿瘤抗真菌药物。1970年左右开始对黑粘座孢霉属真菌的次级代谢产物进行了研究,从中分离得到了粘液霉毒A、B、J和杆孢菌素A、D、H等系列单端孢菌烷类化合物(1.Werner B,etal.Helv.Chim.Acta.1975,581172,2.Makoto M,et al.TetrahedronLett.1977,474039),活性实验表明此类化合物具有抗白血病、鼻咽癌等作用(1.Bruce B.,et al.J Med.Chem.1980,231054,2.Constance E.,etal.Cancer Invest.1996,14124),目前对单端孢菌烷类化合物的化学和药理学研究引起了很大的重视。但有关杆孢菌素P的生物活性及提取分离均未见报道。

发明内容
本发明在于利用土壤真菌资源,提出一种以人工发酵生产的黑粘座孢霉的发酵液为原料,提取分离具有抗肿瘤活性的新单端孢菌烷类大环内酯化合物杆孢菌素P(roridin P),为研究开发新的抗癌药物提供天然药物化学研究基础和先导化合物。 本发明是以中国云南省西双版纳采集的土壤样品中分离得到的254-2号菌株为发酵菌,经中国科学院沈阳应用生态研究所王书锦研究员鉴定为黑粘座孢霉(Myrothecium roridum Tode ex Fr.)发酵液用乙酸乙酯提取,提取液经减压真空干燥,得到乙酸乙酯浸膏,经过硅胶柱层析,氯仿甲醇梯度洗脱,再用凝胶柱层析,高效液相柱层析等分离手段,得到一无色片状结晶,命名为杆孢菌素P(roridin P),该物质可以溶于甲醇中,难溶于氯仿。分子量ESI-MSm/z515(M++1)。分子式C29H38O8。核磁共振光谱数据见说明书附图1。根据该化合物的ESI-MS、1H-NMR(300MHz,DC3OD)、13C-NMR(75MHz,CD3OD)、HMQC和HMBC图谱鉴定了该化合物的结构。
体外抗肿瘤实验表明该化合物具有5.24×10-4mol/L诱导稻瘟霉分生孢子变性,可以抑制人绒毛膜上皮癌细胞(BeWo)增殖,最小半数抑制浓度EC50<20ugL。
本发明具有如下优点和积极效果杆孢菌素P是新的单端孢菌烷类大环内酯类化合物可用于新的抗癌药物及抗真菌药物的开发,也有助于土壤微生物发酵产物的进一步开发利用。


图1为化合物杆孢菌素P的核磁共振图谱数据。
具体实施例方式人工发酵方法生产的黑粘座孢霉(Myrothecium roridum Tode ex Fr.)发酵液5升,用乙酸乙酯萃取,乙酸乙酯萃取层加入无水硫酸钠干燥,减压挥干乙酸乙酯,得到黑褐色乙酸乙酯提取物5.1g,乙酸乙酯提取物经过硅胶柱层析,氯仿∶甲醇梯度洗脱,其氯仿∶甲醇(100∶3)部分合并,减压浓缩至干,得到230mg深红色浸膏,以甲醇溶解,进一步用SephadexLH-20柱进行纯化,合并主要组分,真空下除去溶剂,得到淡黄色粉末(72.5mg),再经高效液相柱层析(Shimadzu公司生产10ATvg型高效液相色谱仪,10AT型检测器,254nm检测,层析柱为Phenomenex C18 120Aφ25010mm,甲醇∶水(6∶4)洗脱。除去溶剂后即可得到化合物杆孢菌素P15mg。
权利要求
1.一种新抗肿瘤活性化合物杆孢菌素P,它从土壤真菌黑粘座孢霉的次级代谢产物中提取,其特征在于分离的杆孢菌素P具有如下结构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抗肿瘤活性化合物杆孢菌素P,其特征在于杆孢菌素P在制备治抗癌药物中的应用。
全文摘要
本发明是一种新抗肿瘤活性化合物杆孢菌素P,它可用于新的抗癌药物的开发和应用,它从土壤真菌黑粘座孢霉的次级代谢产物中提取,分离的杆孢菌素P具有如下结构:本发明不但可用于新的抗癌药物及抗真菌药物的开发,也有助于土壤微生物发酵产物的进一步开发利用。
文档编号C07D493/00GK1341597SQ0112796
公开日2002年3月27日 申请日期2001年7月25日 优先权日2001年7月25日
发明者裴月湖, 王涛 申请人:沈阳药科大学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