促进植物生长和提高植物抗病性的蛋白及其人工合成基因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530597阅读:410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促进植物生长和提高植物抗病性的蛋白及其人工合成基因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促进植物生长和提高植物抗病性的来自稻瘟菌的蛋白。本发明还涉及依据此蛋白的氨基酸序列设计的人工合成基因,以及包含此人工合成基因构建的表达载体和转化子。
背景技术
稻瘟菌(Magnaporthe grisea)是一种重要的植物病原菌,可引起水稻稻瘟病害。对于稻瘟菌已有人做过许多研究,如中国专利ZL01 128666.0(邱德文等“植物用多功能真菌蛋白制品及其制备方法)公开了从稻瘟菌中提取的蛋白,此类蛋白具有促进植物生长和提高植物抗病性的作用,但未明确分离纯化的蛋白及其相关信息。
目前稻瘟菌基因组全序列测序已完成,在GenBank中有22845条稻瘟菌蛋白序列的信息,但未发现具有促进植物生长和提高植物抗病性功能蛋白的信息。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寻找具有促进植物生长和提高植物抗病性的功能蛋白;本发明的另一目的是依据此蛋白的氨基酸序列设计人工合成基因,用其构建表达载体和转化子,以制备用于促进植物生长和提高植物抗病性的蛋白。
本发明从稻瘟菌(Magnaporthe grisea)中分离纯化出了一种蛋白质,这种蛋白基因为1008bp,由335个氨基酸组成,分子量为35810。通过Genbank基因库比对,获知此种蛋白是稻瘟菌中一种功能未知蛋白,此蛋白基因序列登陆号为XM 359470。其他信息如下组成207A;289C;353G;159T;0其它百分比20.5%A;28.7%C;35.0%G;15.8%T;0.0%其它分子量(kDa)ssDNA312.79 dsDNA621.57由于此种蛋白来源于稻瘟菌,具有促进植物生长和提高植物抗病性的作用,将此蛋白命名为稻瘟菌植物激活蛋白。
为证实上述分离的稻瘟菌植物激活蛋白的功能,本发明人对其进行了大量实验研究,具体如下
1.对植物种子发芽的促进作用研究1)对丝瓜种子发芽的促进作用观察;2)对番茄种子发芽的促进作用观察;2.对植物生长的促进作用研究1)对豌豆芽苗生长的促进作用观察;2)对水稻生长的促进作用观察;3.对植物纤维素酶活性的影响研究1)对黄瓜纤维素酶活性的影响测定;2)对豌豆叶片纤维素酶活性的影响测定;3)对烟草悬浮培养细胞纤维素酶活性的影响测定;4.对提高植物抗病性的研究1)对烟草悬浮细胞过氧化物酶活性的影响;2)对水稻幼苗脯氨酸含量的影响;3)对豌豆幼苗醇脱氢酶活性的影响。
上述实验证实,本发明分离的稻瘟菌植物激活蛋白具有促进植物生长和提高植物抗病性的功能。此稻瘟菌植物激活蛋白可用于制备促进植物生长和提高植物抗病性的制品。
本发明还依据上述稻瘟菌植物激活蛋白的氨基酸序列设计了人工合成基因,长度为1065bp,开放阅读框为1008bp,编码335个氨基酸,其它信息如下组成295A;207C;352G;211T;0其它百分比27.7%A;19.4%C;33.1%G;19.8%T;0.0%其它分子量(kDa)ssDNA332.11 dsDNA656.60以此人工合成基因与载体质粒连接获得的重组质粒导入宿主微生物细胞,可得到含此重组质粒的转化子;通过培养此转化子,诱导培养获得的表达蛋白具有促进植物生长和提高植物抗病性作用,可用于制备促进植物生长和提高植物抗病性的制品。
所述转化子,宿主微生物细胞均可选自大肠杆菌、酵母菌和毕赤酵母菌。
具体实施例方式实施例1 稻瘟菌植物激活蛋白的分离与提纯用PDA培养基培养稻瘟菌,用真空抽滤器过滤菌液,取菌丝块于研钵中用液氮研磨成细粉,迅速加入磷酸提取缓冲液,于沸水浴煮沸20min后,置冰水混合物中降温,在4℃条件下12000r·min-1离心15min,上清液用微孔过滤器(Φ=0.22μm)过滤,于-20℃冰箱中冷冻保存备用。
用15%和50%的硫酸铵进行分级沉淀,溶解后用丙酮分级沉淀,在4℃ 10000r·min-1离心30min,取沉淀,真空干燥5min,溶解后过离子柱,梯度洗脱,用疏水柱进一步纯化,获得纯化的稻瘟菌植物激活蛋白,真空冷冻干燥浓缩后,获得稻瘟菌蛋白。
实施例2 稻瘟菌植物激活蛋白基因的序列测定将实施例1所述的纯化蛋白通过质谱测定,进行Mascot检索比对,比对稻瘟菌全基因组序列,发现此蛋白与稻瘟菌一功能未知蛋白的氨基酸序列一致,编码此蛋白基因序列登陆号为XM 35947。
实施例3 稻瘟菌植物激活蛋白对植物种子发芽的促进作用3.1稻瘟菌植物激活蛋白对丝瓜种子发芽的促进作用实验方法激活蛋白处理和对照各50粒种子,用1μg·ml-1的稻瘟菌植物激活蛋白液浸种6h,对照用同样稀释倍数的蛋白提取缓冲液浸种6h,用清水洗涤种子两次后播种,于播种后5d和7d检查出苗率。
实验结果与结论播种5d后稻瘟菌植物激活蛋白处理种子的发芽率为88%,对照种子发芽率为20%,两者差异极显著;播种后7天处理种子的出苗率为100%,对照出苗率仅为55.33%,两者差异极显著(详见表1)。说明稻瘟菌植物激活蛋白能显著促进丝瓜种子的发芽。
表1 稻瘟菌植物激活蛋白对丝瓜种子出苗率的影响


3.2对番茄种子发芽的的促进作用实验方法“中蔬6号”番茄种子(处理和对照的种子各50粒)用1μg·ml-1的稻瘟菌植物激活蛋白浸种6h,对照用稀释1000倍的提取稻瘟菌植物激活蛋白的缓冲液浸种6h,用清水洗涤种子两次后播种到土壤中,播种后7d和9d检查出苗率。
实验结果7d时处理种子出苗率为90%,对照种子出苗率为38.67%,两者差异极显著;9d处理种子的出苗率为100%,对照种子出苗率为89.33%,两者差异极显著。而且激活蛋白处理的幼苗比对照长得健壮,详见表2。
表2 稻瘟菌植物激活蛋白对番茄种子出苗率的影响

结论稻瘟菌植物激活蛋白能明显促进番茄种子的发芽,提高出苗率。
实施例4 稻瘟菌植物激活蛋白对植物生长的促进作用4.1对豌豆芽苗生长的促进作用实验方法豌豆种子(不同浓度的处理和对照的种子各60粒),分别用10μg·ml-1、1μg·ml-1和0.5μg·ml-1浓度的稻瘟菌植物激活蛋白浸种6h,对照分别用同样稀释倍数的蛋白提取缓冲液浸种6h,然后用清水洗涤种子两次,用清水浸种24h后置于铺有吸水滤纸的培养皿中,室温培养5d后测量芽苗长度。
实验结果及结论10μg·ml-1、1μg·ml-1和0.5μg·ml-1浓度的稻瘟菌植物激活蛋白处理的幼苗整体高度均高于对照,激活蛋白处理和对照的差异极显著(表3)。说明稻瘟菌植物激活蛋白对豌豆幼苗的生长有明显的促进作用,且浓度较低时仍有较好的作用。
表3 稻瘟菌植物激活蛋白对豌豆幼苗生长的影响

4.2对水稻生长的促进作用实验方法品种为“中花9号”的水稻种子(处理和对照的种子各30粒)分别用10μg·ml-1、1μg·ml-1和0.5μg·ml-1浓度的稻瘟菌植物激活蛋白浸种24h,对照分别用稀释相同倍数的稻瘟菌植物激活蛋白的提取缓冲液浸种24h,用清水把种子洗涤两次,将种子放在铺有吸水滤纸的培养皿中,置28℃恒温培养箱中培养3d后播种到土壤中,于播种后24d测量水稻幼苗的生长情况。
实验结果及结论10μg·ml-1、1μg·ml-1和0.5μg·ml-1三个不同浓度稻瘟菌植物激活蛋白处理的水稻幼苗生长情况均优于对照,10μg·ml-1激活蛋白处理与对照差异达极显著水平(表4)。处理的水稻幼苗叶片的颜色比对照浓绿,整体高度要比对照高且整齐度较一致。证明稻瘟菌植物激活蛋白对水稻的生长有较大的促进作用。
表4 稻瘟菌植物激活蛋白对水稻生长的影响

实施例5 稻瘟菌植物激活蛋白对植物纤维素酶活性的影响5.1黄瓜纤维素酶活性的测定实验方法以10μg·ml-1的激活蛋白液,喷雾处理3叶1心的黄瓜幼苗,以蒸馏水为对照,1h后取叶片以Lowry方法测定叶片纤维素酶活性,每处理3次重复。
实验结果及结论用激活蛋白处理的黄瓜幼苗,纤维素酶活性明显增强,激活蛋白处理与对照差异达极显著水平(表5)。
表5 稻瘟菌植物激活蛋白对黄瓜纤维素酶活性的影响

5.2豌豆叶片纤维素酶活性的测定实验方法以10μg·ml-1、1μg·ml-1和0.5μg·ml-1浓度的激活蛋白液喷雾处理豌豆幼苗,以蒸馏水处理为对照,1h后取叶片以Lowry方法测定叶片纤维素酶活性,每处理3次重复。
实验结果及结论10μg·ml-1、1μg·ml-1和0.5μg·ml-1三个不同浓度稻瘟菌植物激活蛋白处理豌豆幼苗纤维素酶活性明显增强,10μg·ml-1激活蛋白处理与对照差异达极显著水平(表6)。
表6 稻瘟菌植物激活蛋白对豌豆幼苗纤维素酶活性的影响

5.3烟草悬浮培养细胞纤维素酶活性的测定实验方法将10μg·ml-1的稻瘟菌植物激活蛋白加入含有烟草悬浮培养细胞的培养液中,对照同时用提取蛋白缓冲液处理,置于25℃、120r·min-1的水平旋转摇床上培养一定时间后,各取1ml培养液于1.5ml离心管中,5000r·min-1离心4min后取细胞沉淀,均匀研磨后加入100μl酶提取液,1%CMC溶液为底物,摇匀后于50℃水浴锅中加热30min,冷却后加入DNS试剂1ml,沸水浴10min,自然冷却至室温。用分光分度计测定溶液的OD550值。
实验结果及结论用激活蛋白处理烟草悬浮细胞,纤维素酶活性比对照提高(表7)。说明稻瘟菌植物激活蛋白处理烟草悬浮细胞,具有提高其纤维素酶活性的作用。
表7 稻瘟菌植物激活蛋白对烟草悬浮培养细胞纤维素酶活性的影响

实施例6 稻瘟菌植物激活蛋白对烟草悬浮细胞过氧化物酶活性的影响实验方法在含有烟草悬浮培养细胞的培养液中分别加入10μg·ml-1和1μg·ml-1稻瘟菌植物激活蛋白,对照用提取稻瘟菌植物激活蛋白的缓冲液处理,置于25℃、120r·min-1的水平旋转摇床培养一定时间后,各取1ml培养液于1.5ml离心管中,5000r·min-1离心4min后取细胞沉淀,加入20mmol·L-1KH2PO41ml,用组织研磨器冰浴均匀研磨80次,4℃ 8000r·min-1离心6min后,上清液为酶提取液。将反应混合液3ml加至比色杯中,加酶提取液500μl,立即开始计时,用分光光度计每隔1min测一次OD470值。以每分钟内OD470变化0.01为1个过氧化物酶活性单位(U)。
实验结果及结论见表8,10μg·ml-1激活蛋白处理15min后的烟草悬浮培养细胞过氧化物酶活性达到12.83U显著高于对照7.20U,以后一直维持较高水平至12h,说明10μg·ml-1浓度激活蛋白能够提高烟草悬浮细胞的过氧化物酶活性;1μg·ml-1处理与对照的差异不大,说明此浓度对细胞内的过氧化物酶活性影响不大。
表8 稻瘟菌植物激活蛋白对烟草悬浮培养细胞过氧化物酶活性的影响

实施例7 稻瘟菌植物激活蛋白对水稻幼苗脯氨酸含量的影响说明在逆境条件下,植物体内脯氨酸的含量显著增加,因此植物体内脯氨酸含量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植物的抗逆性。
实验方法将10μg·ml-1、1μg·ml-1的稻瘟菌植物激活蛋白液喷施生育期为24天的水稻幼苗,对照喷施提取稻瘟菌植物激活蛋白的缓冲液,3d后,分别称取处理和对照水稻叶片0.2g加入5ml 3%磺基水杨酸,加盖,沸水浴提取10min,自然冷却至室温后离心,得到的上清液即为脯氨酸提取液。用茚三酮法测定水稻叶片脯氨酸含量。
实验结果及结论见表9,10μg·ml-1、1μg·ml-1瘟稻瘟菌植物激活蛋白液处理的水稻幼苗脯氨酸含量比对照高明显提高,证明稻瘟菌植物激活蛋白有利于提高植物的抗逆性。
表9 稻瘟菌植物激活蛋白对水稻幼苗脯氨酸的影响

实施例8 稻瘟菌植物激活蛋白对碗豆幼苗醇脱氢酶活性的影响说明土壤渍水危害植物是渍水造成的缺氧环境使植物根系和地上部的有氧呼吸受到抑制和无氧呼吸得到加强所致,作为植物对渍水(或缺氧)胁迫的一种反应常显示其体内醇脱氢酶(ADH)活性的显著上升,同时其同工酶谱也会发生明显变化。
实验方法用1μg·ml-1的稻瘟菌植物激活蛋白处理播种7d的碗豆幼苗,对照用提取稻瘟菌植物激活蛋白的缓冲液,喷雾1h后取样,称取0.2g的新鲜碗豆叶片,用液氮研磨后,全部转入离心管中,加酶抽提液0.8ml摇匀,4℃ 15000r·min-1离心20min,上清为酶提取液。反应缓冲液(0.15M Tris、3mM NAD+)2.85ml加酶提取液200μl,混匀后加95%的乙醇30μl启动反应,用分光光度计测定5min内的OD340值的变化。以每分钟ΔA340增加0.001为一个酶活性单位(U),酶活性用U/mg表示。
实验结果及结论见表10,1μg·ml-1的稻瘟激活蛋白处理碗豆幼苗1h后,在5min内醇脱氢酶活性单位平均值比对照有所提高,说明稻瘟菌植物激活蛋白能够诱导碗豆幼苗组织内的醇脱氢酶活性的升高。
表10 稻瘟菌植物激活蛋白对碗豆幼苗醇脱氢酶活性的影响

实施例9 激活蛋白人工合成基因的设计与合成根据稻瘟菌植物激活蛋白的氨基酸序列和酵母密码子偏好性设计合成激活蛋白人工合成基因,将其双链分为AX1~AX9、BX1~BX9、CX1~CX9、AY1~AY8、BY1~BY9、CY1~CY9、共53段寡聚DNA片段分别进行合成。AX1~AX9和AY1~AY8,BX1~BX9和BY1~BY9,CX1~CX9和CY1~CY9分别退火拼接成A、B、C三个基因片段,连到载体pUC19上,测序正确后,然后酶切获得A、B、C三个基因片段,拼接完整基因,连到载体pUC19上,即pUC19-Mgap,热激转化大肠杆菌DH5α细胞,筛选阳性克隆,测序确定核酸序列、读码框正确(SEQ ID NO1)。人工合成基因起始密码子前设计有EcoR1酶切位点,开放阅读框为1008bp,终止密码子后有NotI、XhoI、BamHI、ApaI、SmaIE、EcoRV、KpnI和HindIII多克隆位点,其序列为GCGGCCGCTCGAGGATCCGGGCCCGGGATATCGGTACCTCTAGAAGCTT。
实施例10 激活蛋白人工合成基因大肠杆菌表达系统的构建及表达用EcoRI和NotI分别双酶切pUC19-Mgpap和pGEX-KG,用T4连接酶将人工合成基因重组连接在pGEX-KG载体,构建重组质粒pGEX-KG-Mgap,热激转化大肠杆菌DH5α细胞,筛选阳性克隆,PCR法鉴定阳性克隆,将经鉴定含正确插入片段的转化子pGEX-KG-Mgap/DH5α单菌接种于5ml液体LB培养基(含50μg/ml氨苄青霉素),37℃,200r.min-1振荡培养12h。
将上述菌液按1∶100的比例接种于新鲜的5ml液体LB培养基(含50μg/ml氨苄青霉素),37℃,200r.min-1振荡培养至OD600=0.2~0.5(约2~3h,),加入一定量IPTG,特定温度(25~30℃),200r.min-1振荡培养,进行诱导表达。在不同的诱导时间(2、4、6、8、10h)进行取样,取500μl诱导菌液13000r.min-1离心2min沉淀菌体,进行SDS-PAGE电泳检测。
实施例11 大肠杆菌重组菌株表达蛋白的纯化及抗体制备在优化的诱导条件下大量培养诱导表达菌液,离心收集菌体,菌体重悬于PBS缓冲液中,超声波破碎菌体细胞,采用谷光甘肽Sepharose 4B亲和层析,纯化重组融合蛋白,用凝血酶因子切割释放靶蛋白。
纯化激活蛋白(0.5-1.0mg/mL)与佛氏佐剂等体积混匀充分乳化(第一次注射使用完全佐剂,第二次、第三次注射使用非完全佐剂),注射雌性新西兰大白兔(2.5-3.0Kg)每隔一周注射一次,共注射三次,第四周采取少量耳血,用试管凝集法检测效价,效价达1∶800以上时心脏采血,沉淀离心分离出抗血清。
实施例12 激活蛋白人工合成基因毕赤酵母表达系统的构建及蛋白表达用EcoRI和NotI分别双酶切pUC19-Mgap和pPIC-9K载体,用T4连接酶将人工合成基因重组连接在pPIC-9K构建重组载体pPIC-9K-Mgap,热激转化大肠杆菌DH5α细胞,筛选阳性克隆,PCR法鉴定阳性克隆,将经鉴定含正确插入片段的重组载体pPIC-9K-Mgap线性化,电击法转化毕赤酵母GS115细胞,涂布于组氨酸缺陷培养基(RDB),挑取转化子分别点接MM和MD培养基,筛选甲醇敏感型重组转化子,将阳性转化子接种于5ml BMG培养基中,30℃220r·min-1培养48h,离心收集菌体,加入10ml BMM培养基重悬菌体,30℃220r·min-1继续培养,每24h补加甲醇1%,诱导表达3-4d,离心收集上清用ELISA方法鉴定表达蛋白,并作SDS-PAGE检测。
实施例13 重组激活蛋白对水稻种子萌芽的促进作用实验方法用10μg·ml-1的重组激活蛋白液浸种8h后,用洗涤种子两次,置入垫有湿润滤纸的洁净培养皿中,于37℃恒温培养箱中,同时以蒸馏水为对照,处理和对照各30粒水稻种子。2d后测量水稻萌芽长度。
实验结果重组激活蛋白处理水稻种子的萌芽长度为5.48mm,对照种子萌芽长度为4.71mm,两者差异显著。详见表11,说明激活蛋白能显著促进水稻种子的发芽。
表11 重组激活蛋白对水稻种子发芽的影响


实施例14 重组激活蛋白对水稻抗病性的诱导作用实验方法用10μg·ml-1重组激活蛋白液以喷雾法处理水稻幼苗,以叶片上附有细密水滴但不流淌为宜,用清水作对照,每处理30株苗,处理3d后,用稻瘟菌孢子悬液(200-300×103个孢子/ml)进行喷雾接种,接种后保湿48h,一周后进行病级调查,防治效果以病情指数比对照减少的百分数表示。
实验结果稻瘟菌接种7天后调查结果显示(表12),重组激活蛋白处理和清水对照处理的病叶率分别为75%和85%,病情指数分别为20.46和41.85,重组激活蛋白处理防治效果为50.68%。说明重组激活蛋白处理水稻幼苗3d后进行稻瘟菌挑战接种,能够增强水稻对稻瘟病的抗病性。
表12 激活蛋白对水稻抗病性的作用

序列表<110>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环境与可持续发展研究所<120>促进植物生长和提高植物抗病性的蛋白及其人工合成基因<130>05-01<160>1<170>PatentIn version 3.1<210>1<211>1065<212>DNA<213>稻瘟病菌(Magnaporthe grisea)<400>1GAATTCATGT CCGCTGTTGT CTCTAAGAAC TTGTTCGCTT TGTTGGGTAA CGACGAGGAG60GACGACACTC CAAAGGCTCC AGTCAAGACC GTTGACAAGA AGGTCACTCA CACCACTAAG 120AGAACTGGTG CTGACGAGGC TCCAAGATCC AACGCTGCTG CCGCTGGTTC CAGAAGAGGT 180GCTGGTAACG ACGGTGGTGA CAGAAGACCA AGAAACACCG ACGAGGCTAG AGGTCCAAGA 240GGTGGTATCG GTGCTAGAGC TAGAGGTGGT AGAGGTGGTT CTTTCAGAAG AGACAGAGAC 300GACAGACACG CTAAGAACTT GCCATCCGGT GGTTCTGAGA AGACTGCAGC TCAATCCTGG 360GGTGCTACCG AGGGTGAGGC TGAGTTGAAG GACGAGCAAG CTGGTGAGGA GTTGGCTAAG 420AAGGAGCAAA AGGAGGCTAA CGCTGAGGAC GCTGCTGCTG AGGAGCCAGT TGAGGAAGAG 480GACAAGTCCA TTTCTTACGC TGACTACTTG GCTCAACAAG CTGAGAAGAA GTTGGCTTTG 540GACAACGACT TGAAGGTCAG ACAAGCTAAC GAGGGTACTA AGTTGAAGAA GGAGTGGGCT 600GCTGCTAAGC CATTGGTTAA GGACGAGGAC GACGACTTCA TCGCTGGTTC TGGTGGTAAG 660GCTAAGAGAG AGAGAGAGAG AAAGGTCAAG CAGGTTGTCG ACATTGACCA AAGATTCGTT 720GAGCAACAAG ACAGACCAAG AGGTGGTGGT AGAGGTGGTC CAAGAGGTGG TGCTAGAGGT 780GAGTTCAGAG GTGGTAGAGG TAGAGGTGAG GGTAGAGGTA GAGGTGACTT CGGTGGTAGA 840GGTAGAGGTG GTCCAAGAGA CGGTCCAAGA GAGGGTGGTA GAGGTGGTCC AAGAGGTGGT 900GCTCAGACCA TCAACACTAA GGGTCACGTT TGTGTCCCAT TGCCATGGCA ACAATTGGAG 960GCTGTCTTCG CTACTAACCC AACCTTGACT ATGCAAAGAG ACACCATTCA ATAATAGCGG 1020CCGCTCGAGG ATCCGGGCCC GGGATATCGG TACCTCTAGA AGCTT 1065Met Lys Arg Arg Ala Ser Asp Arg Gly Ala Gly Glu Thr Ser Ala Arg1 5 10 15Ala Lys Ala Leu Gly Ser Gly Ile Ser Gly Asn Asn Ala Lys Arg Ala20 25 30Gly Pro Phe Ile Leu Gly Pro Arg Leu Gly Asn Ser Pro Val Pro Ser35 40 45Ile Val Gln Cys Leu Ala Arg Lys Asp Gly Thr Asp Asp Phe Tyr Gln50 55 60Leu Lys Ile Leu Thr Leu Glu Glu Arg Gly Asp Gln Gly Ile Glu Ser65 70 75 80Gln Glu Glu Arg Gln Gly Lys Met Leu Leu His Thr Glu Tyr Ser Leu85 90 95
Leu Ser Leu Leu His Thr Gln Asp Gly Val Val His His His Gly Leu100 105 110Phe Gln Asp Arg Thr Cys Glu Ile Val Glu Asp Thr Glu Ser Ser Arg115 120 125Met Val Lys Lys Met Lys Lys Arg Ile Cys Leu Val Leu Asp Cys Leu130 135 140Cys Ala His Asp Phe Ser Asp Lys Thr Ala Asp Leu Ile Asn Leu Gln145 150 155 160His Tyr Val Ile Lys Glu Lys Arg Leu Ser Glu Arg Glu Thr Val Val165 170 175Ile Phe Tyr Asp Val Val Arg Val Val Glu Ala Leu His Gln Lys Asn180 185 190Ile Val His Arg Asp Leu Lys Leu Gly Asn Met Val Leu Asn Lys Arg195 200 205Thr His Arg Ile Thr Ile Thr Asn Phe Cys Leu Gly Lys His Leu Val210 215 220Ser Glu Gly Asp Leu Leu Lys Asp Gln Arg Gly Ser Pro Ala Tyr Ile225 230 235 240Ser Pro Asp Val Leu Ser Gly Arg Pro Tyr Arg Gly Lys Pro Ser Asp245 250 255Met Trp Ala Leu Gly Val Val Leu Phe Thr Met Leu Tyr Gly Gln Phe260 265 270Pro Phe Tyr Asp Ser Ile Pro Gln Glu Leu Phe Arg Lys Ile Lys Ala275 280 285Ala Glu Tyr Thr Ile Pro Glu Asp Gly Arg Val Ser Glu Asn Thr Val290 295 300Cys Leu Ile Arg Lys Leu Leu Val Leu Asp Pro Gln Gln Arg Leu Ala305 310 315 320Ala Ala Asp Val Leu Glu Ala Leu Ser Ala Ile Ile Ala Ser Trp Gln325 330 335Ser Leu Ser Ser Leu Ser Gly Pro Leu Gln Val Val Pro Asp Ile Asp340 345 350Asp Gln Met Ser Asn Ala Asp Ser Ser Gln Glu Ala Lys Val Thr Glu355 360 365Glu Cys Ser Gln Tyr Glu Phe Glu Asn Tyr Met Arg Gln Gln Leu Leu370 375 380Leu Ala Glu Glu Lys Ser Ser Ile His Asp Ala Arg Ser Trp Val Pro385 390 395 400Lys Arg Gln Phe Gly Ser Ala Pro Pro Val Arg Arg Leu Gly His Asp405 410 415Ala Gln Pro Met Thr Ser Leu Asp Thr Ala Ile Leu Ala Gln Arg Tyr420 425 430Leu Arg Lys43权利要求
1.一种促进植物生长和提高植物抗病性的蛋白质,编码此蛋白基因序列登陆号为XM_35947。
2.权利要求1所述的促进植物生长和提高植物抗病性的蛋白质用于制备促进植物生长和提高植物抗病性的制品的用途。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促进植物生长和提高植物抗病性的蛋白质,所述制品用于促进植物生长和提高植物抗病性的用途。
4.根据权利要求1中的蛋白质的氨基酸序列设计合成的人工合成基因,其序列如SEQID NO1所示。
5.一种重组质粒,含有权利要求4所述的人工合成基因。
6.一种转化子,含有导入权利要求5所述的重组质粒的宿主微生物细胞。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转化子,其特征在于所述宿主微生物细胞选自大肠杆菌、酵母菌和毕赤酵母菌。
8.用权利要求6所述的转化子制备的重组蛋白制品。
9.权利要求8中的重组蛋白制品用于促进植物生长和提高植物抗病性的用途。
全文摘要
本发明涉及一种促进植物生长和提高植物抗病性的蛋白及其人工合成基因。本发明从稻瘟菌中分离出一种植物激活蛋白,具有促进植物生长和提高植物抗病性的功能。本发明还涉及依据此蛋白的氨基酸序列设计的人工合成基因,以及包含此人工合成基因构建的表达载体和转化子。
文档编号C07K14/195GK1687120SQ200510011580
公开日2005年10月26日 申请日期2005年4月15日 优先权日2005年4月15日
发明者邱德文, 刘峥, 杨秀芬, 徐锋, 袁京京 申请人: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环境与可持续发展研究所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