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嘌呤氧化酶抑制剂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537989阅读:311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黄嘌呤氧化酶抑制剂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黄嘌呤氧化酶抑制剂。
背景技术
高尿酸血症导致痛风和肾机能不全且被进一步认为是一种导致冠心病的因素。此外,高尿酸血症被认为与成年人疾病比如高血压症的形成密切相关。因此,对于高尿酸血症的治疗不仅可有效治疗痛风而且可有效预防各种与日常营养有关和在年龄增长过程中形成的疾病。
目前,采用可抑制尿酸产生的抑制剂比如别嘌呤醇和排尿酸代谢的促进剂比如苯溴马隆(benzbromalone)来治疗高尿酸血症。然而,众所周知别嘌呤醇可导致副作用比如器官损害、肝病和骨髓发生性(myelogenetic)障碍。别嘌呤醇和其代谢产物(羟嘌呤醇)是由肾排泄的。然而,如果尿酸的排泄降低,则这些化合物的排泄也降低,而它们在血液中的浓度增加。因此,导致副作用的机会将增加。
据报导苯溴马隆还导致肝病。因此,希望开发新的药物以使开业医生可以选择最适当的药物。
近来,已经报导了下述的不具有嘌呤细胞核的黄嘌呤氧化酶抑制剂比如TMX-67(Teijin公司),Y-700(Mitsubishi Wellpharma公司)和KT651(Kotobuki公司)
本发明人已经发现含有双环稠合杂环的下述式(I)的化合物具有黄嘌呤氧化酶抑制作用。基于此发现完成了本发明。
存在已知与本发明的化合物结构类似的化合物,2-苯基吲哚化合物(日本专利临时公开(特表平11-501024))和2-苯基苯并咪唑化合物(日本专利临时公开昭56-5465)。前一类化合物在苯环的4位具有一个氨基,显示出抗癌的作用;而后一类化合物在苯环的4位具有2-羟基-3-N-取代的氨基丙氧基基团,显示出诱导低血压的作用。因此,这些化合物在结构和药理学作用上不同于本发明的化合物。本发明的一个目的是提供具有黄嘌呤氧化酶(XOD)抑制作用的下述式(I)的化合物。
本发明提供下面式(I)的化合物和它们的盐
其中R1代表具有1-8个碳原子的烷基,被1-3个卤素原子取代的烷基,OR4,CO2R5,或S(O)nR6;其中R4是氢,或具有1-8个碳原子的烷基,具有一个6-10个碳原子的芳基部分和一个1-4个碳原子的烷基部分的芳烷基,具有2-9个碳原子的烷基羰基基团,具有一个6-10个碳原子的芳基部分的芳基羰基基团,具有一个6-10个碳原子的芳基部分和一个2-5个碳原子的烷基羰基部分的芳烷基羰基基团,或可具有选自卤素、羟基、硝基和氰基的取代基的具有6-10碳原子的芳基基团;每个R5和R6是氢,或具有1-8个碳原子的烷基,具有一个6-10个碳原子的芳基部分和一个1-4个碳原子的烷基部分的芳烷基,或可能具有选自卤素、羟基、硝基、氰基和氨基的取代基的6-10个碳原子的芳基基团;和n是0到2的整数;R2是氢,卤素,硝基,氰基,甲酰基,具有1-8个碳原子的烷基,可被一到三个卤素取代的具有1-8个碳原子的烷基,或CO2R7,其中R7具有与上述R5相同的含义;R3是氢,卤素,羟基,氨基,CO2R8,PO3H,PO(OH)(OR9),S(O)mR10,或具有1-8个碳原子的烷基,或可能具有选自卤素、羟基、硝基、氰基和氨基的取代基的具有1-8个碳原子的烷基的烷氨基羰基基团;其中每个R8,R9,和R10具有与上述R5相同的含义;m具有与上述n相同的含义;X是NR11,氧,或硫,其中R11是氢,或可能具有选自卤素、羟基、硝基、氰基和氨基的取代基的具有1-8个碳原子的烷基;和每个Y和Z是CR12或氮,其中R12具有与上述的R3相同的含义。
此外,本发明涉及含有式(I)的化合物或其盐作为活性组分的黄嘌呤氧化酶抑制剂。
此外,本发明涉及含有式(I)的化合物或其盐作为活性组分的用于治疗高尿酸血症的药剂。
下面将对本发明详细地说明。
对于式(I)中的R1,R2,R3,R4,R5,R6和R11的具有1-8个碳原子的烷基的实例包括甲基,乙基,丙基,异丙基,丁基,异丁基,叔丁基和戊基。
对于R1和R2的具有1-8个碳原子的烷基的实例包括甲基,乙基,丙基,异丙基,丁基,异丁基,叔丁基和戊基,其可被一到三个氟,氯或溴取代。
对于R4、R5和R6,具有一个6-10个碳原子的芳基部分和一个1-4个碳原子的烷基部分的芳烷基的实例包括苄基和苯乙基。
对于R4,具有2-9个碳原子的烷基羰基基团的实例包括乙酰基和丙酰基。
具有6-10个碳原子的芳基部分的芳基羰基基团的实例包括苯甲酰基。
具有6-10个碳原子的芳基部分和2-5个碳原子的烷基羰基部分的芳烷基羰基基团的实例包括苄基羰基。
对于R4、R5和R6,具有6-10个碳原子的芳基基团的实例包括苯基和萘基。
对于R2,R3,R4,R5,R6或R11,卤素取代基的实例包括氟,氯和溴。
具有1-8个碳原子的烷基部分的烷氨基羰基的实例包括甲基氨基羰基。
(1)优选其中R1是OR4的式(I)化合物和其盐。
(2)还优选其中R1是具有1-5个碳原子的烷氧基的式(I)化合物和其盐。
(3)还优选其中R1是异丁氧基的式(I)化合物和其盐。
(4)还优选其中R2是硝基、氰基、卤素或羧基的式(I)化合物和其盐。
(5)还优选其中R2是硝基或氰基的根据上述(1)到(3)的式(I)化合物和其盐。
(6)还优选其中R3是氢、氨基、羟基、卤素或羧基的根据上述(1)到(5)的式(I)化合物和其盐。
(7)还优选其中X是NH或氧,和每个Y和Z是氮的根据上述(1)到(6)的式(I)化合物和其盐。
(8)还优选其中X是硫、氧或NH,和Y是CH、C-OH或C-CO2H,和Z是CH的根据上述(1)到(6)的式(I)化合物和其盐。
(9)还优选其中X是NH,和至少一个Y和Z是氮而另一个是CH的根据上述(1)到(6)的式(I)化合物和其盐。
式(I)的化合物可以是药理学可接受的盐的形式。例如,R5,R7或R8是碱金属比如钠,钾或锂。
以下举例说明式(I)的化合物的制备方法。 [式中,X是NH或O,并且每个R1、R2、R3、Y和Z具有如上相同的含义。]式(c)的苯甲酰胺衍生物可以通过式(a)的苯甲酸衍生物与式(b)的苯胺衍生物反应获得。
该反应可以按照形成酰胺化合物的常规方式进行。例如,首先用亚硫酰氯或草酰氯将式(a)的苯甲酸衍生物转变为酰氯,而后将酰氯与式(b)的苯胺衍生物在溶剂比如水或THF存在下和在有或没有碱比如碳酸氢钠或三乙胺存在下反应。要不然,使式(a)的苯甲酸衍生物与式(b)的苯胺衍生物在缩合剂比如DDC或WSC-HCl存在下反应。
将得到的式(c)的苯甲酰胺与三氯氧化磷反应或加热,得到式(d)代表的本发明的化合物。 [其中R是氢或卤素比如氯,并且R1,R2,R3,Y和Z与上述定义相同。]式(f)的苯甲酰胺衍生物可以通过式(a)的苯甲酸衍生物与式(e)的苯胺衍生物反应获得。
酰胺形成反应可以按照与合成方法1所述相同的方法进行。
式(g)的苯甲硫酰胺衍生物可以由式(f)的苯甲酰胺通过用Lawesson试剂处理来制备。
然后用铁氰化钾和氢化钠处理式(g)的硫代苯甲酰胺衍生物,得到式(h)代表的本发明的化合物。
其它式(I)代表的化合物可以用类似的方式制备。
下面的表1到19举例说明了本发明的化合物的实例。
(1)下面的表1到7列出了X为NR11的化合物的实例。

表1
表2
表3
表4
表5
表6
表7
(2)下面的表8到13列出了X为O的化合物的实例。
表8
表9
表10
表11
表12
表13
(3)下面的表14到19列出了X为S的化合物的实例。
表14
表15
表16
表17
表18
表19
本发明的药理作用描述如下。
本发明的化合物的黄嘌呤氧化酶抑制作用(体外试验)通过测定黄嘌呤被黄嘌呤氧化酶氧化的抑制来证实,如实施例13中所描述。由表20可明显看出,本发明的化合物显示了极好的黄嘌呤氧化酶抑制作用。
此外黄嘌呤氧化酶抑制作用可通过在体内试验中测定已经口服给予了本发明化合物的小鼠血浆中的尿酸浓度来证实。见实施例14,表21。
因此,可以预期本发明的式(I)化合物可用于高尿酸血症和痛风的预防或治疗。
本发明的化合物可以通过适当的给药方法比如口服和肠胃外给药对人给药。
本发明的化合物可以制成已知的药物制剂形式比如小丸,颗粒剂,粉末,胶囊,悬浮液,注射剂和栓剂。对于制剂,可使用通常使用的赋形剂,崩解剂,粘结剂,润滑剂,着色剂,稀释剂,等等。赋形剂可以是乳糖,D-甘露糖醇,结晶纤维素或葡萄糖。崩解剂可以是淀粉或羧甲基纤维素钙(CMC-Ca)。润滑剂可以是硬脂酸镁或滑石粉。粘结剂可以是羟丙基纤维素(HPC),凝胶或聚乙烯基吡咯烷酮(PVP)。
对于成年人,当以注射的形式给药时本发明的化合物的剂量通常为大约0.1到100毫克/天,当口服给药时为大约1到2,000毫克/天。剂量可以根据年龄和临床状况加以调整。
本发明可通过下面的非限制性实施例进一步地描述。8-(4-异丁氧基-3-硝基苯基)-6-氯-嘌呤(A)和6-氨基-8-(4-异丁氧基-3-硝基苯基)-唑并[4,5-d]嘧啶(B)(1)4-羟基-3-硝基苯甲酸甲酯将4-羟基-3-硝基苯甲酸(10.0克,54.6mmol)悬浮在甲醇(60毫升)中。加入浓硫酸(0.1毫升)后,将悬浮液在回流下加热过夜。减压蒸出甲醇。将残余物溶于乙酸乙酯(40毫升)中,依次用5%碳酸氢钠水溶液(20毫升X2)和饱和盐水(20毫升)洗涤,并用无水硫酸钠干燥。减压蒸出溶剂,得到淡褐色结晶形式的目标化合物产品6.27克(收率58%)。
M.p.72~73℃1H NMR(CDCl3,400MHz)δ3.95(3H,s),7.22(1H,d,J=9Hz),8.24(1H,dd,J=2Hz,9Hz),8.83(1H,d,J=2Hz),10.89(1H,s)。
(2)4-异丁氧基-3-硝基苯甲酸甲酯将异丁基溴(10.5毫升,95.8mmol)加入到4-羟基-3-硝基苯甲酸甲酯(6.26克,31.8mmol)和碳酸钾(13.2克,95.5mmol)的干燥DMF(40毫升)的悬浮液中。将得到的混合物在90℃下搅拌44小时而后冷却到室温。随后,向冷却的混合物中加入冰-水(80毫升)。过滤收集由此沉淀出的结晶产物,用水(50毫升)洗涤,并于空气中干燥30分钟。然后将干燥了的结晶产物用己烷(40毫升)洗涤,并空气干燥,得到7.03克(收率87%)目标化合物的淡橙色结晶产物。
M.p.77~77℃1H NMR(CDCl3,400MHz)δ1.07(6H,d,J=7Hz),2.1-2.3(1H,m),3.93(2H,d,J=7Hz),3.93(3H,s),7.09(1H,d,J=9Hz),8.18(1H,dd,J=2Hz,9Hz),8.50(1H,d,J=2Hz)。
(3)4-异丁氧基-3-硝基苯甲酸将4-异丁氧基-3-硝基苯甲酸甲酯(2.50克,9.87mmol)溶于甲醇(10毫升)和THF(10毫升)的混合物中。加入2M氢氧化钠水溶液(7.5毫升,15.0mmol)后,将溶液在室温下搅拌18小时。减压蒸出溶剂,并向残余物中加入水(20毫升)和3M盐酸水溶液,调节溶液的pH值到1。通过过滤收集由此沉淀出的结晶产物。将结晶的产物用水(20毫升X2)洗涤并在50℃下减压干燥4小时,得到2.31克(收率98%)目标化合物的白色结晶产物。
M.p.184-186℃1H NMR(CDCl3,400MHz)δ1.08(6H,d,J=6Hz),2.1-2.3(1H,m),3.95(2H,d,J=6Hz),7.13(1H,d,J=9Hz),8.24(1H,dd,J=2Hz,9Hz),8.56(1H,d,J=2Hz)。
(4)4-氨基-6-羟基-5-(4-异丁氧基-3-硝基苯甲酰基)-氨基吡啶在冰冷却下将4,5-二氨基-6-羟基嘧啶(527毫克,4.18mmol)加入到碳酸氢钠(3.15克,41.8mmol)的水(10毫升)悬浮液中。随后,加入4-异丁氧基-3-硝基苯甲酰氯(1.08克,4.18mmol)的乙酸乙酯(10毫升)溶液。在冰冷却下将得到的混合物搅拌3小时,通过加入6M盐酸产生酸性,在室温下减压蒸出乙酸乙酯,并在室温下搅拌30分钟。过滤收集由此沉淀出的固体产物,依次用水和乙醚洗涤,而后依次于空气中和在减压下干燥,得到963毫克(收率69%)目标化合物的粉末状产物。
1HNMR(DMSO-d6,400MHz)δ1.00(6H,d,J=6Hz),2.0-2.1(1H,m),4.03(2H,d,J=6Hz),6.37(2H,宽峰,s),7.45(1H,d,J=9Hz),7.78(1H,s),8.22(1H,dd,J=2Hz,9Hz),8.44(1H,d,J=2Hz),9.18(1H,s),11.70(1H,s)。
(5)8-(4-异丁氧基-3-硝基苯基)-6-氯嘌呤(A)和6-氨基-8-(4-异丁氧基-3-硝基苯基)-唑并[4,5-d]-嘧啶(B)将4-氨基-6-羟基-5-(4-异丁氧基-3-硝基苯甲酰基)氨基吡啶(354毫克,1.07mmol)和三氯氧化磷(6毫升)的混合物在120℃下搅拌4.5小时。减压蒸出过量的三氯氧磷。加入冰-水后将残余物搅拌30分钟。加入0.5M氢氧化钠水溶液(24毫升)后,过滤除去不溶物质(1),将滤液搅拌30分钟。然后过滤除去不溶物质,并通过加入乙酸使水溶液部分成为酸性。过滤收集由此沉淀的固态产物。合并由此收集的固态产物和不溶物质(2),进行硅胶柱色谱并用乙酸乙酯/正己烷(2/1)洗脱,得到45毫克(收率13%)目标化合物(A)和60毫克(收率17%)目标化合物(B),两者都是浅黄色粉末形式的产物。
(A)1H NMR(CDCl3-CD3OD,400MHZ)δ1.10(6H,d,J=7Hz),2.2-2.3(1H,m),3.98(2H,d,J=7Hz),7.2 3(1H,d,J=9Hz),8.48(1H,dd,J=2Hz,9Hz),8.64(1H,d,J=2Hz),8.74(1H,s)。
(B)1H NMR(DMSO-d6,400MHz)δ1.01(6H,d,J=7Hz),2.1-2.2(1H,m),4.07(2H,d,J=7Hz),7.60(1H,d,J=9Hz),7.77(2H,宽峰,s),8.25(1H,s),8.32(1H,dd,J=2Hz,9Hz),8.55(1H,d,J=2Hz)。
FAB-MS(m/e)330(M+1)。8-(4-异丁氧基-3-硝基苯基)-6-羟基嘌呤在搅拌下将8-(4-异丁氧基-3-硝基苯基)-6-氯嘌呤(30毫克,0.086mmol)在2M盐酸(4.5毫升)中的悬浮液加热到120℃,加热3小时。然后将悬浮液冷却到室温。过滤收集由此沉淀的固体产物,用水洗涤,并在空气中干燥。加入2M盐酸水溶液(27毫升)后将干燥的产物加热到100℃。在水溶液部分仍然热的时候除去不溶物质。将滤液搅拌过夜。过滤收集沉淀的固体产物,用水洗涤,并空气干燥,得到12毫克(收率43%)目标化合物的黄色粉末状产物。
1H NMR(DMSO-d6,400MHz)δ1.00(6H,d,J=7Hz),2.0-2.2(1H,m),4.03(2H,d,J=6Hz),7.55(1H,d,J=9Hz),8.02(1H,s),8.39(1H,dd,J=2Hz,9Hz),8.65(1H,d,J=2Hz),12.28(1H,s)。
FAB-MS(m/e)330(M+1)。8-(4-异丁氧基-3-硝基苯基)-1H-苯并咪唑将1,2-苯二胺(1.09g,10.1mmol)溶于THF(20毫升)中。将溶液用冰-水冷却,并用超过30分钟的时间向冷却的溶液中滴加4-异丁氧基-3-硝基苯甲酰氯(1.00mmol)的THF(3毫升)溶液。然后将混合物在冰-水冷却下搅拌3小时。将溶剂减压蒸出。将残余物悬浮在水(20毫升)中,并在室温下搅拌30分钟。过滤收集由此获得的结晶产物,用水(5毫升×3)洗涤,并在室温下减压干燥,得到浅黄色结晶形式的目标酰胺产物291毫克(收率88%)。
将酰胺产物(165毫克,0.50mmol)和磷酰氯(3.0毫升)一起回流加热3小时,而后使其静置并冷却到室温。将反应混合物倒入到冰-水(50毫升)中,并将含水混合物搅拌30分钟。过滤收集由此获得的结晶产物,用水(5毫升x5)洗涤,并在室温下减压干燥,得到浅黄色结晶形式的目标化合物142毫克(收率91%)。
M.p.235-240℃(分解.)。
1H NMR(DMSO-d6,400MHz)δ1.02(6H,d,J=6Hz),2.0-2.2(1H,m),4.07(2H,d,J=6Hz),7.3-7.4(2H,m),7.6 3(1H,d,J=9Hz),7.7-7.8(2H,m),8.50(1H,dd,J=2Hz,9Hz),8.75(1H,d,J=2Hz)。2-(4-异丁氧基-3-硝基苯基)咪唑并[4,5-b]吡啶(1)2-氨基-3-(异丁氧基-3-硝基苯甲酰基)氨基吡啶在冰冷却下将碳酸氢钠(350毫克,4.17mmol)加入到2,3-二氨基吡啶(228毫克,2.09mmol)的水(2毫升)溶液中。向此溶液中进一步加入4-异丁氧基-3-硝基苯甲酰氯(108毫克,2.09mmol)的乙酸乙酯(2毫升)溶液。将混合物在冰冷却下搅拌2小时。减压蒸出乙酸乙酯,并向残余物中加入水。过滤收集得到的固体产物,空气干燥,进行硅胶柱色谱,用氯仿/甲醇(30/1)洗脱。得到黄色粉末状产物形式的目标化合物54毫克(收率41%)。
1H NMR(DMSO-d6,400MHz)δ1.00(6H,d,J=7Hz),2.0-2.1(1H,m),4.04(2H,d,J=6Hz),5.83(2H,s),6.60(1H,dd,J=5Hz,7Hz),7.48(1H,J=9Hz),7.50(1H,d,J=5Hz),7.81(1H,双宽峰,J=5Hz),8.25(1H,双宽峰,J=9Hz),8.52(1H,单宽峰),9.72(1H,s)。
(2)2-(4-异丁氧基-3-硝基苯基)咪唑并[4,5-b]-吡啶在搅拌下将2-氨基-3-(4-异丁氧基-3-硝基苯甲酰基)-氨基吡啶(40毫克)和三氯氧磷(2毫升)的混合物加热到120℃,加热8小时。减压蒸出过量的三氯氧磷,并向残余物中加入冰-水。过滤收集由此沉淀出的固体产物,用水洗涤,而后依次于空气中和在60℃下减压干燥,得到42毫克(收率100%)目标化合物的白色粉末状产物。
1H NMR(DMSO-d6,400MHz)δ1.01(6H,d,J=7Hz),2.1-2.2(1H,m),4.06(2H,d,J=6Hz),7.3-7.35(1H,m),7.60(1H,d,J=9Hz),8.10(1H,单宽峰),8.40(1H,单宽峰),8.48(1H,dd,J=2Hz,9Hz),8.73(1H,d,J=2Hz)。4-羟基-2-(4-异丁氧基-3-硝基苯基)-1,3-苯并唑(1)2-氨基间苯二酚将2-硝基间苯二酚(1.00g,6.45mmol)溶于乙醇(10毫升)中。然后在室温下将溶液在10%Pd/C(340毫克,0.32mmol)存在下在氢气氛围下搅拌6小时。过滤除去不溶物质,减压蒸出溶剂,得到779毫克(收率97%)目标化合物的褐色结晶产物。
M.P.153~155℃(分解.)。
1H NMR(CD3OD/CDCl3=1/20,400MHz)δ6.37(2H,d,J=8Hz),6.54(1H,t,J=8Hz)。
(2)4-羟基-2-(4-异丁氧基-3-硝基苯基)-1,3-苯并唑将4-异丁氧基-3-硝基苯甲酸(480毫克,2.01mmol)和2-氨基间苯二酚(250毫克,2.00mmol)悬浮在干燥的二氯甲烷(12毫升)中。向悬浮液中加入1-乙基-3-(3′-二甲基氨基丙基)碳二亚胺盐酸盐(WSC·HCl)(420毫克,2.19mmol),干燥的THF(6毫升)和干燥的DMF(6毫升)。然后将混合物在室温下搅拌19小时。加入水(40毫升)和氯仿(20毫升),并分离出有机部分。然后将有机部分依次用水(20毫升X2)和饱和盐水(20毫升)洗涤,用无水硫酸钠干燥,然后减压蒸出溶剂。将残余物用硅胶柱色谱法纯化(甲醇/氯仿=1/100),随后用氯仿/己烷(1/3,1.6毫升)结晶,得到97毫克(收率14%)N-(2,6-二羟苯基)-4-异丁氧基-3-硝基苯甲酰胺的褐色结晶产物。
将40毫克(0.12mmol)的以上获得的产物加热到225-227℃,加热一小时,用硅胶柱色谱法纯化(乙酸乙酯/己烷1/2),得到13.6毫克(收率36%)目标化合物的浅黄色结晶产物。
1HNMR(DMSO-d6,400MHz)δ1.05(6H,d,J=6Hz),2.0-2.2(1H,m),4.07(2H,d,J=7Hz),6.79(1H,dd,J=1Hz,7Hz),7.1-7.3(2H,m),7.59(1H,d,J=9Hz),8.37(1H,dd,J=2Hz,9Hz),8.58(1H,d,J=2Hz)。
IR(KBr)cm-12962,2933,1624,1527,1506,1489,1470,1350,1273,1244,1169,1007。
FAB-MS(m/e)329(M+1)。6-氨基-8-(4-异丁氧基-3-硝基苯基)嘌呤(1)4,6-二氨基-5-(4-异丁氧基-3-硝基苯甲酰基)氨基-吡啶在冰冷却下将4-异丁氧基-3-硝基苯甲酰氯(538毫克,2.09mmol)的1,4-二氧六环(2毫升)溶液滴加到4,5,6-三氨基嘧啶硫酸盐(466毫克,2.09mmol)与1M氢氧化钠(4.18毫升)水溶液的悬浮液中。将得到的混合物在相同的温下搅拌4小时。向反应混合物中加入水(12毫升)。过滤收集沉淀的固体产物,在空气中干燥,并进行硅胶柱色谱分离。用氯仿/甲醇(10/1)洗脱,得到144毫克(收率20%)目标化合物的黄色粉末状产物。
1H NMR(DMSO-d6,400MHz)δ1.00(6H,d,J=7Hz),2.0-2.1(1H,m),4.03(2H,d,J=7Hz),5.99(4H,s),7.45(1H,d,J=9Hz),7.76(1H,s),8.23(1H,dd,J=2Hz,9Hz),8.49(1H,d,J=2Hz),9.26(1H,s)。
(2)6-氨基-8-(4-异丁氧基-3-硝基苯基)嘌呤在搅拌下将4,6-氨基-5-(4-异丁氧基-3-硝基苯甲酰基)氨基吡啶(40毫克,0.115mmol)和三氯氧化磷(2毫升)的混合物加热到120℃,加热8小时。减压蒸出过量的三氯氧磷。向残余物中加入冰-水。过滤收集沉淀的固体产物,用水洗涤,并在空气中干燥。向干燥的产物中加入甲醇(1.5毫升),并将混合物在室温下搅拌2小时。过滤收集由此沉淀的固体产物,在空气中干燥,得到20毫克(收率74%)目标化合物的黄色粉末状产物。
1H NMR(DMSO-d6,400MHz)δ1.00(6H,d,J=6Hz),2.0-2.1(1H,m),4.08(2H,d,J=6Hz),7.63(1H,d,J=9Hz),8.38(1H,dd,J=2Hz,9Hz),8.58(1H,5),8.64(1H,d,J=2Hz)。4-羟基-2-(4-异丁氧基-3-硝基苯基)-1H-苯并咪唑将2,3-二氨基苯酚(1.86g,15.0mmol)悬浮在干燥的THF(150毫升)中。向此悬浮液中用不超过30分钟的时间滴加加入4-异丁氧基-3-硝基苯甲酰氯(2.50mmol)的THF(10毫升)溶液。将得到的混合物在冰冷却下搅拌3.5小时。将溶剂减压蒸出。将残余物悬浮在水(150毫升)中,并在室温下搅拌一小时。过滤收集结晶产物,用水(20毫升x5)洗涤,并在室温下减压干燥。将由此获得的粗产品用硅胶柱色谱法(甲醇/氯仿=1/25)纯化,得到250毫克(收率29%)的酰胺化合物的褐色结晶形式产物。
将由此获得的酰胺产物(225毫克)加热到185℃,加热15分钟。使加热的产物降为室温。将由此获得的粗产品用硅胶柱色谱法(乙酸乙酯/己烷=1/1)纯化,得到83毫克(收率39%)的目标化合物的褐色结晶形式的产物。
M.p.244-249℃(分解.)。
1H NMR(DMSO-d6,400MHz)δ1.01(6H,d,J=6Hz),2.0-2.2(1H,m),4.03(2H,d,J=6Hz),6.58(1H,bs),6.9-7.1(2H,m),7.54(1H,d,J=9Hz),8.42(1H,bs),8.69(1H,bs),9.76(1H,bs),12.86(1H,bs)[实施例8]2-(4-异丁氧基-3-硝基苯基)苯并唑-7-羧酸(1)3-氨基水杨酸甲酯将3-氨基水杨酸(690毫克,4.51mmol)、甲醇(45毫升)和浓硫酸(0.9毫升)混合,并加热回流55小时。减压蒸出甲醇。向残余物中加入冷水。在冰冷却下将残余物水溶液通过加入饱和碳酸氢钠水溶液加以碱化。过滤收集由此沉淀的结晶产物,用两份水洗涤,并在40℃下真空干燥40分钟,得到710毫克浅粉红色结晶产物。将产物悬浮在氯仿(35毫升)中,然后过滤除去不溶物质。将滤液用硫酸钠干燥,而后减压浓缩,得到181毫克(收率25.9%)的目标化合物的褐色结晶形式的产物。
1H NMR(CDCl3,400MHz)δ3.88(2H,单宽峰),3,94(3H,s),6.71(1H,dd,J=8Hz,8Hz),6.87(1H,d,J=8Hz),7.24(1H,m),10.88(1H,s)。
(2)3-(4-异丁氧基-3-硝基苯甲酰氨基)水杨酸甲酯将4-异丁氧基-3-硝基苯甲酸(259毫克,1.08mmol)和3-氨基水杨酸甲酯(181毫克,1.08mmol)溶于干燥的二氯甲烷(25毫升)中。向得到的溶液中加入WSC·HCl(207毫克,1.08mmol)。然后将混合物在室温下搅拌14小时。在室温下将溶剂减压蒸出。向残余物中加入水,并将含水的残余物用乙酸乙酯进行萃取。将乙酸乙酯部分依次用2M盐酸、水、饱和碳酸氢钠水溶液和饱和盐水洗涤,并用硫酸钠干燥。减压蒸出溶剂,得到320毫克棕色油。将得到的油进行硅胶柱色谱分离。用乙酸乙酯/己烷(1/4)将油从柱上洗涤,而后用乙酸乙酯/己烷(1/2)洗脱,得到115毫克(收率27.4%)的目标化合物的白色结晶形式的产物。
M.P.142-144℃。
1H NMR(CDCl3,400MHz)δ1.08(6H,d,J=7Hz),2.1-2.3(1H,m),3.95(2H,d,J=6Hz),3.99(3H,s),6.96(1H,dd,J=8Hz,8Hz),7.16(1H,d,J=9Hz),7.61(1H,dd,J=2Hz,8Hz),8.09(1H,dd,J=2Hz,9Hz),8.40(1H,d,J=2Hz),8.51(1H,单宽峰),8.67(1H,dd,J=2Hz,8Hz),11.40(1H,s)IR(KBr,cm-1)3320,1700,1645,1620,1545,1530,1435,1340,1270.
(3)2-(4-异丁氧基-3-硝基苯基)苯并唑-7-羧酸甲酯将3-(4-异丁氧基-3-硝基苯甲酰氨基)水杨酸甲酯(115毫克,0.3mmol)和三氯氧磷(1.1毫升)混合,并在110℃下搅拌4小时。然后将搅拌的混合物冷却到室温,倒在冰块上,用乙酸乙酯提取。将乙酸乙酯部分依次用水、饱和水溶液和饱和盐水洗涤,并用硫酸钠干燥。减压蒸出溶剂,得到97毫克浅黄色结晶产物。将得到的产物用乙酸乙酯(2毫升)重结晶,得到40毫克目标化合物的白色结晶形式的产物。将母液浓缩,并将残余物用乙酸乙酯-己烷重结晶,得到42毫克目标化合物的白色结晶形式的产物。合计82毫克(收率73%)。
M.P.128-129℃。
1H NMR(CDCl3)δ1.09(6H,d,J=7Hz),2.1-2.3(1H,m),3.98(2H,d,J=6Hz),4.07(3H,s),7.22(1H,d,J=9Hz),7.44(1H,dd,J=8Hz,8Hz),7.95(1H,dd,J=1Hz,8Hz),8.01(1H,dd,J=1Hz,8Hz),8.45(1H,dd,J=2Hz,9Hz),8.75(1H,d,J=2Hz)。
IR(KBr,cm-1)1720,1625,1520,1345,1315,1300,1285。
(4)2-(4-异丁氧基-3-硝基苯基)苯并唑-7-羧酸将2-(4-异丁氧基-3-硝基苯基)苯并唑-7-羧酸甲酯(22毫克,0.96mmol)悬浮在甲醇(1.8毫升)中。向悬浮液中依次加入四氢呋喃(2.4毫升)和1M NaOH(0.6毫升),并将混合物在50℃下搅拌2小时。通过过滤除去少量不溶物,并将滤液减压浓缩。将残余物悬浮在水中,通过加入2M盐酸(0.6毫升)产生酸性,并用乙酸乙酯提取。将乙酸乙酯部分依次用水和饱和盐水洗涤,并用硫酸钠干燥。减压蒸出溶剂,得到21毫克浅黄色结晶产物。将由此得到的产物用乙酸乙酯-己烷(4毫升-8毫升)重结晶,得到15毫克(收率70%)的目标化合物的浅黄色结晶形式的产物。
M.P.258-260℃。
1H NMR(CDCl3)δ1.10(6H,d,J=7Hz),2.1-2.3(1H,m),3.99(2H,d,J=6Hz),7.25(1H,d J=9Hz),7.48(1H,dd,J=8Hz,8Hz),8.01(1H,dd,J=1Hz,8Hz),8.07(1H,dd,J=1Hz,8Hz),8.47(1H,dd,J=2Hz,9Hz),8.78(1H,d,J=2Hz)。2-(4-异丁氧基-3-硝基苯基)-3H-咪唑并[4,5-c]吡啶将4-异丁氧基-3-硝基苯甲酸(240毫克,1.00mmol)和3,4-二氨基吡啶(153毫克,1.40mmol)溶于干燥的DMF(10毫升)中。在冰冷却下向溶液中加入DCC(227毫克,1.10mmol)。然后将溶液在室温下搅拌3天。加入冰-水(30毫升),过滤沉淀出的结晶产物,并用水(3毫升X3)洗涤。将由此获得的残余物用硅胶柱色谱分离(甲醇/氯仿=1/15),得到13毫克(收率4%)的酰胺化合物的淡褐色结晶形式的产物。
随后,将8毫克(0.024mmol)的酰胺产物加热到190℃,加热15分钟,并使其降至室温。将由此获得的粗产品用薄层色谱法(甲醇/氯仿=1/10)纯化,得到5毫克(收率66%)的目标化合物的黄色结晶形式的产物。
1H NMR(CDCl3/CD3OD=20/1,400MHz)δ1.09(6H,d,J=7Hz),2.1-2.3(1H,m),3.97(2H,d,J=7Hz),7.25(1H,d,J=9Hz),7.64(1H,d,J=6Hz),8.30(1H,d,J=6Hz),8.44(1H,dd,J=2Hz,9Hz),8.66(1H,d,J=2Hz),8.93(1H,s)。2-(3-氰基-4-异丁氧基苯基)-1,3-苯并噻唑-7-羧酸(1)3-氰基-4-异丁基苯甲酸乙酯将4-硝基苯甲酸乙酯(50.0克,256mmol)和氰化钾(51.2克,786mmol)加入到DMSO(380毫升)中,在100℃下搅拌4小时,冷却到室温。蒸出DMSO,并向残余物中加入冰-水(200毫升)。将含水的残余物用乙酸乙酯(100毫升)洗涤。向混合物中加入浓盐酸,使混合物的pH值为1。然后将混合物用乙酸乙酯(200毫升)提取,用饱和盐水(50毫升)洗涤,用无水硫酸钠干燥,然后减压蒸出溶剂。得到51.4克3-氰基-4-羟基苯甲酸乙酯粗产品。
将异丁基溴(56.1毫升,512mmol)加入到3-氰基-4-羟基苯甲酸乙酯粗产品(51.4克)和碳酸钾(70.8克,512mmol)于干燥的DMF(200毫升)中的悬浮液中,在100℃下搅拌10小时,冷却到室温。然后向冷却的悬浮液中加入冰-水(500毫升)。将含水的混合物用乙酸乙酯(200毫升x2)提取。将乙酸乙酯部分依次用水(500毫升X2)和饱和盐水(200毫升)洗涤,用无水硫酸钠干燥,然后减压蒸出溶剂。将残余物用硅胶柱色谱法(乙酸乙酯/己烷=1/4)分离。在加热下将得到的结晶产物溶于乙酸乙酯(50毫升)中。保持热的状态,加入己烷(100毫升)。搅拌己烷溶液并冷却到室温,进一步在冰冷却下搅拌10分钟。过滤收集由此沉淀的结晶产物,依次用乙酸乙酯/己烷(1/5,60毫升)混合物和己烷(500毫升)洗涤,并于空气中干燥,得到20.8克(收率33%)的目标化合物的浅黄色结晶形式的产物。
M.P.105.6-106.4℃。
1H NMR(CDCl3,400MHz)δ1.09(6H,d,J=7Hz),1.39(3H,t,J=7Hz),2.1-2.3(1H,m),3.90(2H,d,J=7Hz),4.37(2H,q,J=7Hz),6.98(1H,d,J=9Hz),8.19(1H,dd,J=2Hz,9Hz),8.25(1H,d,J=2Hz)。
(2)3-氰基-4-异丁基苯甲酸将3-氰基-4-异丁氧基苯甲酸乙酯(20.0克,80.9mmol)溶于乙醇(100毫升)和THF(100毫升)的混合物中。向得到的溶液中加入2M氢氧化钠水溶液(45毫升,90.0mmol),并将混合物在30℃下搅拌4小时。将溶剂减压蒸出。向残余物中加入水(100毫升),并进一步加入2M盐酸水溶液,得到pH值为1的含水的混合物。过滤收集沉淀出的结晶产物,用水(200毫升x2)洗涤,并于空气中干燥,得到17.5克(收率99%)的目标化合物的白色结晶形式的产物。
M.P.220.4-221.6℃。
1H NMR(CDCl3,400MHz)δ1.09(6H,d,J=6Hz),2.1-2.3(1H,m),3.91(2H,d,J=6Hz),7.00(1H,d,J=9Hz),8.21(1H,dd,J=2Hz,9Hz),8.27(1H,d,J=2Hz)。
(3)3-氨基-2-氯苯甲酸甲酯将3-氨基-2-氯苯甲酸(500毫克,2.91mmol)、浓硫酸(6毫升)和甲醇(150毫升)的混合物加热回流24小时,然后减压蒸出溶剂。将残余物通过加入饱和碳酸氢钠水溶液加以中和。将中和的混合物用甲苯提取,用无水硫酸镁干燥,并减压蒸出溶剂。得到497毫克(收率92%)目标化合物的暗棕色油。
1H NMR(CDCl3,500MHz)δ3.91(3H,s),4.23(2H,单宽峰),6.89(1H,dd,J=1Hz,8Hz),7.10(1H,dd,J=8Hz,8Hz),7.16(1H,dd,J=1Hz,8Hz)。
(4)2-氯-3-(3-氰基-4-异丁氧基苯甲酰基氨基)苯甲酸甲酯在冰冷却下将草酰氯(889毫克,7.0mmol)滴加到3-氰基-4-异丁氧基苯甲酸(767毫克,3.5mmol)的二氯甲烷(10毫升)溶液中。随后,加入催化量的DMF。然后将混合物在室温下搅拌一小时,回流加热3小时,而后减压蒸出溶剂。向残余物中加入甲苯,并减压蒸出溶剂。向残余物中加入THF(10毫升),并进一步加入3-氨基-2-氯苯甲酸甲酯(497毫克,2.68mmol)和三乙基胺(1.39毫升,10mmol)的THF(10毫升)溶液。将得到的混合物在室温下搅拌14小时,而后加入甲苯和1M盐酸水溶液。分出有机部分,用1M盐酸水溶液和饱和碳酸氢钠水溶液洗涤,然后用无水硫酸镁干燥,并在减压下蒸馏出溶剂。将残余物用硅胶柱色谱(乙酸乙酯/甲苯=1/20)分离,得到900毫克(纯度82%,收率71%)的目标化合物的油。
1H NMR(CDCl3,500MHz)δ1.06(6H,d,J=6Hz),2.1-2.4(1H,m),3.87(2H,d,J=6Hz),3.95(3H,s),6.93(1H,d,J=9Hz),7.1-7.3(2H,m),7.83(1H,dd,J=2Hz,8Hz),7.89(1H,dd,J=2Hz,9Hz),7.98(1H,d,J=2Hz).
(5)2-氯-3-(3-氰基-4-异丁氧基苯甲酰基氨基)苯甲酸甲酯将2-氯-3-(3-氰基-4-异丁氧基苯甲酰基氨基)苯甲酸甲酯(1.07克,纯度82%,2.27mmol)和Lawesson试剂(1.23克,2.77mmol)在甲苯(20毫升)中的溶液加热回流5小时,并在减压下蒸馏出溶剂。将残余物用硅胶柱色谱(乙酸乙酯/甲苯=1/40)分离,得到670毫克(收率73%)目标化合物的油。
1H NMR(CDCl3,500MHz)δ1.09(6H,d,J=7Hz),2.2-2.3(1H,m),3.92(2H,d,J=7Hz),3.96(3H,s),7.01(1H,d,J=9Hz),7.1-7.3(1H,m),7.43(1H,dd,J=8Hz,8Hz),7.78(1H,dd,J=1Hz,8Hz),8.10(1H,d,J=9Hz),8.15(1H,d,J=1Hz)。
(6)2-(3-氰基-4-异丁氧基)-1,3-苯并噻唑-7-羧酸甲酯在冰冷却下将2-氯-3-(3-氰基-4-异丁氧基苯甲酰基氨基)苯甲酸甲酯(670毫克,1.66mmol)的THF(5ml)溶液滴加到在THF(5毫升)中的氢化钠(200毫克,4.98mmol)的悬浮液中。将混合物在室温下搅拌2小时,倾倒在冰-水中,并用甲苯提取。将甲苯部分用无水硫酸镁干燥,并减压蒸出溶剂。将残余的结晶产物用己烷重结晶,得到288毫克(收率47%)目标化合物的结晶产物。
1H NMR(CDCl3,500MHz)δ1.11(6H,d,J=6Hz),2.1-2.3(1H,m),3.93(2H,d;J=6Hz),4.05(3H,s),7.08(1H,d,J=9Hz),7.59(1H,dd,J=8Hz,8Hz),8.13(1H,dd,J=2Hz,8Hz),8.24(1H,dd,J=2Hz,8Hz),8.27(1H,dd,J=2Hz,9Hz),8.39(1H,d,J=2Hz)。
(7)2-(3-氰基-4-异丁氧基苯基)-1,3-苯并噻唑-7-羧酸将2-(3-氰基-4-异丁氧基苯基)-1,3-苯并噻唑-羧酸甲酯(288毫克,0.786mmol)溶于甲醇/乙醇/THF(2/1/2)的混合溶剂(50毫升)中,然后在加入氢氧化钾(281毫克,5mmol)的水(10毫升)溶液后,在室温下搅拌一小时。通过加入1M盐酸使混合物呈酸性,并减压蒸出溶剂。将残余物用氯仿提取。然后将氯仿部分用元水硫酸镁干燥,并减压蒸出溶剂。将残余的结晶产物用甲苯重结晶,得到230毫克(收率83%)目标化合物的白色结晶产物。
M.p.268-270℃。
1HNMR(DMSO-d6,400MHz)δ1.04(6H,d,J=7Hz),2.0-2.2(1H,m),4.05(2H,d,J=7Hz),7.44(1H,d,J=9Hz),7.69(1H,dd,J=8Hz,8Hz),8.10(1H,dd,J=1Hz,8Hz),8.30(1H,dd,J=1Hz,8Hz),8.41(1H,dd,J=2Hz,9Hz),8.47(1H,d,J=2Hz)。
IR(KBr,cm-1) 2966,2875,1608,1518,1477,1471,1396,1306,1282,1240,1238,1211,1155,1009。2-(3-氰基-4-异丁氧基苯基)苯并咪唑-7-羧酸(1)3-硝基邻苯二酰胺(phthalamine)将3-硝基苯甲酸酐(9.65克,50mmol)分成三部分,并在冰冷却下分批加入到氨水(28%)中。将混合物在60℃下搅拌12小时,并减压蒸出溶剂。通过加入12M盐酸水溶液使残余物呈酸性。过滤收集由此沉淀的结晶的产物,用水洗涤,并空气干燥,得到9.86g(收率94%)目标化合物的白色结晶形式的产物。
1H NMR(DMSO-d6,400MHz)δ7.65(1H,单宽峰),7.78(1H,dd,J=8Hz,8Hz),8.06(1H,单宽峰),8.18(1H,dd,J=1Hz,8Hz),8.24(1H,dd,J=1Hz,8Hz)。
(2)3-硝基邻氨基苯甲酸在冰冷却下将溴(2.56毫升,48mmol)滴加到氢氧化钾水溶液(24.1克,430mmol于110毫升)中。将得到的溶液加入到3-硝基邻苯二酰胺(9.86克,47mmol)中,并将混合物在60℃下搅拌3小时,随后在室温下搅拌12小时。过滤收集由此沉淀出的橙色结晶产物,溶于水(50毫升)中,并通过加入6M盐酸水溶液使之呈酸性。过滤收集由此沉淀的结晶产物,用若干份水洗涤,并空气干燥,得到6.0克(收率70%)目标化合物的黄色结晶形式的产物。
(3)3-硝基邻氨基苯甲酸甲酯在冰冷却下将亚硫酰氯(14.6毫升,200mmol)滴加到甲醇(150毫升)中。向得到的溶液中加入3-硝基邻氨基苯甲酸(3.65克,20mmol),回流加热23小时,而后在减压下蒸馏出溶剂。向残余物中加入甲苯和饱和碳酸氢钠水溶液。分出有机部分,用无水硫酸镁干燥,并减压蒸出溶剂。得到2.68克(收率68)目标化合物的黄色结晶形式的产物。
1H NMR(CDCl3,500MHz)δ3.92(3H,s),6.66(1H,dd,J=8Hz,8Hz),8.24(1H,dd,J=2Hz,8Hz),8.38(1H,dd,J=2Hz,8Hz)。
(4)3-氨基邻氨基苯甲酸甲酯向3-硝基邻氨基苯甲酸甲酯(1.44克,7.34mmol)的甲醇(50毫升)溶液中加入10%Pd/C(300毫克),并将得到的混合物在室温下在氢气氛围下搅拌12小时。除去10%Pd/C,减压蒸出溶剂,得到1.22(定量收率)目标化合物的褐色结晶产物。
(5)3-(3-氰基-4-异丁氧基苯甲酰基氨基)-邻氨基苯甲酸甲酯依次向3-氰基-4-异丁氧基苯甲酸(1.53克,7.0mmol)的二氯甲烷(15毫升)溶液中加入亚硫酰氯(3.06毫升,42mmol)和催化量的DMF。将混合物在回流下加热4小时,并减压蒸出溶剂。在冰冷却下向残余物中加入THF(20毫升)。然后将残余物溶液滴加到3-氨基-邻氨基苯甲酸甲酯(1.22克,7.34mmol)和三乙胺(2毫升)的THF(20毫升)溶液中,并将混合物在45℃下搅拌5小时。过滤收集沉淀的结晶产物,用若干份乙酸乙酯洗涤,得到2.11克(收率82%)目标化合物的浅绿色结晶形式的产物。
1H NMR(DMSO-d6,500MHz)δ1.03(6H,d,J=7Hz),2.0-2.2(1H,m),3.82(3H,s),4.02(2H,d,J=7Hz),6.5-6.7(3H,m),7.35(1H,dd,J=2Hz,8Hz),7.39(1H,d,J=9Hz),7.72(1H,dd,J=2Hz,8Hz),8.2 5(1H,dd,J=2Hz,9Hz),8.41(1H,d,J=2Hz),9.74(1H,s)。
(6)2-(3-氰基-4-异丁氧基苯基)苯并咪唑-7-羧酸将3-(3-氰基-4-异丁氧基苯甲酰基氨基)邻氨基苯甲酸甲酯(341毫克,0.93mmol)的冰醋酸(10毫升)溶液在回流下加热2小时,冷却,并在减压下蒸馏出溶剂。向残余物中加入氢氧化钠(240毫克,10mmol)的甲醇(20毫升)溶液,并将混合物在室温下搅拌5小时。通过加入1M盐酸水溶液使反应混合物呈酸性,并减压蒸出溶剂。向残余物中加入乙酸乙酯和水。分出有机部分,用无水硫酸镁干燥,并减压蒸出溶剂。将残余物用热的甲苯洗涤,得到300毫克(收率96%)目标化合物的浅黄色结晶产物。
M.p.299-302℃。
1H NMR(DMSO-d6,400MHZ)δ1.04(6H,d,J=7Hz),2.0-2.2(1H,m),4.03(2H,d,J=7Hz),7.32(1H,dd,J=8Hz,8Hz),7.42(1H,d,J=9Hz),7.82(1H,d,J=8Hz),7.91(1H,d,J=8Hz),8.58(1H,dd,J=2Hz,9Hz),8.79(1H,单宽峰),12.46(1H,单宽峰),13.48(1H,单宽峰)。
IR(KBr,cm-1)3319,1500,1498,1433,1302,1281,1238,1209,1147,762。2-(3-氰基-4-异丁氧基苯基)-7-羟基-1,3-苯并噻唑(1)3-氰基-4-异丁氧基-N-(3-甲氧基苯基)苯甲酰胺将二氯甲烷(20毫升)加入到3-氰基-4-异丁氧基苯甲酸(2.19克,10mmol),间甲氧基苯胺(1.85克,15mmol),1-[3-(二甲基氨基)丙基]-3-乙基碳化二亚胺盐酸盐(WSC·HCl,3.83克,20mmol)和4-(二甲基氨基)吡啶(244毫克,2.0mmol)的混合物中。然后将得到的混合物在室温下搅拌21小时。向混合物中加入1M盐酸水溶液(30毫升),并将得到的混合物用乙酸乙酯(40毫升)提取。将乙酸乙酯部分用饱和碳酸氢钠水溶液洗涤,用无水硫酸镁干燥,并减压蒸出溶剂。将残余物用甲苯重结晶,得到2.87克(收率89%)目标化合物的结晶产物。
1H NMR(CDCl3,500MHz)δ1.09(6H,d,J=6Hz),2.1-2.3(1H,m),3.83(3H,s),3.90(2H,d,J=6Hz),6.72(1H,dd,J=1Hz,8Hz),7.03(1H,d,J=8Hz),7.12(1H,dd,J=1Hz,8Hz),7.2-7.3(1H,m),7.40(1H,dd,J=2Hz,2Hz),7.92(1H,单宽峰),8.0-8.2(1H,m)。
(2)3-氰基-4-异丁氧基-N-(3-甲氧基苯基)硫代苯甲酰胺将3-氰基-4-异丁氧基-N-(3-甲氧基-苯基)苯甲酰胺(972毫克,3.0mmol)和Lawesson试剂(808毫克,2.0mmol)的甲苯(5毫升)溶液在回流下加热3.5小时。加入甲苯(近似20毫升)后,使加热的溶液在室温下过夜,使温度递减。过滤收集由此沉淀的结晶产物,得到900毫克(收率88%)目标化合物的黄色结晶产物。
1H NMR(CDCl3,500MHz)δ1.08(6H,d,J=7Hz),2.1-2.3(1H,m),3.83(3H,s),3.89(2H,d,J=7Hz),6.8-7.0(2H,m),7.0-7.8(2H,m),7.8-8.2(2H,m),8.8-8.6(1H,m)。
(3)2-(3-氰基-4-异丁氧基苯基)-7-甲氧基-1,3-苯并噻唑将二氧六环(70毫升)和水(70毫升)加入到3-氰基-4-异丁氧基-N-(3-甲氧基苯基)硫代苯甲酰胺(900毫克,2.64mmol),铁氰化钾(2.61克,7.93mmol)和氢氧化钾(892毫克,15.9mmol)的混合物中。将得到的混合物在室温下搅拌20小时。然后将混合物在减压下蒸出溶剂,并用乙酸乙酯(50毫升)提取。将乙酸乙酯部分用水洗涤,用无水硫酸镁干燥,并减压蒸出溶剂。将残余物用硅胶柱色谱(乙酸乙酯/甲苯=1/20-1/10)分离,得到322毫克(收率36%)目标化合物的浅黄色结晶形式的产物。
1H NMR(CDCl3,500MHz)δ1.10(6H,d,J=6Hz),2.1-2.3(1H,m),3.92(2H,d,J=6Hz),4.02(3H,s),6.85(1H,d,J=8Hz),7.06(1H,d,J=9Hz),7.45(1H,dd,J=8Hz,8Hz),7.68(1H,d,J=8Hz),8.23(1H,dd,J=2Hz,9Hz),8.30(1H,d,J=2Hz)。
(4)2-(3-氰基-4-异丁氧基苯基)-7-羟基-1,3-苯并噻唑将乙硫醇(0.45毫升,6.08mmol)加入到金属锂(14毫克,2.02mmol)中,并将混合物在室温下搅拌一小时。然后向混合物中加入干燥的DMF(5毫升)和2-(3-氰基-4-异丁氧基苯基)-7-甲氧基-1,3-苯并噻唑(150毫克,0.44mmol)。将得到的混合物在80℃下搅拌8.5小时,冷却到室温,并在加入冰-水(10毫升)后,通过加入1M盐酸水溶液使之pH值为7。然后将混合物用乙酸乙酯(20毫升)提取。将乙酸乙酯部分依次用水(10毫升)和饱和盐水(10毫升)洗涤,用无水硫酸钠干燥,然后减压蒸出溶剂。将残余物用硅胶柱色谱(乙酸乙酯/己烷=1/3)分离,并悬浮在己烷中。过滤收集由此得到的结晶产物,用己烷洗涤,并空气干燥,得到17毫克(收率12%)目标化合物的浅黄色结晶形式的产物。
M.p.200-202℃。
1HNMR(DNSO-d6,400MHz)δ1.04(6H,d,J=6Hz),2.0-2.2(1H,m),4.03(2H,d,J=6Hz),6.87(1H,d,J=8Hz),7.36(1H,dd,J=8Hz,8Hz),7.42(1H,d,J=9Hz),7.51(1H,d,J=8Hz),8.33(1H,dd,J=2Hz,9Hz),8.38(1H,d,J=2Hz)。
IR(KBr,cm-1)3319,2960,2873,2231,1579,1470,1392,1281,1022,787。药理学实验1(体外试验)1.试样的制备将试验化合物溶于二甲亚砜中,用50mM磷酸盐缓冲液(pH7.5)稀释,得到预先确定浓度的溶液。
2.测定将250微升各自具有不同浓度的试验化合物的溶液加入到1毫升黄嘌呤(SIGMA,300μM)的50mM磷缓冲液(pH7.5)溶液中。然后将混合物在37℃下预孵化10分钟。随后,向预孵化的混合物中加入250毫升用50mM磷酸盐缓冲液(pH7.5)稀释的牛乳黄嘌呤氧化酶(Roche)中,得到30mU浓度的溶液。然后将混合物在37℃下保持15分钟来完成反应。通过加入1N盐酸终止反应。随后,借助于分光光度计(HITACHI U-2000)测定吸光度(OD 290mm),得到抑制比率。
根据下面的公式计算抑制比率抑制比率(%)=[1-(B-C)/(A-C)]×100A对照物的吸光度B在用试验化合物的情况下测定的吸光度C空白的吸光度3.试验结果试验结果列于表20中。
表20
由表20可明显地看出,本发明的化合物显示了优于别嘌呤醇的黄嘌呤氧化酶抑制作用。药理学实验2(体内试验)1.试验动物和分组使用ICR小鼠(Japan Charles River Co.,Ltd.,6W)作为试验动物。一组包括5只小鼠,且对于每个实验设置一个赋形剂对照组。
2.试验化合物的制剂和给药将试验化合物悬浮在0.5%甲基纤维素水溶液中用于给药。
对于每个对照组和全部测试组,剂量为3毫克/10毫升/千克。通过单一口服的方式给药。
3.实验程序将试验化合物口服给药一次,一小时后在肝素的存在下从大动脉收集全血。以常规的方式由收集的全血中分离出血浆,通过酶法借助于自动分析仪器(HITACHI 7060E)对血浆进行尿酸值测定。
根据下面的公式计算抑制比率抑制比率(%)=(100-A/B)×100
A在给予了试验化合物的小组中的血浆中的平均尿酸值。
B在赋形剂对照组中的血浆中的平均尿酸值。
4.试验结果试验结果见表21。
表21
由表21可明显地看出,本发明的化合物甚至在体内实验中都显示了显著的黄嘌呤氧化酶抑制作用。
权利要求
1.下式(I)的化合物或其可药用盐 其中R1代表OR4,其中R4是具有6-10个碳原子的芳基,该芳基可以具有选自卤原子、羟基、硝基和氰基的取代基;R2是硝基或氰基;R3是羟基;X是硫;和Y和Z均为氮。
2.根据权利要求1的化合物或其盐,其中R4是苯基。
3.含有根据权利要求1或2的化合物或其可药用盐作为活性组分的黄嘌呤氧化酶抑制剂。
4.含有根据权利要求1或2的化合物或其可药用盐作为活性组分的治疗高尿酸血症的药物。
全文摘要
本发明涉及下式(I)的化合物或它们的盐,其中R
文档编号C07D471/04GK101092400SQ20071013695
公开日2007年12月26日 申请日期2002年11月14日 优先权日2001年11月16日
发明者吉田慎一, 天童温, 小林邦夫, 望月信孝, 山川富雄, 筱原従子 申请人:日本化学医药株式会社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