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快速分离制备高纯度脱氧土大黄苷和土大黄苷的方法

文档序号:3518130阅读:603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快速分离制备高纯度脱氧土大黄苷和土大黄苷的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从植物中分离制备高纯度药效成分的方法,尤其涉及一种快速分离制备高纯度脱氧土大黄苷和土大黄苷的方法。
背景技术
大黄作为我国著名的传统中药材,其药用记载始见于《神农本草经》,列为下品,具有“泻下通便,破积滞”之功效。在传统的中医药应用中,大黄植物的药用范围非常单一,主要偏重其泻下的功效。现代研究证明了大黄泻下功效作用的主要物质基础成分是蒽醌类成分。因此,蒽醌类化合物被认定为是大黄药材的传统成药化合物,是世界各国用于评价大黄药材品质优劣及其相关产品质量的主要指标。(许义杵,大黄的应用及其机理研究进展,中国医院药学杂志,1992,12(9) : 421-422。) 然而,多年来对于大黄植物的研究与开发利用更多的集中在了对于药典收载的“正品”大黄及其所含的蒽醌类成分和其相应的药效活性功能上;但是药典收载之外的大黄属的其它40余种“非正品”大黄并未得到充分的重视和合理的利用。“非正品”大黄由于不含或仅含痕量的蒽醌类成分,因此其泻下药效作用很弱或全无,但是这些资源丰富的“非正品”大黄在民间医疗中通常与“正品”大黄混淆使用,并且在药材市场中掺杂或冒充“正品”大黄混乱销售的现象十分严重(李秀才,大黄的研究进展,中国药学杂志,1998,33(10) :581-584。)近几年研究新发现,“非正品”大黄中的主含成分——土大黄苷和脱氧土大黄苷,具有多种显著的药效活性,例如降血糖(Li JM,脱氧土大黄苷抑制肠道和肾脏的葡萄糖摄取在体外和体内研究,药理实验疗法(美国),2007,320:38-46。);降血脂(Tadashi K,从大黄植物中发现的天然脂多糖抑制剂,生物有机与药物化学(美国),2001,9:1887-1893。);抗肿瘤(Lee SH,脱氧土大黄苷对人白血病HL-60细胞凋亡的诱导,植物药(德国),2002. 68: 123-127。)等。由于脱氧土大黄苷土大黄苷和相关药理临床研究及其制剂产品开发的逐渐兴起,使得对于高纯度脱氧土大黄苷和土大黄苷的需求迅速增大,因此,研究确定从大黄植物中快速分离制备高纯度脱氧土大黄苷和土大黄苷的方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经检索发现,公开号为CN101244129A的中国专利公开了应用聚酰胺树脂分离制备脱氧土大黄苷的方法。又如,公开号为CN101475613A的中国专利公开了应用大孔吸附树脂分离制备土大黄苷的方法。但是,由于无法避免的树脂残留物、树脂原料安全性隐患等问题,国家药监局已经对应用于保健食品的利用吸附树脂分离纯化的生产工艺作出了相应的限制和规定(国食药监注[2005] 202号)。因此,上述专利方法和文献中的传统柱层析等方法在医药及保健食品工业中的实际生产应用方面具有一定的局限性;并且,现有的专利和文献方法还存在着步骤繁琐、效率较低、操作复杂、产品纯度不高等诸多缺陷。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操作简单、易于工业化生产的快速分离制备高纯度脱氧土大黄苷和土大黄苷的方法。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所述的一种快速分离制备高纯度脱氧土大黄苷和土大黄苷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⑴取野生或栽培大黄植物的干燥根或根茎经切割或粉碎后,得到提取原料;
⑵按I I 30的料液质量体积比向所述提取原料中加入质量浓度为40°/Γ98%的乙醇溶液,并置于1(T90°C温度下提取O. 5 24小时,提取次数为f 4次,收集合并提取液得到粗提液;所述粗提液经减压浓缩干燥或喷雾干燥至恒重,得到提取物;
⑶将甲醇、水、正丁醇、氯仿四种溶剂按广2. 7 Γ4. 3 0. 5^1. 5 Γ3. 8的体积比混合并充分振摇后,在室温下静置至混合溶液自然分层,然后分别收集上相溶剂和下相溶剂;所述上相溶剂和下相溶剂分别超声5 20分钟,分别得到上相溶剂作为固定相,下相溶剂作为流动相;
⑷以5(T200mL所述流动相溶解O. 5^5g所述提取物,得到进样溶液;
(5)向高速逆流色谱仪器的分离管中泵入所述固定相,同时使所述分离管按正向转动并保持转速为35(T550 rpm,至所述分离管出口端有所述固定相溢出时,替换成用所述流动相以l(T30mL/min的流速泵入所述分离管,至所述分离管出口端有所述流动相溢出时,将所述进样溶液注入所述高速逆流色谱仪器的进样圈中,同时保持所述流动相泵入的流速持续不变;
(6)当所述高速逆流色谱仪器按所述步骤(5)所述方法运转到7(Tl00min时,收集此时间段的流出液A ;将该流出液A按常规方法干燥至恒重,即得脱氧土大黄苷;
⑴当所述高速逆流色谱仪器按所述步骤(5)所述方法运转到12(T320min时,替换成使所述分离管以相同转速按反向转动,并保持所述流动相泵入的流速持续不变;
⑶当所述高速逆流色谱仪器按所述步骤(7)所述方法运转到40(T450min时,收集此时间段的流出液B ;将该流出液B按常规方法干燥至恒重,即得土大黄苷。所述步骤⑴中大黄是指属于“非正品”大黄的天山大黄、波叶大黄、河套大黄、拉萨大黄、华北大黄、圆叶大黄、藏边大黄中的一种。所述步骤⑴中干燥根或根茎采用切割方式获得的提取原料为2 5 mm的切片。所述步骤⑴中干燥根或根茎采用破碎方式获得的提取原料为1(Γ80目的粉末。所述步骤⑵中减压浓缩干燥的条件是指温度为3(T50°C、抽真空到负压为O. 01 O. IMPa0本发明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优点
I、本发明应用高速逆流色谱仪器从大黄中分离制备的两种物质分别经全波长扫描分析(Agilent DAD检测器,20(T400nm),结果表明,所得两种物质均具有二苯乙烯骨架结构的特征性紫外吸收峰,脱氧土大黄苷的最大吸收波长为320 nm和217 nm (参见图I) ;土大黄苷的最大吸收波长为323 nm和221 nm (参见图2)。同时,本发明所得两种物质分别经1H-NMR and 13C-NMR (INOVA 400MHz核磁共振仪)进一步分析鉴定表明,这两种物质化学结构明确(参见表I、表2)。表I脱氧土大黄苷的化学结构核磁共振数据
权利要求
1.一种快速分离制备高纯度脱氧土大黄苷和土大黄苷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⑴取野生或栽培大黄植物的干燥根或根茎经切割或粉碎后,得到提取原料; ⑵按I I 30的料液质量体积比向所述提取原料中加入质量浓度为409^98%的乙醇溶液,并置于1(T90°C温度下提取0. 5^24小时,提取次数为f 4次,收集合并提取液得到粗提液;所述粗提液经减压浓缩干燥或喷雾干燥至恒重,得到提取物; ⑶将甲醇、水、正丁醇、氯仿四种溶剂按广2. 7 T4. 3 0. 5^1. 5 r3. 8的体积比混合并充分振摇后,在室温下静置至混合溶液自然分层,然后分别收集上相溶剂和下相溶剂;所述上相溶剂和下相溶剂分别超声5 20分钟,分别得到上相溶剂作为固定相,下相溶剂作为流动相; ⑷以5(T200mL所述流动相溶解0. 5^5g所述提取物,得到进样溶液; (5)向高速逆流色谱仪器的分离管中泵入所述固定相,同时使所述分离管按正向转动并保持转速为35(T550 rpm,至所述分离管出口端有所述固定相溢出时,替换成用所述流动相以l(T30mL/min的流速泵入所述分离管,至所述分离管出口端有所述流动相溢出时,将所述进样溶液注入所述高速逆流色谱仪器的进样圈中,同时保持所述流动相泵入的流速持续不变; (6)当所述高速逆流色谱仪器按所述步骤(5)所述方法运转到7(Tl00min时,收集此时间段的流出液A ;将该流出液A按常规方法干燥至恒重,即得脱氧土大黄苷; (7)当所述高速逆流色谱仪器按所述步骤(5)所述方法运转到12(T320min时,替换成使所述分离管以相同转速按反向转动,并保持所述流动相泵入的流速持续不变; ⑶当所述高速逆流色谱仪器按所述步骤(7)所述方法运转到40(T450min时,收集此时间段的流出液B ;将该流出液B按常规方法干燥至恒重,即得土大黄苷。
2.如权利要求I所述的一种快速分离制备高纯度脱氧土大黄苷和土大黄苷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⑴中大黄是指属于“非正品”大黄的天山大黄、波叶大黄、河套大黄、拉萨大黄、华北大黄、圆叶大黄、藏边大黄中的一种。
3.如权利要求I所述的一种快速分离制备高纯度脱氧土大黄苷和土大黄苷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⑴中干燥根或根茎采用切割方式获得的提取原料为2 5 mm的切片。
4.如权利要求I所述的一种快速分离制备高纯度脱氧土大黄苷和土大黄苷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⑴中干燥根或根茎采用破碎方式获得的提取原料为1(T80目的粉末。
5.如权利要求I所述的一种快速分离制备高纯度脱氧土大黄苷和土大黄苷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⑵中减压浓缩干燥的条件是指温度为3(T50°C、抽真空到负压为0.01 0. IMPa0
全文摘要
本发明涉及一种快速分离制备高纯度脱氧土大黄苷和土大黄苷的方法,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⑴取野生或栽培大黄植物的干燥根或根茎经切割或粉碎后,得到提取原料;⑵对提取原料进行醇提、干燥得到提取物;⑶将甲醇、水、正丁醇、氯仿四种溶剂混合经振摇、静置分层,收集上相溶剂和下相溶剂;上相溶剂和下相溶剂经超声得到固定相、流动相;⑷在流动相中溶解提取物,得到进样溶液;⑸向高速逆流色谱仪器的分离管中依次泵入固定相、流动相,并将进样溶液注入高速逆流色谱仪器的进样圈中;⑹收集70~100min时间段的流出液A,并将其干燥即得脱氧土大黄苷;⑺分离管反向转动;⑻收集400~450min时间段的流出液B,并将其干燥即得土大黄苷。本发明操作简单、易于工业化生产。
文档编号C07H15/203GK102702283SQ20121013997
公开日2012年10月3日 申请日期2012年5月8日 优先权日2012年5月8日
发明者王小艳, 袁木荣 申请人:青海伊纳维康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