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利名称:一种酰氯类化合物的合成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酰氯类化合物的合成方法。
背景技术:
酰氯是一类合成染料、医药、农药等最常用的有机中间体,在医药、农药、资源环境等方面有着广泛的应用。例如,以酰氯为原料,能够非常方便地合成出各种具有除草活性、杀菌活性的酰基硫脲。另外,通过采用不同的酰氯与不同的胺反应,能合成出多种具抗癌活性、抗菌活性、抗病毒活性等生物活性的医药中间体或产品。如2,6- 二氯-5-氟烟酰氯经β -酮酯化得到的2,6- 二氯-5-氟烟酰乙酸乙酯,可作为含萘啶环氟喹诺酮药物依诺沙星和吉米沙星等的关键中间体;由亚油酸和维生素E合成的亚油酰氯是合成维生素E亚油酸酯的重要中间体,而维生素E亚油酸酯可作为肿瘤抑制剂。酰氯在医药、农药、资源环境等方面应用广泛,因此,选择一种既高效又绿色的酰氯合成方法非常重要。酰氯的制备方法很多,传统的方法通常采用三氯化磷、五氯化磷或二氯亚砜以及光气等。但三氯氧磷和五氯化磷生成的含磷化合物不易处理;氯化亚砜法虽然工业化较早,但具有强腐蚀性,操作需要十分谨慎;光气有毒,存在贮存和安全方面的隐患,不符合现代环保和可持续发展的要求,需找到一种理想的替代剂。而固体光气法是一种比较好的选择,室温下贮存稳定,运输、操作上均比较安全,是一种比较绿色环保的碳酰氯制备试剂,也是光气较为理想的替代品,应用也越来越广泛。N,N-二乙基氨基甲酰氯是一种医药、农药中间体,可用于抗血丝虫药海群生、除草剂杀草丹等的生产,还可以用于驱蚊剂2-氯-N,N- 二乙基苯甲酰胺(简称KIK)的生产。目前N,N-二乙基氨基甲酰氯的生产方法是以乙二胺为原料,与光气进行甲酰氯化反应,制得粗品二乙氨基甲酰氯,经脱酸而得成品。而光气有剧毒,存在较大的安全隐患,对环境不友好,因此采用新的合成方 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价值。
发明内容
本发明是针对现行的碳酰氯生产工艺中,采用光气,反应条件较苛刻且设备要求高,安全隐患大等缺陷,提出一种以叔胺作为原料,以三光气为酰化试剂,制备碳酰氯的新方法。该方法反应条件温和,操作方便,反应时间短。原料的转化率100%,产物收率高达95%以上,纯度高。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如式I所示的酰氯类化合物的合成方法,所述方法为式II所示的叔胺类化合物、双(三氯甲基)碳酸酯(通常简称为三光气)在反应溶剂中,室温下进行反应,跟踪检测至反应完全,反应液后处理制得如式I所示的酰氯类化合物;所述反应溶剂为丙酮、乙腈、乙酸乙酯、四氢呋喃、甲苯或二氯甲烷中的一种或两种的混合溶剂,所述的式II所示的叔胺类化合物、双(三氯甲基)碳酸酯的物质的量之比为1:0. 33 3。
权利要求
1.一种如式I所示的酰氯类化合物的合成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为式II所示的叔胺类化合物、双(三氯甲基)碳酸酯在反应溶剂中,室温下进行反应,跟踪检测至反应完全,反应液后处理制得如式I所示的酰氯类化合物;所述反应溶剂为丙酮、乙腈、乙酸乙酯、四氢呋喃、甲苯或二氯甲烷中的一种或两种的混合溶剂,所述的式II所示的叔胺类化合物、双(三氯甲基)碳酸酯的物质的量之比为1:0· 33^3 ;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反应溶剂为二氯甲烷或二氯甲烷与四氢呋喃的混合溶剂。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反应溶剂的体积用量以式II所示的叔胺类化合物的质量计为5 20mL/g。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式II所示的叔胺类化合物、双(三氯甲基)碳酸酯的物质的量之比为1:0. 33。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为双(三氯甲基)碳酸酯溶于反应溶剂中,滴加式II所示的叔胺类化合物,室温下进行反应,跟踪检测至反应完全,反应液后处理制得如式I所示的酰氯类化合物。
6.如权利要求1或5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反应液后处理方法为反应结束后,反应液蒸除溶剂,残留液体即为如式I所示的酰氯类化合物。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为双(三氯甲基)碳酸酯溶于反应溶剂中,滴加式II所示的叔胺类化合物,室温下进行反应,跟踪检测至反应完全,反应液蒸除溶剂,残留液体即为如式I所示的酰氯类化合物;所述反应溶剂为二氯甲烷或二氯甲烷与四氢呋喃体积比1:1混合的混合溶剂;所述式II所示的叔胺类化合物、双(三氯甲基)碳酸酯的物质的量之比为1:0. 33。
全文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酰氯类化合物的合成方法式II所示的叔胺类化合物、双(三氯甲基)碳酸酯在反应溶剂中,室温下进行反应,跟踪检测至反应完全,反应液后处理制得如式I所示的酰氯类化合物。本发明以叔胺作为原料,以三光气为酰化试剂合成相应的酰氯试剂,反应条件温和,反应时间短,原料的转化率100%,产物收率高达95%以上。
文档编号C07C269/00GK103030576SQ20121054540
公开日2013年4月10日 申请日期2012年12月14日 优先权日2012年12月14日
发明者熊静, 周书光, 易际埕, 姚婷, 吴华悦 申请人:温州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