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粘接性热塑性树脂膜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687638阅读:323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易粘接性热塑性树脂膜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密合性和耐湿热性优异的易粘接性热塑性树脂膜。详细地说,涉及作为主要用于显示器等的、硬涂膜、防反射膜、光扩散片、棱镜状透镜片、近红外线阻断膜、透明导电性膜、防眩膜等功能性膜的基材适合的易粘接性热塑性树脂膜。
背景技术
一般地,作为液晶显示器(IXD)的构件使用的功能性膜的基材,使用了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PET)、丙烯酸系树脂、聚碳酸酯(PC)、三乙酰纤维素(TAC)、聚烯烃等形成的透明的热塑性树脂膜。 使用前述的热塑性树脂膜作为各种功能性膜的基材的情况下,层叠符合各种用途的功能层。例如,对于液晶显示器(IXD),可列举防止表面的损伤的保护膜(硬涂层)、防止外光的映入的防反射层(AR层)、用于光的集光、扩散的棱镜层、提高亮度的光扩散层等功能层。这样的基材中,特别地,聚酯膜由于透明性、尺寸稳定性、耐化学品性优异,价格比较低,因此作为各种功能性膜的基材已广泛地使用。一般地,双轴取向聚酯膜、双轴取向聚酰胺膜这样的双轴取向热塑性膜的情况下,膜表面由于高度地结晶取向,因此存在与各种涂料、粘合剂、墨等的密合性欠缺的缺点。因此,目前为止提出了在双轴取向热塑性树脂膜表面采用各种方法赋予易粘接性的方法。例如,一般已知在基材的热塑性树脂膜的表面设置以聚酯、丙烯酸系树脂、聚氨酯、丙烯酸系树脂接枝聚酯等各种树脂为主要构成成分的涂布层,从而赋予基材膜易粘接性的方法。该涂布法中,工业上实施了对于在结晶取向完成前的热塑性树脂膜上,将含有前述树脂的溶液或者用分散介质将树脂分散的分散体的水性涂布液涂布于基材膜,干燥后,至少在单轴方向上拉伸,接下来实施热处理,完成热塑性树脂膜的取向的方法(所谓在线涂布法);热塑性树脂膜的制造后,在该膜上涂布水系或溶剂系的涂布液后,进行干燥的方法(所谓离线涂布法)。LCD、PDP等显示器、以硬涂膜作为构件的便携用设备等,不论屋内、屋外,在各种环境中使用。特别地,对于便携用设备,有时要求能耐受浴室、高温多湿地区等的耐湿热性。对于在这样的用途中使用的光学功能性膜,要求在高温高湿下也不发生层间剥离的高密合性。因此,在下述专利文献中,公开了通过在涂布液中添加交联剂,采用在线涂布法的涂布层形成时在涂布层树脂中形成交联结构,从而赋予了耐湿热性的易粘接性热塑性树脂膜。专利文献I :日本特开2000-141574号公报专利文献2 :日本专利第3900191号公报专利文献3 日本专利第3737738号公报专利文献4 :日本特开2007-253512号公报专利文献5 :日本特开2000-355086号公报专利文献6 :日本专利第2544792号公报

发明内容
发明要解决的课题
为了减轻地球环境负荷,具有显示器的家电制品等中,期待在现有基础上的长寿命化。因此,作为构件使用的功能性膜中,也认为在高温高湿下也长期保持密合性是必要的。但是,上述专利文献中公开的易粘接性膜,虽然最初显示良好的密合性,但在高温高湿下的长期使用中密合强度的降低不可避免。由于这样的密合性的降低,存在无法长期维持初期性能的问题。本发明鉴于上述课题,目的在于提供几乎不引起以往认为不可避免的高温高湿下的涂布层的劣化、即高温高湿下的密合性的降低的易粘接性热塑性树脂膜。需要说明的是,本发明中所说的高温高湿下的密合性,意味着层叠光固化型丙烯酸系树脂层后,放置于801、95%冊、48小时的环境下,使用间隙间隔2臟的划格器(Cutterguide),在光固化型丙烯酸系树脂层面形成贯通光固化型丙烯酸系树脂层而到达基材膜的100个网格状的切痕,接下来,将赛璐玢粘合带粘贴于网格状的切痕面,用橡皮摩擦,使其完全密合,对于同一部位猛烈地剥离5次时的密合性,是采用一般使用的JISK5600-5-6记载的评价方法,严格的判定标准下的密合性,本发明的课题在于,在这样的高温高湿下的密合性显示与初期所示的密合性等同或其以上的密合性。用于解决课题的手段本发明人为了解决上述课题进行了深入研究,结果发现通过使用包含特定的聚氨酯树脂和/或特定的聚酯树脂和碳二亚胺化合物的涂布层,实现高温高湿下密合性提高这样的颠覆以往的技术常识的事实,从而完成了本发明。如上述专利文献中记载那样,对于目前为止的技术常识,可认为为了提高涂布层的密合性,希望与交联剂和具有能与其反应的官能团的树脂混合,在涂布层形成时高度地形成交联结构。但是,本发明发现了通过使用基本上不具有与碳二亚胺基反应的羧酸基这一官能团的聚氨酯树脂和/或聚酯树脂,以基本上不具有交联结构或者使交联度成为低的状态使碳二亚胺基在涂布层中残存,可以实现即使在高温高湿下也维持高密合性这样的与现有技术相反的事实,从而完成了本发明。前述的课题能够通过以下的解决手段实现。(I) 一种易粘接性热塑性树脂膜,是在基材膜的至少一面具有涂布层的易粘接性热塑性树脂膜,前述涂布层含有(a)以聚碳酸酯多元醇为构成成分的聚氨酯树脂和/或数均分子量15000以上且基本上不具有羧酸基的聚酯树脂和(b)碳二亚胺化合物。 (2)上述易粘接性热塑性树脂膜,其中,前述聚氨酯树脂具有聚氧化烯基。(3)上述易粘接性热塑性树脂膜,其中,前述聚酯树脂包含下述式⑴所示的二羧酸成分和/或下述式(2)所示的二醇成分。(I)HOOC-(CH2)n-C00H(式中,η 为 4 彡 η 彡 10 的整数)(2)HO-(CH2)η_0Η(式中,η 为 4 彡 η 彡 10 的整数)(4)上述易粘接性热塑性树脂膜,其中,前述聚酯树脂包含萘二甲酸作为酸成分。(5)上述易粘接性热塑性树脂膜,其中,前述涂布层将以聚碳酸酯多元醇为构成成分的聚氨酯树脂和碳二亚胺化合物作为主成分,前述涂布层中包含O. 5 3. 5mmol/g的碳
二亚胺基。(6)上述易粘接性热塑性树脂膜,其中,前述涂布层以数均分子量15000以上且基本上不具有羧酸基的聚酯树脂和碳二亚胺化合物为主成分,涂布层中含O. 3 3. 3mmol/g的碳二亚胺基。(7)上述易粘接性热塑性树脂膜,其中,前述涂布层将以聚碳酸酯多元醇为构成成分的聚氨酯树脂、数均分子量15000以上且基本上不具有羧酸基的聚酯树脂、和碳二亚胺化合物作为主成分,涂布层中含O. I 2. Ommol/g的碳二亚胺基。(8)上述易粘接性聚酯膜,其中,前述碳二亚胺化合物为水溶性,浊度为2. 5%以下。(9) 一种层叠热塑性树脂膜,其通过在上述易粘接性热塑性树脂膜的前述涂布层上层叠从硬涂层、光扩散层、棱镜状透镜层、电磁波吸收层、近红外线阻断层、透明导电层中选择的至少I层的功能层而成。发明的效果本发明的易粘合热塑性树脂膜的第一效果在于,在高温高湿下的与光学功能层的密合性(耐湿热性)优异。因此,作为优选的实施方式,上述高温、高湿处理中的密合性与最初的密合性同等或提高。作为本发明的优选的实施方式,将本发明的易粘接聚酯膜用作透镜片材的基材时,在高温高湿下的与透镜层的密合性良好。此外,本发明的优选的方式中,除了第一效果以外,即使层叠了硬涂层的情况下,也可抑制光干涉条纹,视认性优异。此外,本发明的更优选的方式中,除了第一效果以外,耐粘连性优异。
具体实施例方式(热塑性树脂膜)构成本发明中作为基材使用的热塑性树脂膜的热塑性树脂,能够使用聚乙烯、聚丙烯等聚烯烃树脂、尼龙6、尼龙66等聚酰胺树脂、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聚对苯二甲酸丁二醇酯、聚2,6_萘二甲酸乙二醇酯、聚对苯二甲酸亚甲基酯、以及作为共聚成分将例如二甘醇、新戊二醇、聚亚烷基二醇等二醇成分与己二酸、癸二酸、邻苯二甲酸、间苯二甲酸、2,6_萘二甲酸等二羧酸成分等共聚而成的聚酯树脂等。其中,从机械强度、耐化学品性方面出发,优选聚酯树脂。本发明中优选使用的聚酯树脂,能够使用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聚对苯二甲酸丁二醇酯、聚2,6-萘二甲酸乙二醇酯、聚对苯二甲酸亚甲基酯、以及作为共聚成分将例如二甘醇、新戊二醇、聚亚烷基二醇等二醇成分,与己二酸、癸二酸、邻苯二甲酸、间苯二甲酸、2,6_萘二甲酸等二羧酸成分等共聚而成的聚酯树脂等。本发明中优选使用的聚酯树脂,主要以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聚对苯二甲酸丙二醇酯、聚对苯二甲酸丁二醇酯、聚萘二甲酸乙二醇酯的至少I种作为构成成分。这些聚酯树脂中,从物性和成本的平衡出发,最优选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此外,这些聚酯膜通过双轴拉伸,能够提高耐化学品性、耐热性、机械强度等。此外,前述的双轴拉伸聚酯膜可以是单层,也可以是多层。此外,只要是产生本发 明的效果的范围内,在这些各层中,根据需要可使聚酯树脂中含有各种添加剂。作为添加齐U,可列举例如抗氧化剂、耐光剂、防凝胶化剂、有机湿润剂、抗静电剂、紫外线吸收剂、表面活性剂等。
此外,为了改善膜的滑动性、卷绕性、耐粘连性等处理性、耐磨损性、耐划伤性等磨损特性,有时使聚酯膜中含有非活性粒子。但是,用于光学用构件的基材膜的情况下,要求维持高度的透明性,同时处理性优异。具体地,作为光学用构件的基材膜使用的情况下,优选易粘接性聚酯膜的全光线透射率为85%以上,更优选87%以上,进一步优选88%以上,进一步优选89 %以上,特别优选90%以上。此外,为了高鲜明度,优选基材膜中的非活性粒子的含量尽可能少。因此,优选成为只使膜的表层含有粒子的多层构成,或者使膜中基本上不含粒子而只使涂布层中含有微粒。特别地,从透明性的方面出发,使聚酯膜中基本上不含非活性粒子的情况下,为了提高膜的处理性,也优选使水系涂布液中含有无机和/或耐热性高分子粒子,在涂布层表面形成凹凸。
需要说明的是,所谓“基本上不含非活性粒子”,例如为无机粒子的情况下,采用荧光X射线分析对来自粒子的元素进行定量分析时,意味着成为50ppm以下、优选IOppm以下、最优选检测极限以下的含量。这是因为,即使不积极地将粒子添加到基材膜中,有时来自外来异物的污染成分、原料树脂或膜的制造工序中的生产线或装置附着的污物剥离而混入膜中。此外,从同时兼顾高透明性和处理性的方面出发,只在表层中添加非活性粒子也是优选的方式。例如,制成3层构成的情况下,优选在最外层(A层/B层/A层的情况下A层)中含有粒子,在中心层(B层)中基本上不含粒子。最外层中所含的粒子的种类和含量可以是无机粒子,也可以是有机粒子,并无特别限定,可例示二氧化硅、二氧化钛、滑石、高岭石等金属氧化物、碳酸钙、磷酸钙、硫酸钡等对于聚酯为非活性的无机粒子。这些非活性的无机粒子,均可单独使用一种,也可将2种以上并用。前述的粒子,优选平均粒径为O. I 3. 5 μ m。如果平均粒径小于下限,有时无法获得充分的处理性。如果超过上限,有时透明性降低。最外层的无机粒子的含量相对于构成最外层的聚酯,优选为O. 01 O. 20质量%。如果不足下限,无法获得充分的处理性。如果超过上限,透明性降低。此外,要求反射性、高隐蔽性的情况下,可使用在基材膜中添加空洞显现剂而孔隙含有率高的白色膜。此外,对于要求成型性的用途,可使用作为聚酯树脂添加共聚成分而赋予了成型性的成型用膜。本发明中使用的基材膜的厚度,并无特别限制,可在30 500 μ m的范围内根据使用的规格任意地决定。基材膜的厚度的上限,优选350 μ m,特别优选为250 μ m。另一方面,膜厚的下限优选50 μ m,更优选为75 μ m,特别优选为100 μ m。如果膜厚不足下限,刚性、机械强度容易变得不足。另一方面,如果膜厚超过上限,有时成本升高。(涂布层)本发明的易粘接性热塑性树脂膜中设置包含(a)以聚碳酸酯多元醇为构成成分的聚氨酯树脂和/或数均分子量15000以上且基本上不具有羧酸基的聚酯树脂和(b)碳二亚胺化合物的涂布层是重要的。其中,优选以上述(a)和(b)为主成分的涂布层。其中,所谓“主成分”,意味着在涂布层中所含的全部固体成分中含有50质量%以上。
以往认为,从提高涂布层的耐湿热性的方面出发,希望积极地导入交联结构。但是,本发明申请中发现了通过使涂布层为上述的构成,从而耐湿热性提高。通过这样的构成,在高温高湿下的密合性提高的机理并不十分清楚,但本发明人认为如下所述。本发明的涂布层中基本上不具有为与碳二亚胺基反应的官能团的羧酸基,因此涂布层形成时未反应的碳二亚胺基在涂布层中残存。另一方面,在高温高湿下涂布层中的聚酯树脂引起水解,酯键断裂,产生羧酸基末端。因此,未反应的碳二亚胺基与产生的羧酸末端反应,形成交联。可以说,认为通过对水解产生的涂布膜强度的劣化进行自修复,从而能够防止在高温高湿下的涂布膜强度劣化。S卩,本发明的涂布层中,不含作为显示与碳二亚胺基高反应性的官能团的羧基或其盐,或者极少,因此涂布层中未反应的碳二亚胺基大量存在。另一方面,在层叠的功能层中使用的树脂、例如光固化型丙烯酸系树脂和未反应物中存在羧基等官能团。而且,在作为基材膜的热塑性树脂中也存在官能团。在高温高湿的环境下,推测这些功能性层和/或基材膜中存在的官能团和碳二亚胺基进行相互作用,获得牢固的密合性。本发明,通过上述方式,能够提高与透镜层、进而其他的功能层的在高温高湿下的密合性(耐湿热性)。以下对本发明的构成进一步详述。(聚氨酯树脂)本发明中使用的聚氨酯树脂,作为构成成分,至少含多元醇成分、多异氰酸酯成分,根据需要还含增链剂。本发明的聚氨酯树脂是这些构成成分为主、通过尿烷键共聚而成的高分子化合物。本发明的特征在于,作为聚氨酯树脂的构成成分,具有聚碳酸酯多元醇。通过使本发明的涂布层中含有以聚碳酸酯为构成成分的聚氨酯树脂,能够提高耐湿热性。需要说明的是,这些聚氨酯树脂的构成成分能够通过核磁共振分析等鉴定。作为本发明的聚氨酯树脂的构成成分的聚碳酸酯多元醇,可列举聚碳酸酯二醇、聚碳酸酯三醇等,可优选使用聚碳酸酯二醇。作为本发明的聚氨酯树脂的构成成分的聚碳酸酯二醇,可列举例如通过使乙二醇、丙二醇、1,3-丙二醇、1,4-丁二醇、1,5-戊二醇、3-甲基-1,5-戊二醇、1,6-己二醇、1,9-壬二醇、1,8-壬二醇、新戊二醇、二甘醇、二丙二醇、1,4-环己二醇、1,4_环己烷二甲醇、双酚A等二醇类的I种或2种以上与例如碳酸二甲酯、碳酸二苯酯、碳酸亚乙酯、光气等碳酸酯类反应而得到的聚碳酸酯二醇等。作为聚碳酸酯二醇的数均分子量,优选为300 5000,更优选为500 3000。本发明中,作为聚氨酯树脂的构成成分的聚碳酸酯多元醇的组成摩尔比,将聚氨酯树脂的全部多异氰酸酯成分计为100摩尔%时,优选为3 100摩尔%,更优选为5 50摩尔%,进一步优选为6 20摩尔%。前述组成摩尔比低的情况下,有时无法获得聚碳酸酯多元醇产生的耐久性的效果。此外,前述组成摩尔比高的情况下,有时初期密合性降低。作为本发明的聚氨酯树脂的构成成分的多异氰酸酯,可列举例如甲苯二异氰酸酯的异构体类、4,4_ 二苯基甲烷二异氰酸酯等芳香族二异氰酸酯类、亚二甲苯基二异氰酸酯等芳香族脂肪族二异氰酸酯类、异佛尔酮二异氰酸酯和4,4_ 二环己基甲烷二异氰酸酯、1,3_双(异氰酸甲酯基)环己烷等脂环式二异氰酸酯类、六亚甲基二异氰酸酯、和2,2,4_三甲基六亚甲基二异氰酸酯等脂肪族二异氰酸酯类、或者将这些化合物单一或者多个与三羟甲基丙烷等预先加成而成的多异氰酸酯类。作为增链剂,可以列举乙二醇、二甘醇、1,4_ 丁二醇、新戊二醇和1,6_己二醇等二、醇类、甘油、三羟甲基丙烷和季戊四醇等多元醇类、乙二胺、六亚甲基二胺和哌嗪等二胺类、一乙醇胺和二乙醇胺等氨基醇类、硫二甘醇等硫二甘醇类、或者水。本发明的涂布层,优选使用水系的涂布液,采用后述的在线涂布法设置。因此,希望本发明的聚氨酯树脂为水溶性。如果使用水溶性聚氨酯树脂,则与碳二亚胺化合物的相容性能够增加,透明性能够提高。需要说明的是,所谓前述的“水溶性”,意味着对于水、或含小于50质量%的水溶性的有机溶剂的水溶液溶解。为了赋予聚氨酯树脂水溶性,可在氨基甲酸酯分子骨架中将磺酸(盐)基或羧酸(盐)基导入(共聚)。磺酸(盐)基为强酸性,由于其吸湿性能,有时难以维持耐湿性,因此导入弱酸性的羧酸(盐)基较为合适。
为了将羧酸(盐)基导入聚氨酯树脂,例如,作为多元醇成分,将二羟甲基丙酸、二羟甲基丁酸等具有羧酸基的多元醇化合物作为共聚成分导入,用盐形成剂进行中和。作为盐形成剂的具体例,可列举氨、三甲胺、三乙胺、三异丙胺、三正丙胺、三正丁胺等三烷基胺类、N-甲基吗啉、N-乙基吗啉等N-烷基吗啉类、N- 二甲基乙醇胺、N- 二乙基乙醇胺等N- 二烷基链烷醇胺类。这些可单独使用,也可将2种以上并用。为了赋予水溶性,使用具有羧酸(盐)基的多元醇化合物作为共聚成分的情况下,聚氨酯树脂中的具有羧酸(盐)基的多元醇化合物的组成摩尔比,将聚氨酯树脂的全部多异氰酸酯成分计为100摩尔%时,优选为3 60摩尔%,更优选为10 40摩尔%。前述组成摩尔比小于3摩尔%的情况下,有时水分散性变得困难。此外,前述组成摩尔比超过60摩尔%的情况下,由于涂布层形成时的残存碳二亚胺基减少,因此有时耐湿热性下降。但是,如上所述作为聚氨酯树脂使用导入了羧酸的聚氨酯树脂的情况下,有时在涂布液中与碳二亚胺基反应,涂布层形成时的未反应的碳二亚胺基减少。因此,希望涂布层中基本上不具有羧酸(盐)基。因此,为了赋予聚氨酯树脂水溶性,代替羧酸盐基而导入聚氧化烯基是本发明的优选的实施方式。作为聚氨酯树脂使用导入了聚氧化烯基的聚氨酯树脂的情况下,涂布层中基本上不具有羧基。因此,未反应的碳二亚胺基稳定地残存,能够发挥更优异的耐湿热性。作为导入聚氨酯树脂的聚氧化烯基,可列举聚氧乙烯基、聚氧丙烯基、聚四亚甲基二醇链等,这些可单独使用,也可将2种以上并用。其中,可优选使用聚氧乙烯基。为了将聚氧乙烯基导入聚氨酯树脂,例如,可使多异氰酸酯和单末端封端聚氧乙烯二醇(用碳数I 20的烷基单末端封端的烷氧基乙二醇)以相对于单末端封端聚氧乙烯二醇的羟基,二异氰酸酯的异氰酸酯基为过量的比例进行尿烷化反应后,根据需要将未反应的多异氰酸酯除去,从而得到含有聚氧乙烯链的单异氰酸酯,接下来,使得到的含有聚氧乙烯链的单异氰酸酯和二异氰酸酯进行脲基甲酸酯化反应,从而得到。为了赋予水溶性,将聚氧乙烯基导入聚氨酯树脂的情况下,聚氨酯树脂中的聚氧乙烯基的组成摩尔比,将聚氨酯树脂的全部多异氰酸酯成分计为100摩尔%的情况下,优选为3摩尔%以上,更优选为10摩尔%以上,进一步优选为20摩尔%以上。前述组成摩尔比小于3摩尔%的情况下,有时水分散性变得困难。作为(a)成分只使用聚氨酯树脂的情况下,前述聚氨酯树脂优选在涂布层中含有10质量%以上90质量%以下。特别地,要求如透镜层那样高密合性的情况下,更优选为20质量%以上80质量%以下。聚氨酯树脂的含量多的情况下,高温高湿下的密合性降低,相反含量少的情况下,初期的密合性降低。作为(a)成分只使用前述聚氨酯树脂的情况下,涂布层中的碳二亚胺基的浓度的下限为O. 5mmol/g,优选为O. 7mmol/g,更优选为I. Ommol/g,上限为3. 5mmol/g,优选为
3.3mmol/g,更优选为3. Ommol/g。如果不足上述下限,有时无法获得充分的高温、高湿下的密合性。如果超过上述上限,相对地聚碳酸酯系聚氨酯树脂的比率变小,有时密合性、特别是初期密合性降低。(聚酯树脂)本发明中使用的聚酯树脂,优选作为与碳二亚胺基的反应基的羧酸基少。更优选地,基本上不具有羧酸基。其中所谓基本上不具有羧酸基,是指不含有末端基以外的羧酸基。作为规定羧酸基的方法,可列举酸值的测定,所谓基本上不具有羧酸基的聚酯树脂,是酸值为3K0Hmg/g以下、更优选为2K0Hmg/g以下、进一步优选为IKOHmg/g以下的聚酯树脂。 聚酯树脂的数均分子量为15000以上是必要的。数均分子量低的情况下,由于末端的羧酸基增加,有时与碳二亚胺基反应。此外,不仅促进水解,无法充分进行涂膜的修复,无法获得高温高湿下的密合性,而且与基材膜的密合性也降低。此外,上述数均分子量更优选20000以上,只要能够制造,优选数均分子量更高。但是,如果数均分子量变大,也有时在涂布液中的溶解性降低,因此上述数均分子量优选为60000以下。聚酯树脂,作为酸成分,可列举对苯二甲酸、间苯二甲酸、邻苯二甲酸、邻苯二甲酸酐、2,6-萘二甲酸、1,4-环己烷二甲酸、己二酸、癸二酸、偏苯三酸、均苯四甲酸、二聚酸、5_钠磺基间苯二甲酸、4-钠磺基萘-2,7-二甲酸等。作为二醇成分,可列举乙二醇、丙二醇、1,4_ 丁二醇、新戊二醇、二甘醇、1,6-己二醇、1,4_环己烷二甲醇、苯二甲醇、双酚A的环氧乙烷加成物等。本发明的膜中设置主要由丙烯酸系树脂形成的硬涂层等的情况下,由于涂布层和其他层的折射率之差,产生干涉条纹,有时在视认性方面成为问题。因此,从提高耐湿热性、虹彩状色彩的抑制效果出发,优选作为酸成分含有获得更高折射率的萘二甲酸。此外,从设置了硬涂层时的虹彩状色彩的抑制方面出发,作为聚酯树脂的成分,优选含有下述式(I)的二羧酸成分和/或下述式(2)的二醇成分。聚酯树脂中的下述式(I)的二羧酸成分和/或下述式(2)的二醇成分优选10%以上,更优选15%以上,进一步优选20%以上。此外,上述聚酯树脂中的下述式(I)的二羧酸成分和/或下述式(2)的二醇成分优选70%以下,更优选60%以下,进一步优选50%以下。超过上述上限的情况下,有时涂膜过度地变得柔软,耐湿热性降低。不足上述下限的情况下,有时聚酯树脂的柔软性降低,涂膜过度变硬,密合性降低。(I)H00C-(CH2)n-C00H(式中,η 为 4 彡 η 彡 10 的整数)(2)H0-(CH2)n-0H(式中,η 为 4 彡 η 彡 10 的整数)聚酯树脂,能够使用对于水、或者水溶性的有机溶剂(例如含小于50质量%的醇、烷基溶纤剂、酮系、醚系的水溶液)或者、有机溶剂(例如甲苯、醋酸乙酯等)溶解或分散的聚酯树脂。将聚酯树脂以水系涂液形式使用的情况下,使用水溶性或水分散性的聚酯树脂,为了这样的水溶性化或水分散化,优选使含磺酸盐基的化合物、含羧酸盐基的化合物共聚。为此,除了前述的二羧酸成分以外,为了赋予聚酯水分散性,优选在I 10摩尔%的范围内使用5-磺基间苯二甲酸或其碱金属盐,可列举例如磺基对苯二甲酸、5-磺基间苯二甲酸、4-磺基萘间苯二甲酸-2,7- 二羧酸和5- (4-磺基苯氧基)间苯二甲酸或其碱金属盐。优选使聚酯树脂的数均分子量为15000以上,并且为了具有抑制粘连的程度的玻璃化转变温度,在聚酯树脂中导入分支结构。但是,如果分支结构变多,酸值也倾向于变高。因此,本发明申请的聚酯树脂中,I分子具有3个以上羧基或者I分子具有3个羟基的第三成分的摩尔比在全部二羧酸成分中优选为5. O摩尔%以下,更优选为I. O摩尔%以下。作为(a)成分只使用聚酯树脂的情况下,前述聚酯树脂优选在涂布层中含有10质量%以上85质量%以下。要求高密合性的情况下,更优选为20质量%以上80质量%以下。聚酯树脂的含量多的情况下,高温高湿下的密合性降低,相反含量少的情况下,与基材膜的密合性降低。作为(a)成分只使用前述聚酯树脂的情况下,涂布层中的碳二亚胺基的浓度的下限为O. 3mmol/g,优选为O. 5mmol/g,更优选为O. 8mmol/g,上限为3. 3mmol/g,优选为 3.Ommol/g,更优选为2. 8mmol/g。如果不足上述下限,有时无法获得充分的高温、高湿下的密合性。如果超过上述上限,相对地聚酯树脂的比率变小,有时密合性、特别是初期密合性降低。(聚氨酯树脂和聚酯树脂)此外,本发明中,作为(a)成分,通过使用耐久性优异的前述聚碳酸酯系聚氨酯树脂和前述聚酯树脂,能够提高涂布膜硬度,在密合性优异的同时,还发挥优异的耐粘连性。聚酯树脂,从密合性的方面出发,优选玻璃化转变温度低,但从耐粘连性的方面出发,优选玻璃化转变温度高。因此,聚酯树脂的玻璃化转变温度优选为10 100°C,更优选为30 70°C。如果玻璃化转变温度超过100°c这样高,熔融粘度升高,难以获得足够的分子量,因此,密合性降低。如果玻璃化转变温度超过10°C而低,膜的耐粘连性降低。优选使聚酯树脂的数均分子量为15000以上,并且为了使玻璃化转变温度为上述范围,在聚酯树脂中导入分支结构。但是,如果分支结构增多,酸值也倾向于变高。因此,本发明申请的聚酯树脂中,I分子具有3个以上羧基或I分子具有3个以上羟基的第三成分的摩尔比,优选在全部二羧酸成分中为5. O摩尔%以下,更优选为I. O摩尔%以下。作为(a)成分,使用前述聚氨酯树脂和前述聚酯树脂的情况下,聚氨酯树脂和聚酯树脂的浓度优选各自在涂布层中含有10质量%以上80质量%以下。要求高密合性的情况下,更优选为20质量%以上70质量%以下。聚氨酯树脂的含量多的情况下,高温高湿下的密合性降低,相反,含量少的情况下,初期的密合性降低。此外,聚酯树脂的含有量多的情况下,高温高湿下的密合性降低,相反,含量少的情况下,与基材膜的密合性和耐粘连性降低。作为(a)成分,使用前述聚氨酯树脂和前述聚酯树脂的情况下,涂布层中的碳二亚胺基的浓度的下限为O. lmmol/g,优选为O. 2mmol/g,更优选为O. 4mmol/g,上限为
2.Ommol/g,优选为I. 8mmol/g,更优选为1.5mmol/g。如果不足上述下限,有时无法获得足够的高温、高湿下的密合性。如果超过上述上限,相对地聚氨酯树脂和聚酯树脂的比率变小,有时密合性、特别是初期密合性降低。本发明中,即使前述聚氨酯树脂和/或前述聚酯树脂以外的树脂,为了提高密合性也可含有。例如,可列举丙烯酸系树脂、聚酯树脂等。优选为羧酸基的含量少的树脂。更优选地,是不含羧酸基的树脂。羧酸基多的情况下,与碳二亚胺基反应,与在高温高湿下由聚氨酯树脂产生的羧酸基反应的碳二亚胺基减少。(碳二亚胺化合物)本发明中,必须含有碳二亚胺化合物。作为碳二亚胺化合物,可列举单碳二亚胺化合物、聚碳二亚胺化合物。作为单碳二亚胺化合物,可列举例如二环己基碳二亚胺、二异丙基碳二亚胺、二甲基碳二亚胺、二异丁基碳二亚胺、二辛基碳二亚胺、t&#8722 ;丁基异丙基碳二亚胺、二苯基碳二亚胺、二 &#8722 ;t&#8722 ;丁基碳二亚胺、二 &#8722 ; β &#8722 ;萘基碳二亚胺等。作为聚碳二亚胺化合物,能够使用采用以往公知的方法制造的化合物。例如,可通过二异氰酸酯的伴随脱二氧化碳的缩合反应来合成异氰酸酯末端聚碳二亚胺,从而制造。 作为聚碳二亚胺化合物的合成原料的二异氰酸酯,可以列举例如甲苯二异氰酸酯的异构体类、4,4_ 二苯基甲烷二异氰酸酯等芳香族二异氰酸酯类、亚二甲苯基二异氰酸酯等芳香族脂肪族二异氰酸酯类、异佛尔酮二异氰酸酯和4,4_ 二环己基甲烷二异氰酸酯、1,3_双(异氰酸甲酯基)环己烷等脂环式二异氰酸酯类、六亚甲基二异氰酸酯和2,2,4_三甲基六亚甲基二异氰酸酯等脂肪族二异氰酸酯类。从黄变的问题出发,优选芳香族脂肪族二异氰酸酯类、脂环式二异氰酸酯类、脂肪族二异氰酸酯类。此外,上述二异氰酸酯可使用单异氰酸酯等与末端异氰酸酯反应的化合物,将分子控制在适当的聚合度而使用。作为用于这样将聚碳二亚胺的末端封端来控制其聚合度的单异氰酸酯,可列举例如苯基异氰酸酯、甲苯异氰酸酯、二甲基苯基异氰酸酯、环己基异氰酸酯、丁基异氰酸酯、萘基异氰酸酯等。此外,除了这些以外,作为末端封端剂,能够使用具有-OH基、-NH2基、-COOH基、-SO2H基的化合物。二异氰酸酯的伴随脱二氧化碳的缩合反应,在碳二亚胺化催化剂的存在下进行。作为催化剂,可列举例如1&#8722 ;苯基&#8722 ;2&#8722 ;磷杂环戊烷&#8722 ;1&#8722 ;氧化物、3&#8722 ;甲基 &#8722 ;2&#8722 ;磷杂环戊烷 &#8722 ;1&#8722 ;氧化物、1&#8722 ;乙基 &#8722 ; 2&#8722 ;磷杂环戊烷 &#8722 ; 1&#8722 ;氧化物、3&#8722 ;甲基 &#8722 ;1&#8722 ;苯基&#8722 ;2&#8722 ;磷杂环戊烷&#8722 ;1&#8722 ;氧化物、这些的 3&#8722 ;磷杂环戊烷异构体等磷杂环戊烷氧化物等,从反应性方面出发,优选3&#8722 ;甲基&#8722 ;1&#8722 ;苯基&#8722 ;2&#8722 ;磷杂环戊烷&#8722 ;1&#8722 ;氧化物。需要说明的是,上述催化剂的使用量可为催化剂量。上述的单或聚碳二亚胺化合物,希望在水性涂料中配合时保持在均匀的分散状态,因此,优选使用适当的乳化剂进行乳化加工而形成乳浊液来使用,或者在聚碳二亚胺化合物的分子结构内附加亲水性的链段而在自乳化物的形态下或者自溶解物的形态下配合于涂料。本发明中使用的碳二亚胺化合物,可列举水分散性、水溶性。由于与其他的水溶性树脂的相容性好,提高涂布层的透明性、交联反应效率,因此优选水溶性。作为聚碳二亚胺化合物的聚合度(η),优选2 10,更优选为3 7。聚合度小的情况下,交联反应率变差,与功能层的密合性降低,大的情况下,有时与树脂的相容性变差,浊度上升。为了使碳二亚胺化合物成为水溶性,可通过异氰酸酯的伴有脱二氧化碳的缩合反应合成异氰酸酯末端聚碳二亚胺后,进一步使带有具有与异氰酸酯基的反应性的官能团的亲水性部位加成,从而制造。作为亲水性部位,可列举(I) 二烷基氨基醇的季铵盐、二烷基氨基烷基胺的季铵盐等,(2)具有至少I个反应性羟基的烷基磺酸盐等,(3)用烷氧基进行了末端封端的聚(氧化乙烯)、聚(氧化丙烯)、聚(氧化乙烯)和聚(氧化丙烯)的混合物等。氧化乙烯和/或氧化丙烯的重复单位优选3 50,更优选为5 35。重复单位小的情况下,与树脂的相容性变差,浊度上升,大的情况下,有时高温高湿下的粘接性降低。碳二亚胺化合物,导入了上述亲水性部位的情况下,成为⑴阳离子性、⑵阴离子性、⑶非离子性。其中,优选与其他的水溶性树脂的离子性无关、能够相容的非离子性。此外,也为了提高耐湿热性,优选不必导入离子性的亲水基的非离子性。此外,本发明中使用的碳二亚胺化合物的碳二亚胺当量,并无特别限定,具体地,例如,优选为1000以下,更优选为500以下,进一步优选为300以下。上述碳二亚胺当量超过上限的情况下,不充分显现与基材膜、功能层中所含的羧基等的相互作用,有时无法满意地获得耐久性、耐水性。需要说明的是,上述碳二亚胺当量是每Imol碳二亚胺基的化学式量。因此,该碳二亚胺当量的值越小,表示聚合物中的碳二亚胺基的量越多,值越大,表示聚合物中的碳二亚胺基的量越少。前述碳二亚胺化合物,优选在涂布层中含有5质量%以上90质量%以下。更优选地,为10质量%以上70质量%以下。碳二亚胺化合物的含量多的情况下,与功能层的密合性降低,相反,含量少的情况下,有时高温高湿下的密合性降低。本发明中,为了提高涂膜强度,在涂布层中可含有碳二亚胺化合物以外的交联剂、或者具有交联基的树脂。作为交联剂,可以列举脲系、环氧系、密胺系、异氰酸酯系、噁唑啉系、硅烷醇系等。此外,为了促进交联反应,根据需要适当使用催化剂等。本发明中,也可使涂布层中含有粒子。粒子可列举(I) 二氧化硅、高岭石、滑石、轻质碳酸钙、重质碳酸钙、沸石、氧化铝、硫酸钡、炭黑、氧化锌、硫酸锌、碳酸锌、二氧化钛、二氧化锆、氧化锡、缎光白、钛黑、硅酸铝、硅藻土、硅酸钙、氢氧化铝、多水高岭土、碳酸镁、氢氧化镁等无机粒子,(2)丙烯酸系或甲基丙烯酸系、氯乙烯系、醋酸乙烯酯系、尼龙、苯乙烯/丙烯酸系、苯乙烯/ 丁二烯系、聚苯乙烯/丙烯酸系、聚苯乙烯/异戊二烯系、聚苯乙烯/异戊二烯系、甲基丙烯酸甲酯/甲基丙烯酸丁酯系、密胺系、聚碳酸酯系、脲系、环氧系、聚氨酯系、酚醛系、邻苯二甲酸二烯丙酯系、聚酯系等的有机粒子。前述粒子优选平均粒径为I 500nm的粒子。对平均粒径并无特别限定,从维持膜的透明性的方面出发,优选为I lOOnm。前述粒子可含有2种以上的平均粒径不同的粒子。需要说明的是,上述的平均粒径可使用透射型电子显微镜(TEM),以倍率12万倍拍摄层叠膜的截面,测定在涂布层的截面存在的10个以上的粒子的最大径,作为它们的平均值求出。此外,可采用库尔特粒度仪法求出。作为粒子的含量,优选O. 5质量%以上20质量%以下。少的情况下,不能获得充 分的耐粘连性。此外,抗划伤性变差。多的情况下,不仅涂布层的透明性变差,而且涂膜强度降低。涂布层中,为了提高涂布时的流平性、涂布液的脱泡,也可含有表面活性剂。表面活性剂可以是阳离子系、阴离子系、非离子系等任何表面活性剂,但优选硅系、炔属二醇系或氟系表面活性剂。也优选在不损害与功能层的密合性的程度的范围,例如,在涂布液中以O. 005 O. 5质量%的范围含有这些表面活性剂。本发明的易粘接性聚酯膜,优选浊度值为2. 5%以下,更优选为2.0%以下,进一步优选为I. 5%以下。这样的易粘接性热塑性树脂膜,通过使前述记载的涂布层中所含的碳二亚胺化合物成为水溶性,从而与其他树脂的相容性能够提高。为了赋予涂布层其他功能性,可在不损害与功能层的密合性的程度的范围内,含有各种添加剂。作为前述添加剂,可列举例如荧光染料、荧光增白剂、增塑剂、紫外线吸收剂、颜料分散剂、抑泡剂、消泡 剂、防腐剂、抗静电剂等。本发明中,作为在热塑性树脂膜上设置涂布层的方法,可列举将含有溶剂、粒子、树脂的涂布液涂布于聚酯膜,进行干燥的方法。作为溶剂,可列举甲苯等有机溶剂、水、或水和水溶性的有机溶剂的混合系,优选地,从环境问题方面出发,优选单独使用水或者在水中混合了水溶性的有机溶剂的产物。本发明的层叠热塑性树脂膜,在前述的热塑性树脂膜的涂布层的至少一面,层叠从硬涂层、光扩散层、棱镜状透镜层、电磁波吸收层、近红外线阻断层、透明导电层中选择的至少I层的光学功能层而得到。对于前述光学功能层中使用的材料并无特别限定。(易粘接性热塑性树脂膜的制造)对于本发明的易粘接性热塑性树脂膜的制造方法,以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以下简写为PET)膜为例进行说明,当然并不限于此。将PET树脂充分地真空干燥后,供给挤出机,从T型模头将约280°C的熔融PET树脂以片状熔融挤出到旋转冷却辊,通过静电施加法使其冷却固化而得到未拉伸PET片材。前述未拉伸PET片材可以是单层构成,也可以是采用共挤出法的多层构成。此外,优选PET树脂中基本上不含非活性粒子。将得到的未拉伸PET片材,用加热到80 120°C的辊在纵向拉伸2. 5 5. O倍,得到单轴拉伸PET膜。进而,用夹子把持膜的端部,导入加热到70 140°C的热风区,在宽度方向拉伸2. 5 5. O倍。接着,导入160 240°C的热处理区,进行I 60秒的热处理,完成结晶取向。在该膜制造工序的任意的阶段,在PET膜的至少一面涂布涂布液,形成前述涂布层。涂布层即使在PET膜的两面形成也无特别问题。涂布液中的树脂组成物的固体成分浓度优选为2 35重量%,特别优选为4 15重量%。用于将该涂布液涂布于PET膜的方法,能够使用公知的任意的方法。可列举例如反转辊式涂布法、凹版辊式涂布法、辊舔涂布法、模压涂布法、辊刷法、喷涂法、气刀涂布法、绕线棒涂布法、管式刮板法、浸涂法、帘式涂布法等。可将这些方法单独或者组合来进行涂布。本发明中,涂布层通过将前述涂布液涂布于未拉伸或单轴拉伸后的PET膜,干燥后,在至少单轴方向上拉伸,接下来进行热处理而形成。本发明中,最终得到的涂布层的厚度优选为20 350nm,干燥后的涂布量优选为
0.02 0.5g/m2。如果涂布层的涂布量小于O. 02g/m2,对于粘接性的效果几乎不存在。另一方面,如果涂布量超过O. 5g/m2,则浊度增加。
本发明中得到的易粘接性热塑性树脂膜的涂布层,对于硬涂层、光扩散层、棱镜状透镜层、电磁波吸收层、近红外线阻断层、透明导电层具有良好的粘接性。通过层叠这些光学功能层,从而能够提供即使在耐湿热环境下也能长期保持初期功能的光学层叠热塑性树脂膜。此外,在光学用途以外也获得良好的粘接强度。具体地,可列举照相感光层、重氮感光层、消光层、磁性层、喷墨墨受容层、硬涂层、用紫外线固化树脂、热固化树脂、印刷墨或UV墨、干式层压或挤出层压等的粘合剂、金属或无机物或它们的氧化物的真空蒸镀、电子束蒸镀、溅射、离子镀、CVD、等离子体聚合等得到的薄膜层、有机阻隔层等。
实施例接下来,使用实施例和比较例对本发明详细说明,本发明当然并不限定于以下的实施例。此外,本发明中使用的评价方法如下所述。(I)固有粘度按照JIS K 7367-5,使用苯酚(60质量%)和1,1,2,2_四氯乙烷(40质量%)的混合溶剂作为溶剂,在30°C下测定。(2)比浓粘度相对于树脂O. lg,使用苯酚(60质量%)和1,1,2,2-四氯乙烷(40质量%)的混合溶剂25mL作为溶剂,在30°C下测定。(3)玻璃化转变温度按照JIS K7121,使用示差扫描热量计(精工仪器制、DSC6200),使树脂样品IOmg在25 300°C的温度范围内以20°C /分升温,将由DSC曲线得到的外推玻璃化转变开始温度作为玻璃化转变温度。(4)树脂组成将树脂溶解于重氯仿中,使用瓦里安公司制核磁共振分析计(NMR)Gemini 200,进行1H-NMR分析,由其积分比确定将全部异氰酸酯成分计为100摩尔%时的各组成的摩尔%比。(5)数均分子量将树脂O. 03g溶解于四氢呋喃IOml中,使用GPC-LALLS装置低角度光散射光度计LS-8000(东曹株式会社制、四氢呋喃溶剂、参比聚苯乙烯),使用柱温度30°C、流量Iml/分、色谱柱(昭和电工社制shodex KF-802、804、806),测定数均分子量。(6)酸值将lg(固体成分)的试样溶解于30ml的氯仿或二甲基甲酰胺,以酚酞作为指示齐U,用O. IN的氢氧化钾乙醇溶液滴定,求出中和每Ig试样的羧基所必需的KOH的量(mg)。(7)碳二亚胺值将碳二亚胺化合物冷冻干燥,用1H-NMR对该化合物进行分析,由来自碳二亚胺基的吸收峰强度、来自其他的单体的吸收峰强度,算出碳二亚胺值。(8)易粘接性聚酯膜的全光线透射率得到的易粘接性聚酯膜的全光线透射率按照JIS K 7105,使用浊度计(日本电色制、NDH2000)测定。(9)易粘接性聚酯膜的浊度得到的易粘接性聚酯膜的浊度按照JIS K 7136,使用浊度计(日本电色制、NDH2000)测定。(10)涂布层中的碳二亚胺基浓度的定量对于实施例和比较例中得到的膜的涂布层面,采用全反射吸收红外分光法测定,以从基材膜特异地得到的吸光度作为对照,求出涂布层中的碳二亚胺基浓度。S卩,采用下述中所示的条件用全反射吸收红外分光法测定,得到红外吸收光谱,求出来自碳二亚胺的吸光度和基材膜的吸光度(PET膜的情况下,为乙二醇)之比(红外吸光度比A212Q/A134Q)。需要说明的是,来自碳二亚胺基的吸光度为在2120± IOcnT1的区域中具有极大吸收的吸收峰的高度的值(A212tl),来自PET的吸光度是在U^ilOcnT1的区域中具有极大吸收的吸收峰的高度的值(A134tl)。基线是连接各个极大吸收峰的两侧的侧翼的线。此外,涂布层的厚度由透射型电子显微镜求出。将层叠膜的试样包埋到可见光固化型树脂(日本新EM社制、D-800)中,在室温下暴露于可见光而使其固化。由得到的包埋块体,使用安装了金刚石刀具的超薄切片刀,制作70 IOOnm程度的厚度的超薄切片,在四氧化钌蒸气中染色30分钟。进而实施碳蒸镀后,使用透射型电子显微镜(日本电子株式会社制、TEM2010)对截面进行观察,拍摄照片,由此测定涂布层的厚度。需要说明的是,拍摄是在10000 100000倍的范围内适当设定。由得到的红外吸光度比A212(i/A134(i和涂布层的厚度,使用预先由涂布碳二亚胺浓度已知的涂布液、风干而成的标准样品作成的校正曲线,求出涂布层中的碳二亚胺基浓度。需要说明的是,校正曲线的作成中,对于涂布使碳二亚胺基浓度为O. 5,1. 4,2. 7、
4.5mmol/g的涂布液(溶剂水/异丙醇=1/1,调节与丙烯酸系树脂的混合量而使固体成分浓度为30质量% )以使干燥后的涂布层的厚度为50nm、100nm、200nm并风干而成的试样,在下述所示的条件下采用全反射吸收红外分光法测定红外吸光度比A212(i/A134(i,由得到的结果求出由噁唑啉基浓度、涂布层厚度、红外吸光度比A212tlA134ci这3个变量组成的下述一次数学式,将其制成校正曲线。(碳二亚胺浓度)=AX(红外吸光度比A212Q/A134Q)/(涂布层厚度)+B(其中,A、B为由通过上述校正曲线作成而得到的数据求出的常数)(测定条件)装置Varian社制 FTS-60A/896I 次反射 ATR 附件SPECTRA TECH 公司制 Silver Gate光学结晶Ge入射角45。分解能力McnT1积分次数128次需要说明的是,涂布层的厚度薄、无法获得充分的感度的情况下,可将使用的I次反射附件替换为入射角更大(65度)的附件(例如ST Japan公司制VeeMax)来测定。(11)粘接性
在得到的层叠聚酯膜的光固化型丙烯酸系树脂层面,使用间隙间隔2mm的划格器(Cutter guide),形成贯通光固化型丙烯酸系树脂层而到达基材膜的100个网格状的切痕。接下来,将赛璐玢粘合带(二 >社制、405号;24mm宽)粘贴于网格状的切痕面,用橡皮摩擦以使其完全密合。然后,进行5次垂直地将赛璐玢粘合带从层叠聚酯膜的光固化型丙烯酸系树脂层面剥离的操作后,目视计算从层叠聚酯膜的光固化型丙烯酸系树脂层面剥离的网格的数目,由下述式求出光固化型丙烯酸系树脂层和基材膜的密合性。需要说明的是,将网格中部分剥离的网格也计算为剥离的网格,按照下述的标准划分等级。密合性(% ) = (I-剥离的网格的数目/100) X 100◎ : 100 %、或者、光固化型丙烯酸系树脂层的材料破坏〇99 90%Λ:89 70%Χ:69 0% (12)耐湿热性将得到的层叠聚酯膜在高温高湿槽中在80°C、95% RH的环境下放置48小时。接下来,将层叠聚酯膜取出,在室温常湿下放置12小时。然后,进行5次垂直地将赛璐玢粘合带从层叠聚酯膜的光固化型丙烯酸系树脂层面剥离的操作以外,采用与前述(11)同样的方法求出光固化型丙烯酸系树脂层和基材膜的密合性,按照下述的标准划分等级。◎ : 100 %、或者、光固化型丙烯酸系树脂层的材料破坏〇99 90%Λ:89 70%Χ:69 0%(13)干涉斑改善性(虹彩状色彩)将得到的层叠聚酯膜切出IOcm(膜宽度方向)X 15cm(膜长度方向)的面积,作成试样膜。在得到的试样膜的硬涂层的相反面粘贴黑色光泽带(日东电工制、VinyltapeNo21 ;黑)。使该试样膜的硬涂面为上面,以3波长形昼白色(National八^、F. L15EX-N 15W)作为光源,从斜上方目视观察反射看起来最强的位置关系(离光源的距离40 60cm、相对于膜面的垂线为15 45°的角度)。将目视观察的结果按照下述的标准划分等级。需要说明的是,用精通该评价的5名观察者进行观察,将最多的等级作为评价等级。如果2个等级为相同数目的情况下,采用分为3个的等级的中心。O :几乎没有发现虹彩状色彩Λ :少量观察到虹彩状色彩X :观察到清楚的虹彩状色彩(聚酯树脂的聚合)在具备搅拌器、温度计和部分回流式冷却器的不锈钢制高压釜中,装入对苯二甲酸二甲酯194. 2质量份、间苯二甲酸二甲酯184. 5质量份、5-钠磺基间苯二甲酸二甲酯
14.8质量份、二甘醇233. 5质量份、乙二醇136. 6质量份和钛酸四正丁酯O. 2质量份,从160°C到220°C,用4小时进行酯交换反应。接下来,升温到255°C,将反应体系慢慢减压后,在30Pa的减压下反应I小时30分钟,得到了共聚聚酯树脂(A-I)。得到的共聚聚酯树脂(A-I)为淡黄色透明。测定得到的共聚聚酯树脂(A-I)的比浓粘度(reduce viscosity),结果为O. 70dl/g。采用DSC得到的玻璃化转变温度为40°C。采用同样的方法得到了另外的组成的共聚聚酯树脂(A-2) (A-7)。对于这些共聚聚酯树脂,将采用1H-NMR测定的组成(摩尔%比)及其他特性示于表I。
权利要求
1.一种易粘接性热塑性树脂膜,是在基材膜的至少一面具有涂布层的易粘接性热塑性树脂膜,所述涂布层含有 (a)以聚碳酸酯多元醇为构成成分的聚氨酯树脂和/或数均分子量15000以上且基本上不具有羧酸基的聚酯树脂, (b)碳二亚胺化合物。
2.如权利要求I所述的易粘接性热塑性树脂膜,其中,所述聚氨酯树脂具有聚氧化烯基。
3.如权利要求I所述的易粘接性热塑性树脂膜,其中,所述聚酯树脂含下述式(I)所示的二羧酸成分和/或下述式(2)所示的二醇成分 (1)HOOC-(CH2)n-COOH(式中,η为 4 彡 η 彡 10 的整数) (2)H0-(CH2)n-0H(式中,η为 4 彡 10 的整数)。
4.如权利要求I所述的易粘接性热塑性树脂膜,其中,所述聚酯树脂含萘二甲酸作为酸成分。
5.如权利要求I所述的易粘接性热塑性树脂膜,其中,所述涂布层将以聚碳酸酯多元醇为构成成分的聚氨酯树脂和碳二亚胺化合物作为主成分,在所述涂布层中含O. 5 3. 5mmol/g的碳二亚胺基。
6.如权利要求I所述的易粘接性热塑性树脂膜,其中,所述涂布层以数均分子量15000以上且基本上不具有羧酸基的聚酯树脂和碳二亚胺化合物为主成分,在涂布层中含O. 3 3. 3mmol/g的碳二亚胺基。
7.如权利要求I所述的易粘接性热塑性树脂膜,其中,所述涂布层将以聚碳酸酯多元醇为构成成分的聚氨酯树脂、数均分子量15000以上且基本上不具有羧酸基的聚酯树脂、和碳二亚胺化合物作为主成分,在涂布层中含O. I 2. OmmoI/g的碳二亚胺基。
8.如权利要求I所述的易粘接性热塑性树脂膜,其中,所述碳二亚胺化合物为水溶性,浊度为2. 5%以下。
9.一种层叠热塑性树脂膜,其通过在权利要求I 8中的任一项所述的易粘接性热塑性树脂膜的所述涂布层上层叠从硬涂层、光扩散层、棱镜状透镜层、电磁波吸收层、近红外线阻断层、透明导电层中选择的至少I层功能层而成。
全文摘要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几乎不引起高温高湿下的密合性的下降的易粘接性热塑性树脂膜。本发明涉及易粘接性热塑性树脂膜,是在基材膜的至少一面具有涂布层的易粘接性热塑性树脂膜,所述涂布层含有(a)以聚碳酸酯多元醇为构成成分的聚氨酯树脂和/或数均分子量15000以上且基本上不具有羧酸基的聚酯树脂,(b)碳二亚胺化合物。
文档编号C08J7/04GK102648094SQ20108005492
公开日2012年8月22日 申请日期2010年12月1日 优先权日2009年12月4日
发明者东浦真哉, 伊藤晃侍, 山崎淳史, 水野直树, 泽田薰, 矢吹宽子 申请人:东洋纺织株式会社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