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利名称:分子印迹磁性微球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有机化学和分析化学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分子印迹磁性微球(简称DMIP)及其制备方法和作为吸附剂选择识别双酚A的应用。
背景技术:
分子印迹技术是源自高分子化学、材料科学、生物化学等学科的一门交叉技术。分子印迹技术又称分子模板技术,是指以某一特定目标分子为模板,制备对该分子具有特异选择性聚合物(即分子印迹聚合物,MIP)的过程,因此,它被形象地称为制备与识别“分子钥匙”的“人工锁”技术。20世纪40年代,诺贝尔奖获得者Pauling提出以抗原为模板来合成抗体的理论,为分子印迹的发展奠定了理论基础。1993年Mosbach等在Nature上报道了茶碱MIP合成及其应用的研究,此后,分子印迹技术受到科学家们的高度关注并迅速发展。目前,分子印迹技术已经广泛应用于生物工程、临床医学、药物分离、催化和环境监测等领域, 全世界至少有几十个国家、上百个学术机构和团体正在从事该项技术的研究与开发。
双酚A是一种典型的环境雌激素,在医疗器械、化工、电子、机电、仪表、建筑工业和饮食业中有着广泛的应用。双酚A具有雌激素效应,大量毒理学研究表明双酚A可以通过干扰荷尔蒙的活性从而影响生物体的正常生长、繁殖和发育,并可能改变生物体的生理学特征和荷尔蒙功能。令人吃惊的,即使在O. 23pg/mL的极低浓度下,双酚A也能引发红细胞功能异常从而导致荷尔蒙分泌紊乱。含双酚A产品几乎存在于现代生活的各个角落,双酚A从这些产品中释放出来并通过多种渠道进入环境介质,势必对人类健康造成严重的潜在威胁。因此,对环境样品中的双酚A进行检测显得尤为重要与迫切。
双酚A在环境介质中通常处于痕量水平,因此,检测前通常需要对环境样品进行前处理以减少基质干扰并对双酚A进行富集。当前,固相萃取是环境样品中提取目标化合物的主要技术,而开发具有高选择性的新型吸附材料则是该领域的研究热点。1994年, Se I Iergren首次报道了在固相萃取中使用MIP作为吸附剂的研究,此后,分子印迹-固相萃取技术迅速发展。如图I所示,MIP对目标分子具有“记忆”效应,能够高选择性地识别复杂样品中的目标分子。有关研究结果显示,MIP作为固相萃取吸附剂不仅选择性高,而且具有结合力强、可重复利用和成本低的优点。
当前,分子印迹-固相萃取在实际应用中需要以MIP为填料制作固相萃取柱,不仅操作繁琐,而且萃取过程中柱压高、流速低,这些弊端在很大程度上限制了分子印迹-固相萃取的进一步推广与应用。庆幸的是,已经有学者以磁性材料为载体制备出磁性MIP。MIP 具有磁性后不仅能直接将其分散在溶液中对目标分子进行吸附,而且可以使用外加磁场使它从基质中分离。磁性分子印迹-固相萃取过程不仅操作方便、富集效率高,而且避免了制备填料柱的费时过程,很好地克服了传统分子印迹-固相萃取的缺点。Mosbach等利用悬浮聚合反应首次制备了 MIP/Fe304复合材料,实验结果显示该材料具有优异的选择吸附性能。 Tan等采用细乳液聚合法成功制备了以牛血清和核糖核酸酶为模板的纳米级MIP微球。与国外学者热衷于开发磁性MIP制备方法不同,国内对磁性MIP的应用研究也显得异常活跃,其中包括作为新型吸附剂应用于固相萃取。例如,中国科学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的冯钦忠等以环境雌激素雌二醇等为模板分子,以Fe3O4颗粒为载体制备磁性MIP微球,并基于该材料开发环境样品的高效监测方法;吉林大学的丁兰等制备了土霉素的磁性MIP微球并作为固相萃取吸附剂应用于实际样品的四环素检测;兰州大学的张海霞等采用细乳液聚合方法制备了 Fe3O4为载体的双酚A磁性MIP微球,实验结果显示该材料具有很高的选择性和吸附能力。
随着分子印迹技术的应用不断拓展,MIP传统制备方法的弊端也随之显现部分印迹位点包埋于聚合物本体之中,造成模板分子洗脱不彻底。这些残留的模板分子将会在实验过程中发生缓慢洗脱,给环境样品的痕量分析带来难以接受的误差。发明内容
本发明旨在提供一种分子印迹磁性微球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该发明制备出的分子印迹磁性微球具有良好的超顺磁性,并对目标分子具有优异的选择识别性能。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根据本发明的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分子印迹磁性微球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S1,采用共沉淀法制备Fe3O4纳米粒子;S2,采用微乳液聚合法利用 Fe3O4纳米粒子制备磁性复合微球;S3,采用溶胶-凝胶法在磁性复合微球的表面生长SiO2, 得到核壳型磁球;S4,在核壳型磁球的表面嫁接C=C双键;以及S5,在嫁接C=C双键的核壳型磁球的表面采用替代模板法进行分子印迹操作,得到分子印迹磁性微球。
进一步地,利用共沉淀法制备Fe3O4纳米粒子的步骤包括将含二价铁离子的盐溶液和含三价铁离子的盐溶液混合,加热,搅拌,得到铁离子混合液;向铁离子混合液中加入氨水和表面活化剂,搅拌,得到Fe3O4纳米粒子。
进一步地,含二价铁离子的盐为FeCl2 ·4Η20,含三价铁离子的盐为FeCl3 ·6Η20,表面活化剂为油酸。
进一步地,采用微乳液聚合法利用Fe3O4纳米粒子制备磁性复合微球的步骤包括 将Fe3O4纳米粒子超声分散,加入苯乙烯和硅烷偶联剂的混合液,超声分散,得到油相溶液, 其中苯乙烯与所述硅烷偶联剂的体积比为7/3 ;将十二烷基磺酸钠、磷酸氢二钠和磷酸二氢钠溶解在水中,得到水相溶液,调整水相溶液的PH值为7 ;将水相溶液与油相溶液混合, 超声,得到稳定乳液;以及向稳定乳液中加入过硫酸钾,搅拌,得到磁性复合微球。
进一步地,向稳定乳液中加入过硫酸钾的步骤包括将稳定乳液转入三口瓶中通氮气搅拌,加热至65°C 75°C;以及向稳定乳液中加入过硫酸钾水溶液发生聚合反应,在氮气保护下通冷凝水,搅拌,水洗,真空干燥,得到磁性复合微球。
进一步地,采用溶胶-凝胶法在磁性复合微球的表面生长SiO2制备核壳型磁球的步骤包括
将磁性复合微球进行超声分散,得到分散液;向分散液中加入氨水和正娃酸乙酯, 搅拌,分离,水洗,真空干燥,得到核壳型磁球。
进一步地,在核壳型磁球的表面嫁接C=C双键的步骤包括将核壳型磁球超声分散,加入氨水和乙烯基三甲氧基硅烷,反应完全后,用无水乙醇洗并真空干燥,得到嫁接C=C 双键的所述核壳型磁球。
进一步地,在嫁接C=C双键的核壳型磁球的表面进行分子印迹操作的步骤包括将模板分子和功能单体加于试管中,加入异丙醇,搅拌,得到模板分子一功能单体组合体; 以及将模板分子一功能单体组合体加入到具有C=C双键的核壳型磁球中,再加入交联剂乙二醇二甲基丙烯酸酯、甲苯,超声分散;将超声分散后的溶液升温至65°C 75°C,加入聚合引发剂,得到含有模板分子的分子印迹聚合物微球;以及对含有模板分子的分子印迹聚合物微球进行洗脱以除去模板分子,干燥,得到分子印迹磁性微球。
进一步地,模板分子为双酚F或双酚F的结构类似物或17-β雌二醇;功能单体为 4-乙烯基吡啶;聚合引发剂为偶氮二异丁腈;洗脱剂为甲醇/乙酸混合液,其中甲醇与所述乙酸的体积比为9 I。
根据本发明的另一方面,提供了一种分子印迹磁性微球,其中分子印迹磁性微球由上述任一种制备方法制备而成。
根据本发明的再一方面,提供了上述分子印迹磁性微球在特异选择识别双酚A中的应用。
应用本发明的技术方案,通过采用共沉淀法制备Fe3O4纳米粒子,通过微乳液聚合法制备磁性复合微球,并利用溶胶-凝胶法在磁性复合微球的表面上生长二氧化硅,得到核壳型磁球,在核壳型磁球表面嫁接C=C双键,最后采用替代模板进行分子印迹操作制备分子印迹磁性微球DMIP。采用本发明的制备方法制备的DMIP具备优异的超顺磁性,且对目标分子具有优异的选择性。
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的说明书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发明的进一步理解,本发明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发明,并不构成对本发明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
图I示出了分子印迹技术原理示意图2示出了根据本发明典型实施例的制备核壳型磁球的流程示意图3示出了根据本发明典型实施例制备出的分子印迹磁性微球的磁滞回归线图4示出了根据本发明典型实施例制备出的分子印迹磁性微球的磁分离效果示意图5示出了根据本发明典型实施例的以双酚F为模板分子制备出的分子印迹磁性微球对双酚A的选择性回收率的示意图;以及
图6示出了根据本发明典型实施例制备出的分子印迹磁性微球循环重复利用后的性能变化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申请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下面将参考附图并结合实施例来详细说明本发明。
根据本发明的一种典型实施方式,如图2所示,基于替代模板的分子印迹磁性微球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si,采用共沉淀法制备Fe3O4纳米粒子;S2,采用微乳液聚合法利用Fe3O4纳米粒子制备磁性复合微球;S3,采用溶胶-凝胶法在磁性复合微球的表面生长 SiO2,得到核壳型磁球;S4,在核壳型磁球的表面嫁接C=C双键;S5,在嫁接C=C双键的核壳型磁球的表面采用替代模板法进行分子印迹操作,得到分子印迹磁性微球。
本发明通过采用共沉淀法制备Fe3O4纳米粒子,利用Fe3O4纳米粒子通过微乳液聚合法制备磁性复合微球(IiFe3O4),并利用溶胶-凝胶法在磁性复合微球(IiFe3O4)的表面上生长SiO2,得到核壳型磁球(nFe304@Si02),在核壳型磁球UFe3O4IgSiO2)的表面嫁接C=C双键, 最后采用替代模板法进行分子印迹操作制备分子印迹磁性微球(DMIP)。采用本发明的制备方法制备的分子印迹磁性微球(DMIP)具备优异的超顺磁性,且对目标分子具有优异的选择性。
根据本发明的一种优选实施方式,利用共沉淀法制备Fe3O4纳米粒子的步骤包括 将含二价铁离子和三价铁离子的盐溶液混合,加热,搅拌,得到铁离子混合液;以及向铁离子混合液中加入氨水和表面活化剂,搅拌,得到Fe3O4纳米粒子。在制备的过程中加入表面活化剂是为了使制备出的纳米级Fe3O4粒子分散良好,减少团聚现象,本发明优选油酸作为表面活化剂,但并不局限于此。进一步优选地,含二价铁离子的盐为FeCl2 · 4H20,含三价铁尚子的盐为FeCl3 · 6H2Oο
采用微乳液聚合法利用Fe3O4纳米粒子制备磁性复合微球的步骤包括将Fe3O4纳米粒子超声分散,加入苯乙烯和硅烷偶联剂(MPS)的混合液,超声,得到油相溶液,其中苯乙烯与MPS的体积比为7 3 ;将十二烷基磺酸钠、磷酸氢二钠和磷酸二氢钠溶解在水中,得到水相溶液,调整水相溶液的PH值为7 ;将水相溶液与油相溶液混合,超声,得到稳定乳液;以及向稳定乳液中加入过硫酸钾,搅拌,得到磁性复合微球UFe3O4X
本发明向超声分散后的Fe3O4纳米粒子中加入苯乙烯和MPS混合液的目的是使单颗粒的Fe3O4纳米粒子团聚成磁性复合微球,其中将混合液中苯乙烯与MPS的体积比控制在 7 3是为了保证团聚后得到的磁性复合微球颗粒大小和稳定性最佳;调整水相溶液的pH 值为7是防止MPS的水解与缩合。
优选地,向稳定乳液中加入过硫酸钾的步骤包括水相溶液与油相溶液混合后形成稳定乳液,将稳定乳液转入三口瓶中通氮气搅拌,在氮气保护下将乳液加热到65°C 750C ;加入过硫酸钾的水溶液引发聚合反应,之后通冷凝水,搅拌反应,反应结束后水洗三到五遍真空干燥,即可得到磁性复合微球。
根据本发明的一种优选实施方式,采用溶胶-凝胶法在磁性复合微球的表面生长 SiO2并制备核壳型磁球的步骤包括将磁性复合微球进行超声分散,得到分散液;将分散液置于室温并向分散液内加入氨水和正硅酸乙酯,搅拌,分离,水洗,真空干燥,得到核壳型磁球。
根据本发明的一种典型实施方式,在核壳型磁球的表面嫁接C=C双键的步骤包括将核壳型磁球在无水乙醇中超声分散,加入氨水和乙烯基三甲氧基硅烷,反应完全后, 用无水乙醇洗并真空干燥,得到具有C=C双键的核壳型磁球,该核壳型磁球作为DMIP的载体。该步骤的目的是在核壳型磁球的表面嫁接C=C双键,嫁接C=C双键的目的是保证下一步的分子印迹操作时制备的聚合物能够均匀分布在载体核壳型磁球的表面。
优选地,以嫁接有C=C双键的核壳型磁球为载体进行表面分子印迹操作制备DMIP 的步骤包括将模板分子和功能单体加于试管中,并加入异丙醇,搅拌,得到模板分子一功能单体组合体;以及将模板分子一功能单体组合体加入到嫁接有C=C双键的核壳型磁球中,再加入乙二醇二甲基丙烯酸酯、甲苯,超声分散;将超声分散后的溶液升温至65°C 75°C后加入聚合引发剂,得到含有模板分子的分子印迹聚合物微球,然后对含有模板分子的分子印迹聚合物微球中的模板分子进行洗脱,干燥,得到对目标分子具有吸附作用的分子印迹磁性微球。
优选地,本发明所选用的模板分子为双酚F或双酚F的结构类似物或17- β雌二醇;功能单体为4-乙烯基吡啶;聚合引发剂为偶氮二异丁腈,洗脱剂为甲醇/乙酸混合液, 其中甲醇与乙酸的体积比为9 I。
根据本发明的另一方面,提供了一种基于替代模板的分子印迹磁性微球,该分子印迹磁性微球由上述任一种方法制备而成。
根据本发明的再一方面,提供了上述分子印迹磁性微球在特异选择识别双酚A中的应用。
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进一步说明本发明的有益效果
实施例I
I)合成Fe3O4纳米粒子
取6mM(l. 24g)FeCl2 · 4H20 和 12mM(3. 24g)FeCl3 · 6H20 加入到超声脱气的 150mL 超纯水中,抽真空通N2除氧,加热至50 °C,在300rpm搅拌、通氮气的条件下迅速加入 15mLNH3 · H2O,反应5min后加入O. 5mL的油酸,在通氮、搅拌的条件下反应2. 5小时。得到的黑色油状沉淀用无水乙醇洗3遍,分散在环己烷中。
2)制备 nFe304
将I. 2g油酸修饰的Fe3O4纳米粒子超声分散在2mL环己烷中,加入4mL苯乙烯和 MPS的混合液(苯乙烯/MPS=7/3,v/v)形成稳定的油相,超声IOmin ;将O. 320g十二烷基磺酸钠(SDS)、0. 150g Na2HP04、0. 096g NaH2PO4 · H2O 溶解在 120mL 水中,并调整水溶液 pH=7。 将水相与油相混合超声15分钟形成稳定的乳液,将乳液转入三口瓶中通氮气搅拌,并置于 70°C水浴,当温度到达70°C时加入ImL含有O. 03g过硫酸钾(KPS)的水溶液引发聚合反应, 在通冷凝水、氮气保护、300rpm搅拌的条件下反应12小时。反应结束后,水洗三遍,真空干燥 12h。
3)制备 nFe304@Si02
将200mg的nFe304分散在150mL无水乙醇中超声分散IOmin,将混合溶液转入三颈瓶,并置于室温,再加入IOmLNH3 · H2O, 5min后加入O. 2mL正硅酸乙酯(TEOS),在300rpm 的搅拌2小时后再加入O. 2mL TEOS反应3小时后停止反应,分离出的IiFe3O4IgSiO2用超纯水洗两遍,无水乙醇洗一遍,真空干燥12h。
4)在 IiFe3O4OSiO2 表面嫁接 C=C 双键
将200mg核壳型磁球nFe304@Si02分散于150mL无水乙醇中超声IOmin,然后在 300rpm下搅拌,边搅拌边加入IOmL NH3 · H2O, 5min后加入O. 5mL乙烯基三甲氧基娃烧 (VTTS), IOh后停止反应,用无水乙醇洗三遍并真空干燥12h,得到嫁接C=C的nFe304@Si02。
取模板分子双酹F O. 2mmol (42mg)和功能单体4-乙烯基卩比P定 (4-VP) O. 8mmol (O. 092mL)加于试管中并加入O. 5mL异丙醇,在摇床上摇荡lh。摇荡后的混合液加入到含有200mg嫁接C=C双键的IiFe3O4OSiO2的烧杯中,随后加入2mmol (O. 160mL)乙二醇二甲基丙烯酸酯(EGDMA)超声5min,再加入60mL甲苯,超声IOmin后组装实验发生装置。抽真空充氮气,以300rpm的速率机械搅拌,温度升至70°C后加入聚合引发剂偶氮二异丁腈(AIBN) 16. 8mg,反应24h后停止反应,将反应产物用甲醇洗涤三遍待用。将反应产物用9 I (v/v)的甲醇/乙酸洗脱三遍后真空干燥,得到DMIP。制备得到的DMIP的磁滞回归线如图3所示。从图3中可以看出制备的DMIP的饱和磁强度为49. Temug—1,而且几乎无剩磁,说明其具有优异的超顺磁性。
下面通过实验进一步说明本发明制备的DMIP具有优异的磁性能、选择性和重复利用性。
将本发明的实施例I中制备的DMIP分散在盛有水的三个烧杯1#,2#和3#中,得到具有颜色的均匀悬浊液。分别向2#烧杯和3#烧杯中加入磁铁和1#不加入磁铁的烧杯进行对比。如图4所示,图4示出了不加磁铁、加入磁铁30s和180s后的烧杯的悬浊液的变化图。从图4中可以看出,3#烧杯中的悬浊液比较透明,说明本发明的实施例I中制备出的DMIP具有较好的磁性能。
为了研究本发明的实施例I中制备的DMIP对目标物质双酚A的选择性,选取双酚A及其结构类似物四溴双酚A和对叔丁基苯酚,并把这些结构类似物按3 : I : I、 2 : I : 1、1 : I : 1、1 : 2 : 2和I : 3 : 3的摩尔比例对DMIP的特异选择性能进行评价,结果如图5所示。图5中BPA代表双酚A,TBBPA代表四溴双酚A,BP代表对叔丁基苯酚。从图5中可以看出,DMIP对双酚A在各种比例的回收率均保持在84. 0-99. 5%之间,不同的摩尔比对BPA的回收率几乎没有影响,说明以双酚F为替代模板的DMIP对BPA具有很强的吸附能力,并且不易受杂质干扰。
下面通过试验进一步说明DMIP具有较好的重复利用性。按照实验方法,将其重复利用5次,结果如图6所示。图6显示DMIP经过5次重复利用,其回收率仍然保持在 98. 2%-102. 6%之间,比较稳定,可见本发明制备的DMIP具有良好的重复使用性能。
为了验证本发明制备的DMIP在水样双酚A检测中的应用性能,我们把技术用于超纯水、自来水、河水和桶装饮用水中双酹A的测定。具体测定步骤称取50mg DMIP置于 200mL烧杯中,用3mL甲醇活化。水样首先用滤膜过滤,取IOOmL置于放有活化DMIP的烧杯中,超生吸附lOmin,然后用外部磁场分离DMIP,静置30min,再用5mL体积比9 1的甲醇与乙酸混合液超声洗脱3min,如此重复三次,收集到的洗脱液氮吹干,用流动相定容至lmL, 溶液经过O. 22 μ tm的PTFE膜过滤,HPLC进行分析。洗脱后的DMIP用甲醇洗涤后放置待用。其中表I和表2中分别显示不同水样的加标回收率数据和检测结果。
表I不同水样的加标回收率数据
权利要求
1.一种分子印迹磁性微球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SI,采用共沉淀法制备Fe3O4纳米粒子; S2,采用微乳液聚合法利用所述Fe3O4纳米粒子制备磁性复合微球; S3,采用溶胶-凝胶法在所述磁性复合微球的表面生长SiO2,得到核壳型磁球; S4,在所述核壳型磁球的表面嫁接C=C双键;以及 S5,在嫁接C=C双键的所述核壳型磁球的表面采用替代模板法进行分子印迹操作,得到所述分子印迹磁性微球。
2.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利用共沉淀法制备所述Fe3O4纳米粒子的步骤包括 将含二价铁离子的盐溶液和含三价铁离子的盐溶液混合,加热,搅拌,得到铁离子混合液;向所述铁离子混合液中加入氨水和表面活化剂,搅拌,得到所述Fe3O4纳米粒子。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含二价铁离子的盐为FeCl2 · 4H20, 所述含三价铁离子的盐为FeCl3 · 6H20,所述表面活化剂为油酸。
4.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采用微乳液聚合法利用所述Fe3O4纳米粒子制备所述磁性复合微球的步骤包括 将所述Fe3O4纳米粒子超声分散,加入苯乙烯和硅烷偶联剂的混合液,超声分散,得到油相溶液,其中所述苯乙烯与所述硅烷偶联剂的体积比为7 3; 将十二烷基磺酸钠、磷酸氢二钠和磷酸二氢钠溶解在水中,得到水相溶液,调整所述水相溶液的PH值为7 ; 将所述水相溶液与所述油相溶液混合,超声,得到稳定乳液;以及 向所述稳定乳液中加入过硫酸钾,搅拌,得到所述磁性复合微球。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向所述稳定乳液中加入过硫酸钾的步骤包括 将所述稳定乳液转入三口瓶中通氮气搅拌,加热至65°C 75°C ;以及向所述稳定乳液中加入过硫酸钾水溶液发生聚合反应,在氮气保护下通冷凝水,搅拌,水洗,真空干燥,得到所述磁性复合微球。
6.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采用溶胶-凝胶法在所述磁性复合微球的表面生长SiO2制备所述核壳型磁球的步骤包括 将所述磁性复合微球进行超声分散,得到分散液; 向所述分散液中加入氨水和正硅酸乙酯,搅拌,分离,水洗,真空干燥,得到所述核壳型磁球。
7.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核壳型磁球的表面嫁接C=C双键的步骤包括 将所述核壳型磁球超声分散,加入氨水和乙烯基三甲氧基硅烷,反应完全后,用无水乙醇洗并真空干燥,得到嫁接C=C双键的所述核壳型磁球。
8.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在嫁接C=C双键的所述核壳型磁球的表面进行分子印迹操作的步骤包括 将模板分子和功能单体加于试管中,加入异丙醇,搅拌,得到模板分子一功能单体组合体;以及 将所述模板分子一功能单体组合体加入到具有C=C双键的所述核壳型磁球中,再加入交联剂乙二醇二甲基丙烯酸酯、甲苯,超声分散; 将所述超声分散后的溶液升温至65°c 75°C,加入聚合引发剂,得到含有模板分子的分子印迹聚合物微球;以及 对含有模板分子的所述分子印迹聚合物微球进行洗脱以除去模板分子,干燥,得到所述分子印迹磁性微球。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模板分子为双酚F或所述双酚F的结构类似物或17-β雌二醇;所述功能单体为4-乙烯基吡啶;所述聚合引发剂为偶氮二异丁腈;所述洗脱剂为甲醇/乙酸混合液,其中所述甲醇与所述乙酸的体积比为9 I。
10.一种分子印迹磁性微球,其特征在于,所述分子印迹磁性微球由权利要求I至9中任一项所述的制备方法制备而成。
11.根据权利要求10中所述的分子印迹磁性微球在特异选择识别双酚A中的应用。
全文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分子印迹磁性微球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S1,采用共沉淀法制备Fe3O4纳米粒子;S2,采用微乳液聚合法利用Fe3O4纳米粒子制备磁性复合微球;S3,采用溶胶-凝胶法在磁性复合微球的表面生长SiO2,得到核壳型磁球;S4,在核壳型磁球的表面嫁接C=C双键;以及S5,在嫁接C=C双键的核壳型磁球的表面采用替代模板法进行分子印迹操作,得到分子印迹磁性微球。采用本发明的制备方法制备的DMIP具备优异的超顺磁性,且对目标分子具有优异的选择性。
文档编号C08F290/04GK102977288SQ20121051725
公开日2013年3月20日 申请日期2012年12月4日 优先权日2012年12月4日
发明者林振坤, 黄长江, 程文静, 赫俏雅, 王力拖, 李艳艳, 陈元红, 戎凯娜 申请人:温州医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