苛刻油藏反相微乳液调驱体系及其制备方法

文档序号:3680389阅读:428来源:国知局
苛刻油藏反相微乳液调驱体系及其制备方法
【专利摘要】本发明涉及一种苛刻油藏反相微乳液调驱体系及其制备方法,主要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产品初始粒径不合适以及在高温高盐条件下聚合物微球膨胀性能差的问题。本发明通过采用一种苛刻油藏反相微乳液调驱体系,以微乳液重量份数计,包含20~70份的油溶性溶剂、5~20份乳化剂和助乳化剂、20~70份的含有丙烯酰胺及其他耐温抗盐共聚单体聚合物水相,采用半连续反应的方法,将含有丙烯酰胺及其他耐温抗盐共聚单体的水相分批加入到含有乳化剂的油相中,并且添加疏水单体的技术方案,较好的解决了该问题,制得的聚丙烯酰胺反相微乳液直接或与其他油田化学品复配后用于苛刻油藏三次采油用深度调剖、堵水、驱油等提高采收率的现场应用。
【专利说明】苛刻油藏反相微乳液调驱体系及其制备方法

【技术领域】
[0001]本发明涉及一种苛刻油藏反相微乳液调驱体系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0002]微乳液(microemuls1n)是一类各向同性、清亮透明或半透明、粒径在8_100nm之间、热力学稳定的胶体分散体系。微乳液的概念是在20世纪40年代由Schulman提出的,它具有粒子细小、大小均一、稳定性高等特点。微乳液与普通乳液的根本区别在于微乳液是热力学稳定体系,因此微乳液的稳定性很高,还能自动乳化,长时间存放也不会分层破乳,微乳液的另一特点是低粘度。它与普通乳液的性质虽有很大差别、但仍有许多相似之处,例如微乳液也有0/W型和W/0型,乳化剂较易溶于油者形成W/0型微乳状液,较易溶于水者形成0/W型微乳状液。微乳液之听以能自发形成,一种解释认为在表面活性剂、助表面活性剂存在下,油/水界面产生了所谓负界面张力。
[0003]微乳液自20世纪40年代发现以来,其理论和应用研究已得到很大发展。70年代利用微乳液驱油提高石油采收率的研究取得重大突破,超低界面张力以及随之产生的强增容和乳化能力,是微乳液应用的重要基础。许多研究结果表明:微乳液的形成是自发乳化和超低界面张力共同作用的结果,而这两种因素恰是提高石油开采效率的关键。而且,微乳液(微球)能与大量的油与水共存,形成无界相的单相体系,十分有利于驱动油藏多孔介质中存在的油滴,是一种十分理想的驱油体系。聚合物微球具有以下优点:微球能够满足封堵水流通道的孔喉处“进得去、堵得住”的要求,微球遇水可以膨胀,遇油不变化,是一种选择性堵剂;微球膨胀层经过长时间的注入水冲刷后不断稀释剥落,最后随着油水被油井采出,不会在地层造成污染,不伤害地层,后期不需要专门的处理液处理调剖的水井。但是,微球体系因其采用反相微乳液聚合,通常传统的间歇式反应过程造成固含量低,体系不稳定,而且针对高温高盐的苛刻油藏聚合物微球的膨胀性能差、很快就会塌陷,不能起到有效的深度调剖、堵水、驱替作用。
[0004]建立稳定的聚丙烯酰胺反相微乳液体系,对于研究丙烯酰胺的反相微乳液聚合是至关重要的。丙烯酰胺的反相微乳液是由丙烯酰胺等单体、水、油溶性溶剂、乳化剂和助乳化剂、表面张力调节剂等构成。常用的油相是烃类,如甲苯、己烷、煤油、白油、Isopar M等;乳化剂常用的是Span和Tween系列等,其用量约为乳液的10% (质量)以上。反应速度快是丙烯酰胺类反相微乳液聚合的特点之一,这就导致了对反应条件的敏感性,轻微的波动就会对产物的转化率、微球粒径等产生较大影响。因此,增强反应的可控性是制备稳定的聚丙烯酰胺微乳液的关键技术之一;提高固含量对于聚丙烯酰胺微乳液的工业化生产具有重要意义,目前反相微乳液中聚合物的固含量普遍较低(质量分数〈25%),迫切需要进一步提高,这样才能从根本上降低产品的成本。
[0005]国内各大油田经过一次、二次采油,原油含水率不断增加,部分大油田先后进入三次采油阶段。聚合物驱是三次采油的主要技术方法,驱油机理清楚,工艺相对简单,技术日趋成熟,是一项有效的提高采收率技术措施。然而对于非均质地层,驱替仅能作用于高渗透层,波及不到含油的低渗透层,这就造成了原油的采收率降低,成本费用升高。一般针对非均质地层常采用注水井调剖和生产井堵水技术,但这种技术有效范围仅限于近井地带,不能深入到油井深部,达不到大幅度提高原油采收率的目的。采用反相微乳液聚合可得到纳米尺寸的交联聚合物微球用于注水开发油藏逐级深部调驱材料,其使用原理是利用纳尺寸的聚合物微球,初始尺寸远小于地层孔喉尺寸,随注入水可以顺利地进入地层深部,在地层中不断向前运移,吸水逐步膨胀后在渗水通道孔喉处形成封堵,造成液流改向,实现扩大水波及体积,提高原油采收率的目的。
近年来国内在聚丙烯酰胺反相微乳液方面开展了较多研究,其中西北工业大学、南京理工大学、武汉科技大等学在丙烯酰胺反相微乳液聚合的机理、动力学、表征等方面研究较多,中国石油大学(北京、华东)、西南石油大学、西安石油大学等在聚丙烯酰胺反相微乳液的制备及三次采油驱油应用方面取得了较好的进展和成果。
岳钦艳等(CN101298488)采用逐步聚合方法制备了阳离子型聚丙烯酰胺反相微乳液,产物具有分子量适中、乳液稳定性好、溶解速度快、粒径分布窄等特点,但固形物含量只有11.6% ;吴飞鹏等(CN 1903974A)通过采用丙烯酰胺/阴离子单体/第二单体合成出二元共聚物纳米尺寸微凝胶驱油材料,采用非氧化还原引发体系的低温光引发剂,生成活性自由基引发聚合,这有利于反相微乳液的稳定,有利于粒径的控制,但体系中乳化剂含量高达25%以上;叶卫保等(CN101619118、CN101619119、CN101857661A)也采用了光引发的方法,其引发剂和交联剂的用量却高得惊人;葛际江等(CN101759838A)采用复配乳化体系提供了一种低界面张力聚丙烯酰胺纳米微球调驱体系的制备方法,评价了胜利油田桩因采油厂桩106井条件下对原油的降张力情况,但对于聚合物微球的膨胀性能没有表述,因此体系对于油藏的调驱能力不得而知。
[0006]纵观上述研究,目前对于聚丙烯酰胺微乳液的研究多数偏重于反应机理、动力学及表征等方面的研究,较多关注聚合物的分子量、粒径等基本物性,对于聚合物微乳液在油藏条件下的稳定性及微球的膨胀性能等直接影响应用的因素考虑不多或研究结果不理想。
[0007]本发明在对聚丙烯酰胺微乳液的合成、结构表征及性质方面进行广泛、深入的研究基础上,筛选了具有较好乳化、增容及稳定效果乳化剂体系与采用半连续反应的方法,将含有丙烯酰胺及其他耐温抗盐等单体的水相或部分油相分批加入到含有乳化剂的油相中,使得微乳液的聚合过程控制较为平稳并且微乳液稳定性好、可析出固形物含量较高,并且由于选择了合适的共聚单体、乳化剂、交联剂等的种类及用量,能够调整并控制聚合物微乳的粒径、水化时间、膨胀倍数及体系界面张力。制得的聚丙烯酰胺反相微乳液直接或与其他油田化学品复配后用于苛刻油藏三次采油用深度调剖、堵水、驱油等提高采收率的现场应用。


【发明内容】

[0008]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之一是现有技术中存在的聚丙烯酰胺微乳液产品初始粒径不合适以及在高温高盐条件下聚合物微球膨胀性能差的问题,提供一种新型的聚丙烯酰胺微乳液,该产品稳定性高,放置三个月以上不分层;本发明通过采用半连续反应的方法,将丙烯酰胺及其他耐温抗盐共聚单体分批加入到含有乳化剂的油相中,使得微乳液的聚合过程控制较为平稳并且微乳液稳定性好、可析出固形物含量较高;并且由于添加了适当的疏水单体,不仅可以增强聚合物的耐温抗盐性,而且疏水单体本身具有的表面活性有助于单体增容及体系的稳定性,产品能满足苛刻油藏三次采油用深度调剖、堵水、驱油等提高采收率的现场应用,并具有较好的经济性。
[0009]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之二是提供一种解决技术问题之一中的聚合物微乳液的制备方法,选用合适的聚合单体及乳化剂体系,采用半连续加料方式,使得聚合过程控制稳定,且聚合物的粒径及分布较为均匀。
[0010]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之一,本发明采用以下技术方案如下:一种苛刻油藏反相微乳液调驱体系,该微乳液由以下组分在复合引发剂的存在下反应制得;所述的微乳液组成以重量份数计,包含以下组分:
a)2(T70份的油溶性溶剂;
b)5?20份的乳化剂;
c)(T20份的助乳化剂;
d)2(T70份的含有丙烯酰胺水溶性单体的水相,单体在水相中的含量为4(Γ70%;
e)0.5?10份的疏水单体;
其中,所述的复合引发剂,以上述微乳液的重量份数计,包含以下组分:
(a) 0.02?1.0份的氧化剂;
_.02?2.0份的还原剂;
(c)0.03?2.0份的偶氮类化合物;
(d)0.01?1.0份的交联剂;
(e)0.1?10份的尿素、硫脲;
(f)0.01?0.5份的乙二胺四乙酸二钠或二乙烯三胺五乙酸钠;
(g)0.01?0.5份的分子量调节剂。
[0011]上述技术方案中,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油溶性溶剂选自脂肪烃、芳烃、卤代烃等,如甲苯、邻二甲苯、异构石蜡、异构烷烃、环已烷、庚烷、辛烷、白油和煤油等中的一种或多种混合物,用量占整个体系的2(Γ70%。
[0012]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乳化剂由亲油性表面活性剂和亲水性表面活性剂复配而成,多为非离子型乳化剂,如脂肪酸聚氧乙烯酯、烷基酸聚氧乙烯醚、脂肪醇聚氧乙烯醚等,两类表面活性剂的质量比为1:6飞:1,使得亲水亲油平衡值在5、之间;为了增加体系的稳定性,还可加入一些醇类或盐类作为助乳化剂,醇类或盐类总用量占整个体系的5?20wt%。
[0013]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含有丙烯酰胺等单体的水相由非离子水溶性单体、阴离子单体、阳离子单体中的一种或多种组成,非离子水溶性单体选自丙烯酰胺、甲基丙烯酰胺、N-异丙基丙烯酰胺、N-N- 二甲基丙烯酰胺、N-N- 二乙基丙烯酰胺和N-羟甲基丙烯酰胺、N-乙烯基甲酰胺、N-乙烯基乙酰胺、N-乙烯基吡啶及N-乙烯基吡咯烷酮中的至少一种;阴离子单体选自2-丙烯酰胺基-2-甲基丙磺酸、丙烯酸、甲基丙烯酸、衣康酸、马来酸、富马酸、巴豆酸、乙烯基苯磺酸、乙烯基磺酸、乙烯基膦酸、烯丙基磺酸、烯丙基膦酸和/或其水溶性碱金属、碱土金属和铵盐中的至少一种;阳离子单体选自二甲基二烯丙基氯化铵、丙烯酰氧乙基三甲基氯化铵、甲基丙烯酰氧乙基三甲基氯化铵及2-丙烯酰胺基-2-甲基丙基三甲基氯化铵中的至少一种;
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疏水单体包括具有环状结构的疏水单体如苯乙烯及其衍生物、马来酸酐、N-苯基马来酰亚胺等,长链结构的疏水单体如N-烷基丙烯酸酯以及具有表面活性的乙烯基碳链数为8?18的丙烯酰胺氮烷基磺酸钠等阴离子性或乙烯基碳链数为12?22的烯丙基烷基氯化铵等阳离子性表面活性单体。
优选的技术方案,氧化剂选自过硫酸钾、过硫酸钠、过硫酸铵或过氧化苯甲酰;还原剂选自亚硫酸钠、亚硫酸钾,亚硫酸氢钠、亚硫酸氢钾、硫代硫酸钠、氯化亚铁等;偶氮类化合物选自偶氮二异丁基脒盐酸盐、2,2’-偶氮[2-(2-咪唑啉-2-基)丙烷]二盐酸盐、偶氮二异丁腈、偶氮二异庚腈等;分子量调节剂选自异丙醇、叔丁醇、异丁醇、季戊四醇或一缩二丙二醇中的至少一种;交联剂选自为亚甲基双丙烯酰胺、二乙烯基苯、聚乙二醇二丙烯酸酯和季戊四醇三丙烯酸酯等中的一种或几种。
[0014]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之二,本发明采用以下技术方案如下:一种苛刻油藏反相微乳液调驱体系的制备方法,依次包括以下几个步骤:
(a)在反应釜中加入油溶性溶剂和乳化剂搅拌均匀,成为连续油相I ;将油溶性疏水单体及油溶性偶氮引发剂溶解在少量油溶性溶剂中,作为油相II。
[0015](b)将水溶性聚合单体、助乳化剂及除还原剂除外的复合引发体系在水中溶解、搅拌均匀,形成水相溶液;将还原剂溶解在水中形成还原剂水溶液;
(c)将反应釜内温度控制在(T40°C,在油相中加入一部分水相溶液及油相II,待搅拌乳化均匀后滴加部分还原剂水溶液引发聚合;
(d)反应釜内温度很快升高,放热峰过后继续反应f2小时,得到透明的丙烯酰胺聚合物微乳液;
(e)待反应温度降回30°C以下时,再次加入部分水相溶液及油相II,待搅拌乳化均匀后再滴加部分还原剂水溶液引发聚合,如同第一次加料过程,反应完成后仍得到透明丙烯酰胺聚合物微乳液;
(f)根据所需固形物含量,还可进行第三、四次加料,最后的聚合物微乳液仍为透明或半透明的稳定体系。
[0016]上述技术方案中,优选的技术方案,将反应釜内温度控制在1(T30°C,在油相中加入一部分水相溶液及部分油相II,待搅拌乳化均匀后滴加部分还原剂水溶液引发聚合。
[0017]根据应用需要在聚丙烯酰胺反相微乳液中加入反转剂等表面活性剂搅拌均匀,该体系便可用于苛刻油藏三次采油用深度调剖、堵水、驱油等提高采收率的现场应用。
[0018]上述技术方案中,苛刻油藏反相微乳液调驱体系及其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在反应釜中加入油溶性溶剂和乳化剂搅拌均匀,成为连续油相I ;将油溶性疏水单体及油溶性偶氮引发剂溶解在少量油溶性溶剂中,作为油相II ;将水溶性聚合单体、助乳化剂及除还原剂除外的复合引发体系在水中溶解、搅拌均匀,形成水相溶液;将还原剂溶解在水中形成还原剂水溶液;将反应釜内温度控制在1(T30°C,在油相中加入一部分水相溶液及油相II,待搅拌乳化均匀后滴加部分还原剂水溶液引发聚合;反应釜内温度很快升高,放热峰过后继续反应f 2小时,得到透明的丙烯酰胺聚合物微乳液;待反应温度降回30°C以下时,再次加入部分水相溶液及油相II,待搅拌乳化均匀后再滴加部分还原剂水溶液引发聚合,如同第一次加料过程,反应完成后仍得到透明丙烯酰胺聚合物微乳液;根据所需固形物含量,还可进行第三、四次加料,最后的聚合物微乳液仍为透明或半透明的稳定体系。
[0019]在聚丙烯酰胺反相微乳液中加入反转剂等表面活性剂搅拌均匀,该体系便可用于苛刻油藏三次采油用深度调剖、堵水、驱油等提高采收率的现场应用,所述的反转剂为亲水性的表面活性剂或者酸类。
[0020]本发明涉及的苛刻油藏反相微乳液调驱体系及其制备方法,由于采用半连续反应的方法,将丙烯酰胺及其他耐温抗盐共聚单体分批加入到含有乳化剂的油相中,使得微乳液的聚合过程控制较为平稳并且微乳液稳定性好、可析出固形物含量较高;并且由于添加了适当的疏水单体,不仅可以增强聚合物的耐温抗盐性,而且疏水单体本身具有的表面活性有助于单体增容及体系的稳定性;并且通过选用合适的聚合单体及乳化剂体系,采用半连续加料方式,使得聚合过程控制稳定,且聚合物的粒径及分布较为均匀。使用本发明所提供的制备工艺制得的刻油藏反相微乳液调驱体系,聚合物微球初始粒径在5(Tl000nm之间可调,在高温高矿化度下的长期老化后仍具有较好的膨胀性能及封堵性能,可用于苛刻油藏三次采油用深度调剖、堵水、驱油等提高采收率的现场应用。
[0021]下面通过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进一步的阐述。

【具体实施方式】
[0022]【实施例1】
在反应釜中先加入1200g白油,300gSPAN60,130gTWEEN60,搅拌至完全混合均匀,控制釜内温度为28°C,搅拌转速为200rpm。在另外的容器中加入670g水、750g丙烯酰胺、300g2-丙烯酰胺基-2-甲基丙磺酸钠、4g2-丙烯酰胺基十四烷基磺酸钠,醋酸钠40g,乙二胺四乙酸二钠0.8g,异丙醇2.5g,尿素12g,过硫酸铵3.2g,亚甲基双丙烯酰胺2.5g,搅拌溶解均匀作为水相;将2.5g亚硫酸氢钠溶于20g水中备用。将700g水相加入反应釜内的油相中,搅拌数分钟至乳化均匀,滴入8.2g还原剂水溶液,温度很快上升至65°C,保温反应
1.5小时,然后降至28°C;再次加入600g水相混合均匀,滴入7.5g还原剂水溶液,温度升到58°C,保温反应1.5小时,然后降至28°C ;第三次加入480g水相,滴入还原剂水溶液6.3g,温度升至62°C,保温反应1.5小时;最后加入150g月桂酸钠搅拌溶解均匀后取样分析。
[0023]参考Q/SH1020中国石化集团胜利石油管理局企业标准《聚合物微球深部调驱剂技术条件》测定方法测试可析出固形物含量为31.5%,初始平均粒径为180nm,在95°C、总矿化度18000mg/L, Ca2++Mg2+:5000 mg/L盐水下老化I天、3天、7天,粒径膨胀倍数分别为
3.0,4.7,5.2倍,微乳液放置3个月后仍为透明的均匀体系、不分层。
[0024]【实施例2】
在反应釜中先加入1200g环己烷,280gSPAN80,120gTWEEN80,搅拌至完全混合均匀,作为油相I,控制釜内温度为30°C,搅拌转速为200rpm;另外将5gN-苯基马来酰亚胺和6g偶氮二异丁腈溶解在29g乙酸乙酯中,作为油相II。在另外的容器中加入670g水、750g丙烯酰胺、300g2-丙烯酰胺基-2-甲基丙磺酸钠,醋酸钠35g,乙二胺四乙酸二钠0.Sg,异丙醇
2.5g,尿素1g,过硫酸铵3.5g,亚甲基双丙烯酰胺2.5g,搅拌溶解均勻作为水相;将3.1g亚硫酸氢钠溶于20g水中备用。将700g水相和16g油相II加入反应釜内的油相中,搅拌数分钟至乳化均匀,滴入9.0g还原剂水溶液,温度很快上升至58°C,保温反应1.5小时,然后降至30°C ;再次加入600g水相和14g油相II混合均匀,滴入7.8g还原剂水溶液,温度升到54°C,保温反应1.5小时,然后降至30°C ;第三次加入450g水相1g油相II,滴入还原剂水溶液6.7g,温度升至59°C,保温反应1.5小时;最后加入120g十二烷基苯磺酸钠搅拌溶解均匀后取样分析。
[0025]参考Q/SH1020中国石化集团胜利石油管理局企业标准《聚合物微球深部调驱剂技术条件》测定方法测试可析出固形物含量为30.2%,初始平均粒径为150nm,在95°C、总矿化度18000mg/L, Ca2++Mg2+:5000 mg/L盐水下老化I天、3天、7天,粒径膨胀倍数分别为
3.6,4.7,5.3倍,微乳液放置3个月后仍为透明的均匀体系、不分层。
【实施例3】
在反应釜中先加入1200g液体石蜡,380gAE0-3,搅拌至完全混合均匀,作为油相I,控制爸内温度为25°C,搅拌转速为200rpm ;另外将6g甲基丙烯酸十八酯和6g偶氮二异戊腈溶解在28g乙酸乙酯中,作为油相II。在另外的容器中加入670g水、700g丙烯酰胺、220g2-丙烯酰胺基-2-甲基丙磺酸钠、SOgN-乙烯基吡咯烷酮、醋酸钠45g,乙二胺四乙酸二钠1.2g,正己醇2.8g,尿素12g,过硫酸铵3.8g,聚乙二醇二丙烯酸酯2.8g,搅拌溶解均勻作为水相Jf3.3g亚硫酸氢钠溶于20g水中备用。将700g水相和16g油相II加入反应釜内的油相中,搅拌数分钟至乳化均匀,滴入9.5g还原剂水溶液,温度很快上升至68°C,保温反应1.5小时,然后降至25°C ;再次加入600g水相和14g油相II混合均匀,滴入7.6g还原剂水溶液,温度升到62°C,保温反应1.5小时,然后降至25°C;第三次加入450g水相1g油相II,滴入还原剂水溶液7.2g,温度升至56°C,保温反应1.5小时;最后加入100g0P-20搅拌溶解均匀后取样分析。
[0026]参考Q/SH1020中国石化集团胜利石油管理局企业标准《聚合物微球深部调驱剂技术条件》测定方法测试可析出固形物含量为31.3%,初始平均粒径为120nm,在95°C、总矿化度18000mg/L, Ca2++Mg2+:5000 mg/盐水下老化I天、3天、7天,粒径膨胀倍数分别为
4.7,5.9,5.7倍,微乳液放置3个月后仍为透明的均匀体系、不分层。
【实施例4】
在反应釜中先加入1200g煤油,280gSPAN80,120gTWEEN80,搅拌至完全混合均匀,作为油相I,控制爸内温度为30°C,搅拌转速为200rpm ;另外将4g叔丁基苯乙烯和6g偶氮二异丁腈溶解在30g环己烷中,作为油相II。在另外的容器中加入670g水、700g丙烯酰胺、250g丙烯酸钠、IlOg丙烯酰氧乙基三甲基氯化铵、醋酸钾38g,二乙烯三胺五乙酸钠1.6g,正丁醇2.8g,尿素12g,过硫酸铵3.8g, 二乙烯基苯2.8g,搅拌溶解均勻作为水相;将3.1g硫代硫酸钠溶于20g水中备用。将700g水相和16g油相II加入反应釜内的油相中,搅拌数分钟至乳化均匀,滴入9.2g还原剂水溶液,温度很快上升至63°C,保温反应1.5小时,然后降至30°C ;再次加入600g水相和14g油相II混合均匀,滴入7.2g还原剂水溶液,温度升到60°C,保温反应1.5小时,然后降至30°C ;第三次加入470g水相和1g油相II,滴入还原剂水溶液6.7g,温度升至56°C,保温反应1.5小时;最后加入90g十二烷基硫酸钠搅拌溶解均匀后取样分析。
[0027]参考Q/SH1020中国石化集团胜利石油管理局企业标准《聚合物微球深部调驱剂技术条件》测定方法测试可析出固形物含量为29.8%,初始平均粒径为130nm,在95°C、总矿化度18000mg/L, Ca2++Mg2+:5000 mg/盐水下老化I天、3天、7天,粒径膨胀倍数分别为
4.3,5.2,5.9倍,微乳液放置3个月后仍为透明的均匀体系、不分层。
【权利要求】
1.一种苛刻油藏反相微乳液调驱体系,该微乳液由以下组分在复合引发剂的存在下反应制得;所述的微乳液组成以重量份数计,包含以下组分: a)2(T70份的油溶性溶剂; b)5?20份的乳化剂; c)(T20份的助乳化剂; d)2(T70份的含有丙烯酰胺水溶性单体的水相,单体在水相中的含量为4(Γ70%; e)0.5?10份的疏水单体; 其中,所述的复合引发剂,以上述微乳液的重量份数计,包含以下组分: (a)0.02?1.0份的氧化剂; (b)0.02?2.0份的还原剂; (c)0.03?2.0份的偶氮类化合物; (d)0.01?1.0份的交联剂; (e)0.1?10份的尿素、硫脲; (f)0.01?0.5份的乙二胺四乙酸二钠或二乙烯三胺五乙酸钠; (g)0.01?0.5份的分子量调节剂。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苛刻油藏反相微乳液调驱体系,其特征在于所述油溶性溶剂选自脂肪烃、芳烃、齒代烃,如甲苯、邻二甲苯、异构石蜡、异构烷烃、环已烷、庚烷、辛烷、白油和煤油中的一种或多种混合物,用量占整个体系的2(Γ70%。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苛刻油藏反相微乳液调驱体系,其特征在于所述乳化剂由亲油性表面活性剂和亲水性表面活性剂复配而成,亲油性表面活性剂和亲水性表面活性剂的质量比为1:6飞:I,调节亲水亲油平衡值在5、之间。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苛刻油藏反相微乳液调驱体系,其特征在于所述乳化剂为非离子型乳化剂,非离子型乳化剂为脂肪酸聚氧乙烯酯、烷基酸聚氧乙烯醚、脂肪醇聚氧乙烯醚。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苛刻油藏反相微乳液调驱体系,其特征在于助乳化剂为醇类或盐类。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苛刻油藏反相微乳液调驱体系,其特征在于所述含有丙烯酰胺单体的水相由非离子水溶性单体、阴离子单体、阳离子单体中的一种或多种组成,非离子水溶性单体选自丙烯酰胺、甲基丙烯酰胺、N-异丙基丙烯酰胺、N-N-二甲基丙烯酰胺、N-N- 二乙基丙烯酰胺和N-羟甲基丙烯酰胺、N-乙烯基甲酰胺、N-乙烯基乙酰胺、N-乙烯基吡啶及N-乙烯基吡咯烷酮中的至少一种;阴离子单体选自2-丙烯酰胺基-2-甲基丙磺酸、丙烯酸、甲基丙烯酸、衣康酸、马来酸、富马酸、巴豆酸、乙烯基苯磺酸、乙烯基磺酸、乙烯基膦酸、烯丙基磺酸、烯丙基膦酸和/或其水溶性碱金属、碱土金属和铵盐中的至少一种;阳离子单体选自二甲基二烯丙基氯化铵、丙烯酰氧乙基三甲基氯化铵、甲基丙烯酰氧乙基三甲基氯化铵及2-丙烯酰胺基-2-甲基丙基三甲基氯化铵中的至少一种。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苛刻油藏反相微乳液调驱体系,其特征在于所述疏水单体包括具有环状结构的疏水单体如苯乙烯及其衍生物、马来酸酐、N-苯基马来酰亚胺,长链结构的疏水单体如N-烷基丙烯酸酯以及具有表面活性的乙烯基碳链数为8?18的丙烯酰胺氮烷基磺酸钠等阴离子性或乙烯基碳链数为12?22的烯丙基烷基氯化铵阳离子性表面活性单体。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苛刻油藏反相微乳液调驱体系,其特征在于氧化剂选自过硫酸钾、过硫酸钠、过硫酸铵或过氧化苯甲酰;还原剂选自亚硫酸钠、亚硫酸钾,亚硫酸氢钠、亚硫酸氢钾、硫代硫酸钠、氯化亚铁;偶氮类化合物选自偶氮二异丁基脒盐酸盐、2,2’ -偶氮[2-(2-咪唑啉-2-基)丙烷]二盐酸盐、偶氮二异丁腈、偶氮二异庚腈;分子量调节剂选自异丙醇、叔丁醇、异丁醇、季戊四醇或一缩二丙二醇中的至少一种;交联剂选自为亚甲基双丙烯酰胺、二乙烯基苯、聚乙二醇二丙烯酸酯和季戊四醇三丙烯酸酯中的一种或几种。
9.权利要求1所述的苛刻油藏反相微乳液调驱体系的制备方法,依次包括以下几个步骤: (a)在反应釜中加入油溶性溶剂和乳化剂搅拌均匀,成为连续油相I;将油溶性疏水单体及油溶性偶氮引发剂溶解在油溶性溶剂中,作为油相II ; (b)将水溶性聚合单体、助乳化剂及除还原剂除外的复合引发体系在水中溶解、搅拌均匀,形成水相溶液;将还原剂溶解在水中形成还原剂水溶液; (c)将反应釜内温度控制在(T40°C,在油相中加入一部分水相溶液及部分油相II,待搅拌乳化均匀后滴加部分还原剂水溶液引发聚合; (d)反应釜内温度很快升高,放热峰过后继续反应广2小时,得到透明的丙烯酰胺聚合物微乳液; (e)待反应温度降回30°C以下时,再次加入部分水相溶液及部分油相II,待搅拌乳化均匀后再滴加部分还原剂水溶液引发聚合,如同第一次加料过程,反应完成后仍得到透明丙烯酰胺聚合物微乳液; (f)根据所需固形物含量,重复进行第三、四次加料,最后的聚合物微乳液为透明或半透明的稳定体系。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苛刻油藏反相微乳液调驱体系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将反应釜内温度控制在1(T30°C,在油相中加入一部分水相溶液及部分油相II,待搅拌乳化均匀后滴加部分还原剂水溶液弓I发聚合。
【文档编号】C08F220/18GK104448126SQ201310435212
【公开日】2015年3月25日 申请日期:2013年9月24日 优先权日:2013年9月24日
【发明者】夏燕敏, 宋晓芳, 于志省, 苏智青, 许汇 申请人: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上海石油化工研究院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