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橡塑共混材料及其应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3928703阅读:930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非金属材料技术领域,具体是一种橡胶与热固性塑料共混材料及其应用。



背景技术:

橡胶和热固性塑料属于常用非金属高分子材料,橡胶因弹性较好用于密封减震材料,而热固性塑料则材质较硬、强度较高,两种材料一般分开使用。为了提高橡胶材料的强度性能,常用的做法就是给橡胶材料中添加其他材料混合,采用物理方法将两种及以上材料进行均匀混合,以提高材料性能的一种工艺方法。比如用作飞机零件的一种高弹、高强特性的特制高硬度橡胶,因其材料成本高使其使用受到限制。



技术实现要素:



本技术:
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具有的高弹、高强特性的橡塑共混材料及其应用。

一种橡塑共混材料,其特征在于,采用邵氏硬度65度以上丁腈橡胶或三元乙丙橡胶为基料,在橡胶返炼时加入一定比例的热固性酚醛模塑料粉进行炼制,形成一种橡塑共混材料。

本发明的优点在于,该橡塑共混材料,具有制造工艺简单、成本低的特点,兼具有与国外同类产品相同的使用性能,极大地节省了材料费用,便于推广使用。

具体实施方式

本申请采用邵氏硬度65度以上橡胶为底料,如牌号为5080的丁腈橡胶和牌号为ep8370的三元乙丙橡胶,在橡胶返炼时加入热固性酚醛模塑料粉,如牌号为pf2a2-141、pf2a3-1601的热固性酚醛模塑料粉,进行炼制即可成为一种新的橡塑共混材料。上述固化后的共混料硬度可达到邵氏硬度95±5,橡胶与塑料粉的选用可根据拉伸强度、伸长率的需要进行选择,如用牌号为5080的橡胶和牌号为pf2a2-141的热固性酚醛模塑料粉在1:1共混后拉伸强度可达6.5mpa以上,扯断伸长率大于25%;牌号为ep8370橡胶和牌号为pf2a3-1601热固性酚醛模塑料粉在1:1共混后拉伸强度可达4mpa以上,扯断伸长率大于45%。当所需硬度需要增大时,可适当增加热固性塑料比例,当需要较大弹性时可适当增加橡胶比例。还可根据使用环境的不同进行橡胶底料的选择,对于油液环境可以选用丁腈类橡胶为基料,空气及臭氧环境可以选用三元乙丙橡胶为基料。

将橡胶在炼胶机上进行返炼,在返炼过程中逐步加入酚醛模塑料粉,直至将两种材料混炼均匀,返炼过程中注意防止过热。

这种混炼的橡塑共混材料的特点:材料硬度大,邵氏硬度达95以上,与高硫含量的硬橡胶相比新共混料具有脆性较小、良好的弹性和更优良的抗老化性能,根据使用环境的不同可以选择不同种类的橡胶为基料进行共混,提高耐介质性和使用寿命。

这种混炼的橡塑共混材料的用途比较广泛,除可以用作工装定位导销材料外,还可以用于油液、压缩气体等输送介质的高压管道连接密封,车辆、设备等质量较大物体的减震及需进行防止碰撞的设备衬里等部位。

使用时,将返炼好的共混材料按所需的外形尺寸进行裁切成模料备用;再将模料装填到成形模具中;最后将填好模料的成形模具放入热压机,按混炼材料中固化温度最高的、固化时间最长的参数设定固化参数进行压制固化成型。

用这种混炼的橡塑共混材料制作同心导销零件

原材料选用牌号为5080的橡胶和牌号为pf2a2-141的酚醛模塑料

首先,按照所需零件数量计算材料重量,对所需共混材料配比进行称量,按照橡胶:酚醛模塑料=1:1的重量比进行称量材料。将丁腈橡胶牌号5080在炼胶机上进行返炼,在返炼过程中逐步加入酚醛模塑料粉pf2a2-141,直至混炼均匀,返炼过程中注意防止过热。

将返炼好的共混料按约5mm厚度进行下片,并裁切成所需长宽的模料备用。再将上述模料装料填进同心导销零件成形模具的模腔内。设定好压制参数160℃×40分钟,将填好料的模具放入热压机进行压制成型。最后将压制好后进行开模取件,并去除料头和毛边。

用这种混炼的橡塑共混材料制作偏心导销。

原材料:牌号为ep8370的橡胶和牌号为pf2a3-1601的酚醛模塑料。

首先,按照所需零件数量计算材料重量,对所需共混材料配比进行称量,按照酚醛模塑料=1:1的重量比进行称量材料。将ep8370橡胶在炼胶机上进行返炼,在返炼过程中逐步加入pf2a3-1601酚醛模塑料,直至混炼均匀,返炼过程中注意防止过热。

将返炼好的共混料按约7mm厚度进行下片,并裁切成所需长宽的模料备用。再将上述模料装料填进偏心导销零件成形模具的模腔内。设定好压制参数170℃×15分钟,将填好料的模具放入热压机进行压制成型。最后压制好后进行开模取件,并去除料头和毛边。



技术特征:

技术总结
一种橡塑共混材料,采用邵氏硬度65度以上丁腈橡胶或三元乙丙橡胶为基料,在橡胶返炼时加入一定比例的热固性酚醛模塑料粉进行炼制,形成一种材料硬度大,邵氏硬度达95以上的橡塑共混材料,与高硫含量的硬橡胶相比共混料具有脆性较小、良好的弹性和更优良的抗老化性能,根据使用环境的不同可以选择不同种类的橡胶为基料进行共混,提高耐介质性和使用寿命。

技术研发人员:肖光明;余技生;颜小军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西安飞机工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技术研发日:2017.10.17
技术公布日:2018.03.1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