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L-羟脯氨酸菌悬液进罐接种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6916768发布日期:2019-02-19 19:01阅读:342来源:国知局

一种l-羟脯氨酸菌悬液进罐接种方法,属于菌接种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l-羟基脯氨酸或羟脯氨酸,主要存在于动物的胶原蛋白中,含量可达10%左右,其作用是加强结缔组织的弹性和韧性。在食品添加剂领域,由于羟脯氨酸具有呈苦味中的独特甜味,能改善果汁饮料风味,而且还具有皮肤修复功能,常作为饮料添加剂。在化妆品添加剂领域,由于羟脯氨酸具有抗氧化、抗辐射的作用,可消除氧化剂以及调整细胞的氧化还原状态的潜在效果,以期保养皮肤和延缓衰老,是化妆品的重要添加剂。在医药领域,由于羟脯氨酸存在两个手性中心,易于衍生化,药理活性多样,用于合成新一代培南类抗生素,还应用于多种新创新制药物的合成,既可作为各种软组织疾病的药物,如结缔组织受损、风湿性关节炎等;又可加快伤口愈合以及治疗各种皮肤疾病。可见,羟脯氨酸广泛应用于食品添加剂、化妆品和药物中间体。

l-羟脯氨酸菌的传统接种方法为采用冻存管菌种传接斜面经12h培养后,再用斜面菌种接多个摇瓶培养液培养8~10h,检测od值,得进罐摇瓶培养液菌种,这期间菌种制备周期较长,不仅如此,还增加了废液的排放,加大了人力物力和交叉污染的机会。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操作简单、废液排放少、避免交叉污染的l-羟脯氨酸菌悬液进罐接种方法。

本发明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该l-羟脯氨酸菌悬液进罐接种方法,其特征在于:采用菌悬液进罐接种接入摇瓶培养液,摇瓶培养液的配方为:胰蛋白胨:8g/l~10g/l,酵母粉:2g/l~5g/l,氯化钠:8g/l~10g/l。

本发明采用菌悬液进罐接种方式接种l-羟脯氨酸菌,主要的提供一种l-羟脯氨酸菌适合菌悬液进罐接种方式的摇瓶培养液配方,在本配方下能最大限度的保证l-羟脯氨酸菌的菌种活力,提高产品产量。

优选的,所述菌悬液进罐接种接入摇瓶培养液时菌种采用压力差注入法接种。

优选的,所述的压力差注入法接种具体为提高发酵罐内气压至0.067mpa~0.073mpa,待气泡停止溢入,再把发酵罐内气压降低至0.024mpa~0.026mpa,摇瓶内的菌悬液开始压入发酵罐内,反复上述升压、降压过程3~5次。优选的压力差注入法接种工艺下,接入更加方便安全,l-羟脯氨酸菌的菌种活力更好。

优选的,所述的摇瓶培养液的配方为:胰蛋白胨:8.5g/l~9.5g/l,酵母粉:3g/l~4g/l,氯化钠:8.7g/l~9.4g/l。

优选的,所述的摇瓶培养液的配方为:胰蛋白胨:8.7g/l~9.2g/l,酵母粉:3.4g/l~3.6g/l,氯化钠:8.9g/l~9.2g/l。

原进罐接种是采用冻存管传接斜面培养基后经培养12h制得斜面菌种,用斜面菌种接摇瓶培养基得需要培养12h左右,才制得摇瓶培养液,这期间最少要经历12h的时间才能接种进罐,不仅如此,还增加了废液的排放,大量的人力物力和交叉污染的机会。

本发明采用了由菌悬液(冻存液)直接接种进罐,此方法操作简单,更重要的是减少废液的排放和交叉污染,有利于车间扩大生产。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所具有的有益效果是:本发明用菌悬液菌种接种,减少了人力,物力,最大限度的保证菌种的活力,预防交叉污染,减少废液排放,满足车间扩大再生产。对比本发明与摇瓶培养液菌种两种不同接种方法接种,相同培养基并培养条件相同的情况下,本发明的菌悬液直接接种耗时少,操作简单,更主要的是最大限度的保证菌种的活力,减少每批次污染机会,提高生产效率。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做进一步说明,其中实施例1为最佳实施。

实施例1

采用菌悬液进罐接种接入摇瓶培养液,提高发酵罐内气压至0.069mpa,待气泡停止溢入,再把发酵罐内气压降低至0.025mpa,摇瓶内的菌悬液开始压入发酵罐内,反复升压、降压4次;摇瓶培养液的配方为:胰蛋白胨:8.7g/l,酵母粉:3.6g/l,氯化钠:8.9g/l。保存周期200d。

实施例2

采用菌悬液进罐接种接入摇瓶培养液,提高发酵罐内气压至0.068mpa,待气泡停止溢入,再把发酵罐内气压降低至0.025mpa,摇瓶内的菌悬液开始压入发酵罐内,反复升压、降压4次;摇瓶培养液的配方为:胰蛋白胨:9.2g/l,酵母粉:3.4g/l,氯化钠:9.2g/l。保存周期200d。

实施例3

采用菌悬液进罐接种接入摇瓶培养液,提高发酵罐内气压至0.070mpa,待气泡停止溢入,再把发酵罐内气压降低至0.025mpa,摇瓶内的菌悬液开始压入发酵罐内,反复升压、降压5次;摇瓶培养液的配方为:胰蛋白胨:9.5g/l,酵母粉:3g/l,氯化钠:9.4g/l。保存周期195d。

实施例4

采用菌悬液进罐接种接入摇瓶培养液,提高发酵罐内气压至0.071mpa,待气泡停止溢入,再把发酵罐内气压降低至0.024mpa,摇瓶内的菌悬液开始压入发酵罐内,反复升压、降压3~5次;摇瓶培养液的配方为:胰蛋白胨:8.5g/l,酵母粉:4g/l,氯化钠:8.7g/l。保存周期195d。

实施例5

采用菌悬液进罐接种接入摇瓶培养液,提高发酵罐内气压至0.073mpa,待气泡停止溢入,再把发酵罐内气压降低至0.025mpa,摇瓶内的菌悬液开始压入发酵罐内,反复升压、降压3~5次;摇瓶培养液的配方为:胰蛋白胨:8g/l,酵母粉:5g/l,氯化钠:8g/l。保存周期182d。

实施例6

采用菌悬液进罐接种接入摇瓶培养液,提高发酵罐内气压至0.067mpa,待气泡停止溢入,再把发酵罐内气压降低至0.26mpa,摇瓶内的菌悬液开始压入发酵罐内,反复升压、降压3~5次;摇瓶培养液的配方为:胰蛋白胨:10g/l,酵母粉:2g/l,氯化钠:10g/l。保存周期182d。

本发明与摇瓶培养液进罐接种两种接种方法对比检测说明,对比内容及数据如下表:

以上所述,仅是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非是对本发明作其它形式的限制,任何熟悉本专业的技术人员可能利用上述揭示的技术内容加以变更或改型为等同变化的等效实施例。但是凡是未脱离本发明技术方案内容,依据本发明的技术实质对以上实施例所作的任何简单修改、等同变化与改型,仍属于本发明技术方案的保护范围。



技术特征:

技术总结
一种L‑羟脯氨酸菌悬液进罐接种方法,属于菌接种技术领域。其特征在于:采用菌悬液进罐接种接入摇瓶培养液,摇瓶培养液的配方为:胰蛋白胨:8g/L~10g/L,酵母粉:2 g/L~5g/L,氯化钠:8 g/L~10g/L。本发明用菌悬液菌种接种,减少了人力,物力,最大限度的保证菌种的活力,预防交叉污染,减少废液排放,满足车间扩大再生产。

技术研发人员:魏哲;赵丽;蒲刚;李松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山东金洋药业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18.12.18
技术公布日:2019.02.19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