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业用有机硅消泡剂的生产方法

文档序号:3700462阅读:1016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工业用有机硅消泡剂的生产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有机化工消泡剂的制造领域,涉及一种烷基聚硅氧烷的制备及其与多种助剂的配比技术。
众所周知,目前,在许多工业生产过程中,如抗生素、味精生产中的发酵,豆制品制作,糖蜜蒸煮,印染,制浆造纸,石油化工,油漆涂料和洗涤剂等生产过程中,会出现大量的泡沫,如不及时消除,则要使生产继续进行将会十分困难,有的则根本无法进行,有的虽能勉强,但却会带来许多损失。因此,如何有效地控制泡沫,则极为重要。
尽管消除泡沫的方法多种多样,如物理法、机械法、化学法等,但是,使用化学试剂作消泡剂消除泡沫,是目前广为采用而又经济有效的方法。
消泡剂种类繁多,〔1-8〕但大致可归结为三大类一是聚醚型;二是各类有机硅化合物;三是有机硅化合物与聚醚的共聚物。目前国内产品多属聚醚型,物态为液体或乳状液。其不足之处是消泡速度慢,用量较大,抑泡性能欠佳,有一定毒性,特别用于医药、食品工业生产不理想。相比之下,有机硅类消泡剂可以多方面弥补聚醚型消泡剂之不足。
但是,现有的有机硅类消泡剂多数亦为液体或乳剂(国内未见有固体型),起消泡作用的为单一硅化物,所以不很理想,如用量大,使用面窄,即一种消泡剂大都只适用于很少几种特定的泡沫体系,同时在运输、使用和保存诸方面也不便。
为弥补已有技术之不足,本发明设计了一种新型有机硅消泡剂的生产方法,用这种方法生产的消泡剂称为SD-01型医、食等工业用有机硅消泡剂。
本发明的总构思是先合成一种特定结构的聚硅氧烷油(I),再选择适当的固体助剂,按一定比例进行复配而得有机硅消泡剂。
本发明分三个过程进行一、聚硅氧烷油(I)的合成本发明所采用的硅油(I)是含有烷氧基和羟基的聚烷基硅氧烷,结构式如下
其中,R1是甲基,或乙基、或乙基、丙基、甲基等的混合基团;R2是H,或甲基,或乙基,或丙基;n与(m+1)的比在8∶2-5∶5之间;粘度在20-120cp之间,以60-80cp为佳。
聚硅氧烷油(I)是通过烷基卤硅烷混合单体回流共水解后,分离而制得。混合单体是以2∶8-5∶5重量比将甲基三卤硅烷和二甲基二卤硅烷混合而成,加水量为单体总量的1-10%,得20cp-120cp粘度的硅油(I)。
二、本发明所选用的助剂是葡萄糖或葡萄糖盐,甘露醇或山梨醇,蔗糖或氯化钠(氧化钾),三聚磷酸钠,二氧化硅等。将以上所列各物,按适当的比例逐一全部加入也可。
三、复配制备消泡剂消泡剂各组分配比(均为重量份数)如下甲基硅氧烷油(I) 5~15份三聚磷酸钠5~30份食盐 20~70份甘露醇5~10份葡萄糖0~20份白糖 0~70份葡萄糖酸钙0~20份二氧化硅 1~5份其中,硅油重量与选用助剂总重量之比在1∶10-2∶5之间为宜。室温下,首先把硅油(I)与二氧化硅混匀为组分A,其余选定组分在适当配比下作为组分B,将A与B充分混合后即得产品。
固体助剂颗粒细度与各组分混合均匀程度直接影响消泡剂的性能。助剂颗粒越细,组分混合越均匀,消泡效果越好。
下面是本发明的几个实施例实施例1硅油(I)(无色半透明,PH≈7,粘度40cp,折光率1.4027,比重1.207)10份与二氧化硅2份混合均匀,然后与粉碎的10份三聚磷酸钠、5份甘露醇和70份食盐混合,充分搅匀,即得白色粉末产品,消泡速度30秒,重新鼓泡不超过200ml。
实施例2硅油(I)(无色半透明,PH≈7,折光率1.4040,粘度55cp,比重1.030)取11份与2.5份二氧化硅混合均匀,然后与粉碎的12份三聚磷酸钠、10份葡萄糖、70份食盐混合,充分揽匀,得白色粉末产品,消泡速度20秒,重新鼓泡不超过150ml。
实施例3硅油(I)(无色半透明,PH≈7 ,粘度60cp,折光率1.4041,比重1.039)20份与5份二氧化硅混合均匀,然后与粉碎的20份三聚磷酸钠、10份葡萄糖、5份甘露醇、50份食盐和20份白糖充分搅匀,得白色粉末产品,消泡速度11秒,重新鼓泡不超过160ml。
实施例4硅油(I)(无色半透明,PH≈7,粘度62cp,折光率1.4100,比重1.041)15份与3.5份二氧化硅混匀,然后与20份葡萄糖、10份甘露醇、30份食盐和40份白糖研碎混匀,得白色粉末产品,消泡速度155秒,重新鼓泡不超过180ml。
实施例5硅油(I)(无色半透明、粘度38cp,PH≈7,折光率1.4025,比重1.025)18份与5.5份SiO2混匀,然后再与15份三聚磷酸钠、10份甘露醇和70份白糖充分研碎混匀,便得白色粉末产品,消泡性能25秒,重新鼓泡不再超过150ml。
实例6硅油(I)(无色半透明、粘度54cp,PH≈7,折光率1.4038,比重1.029)25份与SiO28份先混匀,然后再与20份葡萄糖,10份三聚磷酸钠、70份食盐充分混匀,得到白色粉末产品。消泡性能10秒,重新鼓泡不再超过150ml。
实施例7硅油(I)(无色透明,粘度57cp,PH≈7,折光率1.4032,比重1.038)18份与5份SiO2先混合,再与15份三聚磷酸钠、10份甘露醇和70份白糖混匀,得白色粉末产品,消泡速度17秒,重新鼓泡,略起。
实施例8硅油(I)(无色半透明,粘度60cp,PH≈7,折光率1.4078,比重1.039)10份与3份SiO2先混匀,然后再与10份三聚磷酸钠,10份白糖,5份甘露醇和70份食盐研碎混匀,得白色粉末产品,消泡速度12秒,重新鼓泡不超过120ml。
下面是本产品所进行的消泡与抑泡性能的实验1.消泡实验取100ml 1%聚乙烯醇(平均聚合度为2400)作起泡液,放入500ml量筒中,用标准发泡头匀速通入N2,使泡沫鼓至500ml刻度处、加入0.02%重量的消泡剂,同时按下秒表记录泡沫消至110ml以下所需时间,不超过60秒者合格,再重新鼓泡,泡沫高度不再超出300ml刻度处。
2.抑泡实验取上述起泡液100ml放入500ml量筒中,加入0.02-0.04%(重量)消泡剂,然后匀速通N2鼓泡,泡沫高度不超过250ml刻度处为合格。
表1是本发明实施例1-8中产品的清泡和抑泡性能实验结果。
本发明生产的消泡剂其优点首先在于所使用的硅油具有特定的结构,同时与多种可溶性盐以不同比例复配,这样,不但得到固体粉末状消泡剂,同时消泡和抑泡性能也进一步提高,用量一般为泡沫体系重量的万分之一。另外,本消泡剂还具无毒、高效、适应性广之优点,如经抗生素、味精发酵、豆制品制作、染料生产、涂料、污水体系等的工业规模消泡实践,效果均良好,并可望在印染,造纸、石油化工、制糖业、洗涤剂等其它工业部门也会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本发明的消泡剂为固体粉末,因此便于运输、使用、保存,稳定性良好,一般塑料袋封装,2年内性能不变。在50℃烘48小时,130℃烘2小时,性能不变,水溶液泡沫体系,pH3-11之间均可使用、泡沫体系温度高于室温,效果更好。本发明生产工艺简单,原料易得,成本适中,与现用聚醚型多种消泡剂相比,一般用费可节约三分之一以上。
表1
注L6X为美国Wyandotte chem.Co.产品;LG109为日本旭电化公司产品(对其它泡沫体系,如肥皂水,其性能大大低于本发明消泡剂);PPE为浙江大学聚醚型消泡剂。参考文献(1)S.Ross.Chem.Eng.Prog.,63(9)(1967)41-7.(2)R.L.Bass,Chem.and Ind.,912(28-30)(1959).(3)特许公报,昭55-39576。(4)R.S.Bhute,J.scient.Ind.Res.,30,241-9(1971).(5)Farminer,K.W.,Brooke,C.M.,Ger.
offen.2,232,262(1973).(6)Smazhok,M.P.,Krasovskaya,T.A.,Muzovskaya,O.A.,Yakovleva.G.S.,U.S.S.R.345,177(1972).(7)Shin-Etsu Chem.Ind.Co.Ltd.,JpnKokai Tokkyo Koho JP 60,106,507(1985).(8)Yaku bov,S,D,etal.,U.S.S.R.SU 1,161,526.(1985).
权利要求
1.工业用有机硅消泡剂的生产方法 采用硅油与助剂复配混合工艺,本发明的特征在于,选用具有下列结构的聚硅氧烷作硅油(I),
选葡萄糖或葡萄糖酸盐,甘露醇或山梨醇,蔗糖或氯化钠(氯化钾),三聚磷酸钠,二氧化硅等作助剂,室温复配,先将硅油(I)按比例与二氯化硅混合均匀为组分A,再将所选其余助剂混匀为组分B,最后将组分A与B混合均匀,即得无毒高效消泡剂。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用聚硅氧烷油(I)结构中的n与(m+1)之比,在8∶2-5∶5之间为宜。
3.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用聚硅氧烷油(I)的粘度以20-120cp为宜,60-80cp为佳。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用聚硅氧烷油(I)重量与助剂的总重量之比在1∶10-2∶5之间为宜。
5.如权利要求1或4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助剂中各成分的重量配比依次为,三聚磷酸钠 5-30份食 盐 20-70份甘露醇 5-10份葡萄糖 0-20份白 糖 0-70份葡萄糖酸钙 0-20份二氧化硅 1-5份山梨醇 5-10份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A组分中硅油(I)与二氧化硅的配比为5∶1-3∶1。
全文摘要
工业用有机硅消泡剂的生产方法,属于有机化工消泡剂的制造领域。选用具有特定结构的聚硅氧烷作硅油。与多种无毒可食类助剂,按1∶10—2∶5的重量比进行复配混合,可得高效粉末状消泡剂。本发明工艺简便,原料易得,产品便于运输、存储,并适用于各种体系,可广泛地用于医药、食品工业,与现有聚醚型消泡剂相比,可节省费用约三分之一。
文档编号C08K13/02GK1036782SQ8810524
公开日1989年11月1日 申请日期1988年4月9日 优先权日1988年4月9日
发明者贝小来, 冯圣王, 杜作栋 申请人:山东大学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