具有杀螺活性的水杨酰胺酯类化合物及其制备和用图
【技术领域】
[0001] 本发明属于化学医药领域。具体地,本发明涉及一种具有杀螺活性的水杨酰胺酯 类化合物及其制备方法和用途。 技术背景
[0002] 螺类的大量繁殖通常会有严重的危害,例如使池水很快变瘦,浮游生物数量大大 下降。同时,由于螺消耗水中溶氧,影响鱼苗种的生长。又例如,一些螺类是病原体携带者, 如椎实螺是穴居吸虫和双穴吸虫的中间寄主,湖螺是侧殖吸虫的中间寄主,钉螺是血吸虫 尾蚴唯一的中间宿主。人和牲畜接触带有血吸虫尾蚴的钉螺会感染血吸虫病,中国目前受 血吸虫威胁人口高达6000万,感染人数37万。因此,杀灭钉螺或者杀灭钉螺中的尾蚴成为 预防和控制血吸虫病的一个有效措施。
[0003] 另外,作为广州管圆线虫传播媒介的福寿螺自1981年引入中国后,由于其个体 大、食性广、适应性强、生长繁殖快、产量高,中国各地均有养殖并迅速扩散于河湖与田野, 其食量大且食物种类繁多能破坏粮食作物、蔬菜和水生农作物的生长,已成为广东、广西、 福建、云南、浙江、上海、江苏等地的有害动物。此外,福寿螺还是一种人畜共患的寄生虫病 的中间宿主,极易给周围居民带来健康问题。
[0004] 迄今为止,化学治疗仍然是控制以螺类为媒介的寄生虫病的主要手段之一。如氯 硝柳胺是目前杀钉螺活性最高的一种杀螺药,兼有显著的杀尾蚴的活性,也是世界卫生组 织(WHO)唯一推荐使用的杀螺药。但是氯硝柳胺的缺点也很明显,即对非靶标生物尤其是 鱼类毒性高,这限制了它的使用。目前,对该类化合物的研究主要是对氯硝柳胺的剂型改 进,如氯硝柳胺悬浮剂等。这些可以解决其溶解性的问题,然而不能从根本上解决其对鱼类 毒性的问题。
[0005] 因此,研发新型的高效、低毒的杀螺药成为本领域亟待解决的技术问题。
【发明内容】
[0006] 本发明目的是提供一类新型的高效、低毒的灭螺药。
[0007] 本发明另一个目的是为血吸虫病易感人群提供保护,使其免受血吸虫的危害。
[0008] 本发明的第一方面提供了一种具有式A所示结构的化合物、或其药学上可接受的 盐:
【主权项】
1. 一种具有式A所示结构的化合物、或其药学上可接受的盐:
式中: R1和R2各自独立地为H、未取代或取代的苯基;或RpR2和相邻的氮原子共同构成未取 代或取代的五元杂环、或未取代或取代的六元杂环;所述五元杂环或六元杂环仅含有氮原 子、或者除氮原子以外还含有氧原子和/或硫原子; R3为未取代或取代的苯甲酰基、未取代或取代的CV6烃基、或未取代或取代的含选自 氮、氧和硫中一个或多个杂原子的五元杂芳基酰基或六元杂芳基酰基; 其中,所述取代的是指被选自下组的一个或多个取代基所取代:卤素、硝基、羟基、氰 基、Cp6烷基、C2_6烯基、C2_6炔基、Cp6烷氧基、C3_6环烷基。
2.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化合物,其特征在于,所述化合物为式I化合物或式II化合物:
各式中,R3如权利要求1中所定义。
3.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化合物,其特征在于,R3为未取代或取代的苯甲酰基或未取代 或取代的Cp6烃基。
4. 如权利要求1所述化合物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步骤:
(1) 在惰性溶剂中,在催化剂的存在下,将式III化合物和式C化合物进行反应,从而得 到式B化合物; (2) 在惰性溶剂中,在碱性试剂存在下,将式B化合物和R3-Cl进行反应,从而得到式A 化合物; 各式中,HR3如权利要求1中所定义。
5. 如权利要求4所述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式C化合物为:
6. -种农用组合物,其特征在于,包含(a)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化合物或其药学上可接 受的盐;以及(b)农药学上可接受的载体或赋形剂。
7. 如权利要求1所述化合物或如权利要求6所述组合物的用途,其特征在于,用于防 治寄生虫或杀灭寄生虫的传播媒介;或用于制备防治寄生虫或杀灭寄生虫的传播媒介的药 物。
8. 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用途,其特征在于,所述寄生虫包括:线虫、涤虫、吸虫。
9. 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用途,其特征在于,所述寄生虫的传播媒介包括:钉螺、福寿螺、 蜗牛。
10. -种预防寄生虫病方法,其特征在于,将如权利要求1所述化合物或如权利要求6 所述农用组合物施加于寄生虫的传播媒介或遭受该传播媒介灾害的环境。
【专利摘要】本发明涉及具有杀螺活性的水杨酰胺酯类化合物及其制备方法和用途。具体地,本发明公开了具有式A所示结构的化合物,该化合物对其传播媒介具有显著的杀灭作用,对寄生虫病具有优异的防治效果且对非靶标生物鱼类的毒性低。
【IPC分类】C07D333-38, A01P15-00, C07C253-30, C07C231-12, A01N43-10, A01P5-00, C07C255-57, C07C235-64, C07D295-192, A01N37-40, A01P9-00, A01N43-84
【公开号】CN104710323
【申请号】CN201310676706
【发明人】段李平, 张皓冰, 朱丹, 陶奕, 李石柱, 秦志强, 张仪
【申请人】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寄生虫病预防控制所
【公开日】2015年6月17日
【申请日】2013年12月11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