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可聚合可水溶的二苯甲酮类光引发剂及其制备方法

文档序号:8441107阅读:390来源:国知局
一种可聚合可水溶的二苯甲酮类光引发剂及其制备方法
【技术领域】:
[0001] 本发明属于一种有机化合物及其制备方法,特别是一种可聚合可水溶的二苯甲酮 光引发剂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0002] 光固化技术是一项节能和清洁环保型技术,被誉为"绿色技术"。光固化技术(UV) 是通过一定波长的紫外光照射,使液态的低聚物(包括单体)高速聚合而成固态的一种光 聚合技术,光固化反应本质上是光引发的聚合、交联反应。光固化技术的特点就是环保、快 速、低能耗,在光固化涂料、光固化油墨、光致抗蚀剂、粘合剂、激光三维成像,三维造型等领 域上得到广泛应用。
[0003] 随着光固化技术行业的发展,对光引发剂的要求也越来越高,研宄也越深入。传统 的小分子光引发剂,分子量低,与光固化体系相容性差,易挥发易迀移,从而降低了光聚合 的引发效率。因此,目前人们开始开发研宄大分子或可聚合的光引发剂。
[0004] 同时,环境问题日益突出,人们环保意识的加强,消费者对食品、医药等行业中外 来化合物的污染日益敏感,政府的相关环保政策的出台,如国家制定VOC排放标准,改革涂 料行业政策,促使人们开始向着光固化水性涂料方向发展,兼顾了水性涂料的环保无污染 和光固化涂料的快速高效的优点。在水性光固化体系中,需要使用水性光引发剂,使得水性 光引发剂的研宄和开发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
[0005] 当前的水溶性可聚合光引发剂的研宄较少,且制备方法较复杂,所以迫切需要一 种简洁高效的制备水溶性可聚合光引发剂的方法。

【发明内容】

[0006]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可聚合可水溶的二苯甲酮类光引发剂及其制备方法,本发明通 过分子结构设计向二苯甲酮分子中引入可聚合的双键,之后加入碱性物质,与产物自身的 羧酸反应,提高水溶解性,制得可聚合可水溶的光引发剂。该制备方法操作简单,产品产率 高,所得光引发剂无迀移,水溶性好,引发效率高。
[0007] 本发明所得到的可聚合可水溶二苯甲酮类光引发剂,其结构式为:
[0008]
【主权项】
1. 一种可聚合可水溶的二苯甲酮类光引发剂,其特征在于该化合物结构如下式所示:
结构式中!R1= H、Na +、K+或
R2, R3, R4结构分别单独选自:-H,-CH3, -CH 2 CH3, -CH2CH2CH3, -CH2CH2CH2CH3, -CH2OH, -CH2CH2OH 或-CH2CH2CH2OH ;当 Y = H 时,X = 0, η = 1-10 ;当 Y = CH3时,X = 0、S 或 NR5, R5= -H、-CH3或-CH2CH3;n = 1-10。
2.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聚合可水溶的二苯甲酮类光引发剂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 于: (1) 将3,3',4,4' 一二苯甲酮四酸二酐、丙烯酸酯类单体溶于有机溶剂,加入用量是 上述两种单体总质量0. 3% -0. 6 %的催化剂,升温到60-110°C,反应5-24h,反应结束后冷 却至室温,旋蒸除去有机溶剂,用去离子水洗涤萃取3次,干燥; (2) 将所得产物与碱性物质溶液中的碱性溶质按摩尔比1:2混合,反应成盐,干燥得到 可聚合可水溶的二苯甲酮类光引发剂。
3. 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可聚合可水溶的二苯甲酮类光引发剂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 于,所使用的丙烯酸酯类单体为:
4. 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可聚合可水溶的二苯甲酮类光引发剂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 于,所使用的有机溶剂为:乙酸乙醋、三氯甲烷、丙酮、二甲基甲酰胺、四氢呋喃或二氯甲烷。
5. 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可聚合可水溶的二苯甲酮类光引发剂的制备方法,其特 征在于,所使用的碱性物质为:NaOH、KOH、Na 2C03、K2C03、NaHC03、KHC0 3、NH3H2CK NH2CH3、 NH2CH2CH3 > NH2CH2CH2CH3 > NH2CH2CH2CH2CH3 > NH2CH2CH2OH, NH (CH3) 2 > NH (CH2CH3) 2 > NH (CH2CH2CH3) 2 > NH(CH2CH2CH2CH3)2、NH (CH2CH2OH) 2、N (CH3) 3、N (CH2CH3) 3、N (CH2CH2CH3) 3、N (CH2CH2OH) 3或 N(CH2CH2CH2OH)3O
【专利摘要】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可聚合可水溶的二苯甲酮类光引发剂及其制备方法。该方法是将3,3',4,4'—二苯甲酮四酸二酐与含活泼氢的丙烯酸酯类单体反应,向二苯甲酮分子中引入可聚合的双键,之后加入碱性物质,与产物自身的羧酸反应,提高水溶解性,制得可聚合可水溶的光引发剂。该制备方法操作简单,产品产率高,所得光引发剂无迁移,水溶性好,引发效率高。
【IPC分类】C07C67-08, C07C69-76, C07C327-28, C07C231-02, C07C235-84, C08F2-48
【公开号】CN104761661
【申请号】CN201510145563
【发明人】朱晓群, 陈博, 聂俊
【申请人】北京化工大学
【公开日】2015年7月8日
【申请日】2015年3月31日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