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利用表面活性剂水相提取花生油的方法

文档序号:9411248阅读:1025来源:国知局
一种利用表面活性剂水相提取花生油的方法
【技术领域】
[0001]本发明属于植物油提取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利用表面活性剂水相提取花生油的方法。
【背景技术】
[0002]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食用油脂的消费量居高不下,而食用油脂的主要来源是植物油脂。现有植物油脂的提取方法多采用有机溶剂浸提法。常用的油脂提取剂是工业己烷和6#溶剂油(短链烃的混合物)。
[0003]然而,已经证明油脂提取生产中有机溶剂的挥发是大气污染的重要来源之一。环保压力的日益增强,使得革新油脂提取技术成为必然。另外成品油中有溶剂残留,对人体健康无益。
[0004]油脂水相萃取技术是一种绿色、环保、安全的工艺,将来有望替代油脂有机溶剂浸出工艺,对其的研究也日益深入。
[0005]油脂水相萃取工艺目前仍面临着三大技术瓶颈:一是油脂提取率低,二是乳化严重,清油得率低,三是废水处理问题。其中影响油脂水相萃取工艺工业化应用的最主要问题是油脂提取效率低的问题,使得工艺的经济性不高。为此,积极改进油脂水相萃取方法,提高油脂提取效率,成为油脂水相萃取工艺实现工业化应用的重要前提。
[0006]油脂水相萃取的关键问题是水相环境中油料中的油脂与油料基质间能否有效分离,特别是油脂与蛋白质的分离。蛋白质既妨碍油脂从基质中溶出,又容易引起溶出油脂的乳化。虽然可通过一些方法来提高提取效率、降低乳化程度,如酶法提高提取效率、盐效应降低乳化,但仍存在成本高、稳定性差、盐对设备腐蚀性大等问题。

【发明内容】

[0007]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利用表面活性剂水相提取花生油的方法,以花生种子为原料,利用表面活性剂十二烷基硫酸钠,降低提取剂水的表面张力,从而增加其与被提取物料(油脂含量高,疏水性强)的亲和力,利于油脂的溶出,提高油脂萃取效率。
[0008]本发明提供的一种利用表面活性剂水相提取花生油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0009](I)花生仁脱除花生红衣,粉碎成均匀的浆状,得到花生浆;
[0010](2)将花生浆与表面活性剂水溶液混合,均匀分散后,搅拌提取;
[0011 ] (3)提取结束后,离心,分离出乳化层和清油层,冷冻,解冻后,再次离心,取上层清油。
[0012]步骤(I)中所述花生仁脱除花生红衣的具体方法为:将清理干净的花生仁在80°C下热风干燥0.5?1.5h,脱去红衣。
[0013]本发明在80°C下30min以上即可较好地脱去红衣。比传统工艺虽然温度有所提高,但时间缩短了。高于80°C,浪费能源,花生蛋白变性程度加深。低于80°C,不易脱除红衣。
[0014]步骤⑵中花生浆和表面活性剂水溶液的固液比为:1:2?10g/mL ;所述表面活性剂水溶液的质量浓度为0.01%?0.5%,所述表面活性剂水溶液为十二烷基硫酸钠水溶液。
[0015]步骤(2)中所述的表面活性剂水溶液为油酸钾水溶液,油酸钾水溶液的质量浓度为 0.5%?
[0016]本发明控制固液比1:2?10,固液比太低,萃取体系粘稠,不利于提取;固液比太高,废水处理压力大,十二烷基硫酸钠用量多,不经济,而且清油得率有所下降,油分散于过量的水中。
[0017]步骤(2)中搅拌提取的工艺条件为:在25?65°C下搅拌提取10?60min。十二烷基硫酸钠属于阴离子型表面活性剂,本身对温度并不敏感。但提取是个传质过程,传质速度与温度有关,温度高时分子运动加快,利于传质,也就是油的溶出加快。提取时间短,提取不完全,时间长则乳化程度加深,十二烷基硫酸钠和蛋白质都有乳化能力。
[0018]步骤(3)中,冷冻条件为_18°C下冷冻8h以上;解冻条件为50°C下解冻30min。冷冻-解冻是一个冻融循环,冷冻使乳液界面膜破裂,解冻时相似性质的分子重新聚集(小油滴聚集成大油滴,最后形成清油),是一个破乳过程。解冻过程中,因为体系含水量很高,若温度过高,则蛋白质变性速度加快,50°C是一个可接受的临界值;温度低,解冻速度慢。
[0019]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中,利用表面活性剂十二烷基硫酸钠可显著提高花生油水相萃取的清油得率;本发明中所用十二烷基硫酸钠浓度很低,质量浓度为0.01%?0.5%,而且,十二烷基硫酸钠易得、安全、价廉,适合食品工业应用;不需再加其他无机盐,并且,全工艺过程不使用有机溶剂,产品安全,工艺环保;原料不经高温烘烤,提取条件温和,工艺简单,所得油脂无需精炼。
【具体实施方式】
[0020]实施例1
[0021]—种利用表面活性剂水相提取花生油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0022](I)将花生仁在80°C下热风干燥40min,脱去红衣。
[0023](2)将脱红衣的花生仁用旋风磨粉碎成匀浆状,按1g花生浆加40mL 0.2 %的十二烷基硫酸钠水溶液,在40°C下搅拌提取30min ;
[0024](3)离心,取出清油层和乳化层,在_18°C下冷冻8h,50°C下解冻30min,离心,取上层清油,称重。
[0025]花生的清油得率为53.84%,而相同条件下不使用十二烷基硫酸钠时的清油得率只有 25.57%。
[0026]实施例2
[0027]—种利用表面活性剂水相提取花生油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0028](I)将花生仁在80°C下热风干燥lh,脱去红衣。
[0029](2)将脱红衣的花生仁用旋风磨粉碎成匀浆状,按1g花生浆加50mL 0.08%的十二烷基硫酸钠水溶液,在40°C下搅拌提取40min ;
[0030](3)离心,取出清油层和乳化层,在_18°C下冷冻10h,50°C下解冻30min,离心,取上层清油,称重。
[0031]花生的清油得率为59.86%,而相同条件下不使用十二烷基硫酸钠时的清油得率只有 29.31%。
[0032]实施例3
[0033]—种利用表面活性剂水相提取花生油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0034](I)将花生仁在80°C下热风干燥1.5h,脱去红衣。
[0035](2)将脱红衣的花生仁用旋风磨粉碎成匀浆状,按1g花生浆加50mL 0.15%的十二烷基硫酸钠水溶液,在50°C下搅拌提取40min ;
[0036](3)离心,取出清油层和乳化层,在_18°C下冷冻10h,50°C下解冻30min ;离心,取上层清油,称重。
[0037]花生的清油得率为67.13%,而相同条件下不使用十二烷基硫酸钠时的清油得率只有 31.38%。
[0038]实施例4
[0039]—种利用表面活性剂水相提取花生油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0040](I)将花生仁在80°C下热风干燥50min,脱去红衣。
[0041](2)将脱红衣的花生仁用旋风磨粉碎成匀浆状,按1g花生浆加40mL I %的油酸钾溶液,在25°C下搅拌提取40min ;
[0042](3)离心,取出清油层和乳化层,在_18°C下冷冻10h,50°C下解冻30min,离心,取上层清油,称重。
[0043]花生的清油得率为64.82%,而相同条件下不使用油酸钾时的清油得率只有29.99%。
[0044]需要指出的是:以上实施例仅用于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进行限制;尽管参照较佳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了详细的说明,但所属领域的科学技术人员应当理解:依然可以对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进行修改或者对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相应替换,而不脱离本发明技术方案的精神,比如更换油脂提取原料和/或十二烷基硫酸钠的浓度,其均应涵盖在本发明请求保护的技术方案范围当中。
【主权项】
1.一种利用表面活性剂水相提取花生油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利用表面活性剂水相提取花生油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花生仁脱除花生红衣,粉碎成均匀的浆状,得到花生浆; (2)将花生浆与表面活性剂水溶液混合,均匀分散后,搅拌提取; (3)提取结束后,离心,分离出乳化层和清油层,冷冻,解冻后,再次离心,取上层清油。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利用表面活性剂水相提取花生油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2)中花生浆和表面活性剂水溶液的固液比为:1:2?10g/mL。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利用表面活性剂水相提取花生油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2)中所述表面活性剂水溶液为十二烷基硫酸钠水溶液。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利用表面活性剂水相提取花生油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2)中所述十二烷基硫酸钠水溶液的质量浓度为0.01%?0.5%。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利用表面活性剂水相提取花生油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2)中所述表面活性剂水溶液为油酸钾水溶液。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利用表面活性剂水相提取花生油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油酸钾水溶液的质量浓度为0.5%?2%。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利用表面活性剂水相提取花生油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2)中搅拌提取的工艺条件为:在25?65°C下搅拌提取10?60min。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利用表面活性剂水相提取花生油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3)中,冷冻条件为-18°C下冷冻8h以上;解冻条件为50°C下解冻30min。
【专利摘要】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利用表面活性剂水相提取花生油的方法,步骤为:花生仁脱除花生红衣,粉碎成均匀的浆状,得到花生浆;与表面活性剂水溶液混合,均匀分散后,搅拌提取;离心,分离出乳化层和清油层,冷冻,解冻后,再次离心,取上层清油。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中,利用表面活性剂十二烷基硫酸钠可显著提高花生油水相萃取的清油得率;本发明中所用十二烷基硫酸钠浓度很低,质量浓度为0.01%~0.5%,不需再加其他无机盐。十二烷基硫酸钠易得、安全、价廉,适合食品工业应用;并且,全工艺过程不使用有机溶剂,产品安全,工艺环保;原料不经高温烘烤,提取条件温和,工艺简单,所得油脂无需精炼。
【IPC分类】C11B1/10, C11B1/04, A23D9/02
【公开号】CN105132144
【申请号】CN201510562395
【发明人】郭玉宝, 王顺民, 赵恒海, 许娜, 李佳琪
【申请人】安徽工程大学
【公开日】2015年12月9日
【申请日】2015年8月31日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