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效逆流蒸发精馏处理甘氨酸结晶母液的系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0844196阅读:707来源:国知局
三效逆流蒸发精馏处理甘氨酸结晶母液的系统的制作方法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三效逆流蒸发精馏处理甘氨酸结晶母液的系统,甘氨酸母液进料罐区通过管路贯穿一效进料预热器后与一效精馏塔的底端或中部连接;一效精馏塔的底端通过管路分别与一效塔釜出料泵、一效再沸器的底部连接;一效再沸器的顶端通过管路与一效精馏塔的底部蒸汽入口连接;一效精馏塔的顶端通过管路与冷却系统连接后分两路,一路与负压系统连接后再与尾气回收系统连接,另一路通过管路与回流系统连接;二效精馏塔的顶端通过管路贯穿一效再沸器后与回流系连接;二效精馏塔的底端通过管路贯穿二效再沸器后与二效精馏塔的底部连接;本实用新型能够同时得到高纯度的甲醇和氯化铵,而且工艺简单、能耗低,所耗蒸汽为传统回收工艺的62%。
【专利说明】
三效逆流蒸发精馏处理甘氨酸结晶母液的系统
技术领域
[0001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三效逆流蒸发精馏处理甘氨酸结晶母液的系统。
【背景技术】
[0002]传统的甘氨酸生产工艺采用甲醇提取甘氨酸后,母液中含有大量的甲醇、氯化铵和水,甲醇采用蒸馏提取后重复利用,剩余的氯化铵水溶液通常采用多效蒸发浓缩结晶工艺。但是尽管传统处理工艺采用了多效蒸发浓缩工艺来节能降耗,但是甲醇蒸馏提取过程中也消耗大量的蒸汽,造成甘氨酸母液的总体处理能耗的增加。
【实用新型内容】
[0003]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三效逆流蒸发精馏处理甘氨酸结晶母液的系统。
[0004]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概述如下:
[0005]三效逆流蒸发精馏处理甘氨酸结晶母液的系统,包括一效精馏塔32、一效再沸器35、一效进料预热器36、二效精馏塔31、二效再沸器34、二效进料预热器37、三效蒸发器33,甘氨酸母液进料罐区F4通过管路贯穿一效进料预热器36后与一效精馏塔32的底端或中部连接;一效精馏塔32的底端通过管路分别与一效塔釜出料栗39、一效再沸器35的底部连接;一效再沸器35的顶端通过管路与一效精馏塔32的底部蒸汽入口连接;一效精馏塔32的顶端通过管路与冷却系统H4连接后分两路,一路与负压系统14连接后再与尾气回收系统D4连接,另一路通过管路与回流系统J4连接;二效精馏塔31的顶端通过管路贯穿一效再沸器35后与回流系统J4连接;二效精馏塔31的底端通过管路贯穿二效再沸器34后与二效精馏塔的底部连接;二效精馏塔31的底端通过管路依次与二效塔釜出料栗38和三效蒸发器33的底部连接;二效精馏塔31的中部通过管路贯穿二效进料预热器37后与一效塔釜出料栗39连接;三效蒸发器33的顶部通过管路贯穿二效进料预热器37后与冷凝液罐区A4连接;三效蒸发器的底端通过管路与出盐系统K4连接后与储盐罐区C4连接;蒸汽B4通过管路依次贯穿三效蒸发器33和一效进料预热器36后与冷凝液罐区E4连接;蒸汽L4通过管路依次贯穿二效再沸器34和一效进料预热器36后与冷凝液罐区E4连接;回流系统J4通过管路分别与一效精馏塔32和二效精馏塔31的顶部连接;回流系统J4通过管路与塔顶产品罐区G4连接。
[0006]再沸器优选热虹吸式再沸器、釜式再沸器、降膜式再沸器或一次通过式再沸器;最好是热虹吸式再沸器。
[0007]负压系统是液环真空栗、喷射真空栗和罗茨真空栗中至少一种。
[0008]回流系统主要由回流罐、回流栗和流量控制系统组成。
[0009]本实用新型的优点:
[0010]本实用新型的三效逆流蒸发精馏处理甘氨酸结晶母液的系统,不仅能够同时得到高纯度的甲醇和氯化铵,而且工艺简单、能耗低,所耗蒸汽为传统回收工艺的62%,大大为企业节省了操作费用,适合大规模生产。
【附图说明】
[0011]图1为三效逆流蒸发精馏处理甘氨酸结晶母液的系统示意图。
[0012]图2为三效逆流蒸发精馏处理甘氨酸结晶母液的系统的第二种连接方式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13]下面结合附图,根据宁夏某农药厂的甘氨酸母液组成,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说明。下述说明仅是为了使本领域的技术人员能够更好地理解本实用新型,但不对本实用新型作任何限制。
[0014]实施例1
[0015]三效逆流蒸发精馏处理甘氨酸结晶母液的系统(见图1),包括一效精馏塔32、一效再沸器35、一效进料预热器36、二效精馏塔31、二效再沸器34、二效进料预热器37、三效蒸发器33,甘氨酸母液进料罐区F4通过管路贯穿一效进料预热器36后与一效精馏塔32的底端连接;一效精馏塔32的底端通过管路分别与一效塔釜出料栗39、一效再沸器35的底部连接;一效再沸器35的顶端通过管路与一效精馏塔32的底部蒸汽入口连接;一效精馏塔32的顶端通过管路与冷却系统H4连接后分两路,一路与负压系统14连接后再与尾气回收系统D4连接,另一路通过管路与回流系统J4连接;二效精馏塔31的顶端通过管路贯穿一效再沸器35后与回流系统J4连接;二效精馏塔31的底端通过管路贯穿二效再沸器34后与二效精馏塔的底部连接;二效精馏塔31的底端通过管路依次与二效塔釜出料栗38和三效蒸发器33的底部连接;二效精馏塔31的中部通过管路贯穿二效进料预热器37后与一效塔釜出料栗39连接;三效蒸发器33的顶部通过管路贯穿二效进料预热器37后与冷凝液罐区A4连接;三效蒸发器的底端通过管路与出盐系统K4连接后与储盐罐区C4连接;蒸汽B4通过管路依次贯穿三效蒸发器33和一效进料预热器36后与冷凝液罐区E4连接;蒸汽L4通过管路依次贯穿二效再沸器34和一效进料预热器36后与冷凝液罐区E4连接;回流系统J4通过管路分别与一效精馏塔32和二效精馏塔31的顶部连接;回流系统主要由回流罐、回流栗和流量控制系统组成。
[0016]本实施例中甘氨酸母液为宁夏某农药厂提供,其质量组成为甲醇:70%,NH4C1:
5%,水:25 %及其他微量组分;
[0017]一效进料预热器的操作压力为lOOKPaA,进料温度由35°C升高到61.1°C,一效精馏塔的操作压力为55KPaA,塔顶温度为51.4°C,主要成份为甲醇,塔釜温度为59.4°C,主要成分为甲醇、水和氯化铵;二效进料预热器的操作压力为150KPaA,进料温度由59.4°C升高到94.6°C,二效精馏塔操作压力为120KPaA,塔顶温度为70.6°C,主要成分为甲醇,塔釜温度为110.7°C,主要成分为水和氯化铵;三效蒸发器的操作压力为210KPaA,操作温度为138.1°C,三效蒸发器的热源B4采用500KpaA的饱和水蒸气加热,其蒸发出的二次蒸汽作为二效进料预热器的热源;二效再沸器为热虹吸式再沸器,热源采用210KPaA的饱和水蒸汽作为热源;一效再沸器为釜式再沸器,热源采用二效精馏塔的塔顶蒸汽;负压系统为水环真空栗,抽气量为100m3/min,提供的绝对真空压力为20KPaA;回流系统主要由回流罐、回流栗和流量控制系统组成,一效精馏塔与二效精馏塔分别设置回流系统,回流液的温度分别为51.4°C和70.6°C ;蒸发出盐系统为奥斯陆蒸发结晶系统,排出的盐主要成分为NH4C1,含水量〈10%。
[0018]本三效逆流蒸发精馏工艺回收甘氨酸母液中甲醇和氯化铵的方法所消耗的蒸汽为传统回收工艺的62%左右。
[0019]甘氨酸母液进料罐区F4通过管路贯穿一效进料预热器36后与一效精馏塔32的中部连接(见图2),其它设备及连接同本实施例,成为另一实施例,其效果与本实施例相似。
【主权项】
1.三效逆流蒸发精馏处理甘氨酸结晶母液的系统,包括一效精馏塔(32)、一效再沸器(35)、一效进料预热器(36)、二效精馏塔(31)、二效再沸器(34)、二效进料预热器(37)、三效蒸发器(33),其特征是甘氨酸母液进料罐区(F4)通过管路贯穿一效进料预热器(36)后与一效精馏塔(32)的底端或中部连接;一效精馏塔(32)的底端通过管路分别与一效塔釜出料栗(39)、一效再沸器(35)的底部连接;一效再沸器(35)的顶端通过管路与一效精馏塔(32)的底部蒸汽入口连接;一效精馏塔(32)的顶端通过管路与冷却系统(H4)连接后分两路,一路与负压系统(14)连接后再与尾气回收系统(D4)连接,另一路通过管路与回流系统(J4)连接;二效精馏塔(31)的顶端通过管路贯穿一效再沸器(35)后与回流系统(J4)连接;二效精馏塔(31)的底端通过管路贯穿二效再沸器(34)后与二效精馏塔的底部连接;二效精馏塔(31)的底端通过管路依次与二效塔釜出料栗(38)和三效蒸发器(33)的底部连接;二效精馏塔(31)的中部通过管路贯穿二效进料预热器(37)后与一效塔釜出料栗(39)连接;三效蒸发器33的顶部通过管路贯穿二效进料预热器(37)后与冷凝液罐区(A4)连接;三效蒸发器的底端通过管路与出盐系统(K4)连接后与储盐罐区(C4)连接;蒸汽(B4)通过管路依次贯穿三效蒸发器(33)和一效进料预热器(36)后与冷凝液罐区(E4)连接;蒸汽(L4)通过管路依次贯穿二效再沸器(34)和一效进料预热器(36)后与冷凝液罐区(E4)连接;回流系统(J4)通过管路分别与一效精馏塔(32)和二效精馏塔(31)的顶部连接;回流系统(J4)通过管路与塔顶产品触区(G4)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三效逆流蒸发精馏处理甘氨酸结晶母液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再沸器是热虹吸式再沸器、釜式再沸器、降膜式再沸器或一次通过式再沸器。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三效逆流蒸发精馏处理甘氨酸结晶母液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再沸器是热虹吸式再沸器。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三效逆流蒸发精馏处理甘氨酸结晶母液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负压系统是液环真空栗、喷射真空栗和罗茨真空栗中至少一种。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三效逆流蒸发精馏处理甘氨酸结晶母液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回流系统主要由回流罐、回流栗和流量控制系统组成。
【文档编号】C07C31/04GK205528521SQ201620033962
【公开日】2016年8月31日
【申请日】2016年1月14日
【发明人】张敏卿, 张金利, 李文鹏
【申请人】天津大学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