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tbe装置冷热流进料系统的制作方法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 MTBE装置冷热流进料系统。主要解决了现有气分装置的未反碳四给MTBE进料过程中的能量浪费的问题。其特征在于:所述脱丙烷塔(2)塔底管线连接进出料换热器(1)经过三通阀(8)后,一部分连接碳四冷却器(3),碳四冷却器(3)出料管线连接碳四缓冲罐(4),一部分通过新增管线直接连接到碳四冷却器(3)出料管线进碳四缓冲罐(4);所述碳四缓冲罐(4)罐底管线上连接碳四进料泵(5)、进料预热器(6),所述进料预热器(6)塔底管线连接预醚化反应器(7);进料预热器(6)塔底管线上接有热电偶。该 MTBE装置冷热流进料系统,采用冷热流并用的方式给MTBE装置进料,减少物料输送过程中能量损失。
【专利说明】
MTBE装置冷热流进料系统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涉及石油化工技术领域中一种进料系统,特别是一种MTBE装置冷热流进料系统。
【背景技术】
[0002]石油化工厂生产液化气经气分装置分离后,脱丙烷塔底的未反碳四温度高,需要经过冷却器冷却,进入到碳四原料罐,用栗抽出后再经过MTBE进料预热器加热后进入预醚化反应器。过程中用循环水冷却,又用热源加热,每小时耗蒸汽0.5吨,每月可节省蒸汽360吨,所以原流程存在较大的能源浪费现象。
【发明内容】
[0003]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克服【背景技术】中存在的气分装置的未反碳四给MTBE进料过程中的能量浪费的问题,而提供一种MTBE装置冷热流进料系统,该MTBE装置冷热流进料系统,采用冷热流并用的方式给MTBE装置进料,减少物料输送过程中不必要的取热和加热造成的能量损失。
[0004]本实用新型解决其问题可通过如下技术方案来达到:该MTBE装置冷热流进料系统,包括脱丙烷塔、醚化反应器,所述脱丙烷塔塔底管线连接进出料换热器经过三通阀后,一部分连接碳四冷却器,碳四冷却器出料管线连接碳四缓冲罐,一部分通过新增管线直接连接到碳四冷却器出料管线进碳四缓冲罐;所述碳四缓冲罐罐底管线上连接碳四进料栗、进料预热器,所述进料预热器塔底管线连接预醚化反应器;进料预热器塔底管线上接有热电偶。
[0005]本实用新型与上述【背景技术】相比较可具有如下有益效果:该MTBE装置冷热流进料系统,MTBE装置采用冷热流进料,将碳四部分冷却的方式,从而减少物料输送过程中不必要的取热和加热造成的能量损失,既节省了冷却水,又节省了蒸汽。
【附图说明】
[0006]附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系统结构示意图。
[0007]图中:1-进出料换热器,2-脱丙烷塔,3-碳四冷却器,4-碳四缓冲罐,5-碳四进料栗,6-进料预热器,7-预醚化反应器,8-三通阀。
[0008]【具体实施方式】:
[0009]下面结合附图将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0010]如附图1所示,该MTBE装置冷热流进料系统,包括脱丙烷塔2、醚化反应器7,所述脱丙烷塔2塔底管线连接进出料换热器I经过三通阀8后,一部分连接碳四冷却器3,碳四冷却器3出料管线连接碳四缓冲罐4,一部分通过新增管线直接连接到碳四冷却器3出料管线进碳四缓冲罐4;所述碳四缓冲罐4罐底管线上连接碳四进料栗5、进料预热器6,所述进料预热器6塔底管线连接预醚化反应器7;进料预热器6塔底管线上接有热电偶;所述碳四缓冲罐4上连接压力表;所述三通阀8的阀门开度与预醚化反应器7进料温度热电偶串级调节。
[0011 ]该MTBE装置冷热流进料系统使用时,由脱丙烷塔底来的碳四经过进出料换热器换热后,经过三通阀,一部分进碳四冷却器,另一部分经增加的新增管线直接进入碳四缓冲罐,三通阀门开度与反应器进料温度T2串级调节,可以按照工艺要求控制T2的温度,而不需要蒸汽加热了,同时监控碳四缓冲罐上的压力;另一部分物料经过碳四冷却器冷却后进入碳四缓冲罐。这样可以关小循环水量,达到节省循环水的目的。此实用新型技术发明,一方面可以停用一台设备,即预醚化反应进料预热器,节省了蒸汽;同时在冬季也节省了大量的循环水。
【主权项】
1.一种MTBE装置冷热流进料系统,包括脱丙烷塔(2)、醚化反应器(7),其特征在于:所述脱丙烷塔(2)塔底管线连接进出料换热器(I)经过三通阀(8)后,一部分连接碳四冷却器(3),碳四冷却器(3)出料管线连接碳四缓冲罐(4),一部分通过新增管线直接连接到碳四冷却器(3)出料管线进碳四缓冲罐(4);所述碳四缓冲罐(4)罐底管线上连接碳四进料栗(5)、进料预热器(6),所述进料预热器(6)塔底管线连接预醚化反应器(7);进料预热器(6)塔底管线上接有热电偶。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MTBE装置冷热流进料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碳四缓冲罐(4)上连接压力表。
【文档编号】C07C43/04GK205676394SQ201620615967
【公开日】2016年11月9日
【申请日】2016年6月21日 公开号201620615967.5, CN 201620615967, CN 205676394 U, CN 205676394U, CN-U-205676394, CN201620615967, CN201620615967.5, CN205676394 U, CN205676394U
【发明人】赵辉, 赵鹏程, 赵俊峰
【申请人】大庆中蓝石化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