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动式双层防倒漏喷雾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766603阅读:274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手动式双层防倒漏喷雾器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喷雾器,特别是一种具有防止药液后溅污染的手动式双层防倒漏喷雾器。
背景技术
常用的手动式喷雾器一般包括喷头、管体、套筒盖以及安装在管体内的活塞、连接活塞的活塞推拉杆,活塞推拉杆穿过套筒盖盖,外端与手柄连接。使用时,将喷雾器下端的喷头置于贮液桶里,一手握住管体,另一手抓住手柄,然后拉动手柄,活塞随手柄移动方向移动,药液被吸进管体内,只要向喷头方向推动手柄,则可施喷药液。这种喷雾器具有制造容易、成本低、携带使用方便的特点。但由于在吸液和施喷即推拉活塞时,药液会由活塞与套筒盖接触处渗透进入活塞与活塞推拉杆连接端上面,在拉动活塞吸液时,药液则从套筒盖与活塞推拉杆间隙处向后溅出,污染腐蚀手部卫生,浪费药液,安全性能比较差,影响操作者的身体健康。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现有技术的缺点而提供一种可以避免药液由套筒盖与推拉杆间隙后溅的手动式双层防倒漏喷雾器。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可以通过如下技术措施来实现本喷雾器包括喷头、内管、套筒盖、活塞、活塞推拉杆、手柄,活塞安装在内管里,活塞推拉杆穿过套筒盖与活塞连接,外端安装有手柄,内管外设有外管,外管套装在内管外面,外管与内管之间形成有环形内腔,内、外管的下端连接固定在喷头上,套筒盖与外管的上端部联接,内管的活塞上部内腔经套筒盖内向空间连通内、外管之间的环形内腔,外管下端开设有排液口连通环形内腔。
本实用新型设计合理,利用双层筒体的环形内腔的作用,吸液时可将渗透进入活塞上部的药液排入环形内腔里,由排液口排回储液桶,避免药液由套筒盖与活塞推拉杆间隙处溅出,从而可以节省药液,改善卫生性能和安全性能。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图。
具体实施方式
参照图1,本喷雾器包括喷头[1]、内管[7]、套筒盖[5]、活塞[11]、活塞推拉杆[8]、手柄[4],活塞[11]安装在内管[7]里,活塞[11]外周有环形凹槽[10],活塞推拉杆[8]穿过套筒盖[5]连接活塞[11],外端装接手柄[4],内管[7]外面套装有外管[6],内管[7]与外管[6]之间有一定间隙,形成环形内腔[3],内管[7]、外管[6]下端连接固定在喷头[1]上,外管[6]的上端部与套筒盖[5]联接,内管[7]上端与套筒盖[5]上端内壁相距约为2~8cm,内管[7]的活塞上部内腔经由套筒盖内接通筒体[7]和外管[6]之间的环形内腔[3],环形内腔[3]开有排液口[2],该排液口[2]开在外管[6]的下端,靠近喷头[1]处。
由于内管[7]上端与套筒盖[5]上端内壁不接触,为限制活塞[11]在筒体[7]内的移动范围,避免活塞[11]拉动时退出内管[7],在活塞[11]上面设有限位套[9],限位套[9]套装在活塞推拉杆[8]上。
其使用方法和常用的手动式喷雾器相同。由于常用的手动式喷雾器的药液外溅是在吸液时由套筒盖与活塞推拉杆间隙处溅出,而本实用新型在吸液可将渗透进入活塞上部的药液排入环形内腔[3]里,由排液口[2]排出,回流至贮液桶里,较好地解决了药液由套筒盖[5]与活塞推拉杆[8]间隙处溅出的问题。
权利要求1.一种手动式双层防倒漏喷雾器,包括喷头[1]、内管[7]、套筒盖[5]、活塞[11]、活塞推拉杆[8]、手柄[4],活塞[11]安装在内管[7]里,活塞推拉杆[8]穿过套筒盖[5]连接活塞[11],外端装有手柄[4],其特征是内管[7]外设有外管[6],外管[6]套装在内管[7]外面,外管[6]与内管[7]之间形成有环形内腔[3],内、外管[7]、[6]的下端连接固定在喷头[1]上,套筒盖[5]与外管[6]的上端部联接,内管[7]的活塞[11]上部内腔经套筒盖[5]内向空间连通内、外管[7]、[6]之间的环形内腔[3],外管[6]下端开设有排液口[2]连通环形内腔[3]。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喷雾器,其特征是活塞[11]外周有环形凹槽[10]。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喷雾器,其特征是活塞[11]上面设有限位套[9],限位套[9]套装在活塞推拉杆[8]上。
专利摘要一种手动式双层防倒漏喷雾器,活塞推拉杆[8]穿过套筒盖[5]连接活塞[11],外端装有手柄[4],内管[7]外设有外管[6],外管[6]套装在内管[7]外面,形成有环形内腔[3],内、外管[7]、[6]的下端连接固定在喷头[1]上,套筒盖[5]与外管[6]的上端部联接,外管[6]下端开设有排液口[2]连通环形内腔[3]。其设计合理,可将渗透进入活塞上部的药液排入环形内腔里,由排液口排出,避免药液由套筒盖与活塞推拉杆间隙处溅出,从而可以节省药液,改善卫生性能和安全性能。
文档编号B05B9/04GK2715855SQ20042008280
公开日2005年8月10日 申请日期2004年8月10日 优先权日2004年8月10日
发明者王振有 申请人:王振有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