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利名称:双极板涂胶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是对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双极板粘结涂胶方法的改进,尤其涉 及一种涂胶快速、且均匀性好的涂胶方法。
背景技术:
PEMFC单电池电压很低,约0.6 0.7V。为获得有用的电压,需要把多 个单电池叠合串联起来,即类似压滤机滤框方式叠堆组装,用于分隔相邻 两个单电池的隔板称双极板。双极板通常由含流场的阳极板、阴极板和冷 却剂流场叠合密封构成。构成双极板的流场板必须机械和电连接在一起, 较多采用粘结剂粘合,为提高粘结力,粘结两面均需涂胶,再将两片压合 粘结。而构成双极板的单极板、水框等涂胶面积和形状按流场变化,呈不 规则形,涂胶区域及形状变化较大,涂胶面积宽窄不一 (附图阴影区), 呈无规律变化,异形涂胶难度极大,且涂胶要求又极高,必须尽可能保持 涂胶厚度均匀,以避免组成极板运行时造成漏气,影响电堆性能,因此现 有技术双极板涂胶唯一采用按图形手工涂胶。
手工涂胶, 一是效率低,每片涂胶区均应涂履,有的双极板采用5层 结构,手工逐片两面涂胶工效十分低下,通常一个熟练工每班只能涂胶、 粘结双极板13片左右,不利于双极板批量化生产;二是涂胶均匀性差,难 以保证胶层厚度的均匀性,例如手工涂胶10片双极板叠合,误差大于 O.lmm,从而会造成粘结力的不均匀。且电堆运行有一定压力,这样粘结力 薄弱部位容易漏气,影响气密性,造成双极板失效。
此外,涂胶后还需待胶基本干燥(挥发溶剂)后才能压接,现有技术采用 自然干燥,时间较长约5min,导致整个双极板粘结工序时间长,不利于工 业化批量生产。
虽然丝网漏印刷为一种较常用转印方法,并素有"万能印刷"之称,但只 能用于粘度较小的油墨类丝网印刷,其网孔一般在180目左右。而双极板 粘结胶粘剂,其粘度远大于油墨粘度,粘度要大于油墨若干倍,并且考虑 到快速粘结需要,采用了极易挥发的溶剂,因此在涂胶中还会出现粘度进 一步增大。胶粘剂大的粘度,在丝网漏印中极易出现拉丝,粘板(胶在网 上附着力增加,网印时难以顺利与网板分离)等现象。其次,丝网印刷机固定被印物体采用吸风负压方式,吸风机对多孔承载基板吸风,将被印刷 物体固定在基板台面上,然而吸风引起空气流动,更是导致胶粘剂过快干 燥,造成粘结剂粘度在印刷时迅速增加,拉丝、粘板现象更为严重,根本 就不能直接应用丝网涂胶。由于上述原因,虽然人们知晓丝网印刷工艺, 但均未能成功应用于双极板涂敷粘结剂,行业中都认为不能应用,所以长 期以来,面对手工涂胶的缺陷,人们均未能成功应用丝网印刷予以替代, 用于双极板涂敷胶粘剂。
本发明目的在于克服上述已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涂胶生产效率高, 特别是厚度均匀性控制好的双极板涂胶方法。
本发明目的实现,主要是通过对丝网印刷装置进行改进,使之适应双 极板涂胶,从而达到既提高生产效率,确保涂胶厚度均匀一致,又有效解 决了拉丝和粘板技术难题,开创了丝网印刷用于双极板涂胶工艺先河。装
置改进,包括丝网改进(目数选择60 120目丝网)和固定被印物体承载台 面改进(将原整面有吸风孔承载基板,改为仅在网印板下面有吸风口,其余 部位没有),从而实现本发明目的。具体说,本发明双极板涂胶方法,其特 征在于采用丝网印刷机印刷涂胶,丝网印刷包括制作目数为60 120目丝 网,在丝网上制备与涂胶区对应的漏胶图形;并使至少安放涂胶极板和/或 水框承载台面,放置极板和/或水框区域外吸风口被遮盖。 本发明所说
在丝网上制备与涂胶区对应的漏胶图形, 一种最简单方法是用固化胶 或胶带对不涂胶区域进行封闭,其涂胶厚度由封闭厚度层决定。当然,本 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理解本发明构思及技术方案内容后,也将意识到可采 用其他封闭方法,例如其他遮盖,此非实质性改进均应包括在本发明中。
印刷网板,可以为丝网,也可以为金属网,试验比较其中尤以丝网效 果为佳,具有更好的涂胶均匀性。
实践表明,上胶厚度,不仅可以通过封网厚度确定,而且还可以由丝 网网孔大小确定,根据胶粘剂粘度不同,试验确定最佳封网厚度及丝网孔 眼,使两者得到工艺协调,既确保涂胶厚薄均匀一致,又方便涂胶。
选择丝网目数为60 120目,是对现有双极板胶粘剂试验确定,既考 虑到能方便涂胶,又考虑到涂胶厚度的均匀性。试验发现如果丝网的网孔 过小,则会造成上胶量不够,影响粘结牢度,出现漏气;网孔过大,丝网
4刷胶过程中易产生气泡,会影响胶层厚度均匀性。
承载基板吸风孔, 一种较好为孔眼区域按涂胶区设计,其他区域呈无 孔区,这更可防止在印刷涂胶过程中,吸风导致胶粘剂干燥过快,产生拉 丝,粘板现象。为使丝网印刷机承载基台具有通用性,能够适应各种不同 大小和涂胶图形, 一种更好为单独制作一个与承载基台吻合的封闭辅助台 面,在台面上留有安放极板或水框的窗口,更好使该窗口大小可调,即安 放涂胶极板或水框固定台面,有二块叠合组成,底面仍为丝网印刷机全孔 基板,上面为开有窗口、特别是窗口区域可调、其他部位无孔的台面,这 样可以使丝网印刷机承载基台具有通用性,可以适应各种极板或水框丝网 涂胶,省略涂胶极板不同,需对承载基台进行单独改造成本支出。辅助台 面,较好采用非完全刚性材料,例如但不限于硅胶板、橡胶板、塑料板等, 有利于提高密封性。
其次,为进一步縮短粘结时间, 一种更好为将涂胶后的阴、阳极板及 冷却剂流场,放入烘箱或烘道中强制干燥,使粘结剂中溶剂得到快速挥发,
从而縮短涂胶干燥时间。烘烤温度,较好为20 60°C,温度过低溶剂挥发 时间长,提高效率不够明显;温度过高则易引发粘结剂的聚合反应,降低 粘结强度。
本发明双极板涂胶方法,相对于现有技术,采用改进丝网印刷机,用 丝网印刷方法涂胶,不仅具有涂胶效率高,可以较人工涂胶提高工效致少 在10倍以上,可以适合工业化大批量生产;而且涂胶质量好,可以确保涂 胶层厚度均匀一致,从而避免涂胶厚度偏差造成的粘结力不均现象,通过
测试手工涂胶10片双极板叠合,误差大于O.lmm,例如为0.19mm,而丝 网印刷涂胶,IO片叠合,误差小于0.1mm,重复性好,有利于确保电堆性 能的均匀性。并且涂胶厚度,可以根据需要灵活改变,以适应不同涂胶介 质及不同粘结剂。对丝网印刷机的改进,克服了拉丝,粘板而不能用于涂 胶的缺陷。加温快速烘胶,更是提高了双极板组合效率。辅助台面、窗口 活动可调结构,解决了丝网印刷机承载基台的通用性。
以下结合二个具体实施例,示例性说明及帮助进一步理解本发明,但 实施例具体细节仅是为了说明本发明,并不代表本发明构思下全部技术方 案,因此不应理解为对本发明总的技术方案限定, 一些在技术人员看来, 不偏离本发明构思的非实质性增加和/或改动,例如以具有相同或相似技术 效果的技术特征简单改变或替换,均属本发明保护范围。
附图为极板或水框涂胶区示意图。
具体实施例方式
实施例l:制作目数为120目丝网,按涂胶图形,用封网胶将非涂胶区
域封闭,封闭层厚度0.05mm,使涂胶区成为漏胶区,用与印刷机基台同样 大小的硅胶板,放在丝网印刷机承载基台上(封闭极板以外孔眼),中心 区域开有与极板相同大小窗口,放置涂胶极板或水框。采用丝网印刷方法, 在丝网板上布胶,通过刮刀使胶水涂布于极板涂胶区域,每次涂胶仅需 0. 5min,甚至更少。涂胶完毕,移出送入9转/分循环烘道,在5CTC干燥30s, 单片时间^lmin,挥发溶剂后压合粘结。10片叠合,总厚度偏差最大 0.09醒。
实施例2:如实施例l,其中硅胶板窗口大小为活动可调。 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说,在本专利构思及具体实施例启示下,能够 从本专利公开内容及常识直接导出或联想到的一些变形,本领域普通技术 人员将意识到也可采用其他方法,或现有技术中常用公知技术的替代,以 及特征间的相互不同组合,例如根据组成双极板材料不同,涂胶厚度变化, 封网采用胶水涂布,承载基台直接采用只在涂胶区域开孔的单层基台,根 据胶水丝网目数的改变,以及采用金属丝网,等等的非实质性改动,同样 可以被应用,都能实现与上述实施例基本相同功能和效果,不再一一举例 展开细说,均属于本专利保护范围。
权利要求
1、双极板涂胶方法,其特征在于采用丝网印刷机印刷涂胶,丝网印刷包括制作目数为60~120目丝网,在丝网上制备与涂胶区对应的漏胶图形;并使至少安放涂胶极板和/或水框承载台面,放置极板和/或水框区域外吸风口被遮盖。
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双极板涂胶方法,其特征在于承载基台有上下二 个,下基台为丝网印刷机原基台,上履板为开有放置涂胶极板或水框窗口的 封闭辅助台面。
3、 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双极板涂胶方法,其特征在于封闭辅助台面窗口 大小可调。
4、 根据权利要求2或3所述双极板涂胶方法,其特征在于封闭辅助台面 为非完全刚性材料。
5、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双极板涂胶方法,其特征在于涂胶印刷网为丝网。
6、 根据权利要求l、 2、 3或5所述双极板涂胶方法,其特征在于涂胶印 刷网非涂胶区封闭为固化胶或胶带。
7、 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双极板涂胶方法,其特征在于涂胶后放入烘箱或 烘道中强制干燥。
8、 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双极板涂胶方法,其特征在于强制干燥温度为 20 60°C。
9、 根据权利要求7或8所述双极板涂胶方法,其特征在于强制干燥为循 环烘道。
全文摘要
本发明是对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双极板粘结涂胶方法的改进,其特征是采用丝网印刷机印刷涂胶,丝网印刷包括制作目数为60~120目丝网,在丝网上制备与涂胶区对应的漏胶图形;并使至少安放涂胶极板和/或水框承载台面,放置极板和/或水框区域外吸风口被遮盖。不仅具有涂胶效率高,可以较人工涂胶提高工效致少在10倍以上,可以适合工业化大批量生产;而且涂胶质量好,可以确保涂胶层厚度均匀一致,从而避免涂胶厚度偏差造成的粘结力不均现象,通过测试丝网印刷涂胶,10片叠合,误差小于0.1mm,重复性好,有利于确保电堆性能的均匀性。
文档编号B05D5/00GK101632978SQ20091018378
公开日2010年1月27日 申请日期2009年8月9日 优先权日2009年8月9日
发明者露 吕, 孙佰文, 孟祥伟, 朱帅飞, 祝宝华, 钊文科 申请人:江苏新源动力有限公司